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_ ⊙ )
每天一篇全球人文與地理
微信公衆号:地球知識局
NO.2554- 産糧大省黑龍江
文字:李團長
校稿:辜漢膺 / 編輯:果栗乘
如果要問起中國最大的糧食省是哪裏,河南、山東、河北、四川等平原大省的人可能都要出來說兩句。但根據統計數據,很多年來,蟬聯中國糧食産量、輸出量第一的省份始終都是東北黑龍江。
▼
還得是我大東北(圖:shutterstock)▼
這就是東北黑土地爲中國做出的貢獻。在糧食安全日益重要的今天,東北對中國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東北能在中國的糧食格局中占據如此重要的地位,上世紀的那場北大荒開發,功不可沒。
黑土冒油花
北大荒人都愛說這樣一句話:" 抓把黑土冒油花,插上筷子也發芽 "。意思是北大荒農墾區的土壤極爲肥沃,隻要種下去種子就能發芽生長,是非常好的農地。沒有這樣的土壤條件,北大荒也不可能被改造成 " 北大倉 "。
擁有全球黑土區總面積 12% 的東北黑土區
簡直就是中國糧倉的 " 天選之地 "
(東北土壤類型大緻分布示意)▼
土地肥到家,捏把泥土冒油花
一兩黑土二兩油,插根筷子也發芽
(圖:圖蟲創意)▼
如此肥沃的黑土地,其形成并非偶然,而是和北大荒地區的河流大有關系。
從水文上看,除兩個小型内流區外,從吉林到黑龍江的中國領土上,嫩江、松花江、烏蘇裏江等大江大河最終都要彙入黑龍江。既然主要江河都是黑龍江的支流,那我們可以把整個東北的水文狀況大緻上簡化成黑龍江的情況,以方便分析。
黑龍江本爲中國内河,是僅次于長江黃河的第三大主要河流。其最遠源頭有兩個,一個是中蒙邊界線額爾古納河,一個是發源自今天蒙古國境内的石勒喀河,兩源彙流後向東,在今綏安改向南,在黑河市下遊又向東,勾勒出了今天的中俄北方邊境線。
但在從哈巴羅夫斯克(伯力)進入俄羅斯境内後,黑龍江就開始一路向東北奔流,在尼古拉耶夫斯克(廟街)入海。這主要是受到了遠東錫霍特山脈的影響,這是一座東北 - 西南向的山脈,一直在阻擋黑龍江向東入海,迫使其向北蜿蜒。
這樣的下遊走勢會對中上遊造成一些神奇的影響。
每到冬天,東北地區的河流就會減流封凍,到開春又會解凍。越往北,氣溫越低,封凍就來得越早,解凍來得越晚。所以在黑龍江中下遊,每到秋冬天,下遊江水已經封凍時,上遊江水還在向下流動,水就會從河道溢出。反之在回暖時,下遊仍未解凍,上遊已經有活水,還是會從河道溢出。
雖是同一個季節的同一條河
但其上遊和下遊卻是不同樣貌
(圖:Google map)▼
這就在黑龍江開始向北折的位置形成了大片積水區,長年累月便成了沼澤和濕地。而偏偏黑龍江開始折向北的同江 - 撫遠 - 伯力一線又是松花江和烏蘇裏江彙入黑龍江的位置,水量極其充沛,讓這種積水現象更加嚴重,沼澤遍地。
這片土地平坦而肥沃
中國這邊城市與農田連成一片
與旁邊俄羅斯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這片古代的沼澤地區,北起黑龍江中國側河谷,中間是完達山,南部則是興凱湖平原和烏蘇裏江河谷。而沿着松花江上溯,這片沼澤區則一直蔓延到了佳木斯以西的松花江河谷。
這就是著名的三江平原了
如果能包含東岸協同開發
會是更大規模的農墾區▼
每到春夏季,東北的氣候相當于南方的春季,江水溢流的沼澤地區就成爲了苔藓、地衣等低級植物的天堂,而周邊水分充足的土壤,也讓高等植物有了成長空間。而在低級植物和高等植物的樹葉死亡時,就會在地面上形成腐殖質堆。
