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 年科技圈的關鍵詞無疑是 AI,OpenAI 的一飛沖天以及各路科技巨頭在财報裏頻繁提及的 AI 字眼,也都證明了這一點。在如今勃勃生機、萬物竟發的景象之下,似乎不搞 AI 大模型、AI Agent 就落伍了一樣。可問題是,如果自家業務與 AI 是八竿子打不着的關系呢?
造不如買,這就是全球民宿和短租公寓巨頭愛彼迎(Airbnb)給出的答案。
當地時間 11 月 14 日,在此前毫無征兆地情況下,Airbnb 方面宣布收購一家 12 人規模的人工智能初創企業 GamePlanner.AI,并且他們并未透露更多關于這一交易的相關細節。
據悉,GamePlanner.AI 是由 Adam Cheyer 和 Siamak Hodjat 在 2020 年創立的人工智能初創公司,他們兩人此前曾在蘋果公司共同領導 Siri 的自然語言處理團隊。
根據 Airbnb 方面的說法,GamePlanner.AI 将補充 Airbnb 現有的一系列人工智能技術,包括大語言模型、計算機視覺模型和機器學習等方面。對此,Airbnb 首席執行官布萊恩・切斯基更是表示," 人工智能将比我們一生中的任何其他技術更快地改變我們的世界 "。而來自 CNBC 援引知情人士透露的信息顯示,這筆交易的成交價略低于 2 億美元。
由于 GamePlanner.AI 自 2020 年成立以來一直處于 " 隐形模式 ",即爲了保護知識産權或避免團隊成員分心,而在公衆視線之外運作,所以關于這家公司的具體情況外界幾乎是一無所知。不過 Airbnb 敢于花近 2 億美元收購這家名不見經傳的初創企業,有觀點認爲大概率是押寶 Siri 的創始人 Adam Cheyer。
事實上,Adam Cheyer 也是人工智能領域的先驅,此前在 Siri 項目中負責搭建服務端工程和人工智能項目。
在 2012 年與蘋果方面意見不合而離職後,Adam Cheyer 在 2016 年 5 月創立了 Viv Labs,并在當年 10 月被三星花費 2.15 億美元收購。連續 2 次在 AI 領域的創業分别受到蘋果和三星兩大巨頭的青睐,也足以證明 Adam Cheyer 在 AI 賽道是一名成功的連續創業者。特别是 Viv Labs 的 AI 助手 Viv,這個誕生于 2016 年的産品其實已經有了 AI Agent 的神韻,彼時 Viv Labs 給 Viv 的定義是 " 通用大腦 " ( Global Brain ) "。
按照彼時 Adam Cheyer 爲 Viv 準備的頂層設計,後者是一套計算機系統,并通過神經網絡來理解自然語言,可以将用戶的語音轉換爲系統可執行的命令,然後生成一個臨時的程序腳本,再調用第三方 API 來完成任務,在理念層面與目前火熱的 AI Agent 可謂如出一轍。所以 Airbnb 用近 2 億美元,來買一個對 AI 行業未來發展趨勢敏感、同時有成功經曆的創業者,來幫助自己完成對 AI 業務的賦能并非不能理解,隻不過這一次 Airbnb 确實賭的有點大。
那麽問題就來了,爲什麽 Airbnb 對于切入 AI 賽道這件事顯得比較急迫?答案或許是資本市場對于 Airbnb 的信心,在 2023 年一路走低。如果說在疫情期間 Airbnb 通過縮減成本、聚焦業務、回歸用戶視角,奇迹般的拯救了公司,使得其成功在此期間生存下來,并完成了 IPO,甚至在後疫情時代 Airbnb 也吃到了旅遊業複蘇的紅利,然而即便到今天,Airbnb 的股價也沒有回到 IPO 時的水平。
縱觀 Airbnb 今年發布的财報就會發現,它們幾乎都是一樣的劇情,那就是相關數據表現均超出預期,可股價卻一而再、再而三地下挫。比如在今年 5 月發布的 2023 年 Q1 财報中,預訂總額 GBV 爲 204 億美元、同比增速 19%,略高于市場預期的 19.4 億美元,變現率 take rate 爲 8.9%、相比于去年同期的 8.8% 基本持平,每晚單價 ADR 爲 168 美元、大幅高于市場預期的 164 美元。然而在這份财報發布後,Airbnb 的盤後股價卻出現了 10% 以上的跌幅。
無獨有偶,Airbnb 在 8 月發布的 2023 年 Q2 财報同樣也是數據超出預期,實現營收 24.8 億美元,略微高于市場預期的 24.2 億美元、同比增長 18%,ADR 達 166 美元、同比增長 1.4%,明顯高于預期的 154 美元,實現經營利潤 5.2 億美元、高于預期的 4.8 億美元,淨利潤更是同比增長 8 個百分點至 26%。然而資本市場的反應同樣很冷淡,其盤後股價下跌 2.55%。
到了本月初,在 2023 年 Q3 财報裏 Airbnb 迎來了有史以來業績表現極爲突出、且盈利能力最強的一個季度,營業收入約 33.97 億美元、同比增長 17.79%,GBV 達 183 億美元、同比增長 17%,淨利潤約 43.74 億美元,同比增長 260.3%。可即使是這樣一份亮眼的成績單,一天後 Airbnb 的股價還是跌了 3.32%。
歸根結底,資本市場對于 Airbnb 的信心不足,來源于後疫情時代的 " 報複性旅遊 " 紅利期結束,再疊加上市場環境變化導緻消費者可支配收入減少,使得市場對出行住宿需求的預期從中性偏樂觀快速轉向悲觀。簡單來說,就是消費者相關需求在下降,這一點 Airbnb 自己顯然也心知肚明,并且也曾表示," 我們正在密切關注可能影響旅遊需求的宏觀經濟走勢。"
在這樣的情況下,如果 Airbnb 拿不出新意,驅動市值增長就是空談了。蹭 AI 這一股熱潮,就是 Airbnb 給資本市場交出的答卷,并且市場也認可了這一做法,截止 11 月 14 日收盤,該公司股價就大漲了 6.32%。且不論 GamePlanner.AI 未來能否真的爲 Airbnb 帶來變化,單市值大漲近 50 億美元,就已經讓 Airbnb 花費的近 2 億美元大賺特賺了
況且 AI 賦能 Airbnb 的出行和租賃業務,确實有一定的想象空間,例如用 AI 爲 Airbnb 用戶提供更精準、更适合自己的出行建議,用 AI 幫助房東篩選客戶,都是有想象力的落地方案。因此這樣來看,這筆生意 Airbnb 還真不是一拍腦門決定的。
【本文圖片來自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