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費者究竟需要什麽樣的新能源汽車?
以前沒錢買電車,現在沒錢買電車。
本屆北京車展,多款新能源新車亮相,成爲全場的焦點。與此前純電車型占據上風不同,本屆北京車展,多款混合動力汽車搶盡風頭,傳統的油電混合車型也來分一杯羹,而純電車型則向性能化和豪華化方向發展。
經過數年的電動化征程,可供消費者選擇的新能源車型越來越多,除了純電車型,混動車型也變得愈發常見,價格也不斷下探。純電、插混、增程,新能源 " 三巨頭 " 的競争已經趨于白熱化,加上油電混合的攪局,新能源汽車的格局正在發生劇變。我們不禁要問,消費者究竟需要一輛怎樣的新能源汽車?
收手吧純電,外面全是混動
比亞迪秦 L、雪佛蘭探界者 Plus、别克 GL8 陸尊 PHEV、新問界 M5、豐田凱美瑞、林肯航海家油電混合版 …… 本屆北京車展,多款新車均配備混動車型,既能加油又能充電已經成爲标配。
電動化時代初期,純電車型是最爲直接的 " 觸電 " 方式。彼時,油和電之間有着明确的楚河漢界,市場和消費者對汽車的理解均是從 " 油 " 或者 " 電 " 本身出發,燃油車型還是市場的主流,純電車型則像異類。
然而,作爲人類工業文明的結晶,汽車的動力系統絕不僅是線性地發展,油和電是可以走到一起的。于是,兼具燃油車和純電車型優勢的混動車型開始迎來屬于自己的春天。
雪佛蘭探界者 Plus (來源:上汽通用官方)
乘聯會的數據顯示,今年前三個月純電車型零售銷量爲 102.6 萬輛,同比增長 14.7%,環比增長 3.7%;而插電混動車型零售銷量爲 74.2 萬輛,同比增長 75.6%。
可以看到,插混車型的增速已經大幅領先純電車型,兩者之間的銷量的差距也在縮小,插混車型已經成爲中國新能源市場新的增長極。
此外,質疑增程式混合動力是 " 落後的 " 解決方案的聲量也逐漸變小,問界、零跑、哪吒甚至馬自達等品牌均推出增程混動車型,無疑也在蠶食純電汽車的市場份額。
馬自達 EZ-6(《消費者報道》攝)
當然,混動車型針對的不僅是純電市場,燃油車市場才是他們的終極目标。綜合續航裏程 1000 公裏僅爲合格線、百公裏油耗 5 升是入場門檻,燃油車引以爲傲的續航和補能優勢,混動車型也要一一打破。爲此,奇瑞已經發布了綜合續航裏程可超過 2000 公裏的插混技術。
爲此,混動車型打出了 " 油電同價 " 甚至比燃油車售價更低的王牌。
以比亞迪漢爲例,作爲中大型轎車,官方指導價 16.98 萬元起,無疑想要将豐田凱美瑞、本田雅閣和大衆帕薩特拉等合資 B 級轎車拉下神壇。
哪吒 L(《消費者報道》攝)
哪吒 L 作爲中型 SUV 車型,售價 12.99~15.49 萬元,4.85L 的饋電油耗,自然要與大衆途觀 L、大衆探嶽、日産奇駿合資 SUV 等一較高下。
銷量上看,理想 L7 作爲 30 萬元價位的車型卻能實現單月交付過萬輛,24.98 萬元起售的中大型 SUV 問界 M7 上市 64 天大定數超過 9 萬輛,不禁讓大衆途昂和本田冠道汗顔。
可以說,混動車型對燃油車的颠覆,比純電車型來得更猛烈。
再不努力,隻能買合資電車了
那麽,此時的純電汽車在做什麽呢?
與燃油車相比,純電車型的動力結構和布局,使其天然地擁有加速快、車速變化穩定的特點,政策支持、用車成本低、一線城市上牌容易等優勢也不在話下。
既然如此,就拿純電車型來實現高端化和性能化。
昊鉑 SSR、MG Cyberster、哪吒 GT、極越 07,多款純電高性能豪華汽車在北京車展亮相,更短的零百加速時間、更大的電機馬力、更顯賽車風格的外觀和座椅設計,沒有一個品牌可以拒絕豪華純電汽車站上 C 位。
MG Cyberster(《消費者報道》攝)
與此同時,大衆化的純電車型關注度正在降低,也繼續加深消費者對平民純電車型的刻闆印象——這不是開網約車用的車嗎。
實際上,在自主品牌推動純電汽車走向高端化和性能化之時,合資品牌正在 " 曲線救國 ",帶來多款售價親民的純電汽車。16.99 萬元起售的中大型 SUV 别克 E5、東風日産 ARIYA 艾睿雅 19.99 萬元起售,合資品牌努力将純電車型價格下探至 20 萬元以内。
日産 ARIYA 艾睿雅 (《消費者報道》攝)
這就給消費者帶來了難題。一方面,市場認可度高的自主品牌,其純電汽車售價走高,售價較低的車型續航裏程等配置又可能難以滿足日常出行需要;另一方面,合資品牌的純電汽車市場認可度較低,銷量不足之下又有較大的降價空間,消費者隻能當 " 等等黨 "。
此外,純電汽車本身續航焦慮、補能麻煩、電池衰減快、自燃起火等隐憂仍然存在,而混動車型卻在多個維度降低了純電車型的各種風險,自然分流了純電汽車的不少潛在用戶。
消費者需要怎樣的新能源車?
難道,混動車型就是電動化的最終答案?
實際上,純電車型和混動車型本是同根生。一方面,兩者均支持充電,擁有用電成本低的優勢;另一方面,兩者均得到國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享受免購置稅等優惠政策。
然而,共同的優勢,也意味着新能源車型均會遭遇共同的難題。如果電費上漲,兩者的用電成本優勢将不複存在;如果國家政策發生變化,部分購車優惠也自然難以推行;爲了實現更高的續航裏程,兩者均裝配大容量的動力電池,安全風險同樣存在,隻是有高低之分。
BJ40 魔核電驅版 (《消費者報道》攝)
與此同時,燃油車也在積極求變。第九代豐田凱美瑞大力推廣油電混合車型、林肯航海家加入混動産品、一汽豐田推出油電混合的全新普拉多、老牌燃油越野車 BJ40 也推出增程式混合動力車型。與發展多年的油電混合車型相比,其他新能源車型在技術底蘊、保值率、維保成本等方面均不占優。
此外,與問世多年的燃油車相比,新能源車型均具有市場檢驗時間短、品牌曆史和技術底蘊不足、車型更新換代過快導緻售價頻繁大幅波動等問題,無疑影響了消費者的購車意願。
豐田普拉多(《消費者報道》攝)
那麽,回到開頭的問題,消費者究竟需要什麽樣的新能源汽車?
作爲大宗消費,消費者買車自然要考慮更多的因素,品牌曆史和技術底蘊、售價、舒适度、智能化、工藝品控、性價比、保值率、維保成本 …… 無論是純電汽車還是混動汽車,隻有在這些因素中更多地占優,才能在電動化的未來中勝出。
然而,現實情況是,安全、可靠、穩定,這幾個老生常談的消費痛點,新能源汽車卻仍在努力實現中。電動化的終極答案,也許還未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