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Dan Pink
來源:改編自 Dan Pink 的 TED 演講稿
編者按:打完手心再給塊糖?這些在商業世界裏無處不在的獎懲系統,其實沒用。
我們在企業的管理機制——如何激勵人心,如何最大化運用人力資源,全是以這些外部激勵因素作爲基礎(打手心、給塊糖)——這對許多目标明确、操作固定的工作來說是可行的,但面對創意型和開拓型工作,這些機械化的、獎罰分明的方法已經不管用了,有時更會帶來反向效果。
怎樣激勵人們真正投入自己的工作?
職業咨詢師 Dan Pink 曾在 TED 的公開演講中表示:" 外部激勵或許還适用于 20 世紀的企業,而在 21 世紀,企業必須采用内在的方式激勵員工,其中内部激勵的核心要素則是:掌控力(mastery)、自主性(autonomy)和使命感(purpose)。"
1
獎勵反而限制了人們的創造性思考
首先是一個重要的舉例—— " 蠟燭問題 "。這是在 1945 年,由心理學家 Karl Duncker 所創造的,在行爲科學中被廣泛應用。
情況是,假設我是實驗者,我帶你進入一個房間,給你一根蠟燭,一些圖釘和火柴,告訴你說," 現在,嘗試把蠟燭固定在牆上,讓燭淚不要滴到桌上 ",你會怎麽做?
許多人嘗試用圖釘把蠟燭釘在牆上,行不通。有些人想到他們可以點燃火柴,熔化蠟燭的底部,嘗試把它黏在牆上。
好主意,但行不通。
差不多過了五到十分鍾,大部分的人便會想出解決辦法,就像圖片上那樣,重點是克服 " 功能思維定勢 "。
當你看到盒子,你不過把它當成裝大頭針的容器,但它還有其他功能,那就是作爲放蠟燭的平台。
現在我想告訴你,利用 " 蠟燭問題 ",普林斯頓大學的科學家 Sam Giucksberg 進行了另一個實驗,這實驗讓我們看見 " 動機的力量 "。
他将參與者聚在一處,告訴他們:" 我要開始計時,看看你們能多快解決這個問題?"
他對其中一群人說:" 我隻是想取個平均值,看一般人需要花多久的時間,才能解決這樣的問題。"
他提供獎勵給另一群人,說:" 如果你是前 25% 最快解決問題的人,就能拿到 5 塊錢,如果你是今日所有人裏解答最快的,你就有 20 美元。"(由于年代問題,換算一下錢其實不少。)
問題是:這群人比另一群人的解題速度快了多少呢?
答案是:整整三分半鍾。
這不科學!
這個實驗不太對勁吧?對嗎?
如果你想要人們做得更好,你便給他們獎賞,對嗎?
紅利、傭金、他們自己的真人秀,賦予他們動機,這就是商業法則。但實驗裏卻不是這樣,獎勵是爲了增強思考能力及創意,但事實卻相反,它阻斷了思考和創意能力。
2
機械工作 VS 創造性工作
有趣的事情是,這個實驗不是誤差,它被一再重複。在許多任務中,外部獎勵不僅沒起作用,更有可能産生反效果。這是在社會科學中一項最有力的發現,同時也往往被人們忽略。
過去兩年,我研究人類動機,尤其對比那些外部激勵因素,和内在激勵因素,我可以告訴你們,兩者相差懸殊。
我們在企業的管理機制——如何激勵人心,如何最大化運用人力資源,全是以這些外部激勵因素作爲基礎(打手心、給塊糖),對許多 20 世紀的工作來說是可行的,但面對 21 世紀的工作,這些機械化的、獎罰分明的作法,已經不管用了,有時更會帶來反向效果。
當我們面對的工作是範圍狹窄,你能清楚見到目标,向前直沖時,獎勵便非常有效。
但在真正的 " 蠟燭問題 " 中,你不能隻看眼前那一小塊地方,你需要四處找尋答案,獎勵反而令我們眼光狹隘,限制了我們的想象力。
那些例行的、常規性的、左腦式的工作,例如會計、财務分析、電腦編程,變得極爲容易外包,變得自動化。軟件能處理得更快,世界其他地方的低價供應商能以更便宜的成本來完成。
所以更重要的是右腦的創意,概念式的能力。
想想你自己的工作,你所面對的問題——它們有清楚的規則和一個簡單的解答嗎?
