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文字版
yoyo check up
流量時代,流量爲王。這不僅是咱們自媒體的金規鐵律,也是車企們必須要懂的營銷法則。相對于傳統車企,新生造車品牌在這方面顯然玩得溜很多。個個老闆都是一嘴吹死八頭牛,語不驚人死不休。
比如特斯拉騷馬就很懂,老早就說過不要公關部,那都是費錢的玩意兒。老子就是天然的流量,刷個臉好過去恰飯。時不時推上放個炮,這又省下幾個月廣告。當然,特斯拉也懂得流量可以載舟,亦可覆舟。所以就算上海車展就在家門口,它也沒有去,原因大家懂的。
自帶流量就是好,随口說句話都能讓人關注。像蔚來的斌哥,上個月就是随口說說蔚來銷量還繼續保持 1 萬的話,他就要出去找工作打工去了。然後 4 月份銷量一出來,蔚來 6658 輛。多少人等着斌哥去打工呢。
論抓流量,華爲的東哥也是舍我其誰的存在。當年跟賽力斯合作,奈何劉阿鬥扶不起。隻好強勢推出新品牌問界,東哥親自站台,大吹特吹,百炮齊放。一時間話題四起,流量彙聚。起初幾個月銷量也确實不錯。可惜好景不長,眼看東哥飄飄然有點要壓線了,上面的任老闆趕緊大棒一揮,重申華爲不造車,不造車,不造車!仿佛指着東哥的臉說:咱們華爲隻負責軟件,負責生态,你跑去賣車幹啥?鸠占鵲巢,以後還有人敢跟我們合作嗎?所以東哥最近有點蔫,不再放炮了。
不過不打緊,炮王有的是,比如理想的李總。事情是這樣的,有位大 V 發了則理想新車體驗視頻,還轉發送理想贊助的蘋果手表什麽的。有位網友就哔哔了,說但凡理想新車上市,都是全網轟炸的節奏,這是砸多少錢在營銷上啊?
李總這就坐不住了,開炮!咱們市場費用是最低的好嗎?包括公關、活動、廣告、車展、發布會巴拉巴拉的,費用是其它主流品牌的 1/4 不到,甚至是豪華品牌的 1/20。而且咱們的研發費用卻是别家的 3 倍!
有 KOC 質疑理想裝聖潔立牌坊,說市場預算少,其實盡是 PUA,吸小博主、小 UP 主的血。李總回怼道:我們不投煽風點火、挑撥是非的自媒體。
emmm,在此向李總聲明,我現在不是煽風點火哈,隻是在合理吃瓜。
然後李總仿佛炮得不夠瘾,繼續放個大的。他又說,怎麽判斷一家汽車品牌的營銷費用高低?看水軍就知道了,整天留言贊美自己産品,貶損競品,這樣的營銷部門才最有錢,留言從來沒輸過,銷量從來沒赢過。不僅如此,他們還吃回扣。李總表示他知道哪些品牌,具體到哪幾個人拿多少的回扣。
對哦,李總也是老自媒體出身的。這炮也算是地圖炮了,不知李總說的是哪些品牌呢?好想認識認識。
就一件小事,李總的炮越放越大,越打越響。而且不得不佩服李總的危機公關意識,就這事,首先澄清真相——市場費用低。然後拔高自己——投入大量的研發經費。最後轉移矛盾——某些品牌養水軍、吃回扣。
高!實在是高!這就是流量啊,一分錢不花,賺了多少眼球。對比起來,傳統車企還是得學學,就像上海車展冰淇淋火爆了,卻帶不動一輛 QQ 冰淇淋出圈。不會又策劃瑪利亞還是愛麗絲去了吧?
談談情,說說車。我是孟孟,下期見了白白 ~
記得要 "點贊、在看、分享" 三連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