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系基于公開資料撰寫,僅作爲信息交流之用,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2023 年上半年,面闆行業開始悄然升溫,到 2024 年中,主流面闆企業紛紛交上可圈可點的業績報告。但這一輪上漲周期相較以往,已然不同。
由表及裏,我們嘗試解開面闆業實現 " 溫和成長 " 的密碼,或許也能爲當下中國制造業發展新範式的探索提供一些思考。
01
告别内卷模式,轉向盈利優先
1. 不一樣的周期
此前,面闆行業給人留下的主要印象是大開大合,過去不遠的上一輪周期也正是如此。
時間回到 4 年前,2020 年開始,面闆行業大手筆收并購頻現,TCL 科技以 10.8 億美元收購三星在蘇州的 LCD 産線,京東方以 121 億元收購南京中電熊貓股權,頭部集中格局雛形初現。
緊接着,全球電子行業在特殊背景下迎來了一輪需求井噴,直接造成面闆價格的脈沖。彼時的面闆企業秉承擴表思維,在追求市占的目标下滿産滿銷。然而,來到 2021 年三季度,随着市場需求在透支後急轉直下,面闆價格随之雪崩,行業隻得吞下 " 擴産内卷 " 的苦果:業績高增竟是昙花一現。
這一輪上漲周期則走向不同。雖說市場需求與價格的修複速率較爲溫和——以液晶電視面闆價格爲例,2023 年二季度起上漲,年末淡季短暫回調,進入 2024 年又進入連續上漲通道,到如今在高位溫和波動;從具體數據來看,根據 Witsview 統計,43 吋、55 吋和 65 吋液晶電視面闆價格今年上半年累計漲幅分别爲 10.2%、9.7%、7.7%;顯示器、筆記本等中尺寸面闆價格則基本保持穩定。
不過,面闆廠商們的業績表現卻十分突出。TCL 科技半年報顯示,其半導體顯示業務上半年實現淨利潤 26.96 億元,同比改善 61.45 億元,特别是 Q2 單季盈利超過 20 億;另一面闆龍頭京東方上半年實現淨利潤 22.84 億元,同比增長 210%;彩虹股份也實現淨利潤 9.1 億元,同比增長 439%。
2. 盈利優先策略替代了内卷模式
毫無疑問,這一輪複蘇行情中,行業按需生産對供需的優化起到了關鍵作用。
一方面,随着行業産能中心加速向中國大陸聚攏,爲掌握了多數産能資源的頭部廠商們轉變經營策略提供了基礎保障。
而經曆了過往周期的大開大合,面闆産業也逐漸意識到競争的終極要義不是殺死對手,而是要穩定賺取合理利潤,并推動行業及産業鏈上下遊更健康持續發展。由此,産業的核心追求,自然從 " 市占優先 " 轉變成 " 盈利優先 "。
換言之,随着供給側理性投産促進行業供需天平趨于穩定,帶動面闆産品價格 " 非對稱向上波動 ",市場預期更加清晰、産業鏈上下遊也能進一步優化庫存管理,從而助力面闆廠以及上下遊獲得穩定盈利。
另一方面,其實從 2022 年末開始,面闆行業龍頭公司就已開始做出表率,嘗試按需生産,到 2023 年成效漸顯,有效實現了對供需平衡的調節以及對面闆價格波動的平抑。
以近一年面闆價格振幅爲例,比如 55 吋的面闆,在 21 年那輪周期中,價格跨度從不到 100 到最高 228 美元,振幅達到 133%,而本輪周期中,價格從 81 最高到 136 美元,振幅僅 68%,僅爲上一輪的一半。面闆價格保持相對的平穩,也使得顯示産業确定性增加、企業經營風險減少。
靜水流深,随着盈利能力的緩慢提升以及波動減弱,在新宏觀背景下,面闆行業也有望成爲率先解決通縮難題、實現高質量發展的産業。
圖:面闆價格走勢;資料來源:Witsview
02
從産能到技術,新周期中面闆行業的新看點
談論面闆行業的格局和未來發展趨勢,一個繞不開的話題是國産面闆的崛起。
1. 産能此消彼長,國産領先優勢進一步擴大
根據 Omdia 的統計數據,2023 年中國大陸面闆産能按面積計算,已經達到全球的 67.8%,同比提升 2.3 個百分點,随着中國企業在早年間規劃的先進面闆産線陸續達産,到今年年底,在全球的産能份額将逼近 70%。
在需求壓艙石的 LCD TV 面闆領域,中國大陸面闆企業的優勢将進一步凸顯。放眼全球,目前中國台灣地區還存留一些大尺寸電視面闆産能,但其工藝精度、技術水平、切割效率等相對大陸面闆廠競争力已經不可同日而語;
同時,海外日韓廠商産能也在加速清退,夏普日本堺市 10 代線已經正式關停,LGD 廣州工廠出售加速,TCL 華星、京東方、惠科等大陸面闆廠,終将全面掌握 LCD 電視面闆的話語權。