不,它們的規則模糊,解答通常是令人意外而且不符合常規的。對所有形式的 " 蠟燭問題 ",這些 " 如果你能……那就可以…… " 的獎勵——這些在商業世界裏無處不在的獎懲系統——其實沒用。
讓我給你們一些例子,Dan Ariely,一位當代偉大的經濟學家,他和三位同仁對麻省理工學院的學生做了一些研究。
他給這些學生一些遊戲,一些需要創造力的遊戲,需要動力和專注,依照他們的表現給他們三種不同程度的獎勵(小、中、大)。
結果呢?隻要是機械形态的工作,紅利就像我們所認知的,獎勵越高,表現越好。而涉及認知能力的工作,則獎勵越高的表現越差。
哪裏都一樣。
3
内在動機才能拯救世界
用紅蘿蔔來吸引人,或是用棍子來威脅人?我們需要一種新做法,這個新方向講求内在的誘因:我們想做一件事,是因爲它能改變世界,因爲我們喜歡,因爲它很有趣,因爲它能影響的範圍很廣。
在我心裏,這種新的商業機制,圍繞在三個基礎之上。
3 個内在動機——
自主性(Autonomy):想要主導自己的工作和人生
掌控力(Mastery):想要在重要事情上做得更好的欲望
使命感(Purpose):希望我們所做的事情是爲了更有意義的高遠理想
有誰聽過一家叫 Atlassian 的公司?這是一個澳大利亞的軟件公司,他們做了一件很酷的事,一年有幾次,他們跟公司裏的軟件工程師說:" 接下來的 24 個小時,去做你自己想做的事,隻要它和你每天的工作無關,随便你要做什麽都行。"
這些工程師便利用這些時間,寫出一套有趣的編程,包裝這些想法,在那天的最後,對整個公司介紹他的發明。他們叫這爲 " 聯邦快遞日 ",因爲你必須在隔夜交出你的作品。
這個想法很聰明,在高度自主的一日中,他們做出了很多軟件編程的革新。這個計劃的成功,讓 Atlassian 更進一步的發明了 " 五分之一時間 ",谷歌把這個想法發揚光大,工程師可以用五分之一的時間,做所有他們想做的事。
他們可以自由的分配他們的時間、工作、組員和做法,就是這樣,完全的自主權。
誠如大家所知,在谷歌,一年中有一半的新商品,都來自這 " 五分之一時間 ",像 Gmail、Orkut、Google News。
讓我們給你們一個更具革命性的例子。一個叫做 " 隻論結果的工作環境 ",簡寫是 ROWE,由兩個美國分析師所創造,用在十多家北美公司上。
在 ROWE 中,人們沒有日程表,他們想來就來,他們不需要在特定時間到公司,任何時間,他們隻需要把工作完成,怎麽做、何時做、在哪裏做,都取決于他們自己,甚至連開會都是選擇性的。
結果呢?幾乎所有公司的生産力都提升了,工作投入度提升,工作滿意度提升。
在座的某些人可能會說 " 恩,聽起來不錯,就是太理想化了。"
我說:" 錯了,我有證據。"
在 90 年代中,微軟開始了一個叫做 Encarta 的百科全書計劃,他們使用了所有正确的激勵機制。所有的誘因。他們付錢給專業人士,讓他們寫和編輯這些文章,收入頗豐的主管們監督整個計劃,确定它不會超過預算和時間。
幾年後另一個百科全書計劃開始了,完全不同的模式——爲了興趣而作,沒有人能拿到任何一毛錢,隻因爲自己喜歡做而做。
如果你在十年前,到一個經濟學家那裏去,對他說 " 我有兩種撰寫百科全書的模式,拿來相比,誰會赢?"
十年前你絕對不會找到任何一個清醒的經濟學家,在這個地球的任何角落,能夠預知維基百科的模式,這是一個兩種模式之間的世紀戰役。
4
内在動機 VS 外在動機
内在動機和自主性、掌控力、使命感,獲得了壓倒性的勝利。
結論是,科學知識和商業行爲之間有條鴻溝。
什麽讓人們真正投入工作?
一、這些 20 世紀的傳統獎勵,在機械型工作中起到正向激勵作用。
二、但是,這些獎勵往往會破壞創造力。
三、高績效的秘密,不是獎勵和懲罰,而是看不見的内在動力。
讓人們爲了自己而努力工作,讓人對工作有掌控感,讓人對工作抱有使命感,這些,才是最好的激勵因素。
在我心裏,這種新的商業管理規則,圍繞在三個元素的基礎之上——自主性(Autonomy)、掌控力(Mastery)、使命感(Purpose)。
如果激勵機制以這三個元素爲基礎,那麽或許,我們便能改變世界。(本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