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愛卡汽車 愛卡獨角 SHOW 原創 ]
" 百度造車 " 這句話,或許要改一改了。8 月 9 日,吉利與百度合資成立杭州極與越汽車科技有限公司。并且,吉利在 8 月 14 日,正式發布了旗下全新汽車機器人品牌——極越,首款車型正式命名爲極越 01。吉利表示,極越是吉利與百度 " 汽車機器人戰略合作項目 " 向高端智能汽車量産邁出實質性一步。隻是,大家印象中百度與吉利合作的汽車品牌不是集度嗎?這個極越又是怎麽突然冒出來的?集度和極越是一個品牌嗎?他們到底是什麽關系?今天,我們就來梳理一下,吉利、百度、集度還有極越這看似複雜的關系網。
從集度到極越
早在 2021 年開年時,百度官方便發布消息,宣布進軍汽車領域,其合作夥伴正是吉利控股集團。同年 3 月,百度與吉利成立集度汽車公司有限公司,分别占股 55% 和 45%。此時,百度占股集度更高,主導權自然也就在百度手中,說百度下場造車一點都過分。
集度的發展也算是順風順水,2022 年開始,集度的汽車項目開始快速推進,1 月概念車公布細節,6 月概念車集度 ROBO-01 正式發布。同年 7 月,李彥宏現身集度汽車總部并對現場員工喊話,集度!承載了百度的造車夢。10 月樣車試制完成,緊接着 11 月,新車就已經進入到動态測試階段。
科技公司下場參與造車并不新鮮,華爲與賽力斯的合作就給了很多科技公司打了個良好開頭,銷量已經開始突破萬輛,随後又傳出奇瑞将與華爲開展智選車項目。此時,百度與吉利的造車項目自然也就備受關注,一個是國内互聯網龍頭,另一個則是汽車領域的王者,雙方的合作的噱頭非常足,完全可以講成足夠新奇又好玩的故事。
隻是,百度造車的之路并非看上去那樣一帆風順。2022 年 6 月,吉利體系的關聯公司上海華普汽車有限公司全資退出集度汽車,自此集度由百度系完全獨資,同年 12 月,該公司主體更名爲上海幂航汽車有限公司。對于工商變更,集度和吉利控股方面均回應稱,這是公司(集度)基于業務發展需要而進行的正常調整。但多數人則認爲,這主要是爲了造車資質鋪墊。
變化在今年 8 月浮出水面。8 月 9 日,杭州極與越汽車科技成立。據資料顯示,該公司由浙江吉利産投控股有限公司和上海幂航汽車有限公司分别持股 65% 和 35%。從股權結構上看,在與吉利的合作中,百度已經将造車主導權還給了吉利,退居其次。
資質!資質!還是資質!
2022 年 4 月,工信部出台《關于開展新能源汽車委托生産試點工作的通知》,對于代工模式提出了明确要求,即委托企業和受托企業,都必須是已經獲得資質的企業,即所謂 " 雙資質 "。這也就導緻百度與吉利的合作想要繼續下去,就必須要讓百度獨自拿到生産資質才可以,則不能直接委托吉利代爲生産。
2023 年 4 月,作爲疫情放開後的首個大型車展,上海車展上幾乎所有車企都來參展,但在此時集度卻傳出沒有造車資質無法參展,但官方否認了這種說法。
直到 2023 年 8 月 9 日,吉利與百度合資成立杭州極與越汽車科技有限公司。8 月 14 日,吉利控股集團正式發布旗下全新汽車機器人品牌 " 極越 ",首款車型正式命名爲 " 極越 01",并且據工信部最新網站顯示,該車型正在最新發布的第 374 批汽車新産品公示中,這意味着該款車型已具備上市銷售的資質。
隻是,極越背後的百度與吉利的關系發生了一些變化。據天眼查數據顯示," 極越 " 持股信息中,吉利與百度雙方關聯公司分别持股 65% 和 35%,極越可以看成是吉利系旗下子公司。
由此,可以大概舒展開百度與吉利之間的合作項目發展過程。首先是百度與吉利合資成立了集度汽車,百度是大股東,負責産品定義與技術研發,吉利負責生産,整體由百度進行主導。傳播和渠道也都是以這個邏輯推進。但項目進行中發現生産資質無法解決,于是吉利退出集度汽車,雙方成立極越,吉利是大股東,負責生産,銷售和營銷,而集度變成了單純的技術方案商。
