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逃媽。這幾天家長群裡的讨論幾乎都圍繞着同一個問題,包括我們團隊内部的幾位媽媽,也很拿不準:娃該不該複課?孩子在學校安全嗎?疫情放開管控後怎麼保護好孩子和家人?……我忍不住也上去插了幾句:"今天瑞陽澤要和大家分享的是兒子複課後中招,我們都經曆了什麼?有後遺症嗎?,歡迎閱讀~
大家好,我是逃媽。
這幾天家長群裡的讨論幾乎都圍繞着同一個問題,包括我們團隊内部的幾位媽媽,也很拿不準:
娃該不該複課?
孩子在學校安全嗎?
疫情放開管控後怎麼保護好孩子和家人?
……
我忍不住也上去插了幾句:
" 這個我有感啊。
先是‘不敢送,觀望’;
接着是‘大家都去了,也去吧,生死有命’;
然後是每次接到班裡有陽的通知心頭一緊;
再是‘噢,又是 covid positive 的郵件,都懶得點開了 ’;
後來陽得太多,家長開始鬧‘煩不煩啊,要不索性讓陰的回家去,陽的去上學’;
最後就不統計了,眼不見心不煩~"
夥伴們一看,對啊,逃媽你就是「過來人」啊,趕緊和大家聊聊你們在美國的抗疫經曆吧。現在剛剛放松管控,各地操作也不統一,大家心裡挺沒底的,多了解了解,多做些準備總沒錯。
的确,這幾年我們全家算是親曆了疫情的全過程。從擔心到淡然,從複課到中招,從 " 一聽到學校有陽就緊張 " 到 " 久沒聽到有陽還很不習慣 " ……總之,好的壞的,我們都給碰上了。
今天咱們把學習什麼的先放一放,就和大家聊聊這個纏了人類好幾年的新冠吧。
說說我家的親身經曆,也提醒大家有什麼需要注意的,準備的。
當我們充分了解它,能預想到最好和最壞的情況大概是什麼樣子,心裡就有底了。
不過得先聲明一下:以下都是個人的所見所聞,所思所想,樣本空間不夠大,各地情況也不一樣,所以僅供大家參考。
PART 1
孩子複課後
我們都經曆了些什麼 ?
我們這邊完全 100% 的居家學習其實隻有 2020 年春夏那幾個月,後來孩子就可以自由選擇了,有些返校早些,有些返校晚些。老師還是在同樣的教室裡上課,但面對的學生有些是在教室裡,有些是家裡看現場直播。
所以,很長一段時間,差不多有一年多吧,家長們都在觀望。一邊是盯着數據變化,一邊是掂量自家承受能力。有條件的堅定不送;有些實在遭不住娃在家裡鬧騰,還是陸陸續續送回校。
逃逃算是最晚返校的那一批,一直抵到 2021 年秋季,學校要求全員到校上學,沒有特殊理由不能缺席的時候。
盡管如此,我記得當時還是有不少家長幫娃找了些借口,拖上一兩周,再度觀望。
對了,得插播一下背景。
美國在疫情管控方面很放飛。而我們所在的得克薩斯州,更是放飛中的放飛王。
老師學生沒有核酸檢測要求,沒有強制配戴口罩要求。陽性病例要求居家隔離 10 天,密接會收到通知,但沒有檢測隔離要求。
學校倒是做了不少工作,比如更換教室裡的通風設備,食堂設置單人單桌裝隔闆什麼的,不過也隻是讓部分有要求的孩子坐過去,喜歡聊天湊熱鬧的,就還是三三兩兩地坐一塊兒吃飯。
總之,學校有引導,有倡議,但沒啥強制性的規定。
不放心的家長,就隻能靠自己。
頭幾個月有些家長索性中午自己到學校把娃接出來吃飯,時間很緊張,隻能在車裡吃,但總比想象着娃們在食堂裡談笑風生口沫橫飛要心裡安穩些。
家長們為了讓學校要求師生戴口罩,專門跑到學區舉牌子争取了好幾次。但最後也隻争取了個 " 不完全條約 ":孩子默認到校後都得戴口罩,但如果家長提供了 " 免戴聲明 ",則可以例外。甭說,還真有不少這樣的家長。
開學頭一兩個月,情況還算好,零零星星會收到班裡有陽的通知,家長當然也很緊張,但頻率不算高,尚可接受。我想主要也是因為剛開始全員上學,各方都比較謹慎。
轉折點在幾個大假,11 月底的感恩節和 12 月底的聖誕節、新年之後,學校裡的陽性病例突然急劇上漲。
原因主要有兩個:
開學後的短暫平靜讓大家放松了警惕,假期滿世界亂跑,把病毒都帶了回來。
奧密克戎來了,它比之前的變種有更強的傳染性。
那時每天都能收到又有多少學生、老師 " 喜提 "10 天居家隔離的通知,數目驚人,學校裡很多活動都開展不起來。真的,記得有段時間,校際間的球賽,隻要哪個學校能把球隊的人湊齊,基本就赢了搞得後來有家長提議 " 要不索性讓陰的回家待着,陽的到學校得了,人數還多些 "。
當然,大家有心情開玩笑,也是因為雖然新增很多,但症狀并不嚴重,至少我沒聽說過有特别嚴重的。
這種層不出窮的連翻轟炸大概持續了有一兩個月吧。
後來,有比較長的一段時間我沒收到過班裡有陽的通知,就問逃逃怎麼回事,難道學校裡真沒有新增病例啦?
