抱歉,抱歉。
這場熱鬧,是 Sir 來晚了。
前不久,一部計劃翻拍的電影,居然能掀起網上熱議。
一年到頭,那麽多改編的電影,怎麽就這部文藝電影最出圈?
喏,就是它 ↓↓↓
當然,也不排除這是電影預熱的營銷手段。
但,原版《花束般的戀愛》在國内上映時也沒有現在那麽火爆過。
就算打着導演土井裕泰、編劇坂元裕二,這兩位堪稱日劇裏 " 最懂愛情 " 的創作人旗号(他們的代表作《四重奏》,Sir 就不用說了吧),外加菅田将晖、有村架純這樣的當紅演員出演,票房也沒破億。
沒想到。
借着這部電影的落地,卻成爲了如今 " 北上廣深 " 年輕人的情緒出口。
許多年輕人在豆瓣上寫着更适合 " 中國寶寶體質 " 的中國版《花束般的戀愛》劇本大綱。
一個個讀下來,你或許在裏面能找到自己的影子;
或許,這些大綱又成爲夠不夠 " 文藝 " 的評判标準。
可,把這些字兒扒開來看——
Sir 還是,橫豎看不到 " 愛情 "。
01
北上廣沒有花束般的戀愛
都說 " 橘生淮南則爲橘,生于淮北則爲枳 "。
在各位網友寫下的各個城市版本的《花束般戀愛(下面省略爲《花束》)》大綱裏,每一個故事有諷刺,有調笑,最後,無一例外的一個 sad ending,讓看的人不禁覺得,這裏的分手故事有真有假。
Sir 看得最多的,還是廣州版的《花束》,畢竟在這裏好些年,曾經也是文藝男青年。
這裏面的好些事兒,Sir 也幹過。
有人将廣州的腸粉,城中村,電雞(電動車)以及五條人寫進了故事裏。
還有人将廣州的文德斯影展、東山口的雲上放映、沙面的精釀啤酒,以及去香港看《悲情城市》,串聯成了一個 " 迷影 " 愛情,兩個人因爲在啫啫煲飯店裏,偶遇住在廣州的紀錄片導演蔣能傑—— " 其他人沒能認出來,唯有兩人暗自激動。"
導演也親自下場,轉發了這條廣州版《花束》。
當然,還有其他的城市《花束》裏,也出現了不同城市的文化地标:
像是北京的,是 " 一對男女在結束了北影節的資料館午夜場,最後在吃鹵煮的時候,看到賈樟柯 ";
上海的,是 " 在街上偶遇李誕與杜可風,兩人約定去對方家聽黑膠唱片,還在國際飯店派對買了蝴蝶酥 "。
在其他城市版本裏,出現的高頻詞有近來最熱的 "city walk",共同愛好也包括了話劇、上海電影節、迷笛、Jazz 等。
最接地氣的還得是東北版本,在這座城市裏對上眼的男女,共同愛好必須是," 打心眼兒裏喜歡趙本山。"
這些版本與日本原版相比,它雖然也遵循了 " 兩人因爲興趣不再相似,最後不得已漸行漸遠 " 的故事邏輯。
但,在這些故事裏,卻又有一個非常 " 中國特色 " 的拐點——
" 男孩,女孩都成爲社畜了 ";
" 男的去幹銷售了,女的去做美妝直播了 ";
" 男的是從小縣城裏出來,抱怨江浙滬女孩不懂他的苦 ";
它全然沒有了日版裏兩個文藝青年戀愛時的輕盈感,反而加重了兩人分手時的現實因素。
我們抓住了這個故事裏,男孩、女孩步入社會後的 " 不自由 "。
卻沒能力談到故事的男女主角是因爲步入社會成長之後,雙方的愛好改變,而漸行漸遠。
這才是這個故事裏的痛點。
我們還沒能讓自己的戀愛到達 " 形而上學 " 的靈魂伴侶的層次上。
就已經枯萎了。
北上廣深是沒有 " 花束般的愛情 " 麽?
它更像是,在這些擁擠忙碌的城市裏難得能有輕松、舒适的,不去考慮彩禮、收入、學曆、家境的愛情。
生活在這裏的人們,也沒有太多時間,在工作中容得下一段真實的愛情。
說實話。
那些《花束》文學創作,還不如一首黑撒樂隊的《流川楓與蒼井空》來得要催人淚下。
02
速食愛情
當我們談論《花束》的愛情是否真實或具有普适性時,應該有一個錨點。
《花束》裏的愛情,戳中了誰?