解決了大尺寸 LCD 主流戰場後,大陸面闆業務也在進一步攻占包含 IT、車載等應用領域的中尺寸面闆市場。據了解,目前全球中尺寸面闆産能很大比例仍由海外 6 代及 6 代以下産線構成,但這部分産能已經較難滿足市場需求,23 年以來,海外廠商關閉多條 5-5.5 代老線,無疑證實了這一趨勢。而擁有更多高世代線和先進技術的大陸面闆企業,正快速崛起,成爲中尺寸面闆領導者。
以 TCL 科技爲例,根據其半年報及公開資料,TCL 科技于 2021 年 5 月在廣州投資 350 億元建設 TCL 華星超高清新型顯示 t9 産線,進軍 IT 顯示領域,精确瞄準中尺寸市場。
t9 産線靠自主研發的 HFS 和高遷移率氧化物技術,成爲全球最先進的氧化物半導體顯示面闆生産線。t9 從 22 年 9 月底投産,23 年底按計劃達成一期産能爬坡目标;氧化物技術順利量産,并已實現産品線的全面開出和品牌客戶的全面導入。
截至今年上半年,TCL 華星顯示器整體出貨已提升至全球第二,電競顯示器份額保持全球第一;LTPS 筆電全球第二;LTPS 平闆全球第一,LTPS 車載出貨面積全球第三。
值得一提的是,8 月初 LGD 與 TCL 科技發布公告稱,TCL 華星獲得 LGD 廣州工廠優先競買權。如若成功收購,LGD 廣州面闆廠的 IPS 技術無疑能爲 TCL 華星實現技術補強,且 LGD 面闆廠與華星 t9 同在廣州增城區,二者聯合有望形成産業集群效應,爲 TCL 華星在中尺寸 IT 領域競争力增添籌碼。
2. 技術彎道超車,外資最後的堡壘正被攻破
經過 20 年的追趕,國産企業已經完成 LCD 技術的全面領先,現在全球顯示産業技術的制高點,集中于 OLED 尤其是柔性 OLED 面闆。相關産品主要應用于中高端手機,由于市場空間大、技術變化快,一度被視爲韓廠最後的技術堡壘。
但從 2022 年起,國産面闆企業全面突破小尺寸已成不可抵擋的趨勢,越來越多的手機廠商,全面切換國産面闆企業作爲主力供應商。在 OLED 領域,甚至都出現了一屏難求的火爆場景。
從 CINNO 統計數據來看,過去兩年多,國産面闆企業在數百億美元的 OLED 市場高歌猛進。2024 年上半年全球 AMOLED 智能手機面闆市場,韓國地區份額跌破五成;國内廠商出貨份額則超越五成,占比 50.7%,同比增加 10.1 個百分點。
尤其在柔性 OLED 手機面闆方面,根據麥吉洛咨詢統計數據,今年上半年,全球柔性 AMOLED 智能手機面闆出貨量排名 top5,中國企業占據 4 席,其中京東方、TCL 華星位列全球前三。
圖:2024H1 全球柔性 AMOLED 智能手機面闆出貨量排名情況,來源 麥吉洛咨詢(Magirror Research)
與一般認知不同的是,在小尺寸的替代潮中,國産面闆廠吸引手機品牌客戶的并不隻是價格優勢,而是實打實的技術實力。從材料到制造工藝,都能看到國産企業在技術上領先行業。
比如 4 年前,小米 10 所運用的 AMOLED 面闆主力供應商還是韓國的三星,TCL 華星切入但隻是作爲配角而存在。而在 2023 年至今國産高端機中最受好評的小米 14 系列,其屏幕全部采用的就是 TCL 華星獨家供應的柔性 OLED 超窄邊框直屏。
以業界領先的 C8 發光材料、LTPO 技術、超窄邊框、超高分辨率等多重優勢,讓屏幕成爲這款手機的一大賣點:超高屏幕亮度達到 3000nit,是小米迄今爲止最高亮度的屏幕,但功耗反而降低 17%。也就是說,經過了四年時間,TCL 華星等國産 OLED 屏廠,在更高要求的産品上已經實現了對三星等傳統強者的逆襲。
圖:TCL 華星獨供小米 14Ultra 屏幕,圖源:TCL 華星公衆号
3. 全産業鏈優勢下,國産面闆企業大有可爲
從 LCD 到 OLED,從份額追趕到技術争鋒,國産面闆企業的綜合實力和發展潛力已經勢不可擋。
正如通訊技術的更叠催生了互聯網的繁榮,而互聯網所創造的價值亦推動通訊技術的突飛猛進,國産面闆企業在産能和技術上的雙重領先,一定程度上得益于國内顯示行業的全産業鏈優勢,這又勢必将助力國産消費電子産業鏈群體性崛起。
從最早的電視機是村頭地位的象征,到如今電視機成爲最普及實惠的家電,國産面闆企業,是這場科技普惠中最大的幕後英雄。TCL 華星等國産面闆企業已經接過産業發展的大旗,通過發揮高世代線優勢做到了産能規模領先,同時與 TCL 電子等戰略合作夥伴構築了中國顯示的産業鏈協同優勢,正引領着電視面闆大尺寸升級及高端化趨勢。