他想了想說,
" 可能是因為改規定了。之前但凡因感染居家隔離而拉下的作業、測驗什麼的,都不用補。現在要求統統補上,大家就不那麼願意得 covid 了…… "
我細品了一下,似乎有點道理。
當然,更有可能的是,數據回落了,或者索性就不統計了,總之,收到的郵件越來越少,這事就慢慢淡出大衆視線。
現在國内放開管控,孩子們陸續複課。我覺得最好的情況是,病毒本身已經很弱,要不傳不起來,要不即便傳起來大家也感覺不到,就這樣不了了之。而最壞的情況是,蓄勢一段時間,比如在春節過後,會有個數量上的小高峰。但也不用過分擔心,因為遭了大概率也沒多惱火。
PART 2
孩子感染了新冠
是怎樣的一種體驗 ?
逃逃在學校平安無事地過了一整年,周圍幾乎都陽完了,他依然陰着……直到今年暑假。
真是應了那句 " 出來混,遲早要還的 "。
網上有一份比較權威,來自北京佑安醫院感染綜合科主任醫師、小湯山方艙醫院醫療專家李侗的奧密克戎 " 感染症狀 " 分析:
• 發病第一天:症狀較輕。可能感到輕微咽幹咽痛、身體乏力。
• 發病第二天:開始出現發熱症狀,部分年輕人高燒至 39 攝氏度左右。同時咽部不适感加重。
• 發病第三天:症狀最重的一天。高熱 39 攝氏度以上,渾身酸疼乏力,咽痛加劇。
• 發病第四天:體溫的高峰開始下降。很多人從這一天體溫降為正常,不再發熱。但仍然咽痛咽癢。一部分人開始流涕、咳嗽。
• 發病第五天:體溫基本降到正常。但是鼻塞、流涕、咽痛、咳嗽,身體乏力仍然存在。
• 發病第六天:不再發熱。咳嗽、流涕等症狀加重。前期病毒導緻的呼吸道黏膜破壞,人體通過流涕、咳嗽排出壞死的細胞。可能出現核酸轉陰。
• 發病第七天:所有的症狀開始明顯好轉。核酸很大可能轉陰。
逃逃的症狀也大體類似,他第一天感覺不舒服有點兒微燒,早早就倒頭昏睡時,我們還沒反應過來,第二天加重後,才想起有沒可能是新冠,一測果然中招。
稍稍有些不同的是,逃逃燒得不是很高,一直沒上過 39 度,也不怎麼咳嗽、流涕,就是無緣無故地突然發熱,喉嚨痛,乏力犯困的症狀很明顯,持續有 5 天左右。
期間我們和家庭醫生通過視頻電話,他看了逃逃的狀況後說問題不大,如果難受就吃泰諾緩解一下。
所以整個過程除了多喝水,多睡覺,吃泰諾,就沒别的了,7 天後再測,就已經轉陰。
根據我了解到的周圍孩子的情況,逃逃的症狀大概屬于 " 中等偏上水平 "。
這個病個體差異蠻大,很多孩子症狀非常輕微,連個小感冒都不如。但也有個别孩子,燒得比較高,比如我一朋友家的娃,9 歲多,40 度燒了幾天,中途還說胡話,家長還是挺焦心的。
但無論如何,基本上 7-10 天左右都會好,至少我沒聽說過有孩子重症的情況。
PART 3
會有後遺症嗎 ?
