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 年 3 月,又要迎來一年一度的兩會。近期,很多代表、委員紛紛建言獻策,提出了很多接地氣、有溫度的提案。其中,張其成、邢霞、胡美娥、朱世增、王全等代表、委員都提出了免費醫療的提案(見國家醫保局主頁的信息公開欄目)。他們建議,應該取消 60 歲以上退休人員的醫保個人賬戶,學習他國的福利體系,實現全民免費醫療!
【一】社保專家提出了反對意見:
【1】不符合國情。國家醫保局在 2021 年 10 月 26 日對 " 全民免費醫療 " 的提案進行中明确表态:實行免費醫療,在現階段是做不到的,國家經濟沒有承受免費醫療的實力。
【2】一旦免費醫療就會造成浪費。我國的醫療資源本來就有限,而且分布不均衡。如果全民免費醫療,人們都會蜂擁而至去醫院看病吃藥,反而損害了真正患病者的利益。
【3】醫保基金難以負擔。退休人員不再繳納醫保費,就可以享受免費醫療,醫療費終究要從醫保基金裏支出,損害了廣大繳納社保的在職者的利益。
【4】醫保機制已經向退休人員傾斜了。年輕人繳費多、生病少、支出少;退休人員不繳費、生病多、支出多。所以,醫保改革就是把錢花在刀刃上,減輕退休人員看大病的負擔。
【5】好心容易辦壞事。如果取消個人醫保賬戶,老人不能在家門口買藥,就隻能去醫院挂号、問診、繳費、拿藥、報銷,加之智能化之後,老人更不會操作了,所以,保留個人賬戶還是非常有必要的。
【二】三類人的醫保待遇比較好。
一是機關事業人員,門診起付線以上部分由醫療補助經費(占 80%)和個人按比例(20%)分擔,自付部分回單位報銷比例達到 90%,退休人員報銷比例高達 95%。
二是央企和優質國企人員笑,除了享受正常的醫保待遇之外,還有補充醫療保險,最高報銷比例也能達到 95%。
三是有一定級别的人,可以享受綠色通道和保健病房等待遇。
【三】三類人值得關懷和幫扶。
一是患有慢性病 + 并發症的老人,常年吃藥,剛性支出巨大。
二是需要吃自費藥的人,嚴重拖累家庭經濟。
三是沒有補充醫療保險的人,遇到大病也要掏空六個錢包。
【四】六大理由支持!
【1】免費醫療促進良性環境。醫院不以盈利爲目的,醫生業績考核不跟 " 錢 " 挂鈎,改善醫患關系,改進醫風醫德。
【2】三方都沒有經濟壓力。采用 " 基本醫療保險先支付 + 财政兜底 " 模式,避免将财務壓力轉移到就醫鏈中的醫院和患者任何一方。
【3】禁止把公立醫院市場化。醫院實行市場化之後,造成過度診斷、過度治療、過度用藥,加重了老百姓的醫療負擔。
【4】減輕百姓的經濟負擔。人們的教育、就業、職場、買房、看病等壓力巨大,免費醫療可大大提高老百姓的獲得感和幸福感。
【5】公立醫院回歸公益本質。實行免費醫療,公立醫院不再千方百計創收,醫生回歸看病角色,有利于人類的文明與發展。
【6】促進消費拉動經濟。實行免費醫療之後,老百姓沒有後顧之憂,就敢于拿出積蓄進行消費,拉動經濟發展,促進國強民富。
【寫在最後】退休人員養老金偏低,看病吃藥支出越來越大,真心希望能夠實現免費醫療。我們 2022 年 GDP 達到了 121 萬億元,經濟實力位居世界第二,我們相信未來一定能實現免費醫療。
PS:您贊同嗎?多多轉發給親朋,讓政策更加接地氣、有溫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