土壤的肥力便全靠這薄薄的一層腐殖質▼
原本這些物質是要被微生物消化循環殆盡的,但東北冬天又很快來臨,微生物活動停滞,腐殖質就不會被繼續分解。年複一年,沼澤區的腐殖質越來越多,形成了黑色的土壤層,這便是黑土地。可想而知,黑土地有機物含量極高,種子能在這裏吸收最多的養分,茁壯成長。
黑乎乎的土,其實是最好的土
(圖:shutterstock)▼
開發困難大
世界上大規模的黑土地不止一塊:烏克蘭平原、美國中部 - 加拿大南部、中國東北。這幾塊黑土地的成因略有不同,但無一例外都是極其肥沃的宜耕土地。
四大黑土區所在▼
這從這些地區的曆史進程就能看出來了:烏克蘭号稱東歐的面包籃,密西西比河流域的崛起正得益于糧食内河貿易。
美國人均耕地規模之大,罕有其匹
故而能成爲全世界最大的商品糧輸出國
(圖:google map)▼
東北北大荒和這些同類土地相比,黑土地層最厚,部分地區能達到 1 米多,但卻是這些黑土地中開發最遲的。這還得從形成北大荒黑土地的水文條件說起。
黑土的 " 厚度 " 決定了這塊土地
可以持久開發和保持肥力的能力
由于北大荒冬天寒冷,漫流的水會形成表層凍土,人類的農業開發隻能在春夏天進行。但這時也正是大江溢流的時候,巨大的水流在窪地内肆意橫流,破壞一切人造物。但肥沃的黑土地擺在這,想進去開發的人着實不少。
在草莽中開墾農田
在混亂中草創秩序
清末,爲改變東北人丁空虛,無法阻止沙俄勢力南下的尴尬局面,清朝徹底開關放人,以墾政吸引農民前來。而在自然條件惡劣的北大荒,清末黑龍江将軍程德全還曾采購了價值 2.25 萬兩白銀的現代化農機,在讷谟爾河南段開荒。
東北被長期封禁,人口也低到不可思議的程度
在放開封禁後,關内缺地農民大批湧向東北▼
然而考慮到當地特殊的溢流情況,北大荒的開發其實不止是一個農業問題,更是一個水利問題,甚至是一個地質條件改造問題。無論是小規模的個人行爲還是清政府,都沒有這樣的組織能力和技術條件。即使在黑龍江将軍的關照下,北大荒開發仍然常常是進兩步,退三步,毫無頭緒。
開發出來不容易的
清朝被推翻後的北洋時期,軍閥混戰,在東北的張氏集團也曾試圖開發北大荒,爲奉系南下提供糧草補給。他們先後興辦了東井、智遠、近恩、廣信和火犁等五大農機公司,并以其爲單位開墾北大荒,将 10 萬畝水侵不嚴重的黑土地開發成了農場。
雖然張大帥是個老式軍閥
但是在東北建設方面,也下了很大力氣
(圖:wiki)▼
而這些土地,在九一八事變之後,則成爲了日本侵略者的口中肥肉。1934 年,日本拓務省拟定了《滿洲開拓政策基本綱要》,要把黑土地變成日本的糧食中心。抗戰期間,日本前前後後遷入了 1000 多個開拓團,并調撥農機進行配合。
日本拓務省發行的招募移民的海報
但日本的美夢沒有做多久,中國人民最終赢得了抗戰,東北光複,殖民團的開墾計劃沒能繼續。曾經被開發出來的那些黑土地,也因爲時局動蕩,無人看管,而又被泛濫的河水掩蓋,仿佛從未有人打擾過北大荒的甯靜一般。
曆史證明,像北大荒這樣的土地,必須背靠一個穩定強大的祖國,以工業化的手段,由大量不計犧牲的奉獻者,用數十年如一日的艱苦維護,才能開發完成。
這個曆史任務,就交到了新中國的肩上。
當時中國的工業高度集中在東北
有力地支撐着北大荒的開發
(沈陽冶煉廠)▼
農田就是新戰場
第一批來到北大荒的奉獻者,毫無疑問是最具有戰鬥精神的革命骨幹和群衆。事實上從 1947 年開始,根據中央規劃,就有一批來自延安的老幹部成爲了帶領北大荒生産的先鋒部隊。
對于遠道而來的大多數老幹部
這裏的田絕對比老家要大得多得多 ....
