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成長與教育,需要家庭、學校和社會共同努力,尤其需要家長與老師配合良好。
一位資深班主任曾說:" 家長與學校配合得越好,教育越會成功。我可以非常負責任地說,凡是家長不與學校配合的,結果都是悲劇,這在我的教育經曆中無一例外。"
孩子走進學校,老師對他的影響非常大。有時候,老師對孩子的态度,并不僅僅取決于孩子,從某種程度上來說,甚至受家長的影響更大一些。
作爲家長,請檢查自己,下面幾種不好的行爲,你有過嗎?
壹
不清楚事情原委
就和老師吵鬧甚至動手
每一個孩子都是家長的寶貝,孩子在學校受了委屈,家長一時沖動憤怒是很正常的。可是在去學校 " 讨說法 " 之前,一定要先把事情的來龍去脈搞清楚。
如果是自己孩子錯了,那就主動道歉;如果是别的孩子的錯,可以向老師反映情況,請老師協調處理;如果認爲學校或老師處理不得當,可以與之協商下一步處理辦法。
在這個過程當中,家長要表現出理解和寬容的态度,如果在沒搞清楚狀況之前就去學校 " 大鬧 ",隻會讓老師覺得家長無理取鬧,留下這樣的負面印象,自然對孩子很不利。
貳
不把學校、老師的規定當回事
對于學校和老師的規定,最好的方法就是配合。比如很多學校規定不讓學生帶手機,不管家長是否贊同,最好都要教育孩子遵守學校的規定。
如果家長對一些規定有意見,默許甚至鼓勵孩子違反規定,這會讓學校和老師非常爲難,也會給老師的工作帶來很大的困難。
很多看起來不合理的制度,往往就是爲了保護大部分孩子的安全和學習環境。因爲從家長的角度來說,隻需要面對自己的孩子,但是對于學校來說,需要面對上千名學生。
叁
不參加家長會,不和老師溝通
孩子的教育,第一負責人應該是家長,而且最了解孩子的也是家長,老師自然希望能和家長建立聯系,及時掌握孩子的情況,好能及時調整對孩子的教育方式。
家長不管工作再忙,也一定要抽時間去參加家長會。如果實在無法抽身,也要定期和老師溝通。
否則,老師不确定你是否對孩子的教育關心,也不确定你孩子出現問題後自己的處理方式你是否能接受,更不知道孩子在學校出現的一些問題是否與家庭問題有關。
孩子最終教育成什麽樣,是家庭教育、學校教育、社會教育共同決定的。不與老師溝通,老師對孩子的教育沒有一個整體的把握,自然很難因材施教。
因此,在孩子面前,家長要盡力維護學校和老師,要真心實意地用換位思考的方式做好孩子的工作。
肆
拿社會和整個教育的問題
來評判老師
就像這個世界最想讓病人健康的是大夫,能把學生教得個個優秀,是每個老師最大的夢想。
有些家長對孩子教育非常重視,一旦社會上出現一些教育事件,都會認爲整個教育行業出了問題,對自己孩子的老師也大加指責。這樣隻會讓絕大部分懷揣教育理想,兢兢業業的老師傷了心。
如果家長能對老師的工作多一分理解和體諒,老師自然也會對孩子報之寬容和鼓勵,這種良性循環,最終會讓孩子受益終生。
伍
以領導姿态面對老師
曾經,社會上有過這樣一個調查:老師最厭煩哪種家長?以領導姿态面對老師的家長排在了首位。
現在很多家長會覺得,教育是服務行業,老師就應該給我的孩子提供最好的服務。但是教育不隻是 " 服務 ",它更是心靈層面的引導和滋養。
對待老師最好的态度是尊重和信任,這樣才能激活老師内心最崇高的情感,才能讓老師用心去對待孩子,給孩子一份優質的教育。
每一個生命都是複雜的個體,一個孩子就夠使一大家子頭疼了。而一個班主任要面對的是幾十個孩子、上百位家長,還要面對生活工作中的其他種種事項,可以說付出得已經夠多了。
所以請善待每位老師,特别是那些爲您孩子好,對您孩子嚴厲的老師。請家長多一分寬容和理解,多給老師一些尊重和信任。
本文内容來自網絡版權原創所有。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系,我們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