法國作家易洛思在《愛的終結》中提出了這麽一個觀點,就是在當代社會,人們對親密關系的評估其實一直有個消極的模式,符合這個模式的,就認可,不符合這個模式的,就剔除。
就像我們在玩社交軟件時,那一次次的左劃右劃。
舉例來說,一個人的穿着、品位、喜好往往會成爲另一個人是否認爲 " 可進一步 " 的标準,如果你喜歡孔大山,我喜歡趙本山,我們倆無法共同占有同一個 " 客體 ",那麽就難以組織起親密感,也難以産生欲望。
這是在當代社會,選擇變得眼花缭亂時,人們不得已的做法。
所以說。
在這個基礎上我們再看《花束》的愛情,會發現,它戳中的,應該是那些有着高情感需求的人,具體一些,可以說是某些渴望在藝術、文學上能産生共鳴的 i 人。
比如他們會有共同喜歡的偶像——
影片裏的小麥與小絹,他們走出飯館後,激動地忍不住爲剛認出的押井守互相搭話。
比如他們也會有共同的需求——
兩個人買了同樣的展館的票,穿着同樣的鞋,最後,發現對方家裏書架上的書,都與自己的幾乎一模一樣。
如果用網絡上的流行詞。
這大概就是在茫茫人海裏,找到另一個 " 世另我 " 的熟悉感。
但,這是愛情麽?
如果我們仔細分析下去,會發現這幾乎就是消費主義浪潮下的一種 " 速食 " 方法。
畢竟。
即便是 " 藝術品味 ",但這其實也是裹在消費主義外衣之下的,被展示出來的 " 我 "。
你很難說,這到底是不是真的 " 自我 "。
所以,相比于 " 愛情 ",它其實更像是一種短暫的慰藉。
但。
那又怎樣呢?
也正如他們所說——
愛情是一個人的事情。
對于當代年輕人來說,每天 996 累成狗,終日爲生計忙碌,爲未來奔波,你又有什麽資格要求一個人掏心掏肺,去尋找 " 本我 " 呢?
速食,或者情緒至上,也可以是愛情啊。
雖然保質期不長。
但,也能馬上填飽肚子。
隻是 " 危險 " 之處在于。
對于一個人來說,他的能力是在改變的,衣着、品位、喜好也是一直在發生變化的,昨天的 " 我 " 不是今天的 " 我 ",而當 " 我 " 在不斷變化,那麽,曾經我們以此爲參照的标準又是否能彼此同步互相合拍呢?
顯然不能。
當人與人之間的差異變大,我們便不可避免地,會迎來契約的破裂,愛情的終結。
于是影片的後半部分。
因爲工作的忙碌、興趣愛好的分歧,終于讓他們意識到了自己的愛情已經消失。
他們連出軌、買房、彩禮這事都沒有經曆,就已經感情破裂。
可以說,是一塵不染,幹幹淨淨。
這份愛情幾乎沒有受到任何挑戰,就已經自己枯萎了。
是人變了嗎?
也沒有。
與其說是社會現實讓他們倆人漸行漸遠。
倒不如說。
他們戀愛的開始,不過是隻看到了對方的另一個 " 粉飾 " 的模樣——
用物質和文化包裝起來的自己。
而當時間一長,看到了對方的真實性格,看到了原本的那個 " 我 " 時,卻深感 " 真實 " 的無聊。
他們誤以爲曾經最爲重要的 " 共鳴 ",是愛情的根本。
或許,這種 " 可遇不可求 " 的、" 輕飄飄 " 的愛情,隻能是夏蟲不可語冰——
沒見過的人,自然不知道它的珍貴。
而擁有過它的人,卻又無法承受其重。
所以,這種愛情如花束一般,讓人覺得絢爛,浪漫,可,最終,卻還是有着短暫花期,自然會慢慢凋謝。
它并不虛假。
但也很難成爲堅韌的愛情。
隻是問題是,既然一個人一直在變化," 評價體系 " 也總是在改變,我們又如何撥開這些物質包裹着的表象,去尋找另一個與自己合拍的 " 本我 " 呢?即便找到了,你又能确定那個 " 本我 " 不會再改變嗎?