一個不太爲大衆所熟知的數據是,在中國大陸地區,電視平均出貨尺寸已接近 60 吋,而全球電視出貨平均尺寸僅約 50 吋。中國在電視面闆大尺寸趨勢中領先全球,不得不感謝最具性價比優勢的國産面闆。
移動互聯網時代的繁榮中,基礎設施建設者,通信設備的國産龍頭華爲和中興通訊,完成對愛立信、諾基亞等外資的超越,成爲全球巨頭。
目前手機領域,NB、車載等顯示細分市場,我們也正在看到同樣的劇本正在上演。
這次面闆新周期中,無論 LCD 還是 OLED,國産龍頭面闆廠商們實力已相當強大,産能、技術及産業鏈的綜合優勢領先全球,且随着新發展階段中盈利優先的思路引起廣泛的共鳴,國産面闆有望持續收獲穩定的盈利,作爲龍頭公司 TCL 科技也将是新趨勢下最大受益者之一。
03
從輸出通縮到進入現金流高回報周期,爲中國制造業樹立新範式
1. 走出通縮,面闆業有望進入高現金流回報階段
國内正從高速發展階段轉型爲高質量發展階段,每一個行業将重新尋找自己的價值錨點。過去,重資産屬性的高技術制造業靠的是産能投放,未來勢必需要轉型爲高回報與高增長兼顧的正循環商業模式。
從全球經驗來看,多個行業都走過這樣的曆程。比如:
運營商,作爲 ICT 的基礎設施,資本開支強度極大,但每一輪資本開支周期後,都進入回報期,如 5G 建設周期之後,海外運營商近幾年現金流大幅扭轉并提高股東分紅。
半導體代工産業,整個行業每年資本開支達到數百億美元,但如龍頭公司台積電、聯電等,都能依靠自身經營現金流覆蓋企業高額的資本開支,并将富裕的現金流進行回饋,如此引領一輪又一輪的産業升級。
随着中國面闆企業全尺寸突破,實現從産能到技術的全面反超,從融資擴産到實現 " 自我造血 ",面闆産業的發展階段正在步入更成熟的時期,行業尤其頭部企業有望進入自由現金流爲正,且步入高研發 - 高産出的正循環周期。
在 TCL 科技的報表上,我們也可以看到蛛絲馬迹,公司近三年資本開支逐步下降,經營現金流快速累積,伴随行業現金流改善周期到來,未來這一趨勢有望持續。
以 TCL 科技 2024 年中報、2023 年報爲例,公司經營活動現金淨流入分别爲 253 億元、126 億元,固定資産投資分别爲 296 億元、124 億元。可見,當下正是公司經營性現金流入與固定資産投資流出實現 " 正向剪刀差 " 的拐點。
告别高資本開支周期後,我們将有望看到高現金流支撐公司加大對于技術等方面的投入,進一步打磨産品,提升附加值。
于股東而言,正向的現金流也将增厚回報。展望未來,基于資本支出有序、研發回報正循環等因素的共同作用,TCL 科技等面闆企業也将有更多留存利潤回饋股東。
資料來源:公司财報
2. 對中國制造業的啓迪:無效内卷不再是解題之道
2021 年至今,随着内外需持續走弱,産能過剩的問題,成爲沖擊中國衆多制造業的大難題。
根據中國統計局的數據,中國工業産能利用率從 2021 年至今持續累計下滑,幅度超過 4%。而每一輪産能過剩中,大部分企業傾向于降價内卷,最終陷入産業性的整體虧損。
随着當前社會進入存量時代,無效内卷不再是解題之道,高質量發展才是。
如果所有人都輸出同質低價的産品,甚至在市場進行壓貨傾銷,則所有人都在通縮的囚徒困境中難以脫身,2022 年面闆全行業陷入集體巨額虧損便是力證,但此次慘痛的教訓也正是面闆行業開啓新格局的裏程碑。
切換爲高質量發展思路,我們看到的是整個産業鏈受益。
比如國産面闆企業的領先,反哺了整個行業。如果我們以電視機爲觀察切面,可以看到在過去 4 年中,以 TCL 電子、海信視象、小米等爲代表的中國電視品牌,在全球快速搶占份額。
同時随着盈利優先策略的鋪開,面闆價格波動的收斂,面闆企業在重塑下遊品牌的全球競争力之後,也在利潤和現金流上,進入了自身的回報周期。
圖:2020-2023 全球電視份額變化;資料來源:OMDIA,中泰證券
顯示産業經過二十多年的摸索和多輪的周期洗禮,終于将曆史的沉疴,轉變爲和合共生的新發展範式。或許更爲重要的是,顯示産業的新範式,爲中國制造業走出困境提供了寶貴的新視角。
轉載開白 | 商務合作 | 内容交流
請添加微信:jinduan008
添加微信請備注姓名公司與來意
往 期 推 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