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甲骨堂 Author 甲風
現在大家看抗戰劇的時候,劇中的國民黨軍往往都是配備鋼盔的形象,而且鋼盔多到了幾乎全員配備的程度。
但實際上,在真實曆史上這種情況是不大可能存在的。
因爲抗戰時期的國民黨軍規模很大,最開始都有大約 200 萬人,此後到高峰期時期賬面兵力超過 600 萬人。
如此體量的軍力,在當時的背景下顯然是不可能全員配備鋼盔的;尤其是在抗戰中後期的背景下,更是如此。
要知道抗戰後期即便是遠征軍部隊,都無法配齊鋼盔,這還是中央軍嫡系,更别說其他雜牌軍了。
當然,雜牌軍不是一點鋼盔都沒有,在全面抗戰初期的階段,一些地方軍的精銳也配有鋼盔,除了滇軍是法式盔外,其餘多爲英式盔。
所以給雜牌軍(第 27 師、第 57 師除外)設定配備清一色的德式鋼盔,也不大符合曆史。
總體而言,國民黨軍在抗戰階段,鋼盔配備比例最高的是 1937 年。
當時國軍部隊尚未大規模損耗和擴充,中央軍嫡系配有德式盔,一部分部隊配有英式盔,一些地方軍的精銳配備英式和法式盔是可能的。
但随着戰争的損耗以及部隊的擴編,到抗戰中後期鋼盔配備比率就相當低了;甚至到編練美械部隊時,除駐印軍外其餘美械部隊的鋼盔也不多,還是到抗戰勝利後用日式盔居多。
當然,即便在 1937 年的時間節點,即便是中央軍嫡系部隊也未必都有德式鋼盔可用;甚至在已經配發德式鋼盔的部隊中,也到不了每人一頂的程度。
以湯恩伯的嫡系第 89 師爲例,該師爲 20 個調整師之一,人員、裝備的配備基本算是齊整。
在 1937 年南口戰役時,該師有軍官 666 人,士兵 11851 人,官兵總計爲 12500 餘人。
除後方留守的非戰鬥人員外,實際參戰戰鬥的兵力将近 10000 人。
在第 89 師的戰鬥統計中稱,該師總計有 9000 頂鋼盔,在南口戰役的作戰中損失了其中的 4120 頂。
那麽從第 89 師的實際兵力規模以及擁有的鋼盔數量來看,顯然做不到人手一頂。
不過與戰鬥相關的兵員,哪怕是不直接上一線的直屬單位,也基本上可以配備鋼盔。
隻有跟一線戰鬥沒什麽關系的留守人員,在當時沒有配備鋼盔。
所以總體上說,當時第 89 師的鋼盔肯定是到不了全員配備的程度,但覆蓋率還是沒問題的。
日軍當時也會根據我國軍隊配備鋼盔與否,配備的是何種鋼盔,配備率如何,來判斷所屬的軍隊類型以及可能的戰鬥力。
畢竟像德式鋼盔,當時隻配備了中央軍嫡系部隊,日軍一看對面是帶着德式盔的部隊,基本就知道是中央軍嫡系過來了;再如如果發現的是法式鋼盔部隊,那肯定就是滇軍了嘛!
在日軍當時習慣使用炮火猛攻戰術的背景下,一線士兵能夠鋼盔可用,顯然是有效果的;但當時的作戰烈度很高,一仗下來往往死傷數千人,鋼盔自然也會大量損失。
比如按照第 89 師的統計,南口一戰差不多就損失了将近半數的鋼盔;而這些鋼盔實際上是損失一頂就少一頂,因爲後續是沒有進口補充的。
所以說,到抗戰中後期時,即便像第 89 師這樣的嫡系部隊,除了警衛人員和炮兵外,其實也就沒有多少鋼盔了。在大多數的抗戰時期内,這些官兵也是頭戴布軍帽的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