1947 年至 1949 年間,這些拓荒者利用找到的日本農機農舍,恢複了第一批比較容易開發的農場,包括甯安、通北、趙光、花園、永安、查哈陽等。而在這期間,他們又得到了人民軍隊的增援,在東北解放戰争中負傷的榮譽軍人被暫時安置在北大荒參與開墾,建成了著名的榮軍農場。
奔赴新 " 戰場 "!▼
親手打下的江山咱親手種▼
與此同時,大興安嶺地區的鐵道建設也在如火如荼地進行。在工業基礎尚不完備的新中國,木材仍然是主要的工業原料。大興安嶺密林需要鐵路将木材外運,而這需要大量鐵道兵的參與。
但在鐵路修築完成後,鐵道兵複員就業成了一個問題,所以鐵道兵司令王震在走訪北大荒之後,在烏蘇裏江和興凱湖沿岸找到了密山、虎林、饒河三個縣,作爲複員基地。
從建設一個邊疆,到建設另一個邊疆▼
著名的虎林大米就是在這些鐵道兵滿身泥濘的開墾下成長的拳頭産品。
這三個地區再加上寶清的 " 密虎寶饒 " 地區,此後又成爲了解放戰争後大批複員戰鬥部隊的歸宿。前後共有 7 萬多官兵來到北大荒,與先期到來的工人、幹部、戰友一起,開墾荒地,爲中國的糧食戰略儲備付出了一生。北上的各地知青,也從 50 年代末開始逐步加入了黑土地的開發。
(黑龍江 - 雞西 - 虎林的田野 圖:Google map)▼
南方的開荒,即使再難再苦,也都沒有能比得上北大荒的。寒冷,是讓人們難以勞作的最大敵手。這裏的年平均氣溫就在零下,冬季最低溫度在 -30 ℃左右,極端時能到 -46 ℃,滴水成冰,露指則斷,裸耳就掉。詩人聶绀弩歎曰:" 天地末日情何異,冰河時代味再嘗。"
是一大片沃土
也是一大片苦寒之地▼
而到了夏天,沼澤遍地的北大荒又變成了蚊蟲的天堂。在條件簡陋的集體宿舍裏,戰士和知青常常會在被窩下發現毒蛇螞蟻,外出勞動時則被蚊子追着咬,其艱苦今天的人已經很難想象。
雖然墾荒的過程十分艱辛
但收獲的快樂也是巨大的
(忙碌的北大荒玉米地 圖:wiki)▼
但盡管有着種種可怕的自然阻礙,和此後的動蕩歲月,北大荒的拓荒者的腳步卻從未停止。到了上世紀 70 年代,北大荒已經容納了200 萬拓荒者,每年能上交10 萬噸商品糧,逐步承擔起了糧食衛士的職責。
70 年代的北大荒國營農場
這機械化程度在那個年代很可以了
而到了今天,黑龍江已經連續 7 年蟬聯中國第一産量省的寶座。去年全省糧食産量 1501.4 億斤,是第十五個連續豐收年,比第二位的河南省還多了 171.6 億斤。在高寒地帶一年隻能種一季谷物的情況下,達到這樣的産量着實不易。
這段艱難而珍貴的曆史
如今也被珍藏于雞西市北大荒開發建設紀念館中
而且正是因爲高寒地區生長慢,東北大米有更多的時間積累風味物質和營養,口感上也強于一些一年三熟的南方米,是北大荒人的驕傲之作。
東北大米誰吃了不說聲:好!
(松花江畔稻田 圖:圖蟲創意)▼
今天的北大荒也已經不再使用古舊的日本蘇聯農機了。大片已經開墾的平地讓大面積連續作業成爲了可能。相比于南方水旱田精耕細作的辛苦農民,北大荒農民更像是美國、澳大利亞的農場主,租用農機、無人機,就可以快速播種、撒藥、收割,工作輕松了許多。
美國中部 ( 上 ) 、北大荒 ( 中 ) 、河南 ( 下 ) 的田
古代傳統經濟社會,中國人能吃上飯全指望河南、河北、四川、兩湖、江南等平原地帶。但在今天,是邊疆的東北黑土地開足馬力喂飽了中國人。
寫在結尾
地球知識局開辟了一個新陣地——知識星球!
在這裏你将——
①收到一些我們因種種原因沒有寫成推送,但有趣有用的選題;
②跟經驗豐富的地理老師一起交流地理學習訣竅、答題技巧;
③在中學地理和曆史課本之外,做進一步拓展知識儲備;
④和我們的創始人、團隊、作者、來自不同行業的嘉賓直接交流知識、心得與人生經驗;
⑤擁有高質量的讨論環境,認識更多有共同愛好的群友。
加入地球知識局的知識星球,長按下方二維碼,登錄并點擊" 立即加 99 星鑽 "即可付費加入,這裏支付的 "99 鑽 " 就是 99 元。
加入後下載知識星球 app,進入就可以看到我們的星球和内容啦
快來掃描二維碼,一起玩耍!
目前早鳥票價,訂閱一年隻需 99 元
【快來聊天啦】
我局有海洋氣象地理讨論群,歡迎感興趣的朋友們加入!
* 如果你海洋、氣象、自然地理的研究者或愛好者,可以來【微信公衆号後台私信】,用一兩句話介紹下自己。運營小姐姐會根據情況拉你進群哦 ~
* 進群請務必自我介紹一下,直接回複 " 進群 "" 讀者群 " 之類的字樣不會有機器自動回複,隻會讓後台的小姐姐很生氣≥﹏≤
* 申請人多時請耐心排隊等候回複。隻要系統正常,工作人員就會逐一看到大家所有人的消息哦
* 本文内容爲作者提供,不代表地球知識局立場
封面:圖蟲創意
END
擴展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