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演員劉亦菲因爲 " 霸淩 " 話題,多次上熱搜。
事情的起因是一名網友在評論區說,小時候曾經打過劉亦菲。字裏行間,充斥着洋洋自得。
網友自曝曾霸淩劉亦菲 來源:短視頻平台截圖
就在大家還在議論劉亦菲被霸淩是真還是假的時候,又有人扒出劉亦菲的一段訪談,訪談中劉亦菲自曝在美國上學時,曾被幾個韓國女生欺負。
她說,有一段時間,幾個韓國女孩總是爲難她,上課坐得好好的,有女孩過來扯她的頭發,拿筆在她身上畫東西。
劉亦菲把這些事情告訴了校長,這幾個女學生被處分一個星期不上課。
校園霸淩話題熱度一直很高,劉亦菲的這兩個話題,其實能夠說明很多問題。
首先,劉亦菲在美國遭遇校園霸淩之後,她做出教科書一般的舉動:沒有沖動還手,向學校反應,讓霸淩者接受懲罰。
很多孩子在遭遇校園霸淩的時候,都選擇自己忍着,或者他們向學校、向家長求助,卻被無視。甚至可能被問及 " 人家怎麽就欺負你不欺負别人 "?
孩子們,要注意!被霸淩并不是一件不可言說的事,越選擇沉默就越會被欺負。
而學校和家長,更應承擔起監管、教育責任,一方面告訴孩子,遭遇霸淩要勇敢地發聲;另一方面,要教育孩子,霸淩他人是一件很羞恥的事情,并不值得拿出來炫耀。
就像在評論區發表 " 霸淩過劉亦菲 " 的網友,就是一個反面案例。如果他說的是真的,那麽應該爲曾經的錯誤行爲感到羞愧;如果他說的不是真的,他拿 " 霸淩他人 " 炫耀,不以爲恥反以爲榮,那更體現着内心的醜陋。
所以,我們在教育孩子面對校園霸淩應該保護好自己的同時,更應該告訴孩子們,霸淩他是一件特别羞恥的事情,無論現在,還是長大後的未來,會被人唾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