很多家長會擔心後遺症問題,也跟大家說說我的觀察。
" 後遺症 " 這個詞聽起來有些吓人,感覺是會 " 遺留下來終身伴随 " 一樣。而我們這邊的叫法是 long covid 或 post-covid,直譯為 " 長新冠 " 或 " 新冠之後的狀态 ",聽起來感覺就好多了。
奧密克戎之前那幾波其實不太了解,因為當時身邊沒什麼案例,聽說的都隔得很遠,朋友的朋友的朋友,同事的同事的同事,信息倒過好多手。印象中提得最多的是一段時間内味覺和嗅覺的喪失,短的一兩周,長的一兩個月,就會逐漸恢複。
奧密克戎流行後,周圍的樣本空間大了起來。據我觀察,最常見的是咳嗽會拖上一段時間,幾周到一兩個月左右的都有,其他就沒啥了。逃逃就是這樣,感染期間不怎麼咳,反而轉陰之後,咳了一周多。除此之外就沒别的了,轉陰之後該上學上學,該打球打球。
我自己觀察的顆粒度可能比較大,其他一些更細節的情況應該也是有的,比如虛弱、氣短、頭疼、掉頭發、失眠、注意力不集中啥的,但這些可能連當事人都很難判斷究竟是不是由新冠引起的,而且一段時間後也消失了,所以聽說得比較少。大家可以直接在網上搜搜看。
下圖是日本大學做過的一份對比了原始病毒、德爾塔變種和奧密克戎變種引起的 " 長新冠 " 影響,可以看到奧密克戎引起的「咳嗽拖尾」的确比較明顯。
PART 4
打疫苗究竟有沒用 ?
從防止感染上看,似乎不起什麼作用。
身邊打過疫苗,依然感染的例子太多了。
逃逃也是打過兩針的。
唯一可以解釋的是,加強針有點用。
因為他感染了,我和逃爸卻沒有。一般來講,家裡隻要有一個人陽,基本上都會連鍋端,因為在同一個生活空間下,很難做到完全隔離。
而我倆和逃逃的最大區别是,我們疫苗打了 3 針,他隻打了 2 針。
之所以沒讓逃逃打加強針,是因為我和逃爸打了之後反應都蠻大的,都有頭疼腦熱發燒的症狀,持續了一天多。
我掐指一算,覺得即便感染上也差不多就這樣吧,加上當時正好是橄榄球賽季,逃逃一天到晚都要訓練打比賽,根本找不出空檔來遭反應,于是就算了。
當然,我家可能是個例,雖然後來的确也聽到有 " 打了加強針感染幾率要低一些 " 的說法,但都是口口相傳的不完全統計。
關于疫苗,更普遍的說法是,防重症。從 2021 年底開始,奧密克戎排山倒海地在海外傳播,但并沒有造成多大影響,應該跟大多數人都打過疫苗有一定關系。
雖然打疫苗後身體也會有反應,但都是 " 期望之中 " 的反應,你幾乎可以預計它會在什麼時候來,什麼時候走,心裡總歸要踏實些。
PART 5
怎麼最大程度地
保護自己和家人 ?
先說說要準備的。
網上有非常詳盡的藥品準備清單,我這裡就不重複了,不過可能絕大多數都用不上,囤就是圖個心安。因為輕症不用吃,嚴重也不敢亂吃。
我家用上的,其實就這三樣東西:
退燒藥
體溫計
抗原測試盒
另外,戴口罩、勤洗手、少聚集,依然有效。
我身邊有嚴防死守的家庭,幾乎不在外就餐,要求孩子打籃球時都得戴着口罩的,至今全家無恙。
逃逃感染,我覺得就是後來我們自己放松警惕,托大了。
當然,做好這些事,也不能 100% 完全避免。
但我覺得能拖一天是一天,從趨勢看,這三年新冠的毒性越來越弱,越晚中招越無礙。
另外,要格外注意的是,其實孩子還不是重點,老人才是更需要保護的對象,尤其有基礎病的老人,一場大号感冒對他們來說可能都有風險。和老人一起居住,或者經常和家裡老人接觸的家庭,更要保護好孩子,保護好自己,不感染,或者盡可能晚感染,就是最大程度地保護老人。
EASTWEST
最後,還是得再聲明一下,以上都是根據我們所在的地區,我們自己的經曆,總結出來的,樣本空間非常有限,而且,和大家的情況也有很大不同:
時間點不同,逃逃是在奧密克戎之前就複課的,當時的病毒還比較強。
人口密度不同,總的來說,無論學校還是住家,這邊的人口密度都要低不少。
疫苗種類不同,我們這邊沒太多選擇,打的基本上都是 mRNA 疫苗,和國内的也不一樣。
所以,我的體會和分析,僅能供大家參考。
不過不管怎樣,現在的新冠變種,肯定是強弩之末了。
做最充足的準備,然後,就是好好鍛煉身體,保持積極良好的心态,2023 年,我們肯定會迎來一個真正的春天!
直播預告 | 閱讀寫作不分家,兩個都是語文學習中非常重要的内容。怎麼幫助小學中低段的孩子打好閱讀和寫作的底層基礎?今天中午 12 點珍妮老師帶來了王牌課程 - 閱讀寫作思維課,小學中低段的家長千萬别錯過!
【雙 12 預熱 - 閱讀寫作不分家】
歡迎大家點擊下方預約按鈕參與
關于兒子複課後中招,我們都經曆了什麼?有後遺症嗎?就介紹完了,您有什麼想法可以聯系瑞陽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