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路春鋒
編輯 | 韓忠強
運營 | 解一帆
持有人急了
近日,長安基金旗下長安裕盛靈活配置混合基金(簡稱 " 長安裕盛 ")引起不小關注。
起因是該基金成立 5 年多以來,累計虧了 23%,跑輸業績比較基準近 20 個百分點,同類排名也在倒數之列(1452/1476),因此有人将其放入 " 基民避坑指南 " 系列。
天天基金顯示,該基金成立 5 年多時間中,有 4 年的業績都不及同類産品的平均值。以最近的 2022 年、2021 年爲例,該基金分别虧損 26.35%、18.29%,而同期同類産品平均收益分别爲虧損 15.39%、盈利 10.29%。此外,在 2020、2019 兩個盈利年份,其收益也均低于同類産品的平均表現。
從最近的業績來看,截至 7 月 6 日,今年以來該基金累計跌幅達 14.94%,同類産品收益均值約 0.44%,同類排名中依然墊底(2195/2261)。
這就不難理解基金持有人對該基金的抱怨了。「市界」注意到,在某财富平台評論區,該基金持有人哀嚎一片:" 第一次被一個基金弄的不知所措 "" 何時到你大漲?"" 這基是不是廢了?"
長安裕盛何以至此?
從其重倉股來看,新能源産業鏈行情走低是其收益不及預期的直接原因。一季度顯示,長安裕盛 " 繼續看好新能源車産業鏈上遊的潛在投資機會 ",前十大重倉股包括天齊锂業、贛鋒锂業、中礦資源等企業。不過,截至 7 月 6 日,該基金前十大重倉股中有九隻個股股價今年以來都出現了下滑,其中融捷股份今年内股價一度下跌超 32%。要知道,其前十大持倉占比爲 79.49%,這就不難理解該基金收益跑不赢大市了。
長安裕盛業績之所以跌跌不休,也與其基金經理的頻繁更換有關。在成立 5 年多的時間裏,長安裕盛已曆經 6 位基金經理。而現任基金經理爲袁葦,任職近 2 年以來,在該隻基金上的任職總回報爲 -42.92%。
實際上,不僅長安裕盛的業績差,袁葦掌管的另外幾隻基金收益表現也一般,去年還一度 " 霸占 " 跌幅榜。天天基金顯示,截至 7 月 5 日,這 6 隻基金的收益在同類産品中均排在後 10%,其中長安鑫禧在同類産品的收益表現排在後 3%。
而在去年 12 月的混合型基金跌幅榜前 7 名中,袁葦管理的基金全部入席,可謂 " 霸榜 "。
據中國經濟網報道,在去年 12 月的混合型基金跌幅榜前 7 名中,長安基金旗下産品占據 6 席,且均跌逾 13%。
具體來看,跌幅榜前 4 名爲長安裕盛混合 C、長安裕盛混合 A、長安鑫禧混合 C、長安鑫禧混合 A,單月跌幅分别爲 13.35%、13.34%、13.33%、13.31%,這 4 隻基金均由袁葦獨立管理。此外,長安鑫興混合 C、長安鑫興混合 A 也下跌 13.22%、13.21%,排在跌幅榜第 6、第 7 名,這兩隻基金也有袁葦參與管理。
背靠千億私募
長安基金成立于 2011 年 9 月,其第一大股東爲資産管理規模近 2500 億元的長安國際信托股份有限公司,持股 29.63%;此外,千億私募景林資産的創始人蔣錦志旗下的杭州景林景淳企業管理合夥企業(簡稱 " 杭州景林景淳 ")是其第二大股東,持股 25.93%,如此股東背景,妥妥的背靠大樹。
值得一提的是,蔣錦志旗下杭州景林景淳持有長安基金股份的過程頗爲曲折,最早可追溯至 8 年多之前。2015 年 2 月,借長安基金增資之機,上海景林投資發展有限公司出資 7000 萬元成爲長安基金第二大股東。2017 年 12 月,上海景林投資發展有限公司将其持有的長安基金 25.93% 的股權轉讓給了杭州景林投資管理合夥企業(有限合夥),也就是現在的杭州景林景淳。
不過,這樣的背景也沒能讓長安基金擺脫規模瓶頸,成立近 12 年,規模仍不滿 150 億元。截至今年一季末,其在管基金規模爲 149.42 億元,數量爲 50 隻(A 類 C 類分開計算),平均每隻産品規模不足 3 億元。在這 50 隻産品中,混合型基金産品最多爲 38 隻,單隻産品的平均規模不到 2 億元。此外,股票、債券和貨币型基金産品也是如此,規模都不大。
相比之下,同樣成立于 2011 年的平安基金,早已跻身千億梯隊。目前,平安基金管理規模已達 5423 億元。
此外,與長安裕盛混合頻繁更換基金經理一樣,該基金公司近年來也頻繁遭遇高管離任,成立 12 年已經曆 5 任總經理。
2023 年 4 月 15 日,長安基金公告稱,原總經理汪欽因個人原因提出離職,離職日期爲 4 月 14 日。這距離其 2021 年 1 月擔任長安基金總經理一職僅 2 年多,尚未滿 3 年任職期。
汪欽的繼任者爲公司原副總經理馬成,他曾在泰信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申銀萬國證券有限公司、中國人保資産管理有限公司以及中航信托股份有限公司等企業擔任過高管。2020 年 11 月,馬成加盟長安基金并擔任副總經理職務。
從基金公司的業績來看,其規模瓶頸也制約着回報水平,再加上 A 股市場行情震蕩,長安基金在去年虧損嚴重。據基金 2022 年年報披露,截至報告期末,長安基金旗下 24 隻基金實現利潤總額爲 -28.82 億元,其中,長安成長優選在 2022 年利潤總額虧損 8.8 億元,長安鑫盈虧損 5.36 億元、長安裕隆虧損 3 億元。
不僅如此,作爲一家中小規模基金公司,長安基金也面臨着被股東 " 清倉式 " 減持,且股權受冷落的窘境。其現任第五大股東兵器裝備集團财務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 " 兵器裝備集團 "),2021 年底、2022 年底曾兩次在北京産權交易所挂出其全部持有的 6.67% 的股權,轉讓底價爲 3700 萬元,意圖清倉。不過,挂出後該股權卻無人問津,至今兵器裝備集團仍持有長安基金 6.67% 股權。
旗下産品連續多年跑輸業績比較基準,公司本身管理層更叠頻繁、業績表現差,又面臨股東層面的 " 清倉減持 ",長安基金如何突破中小公募發展困境?
上海證券基金評價研究中心基金分析師汪璐指出,對于大多數中小基金公司而言,在發展初期由于缺乏較長的曆史業績、渠道資源與品牌亮點,發展會愈發艱難,而這些資源禀賦都需要時間的積累;同時由于公募行業競争在不斷地加劇,中小公司若沒有特别的優勢難以超越大公司的發展、最終遭遇規模的萎縮。因此中小基金公司必須要另辟蹊徑,從而吸引更多的投資者。
如需轉載,請在後台回複 " 轉載 "
溝通建議郵箱:[email protected]
商務需求請聯系:138112925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