從集度到極越
轉換思路:集度不造車,幫極越造好車
總體來看,集度退階成爲吉利的技術供應商,而不再是此前由百度主導造車業務,吉利作爲代工的結構。這一變化,也說明了百度在造車業務中的 " 妥協 ",從一個主導者 " 退居 " 二線成爲供應商。在極越品牌的産品中,集度将提供智能座艙、智能駕駛和文心一言等 AI 技術能力等一系列智能化解決方案,并最終由吉利進行生産制造。吉利和百度的合作模式似乎與華爲模式越來越像。
從商業模式、法規流程上嚴謹地說,集度不造車,百度更不造車。集度這個公司實體,是作爲技術、供應鏈 " 供應商 ",而且隻服務極越汽車。
在自動駕駛領域,百度已經深耕多年,擁有十分明顯的技術優勢。據百度自動駕駛官網數據,截至 8 月 11 日,百度 L4 級自動駕駛運營測裏程累計超過 6000 萬公裏,擁有自動駕駛專利族超 4600 件,其中高級别自動駕駛專利族數全球第一。
不過,百度也面臨着如何将領先的技術大規模商業化變現的問題。極越成立之後,百度主導的集度将作爲供應商爲其提供服務,并且隻服務極越這一家戰略合作夥伴。
但主導權發型變化之後,也就有了新的不确定因素。首先,集度僅作爲技術方案商存在,将來是否會跳出 " 唯一 " 合作,爲其他車企挺解決方案。其次,将來極越項目發展不順,吉利是否會切換技術供應商,踢掉集度,用吉利系自己的技術方案。
按照官方的說法,吉利和百度是深度捆綁關系,隻要雙方的合作不告吹,公司不破産,集度和極越的合作關系就一直存在,二者是百度與吉利合作的兩個子集。基本上可以理解爲,集度和極越是雙方造車的不同項目,承擔不同的作用,但又 " 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同爲造車,隻是分工有所不同。
按照這個邏輯發展,集度未來不排除會被極越合并,完全劃入極越體系中,成爲極越品牌的子部門。畢竟,集度的營銷團隊已經并入了極越體系,開始繼續負責極越車型的營銷工作。
極越 01= 汽車機器人?
再說回到雙方合作的産品上,極越最終在吉利體系中會承擔何種定位,畢竟吉利旗下已經有極氪、幾何、銀河系裏一衆新能源品牌。
有不少人認爲,極越會與極氪形成競争關系,雙品牌同時跑。當前已經确定,極越将使用 SEA 架構打造,并于極氪共線生産。但從吉利發布的信息來看,這兩者所承擔的角色和方向都不相同,所以不存在直接的競争關系。極氪要的是智能電動汽車的市場規模,極越的定位則更多的是傾向于科技未來。
從産品端來看,極越 01 基本上就是集度 ROBO-01 更換個名稱,車輛造型、品牌标志均沒有變化。而且,新車上市節奏不變,或将于今年第四季度交付。用官方的話講,極越将完整繼承此前汽車機器人的理念、産品和服務。
也就可以确定,極越 01 在交付時将完整搭載百度 Apollo 自動駕駛的量産乘用車方案,具備點到點的高階輔助駕駛系統,高速,城區,泊車全域融合,百度多年積累的地圖,智算中心等都會在極越上落地。并且新車還将成爲全球首款率先量産高通 8295 座艙芯片的車型。基于此,百度最新的 AI 大模型,文心一言等各種前沿技術都會在極越 01 上車。
全文總結:百度、吉利、集度、極越的關系看似錯綜複雜,其實更像是高配版的 " 華爲、賽力斯、問界 "。盡管吉利是大股東,但極越是雙方共同孵化的産物,雙方将在未來的合作中保持深度綁定關系。所以,按照目前的合作形式," 百度造車 " 這種表達已經不再準确,由台前退至幕後或許是當下百度能找到的造車模式的最優解。但這也就意味着,百度将造車夢的主動權,交到了吉利手中。所以,處于兩端的吉利與百度,或許在這段合作關系中的影響力也将會重新分配。
精彩内容回顧:
集度不造車,幫極越造好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