這個問題 Sir 沒有答案。
也不可能有答案。
而這,其實也是 Sir 認爲在這部電影裏,比單純讨論 " 愛情 " 更有價值的地方。
03
愛情的真面目
所以,我們回頭再來看網友們自發的創作各城市版的《花束》,會發現,在這些改編的版本裏,有着臆想、嘲諷的成分,也有着映射自己感情的成分。
看起來,與 " 愛情 " 無關。
可。
就算是如此,我們還是樂此不疲地 " 幻想 " 着自己也會擁有的 " 花束一般的戀愛 "。
雖然沒有人知道愛情應該長什麽樣。
但,它離開了,我們卻又能刻骨銘心地感受到它真正來過。
如今,國産片裏年複一年的《前任》系列,能一部又一部的賣座;
每年情人節必上的爛俗愛情片,用點雞湯文放在海報上,就又能快速收割了一波韭菜。
雖然你知道這很煽情,但,沒人能阻擋它直戳你内心柔軟的部分。
我們想看到 " 愛情 " 真實的一面。
甚至,我們就想看到 " 愛情 "。
所以,《花束》聽到要被改成國産片後,在電影裏的那簡單、純粹 " 愛情 " 還能存在嗎。
這才是我們害怕的。
就是那唯一的,單純愛情,也要難逃現實的摧折。
因爲按照我們的邏輯,恐怕我們會把愛情設定爲一種恒定存在的事物,它會被種種外力考驗,比如工作,比如房貸,比如家庭 ……
但如此一來。
就真的違背了《花束》的本意了。
當然。
每個人對愛情的诠釋也會有不同。
你可以從無數導演的手裏,看到各式各樣的愛情——
有的,如《苦月亮》那般寄生、撕扯;
有的,如《洛麗塔》那般畸形虐戀;
有的,如《愛在黎明破曉前》,充滿了陌生城市裏帶有激情的羅曼蒂克。
愛情的來臨會有着不同的模樣。
但它的離開後,那些經曆過愛情的人,再在心裏湧起當時的愛情時,卻又有着同樣的一種表情——
笑。
别不信。
《墜樓的死亡剖析》,Sir 之前也聊過(戳此複習)。
妻子與丈夫的婚姻生活裏,充滿了雞飛狗跳。
直至有一天,丈夫墜樓,一切都不一樣了。
妻子是否有殺夫嫌疑?電影沒說。
但,卻也在細節裏鋪滿了妻子對丈夫的愛戀。
最觸動人的一個細節。
是當妻子翻看着丈夫生前的視頻時。
看着丈夫在視頻裏的微笑時,她也随着笑了起來。
隻有是感情頗深的人,才會有着能互通的表情。
在國産電影,呂樂的《小說》裏,也有一個這樣的細節。
王志文、王彤飾演的一對前任情侶偶然見面。
他看到前女朋友的一瞬間。
本在談工作的他,突然露出自己也未曾察覺的笑意。
難掩這份曾經 " 習慣 " 了的下意識,再次與前女友上前打招呼。
就連《花束》裏,小麥再一次見到前女友後,回家通過 Google 地圖搜索自己曾經與小絹同居過的地址時。
發現自己與她當時在河邊散步的照片,被拍了下來時。
他笑着抱着小貓一起看着他們無意間被留下來的照片。
因爲之前的美好,讓人再次回憶時,又會不可控制地笑了出來。
人就是容易忘記痛苦。
隻記得開心的事。
就像,是小麥在最後對她與自己的愛情的一個總結——
雖然經曆了曆史性慘敗,但之前的職業生涯都很漂亮。
此時。
Sir 也理解了爲什麽那麽多網友如此熱情地改編專屬于自己城市的《花束》故事。
雖然在他們的文字裏,還沒有愛情," 文藝 " 在生活中的參與也許隻是零星碎片,隻言片語。
但,我們也渴望生活中出現的像是愛情,這樣的閃爍瞬間。
哪怕是一瞬間,如流星劃過。
它也是疲憊的一天裏,最美好的時刻。
而這樣的時刻。
請不要再把它帶走。
也不要讓它落入俗套,成爲平庸。
本文圖片來自網絡
編輯助理:小田不讓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