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慶期間,網飛在暗戳戳地搞事了,貝克漢姆的同名紀錄片上架,小貝一家也齊聚首映禮,爲這部片子打 call。
米粒媽原本還納悶,又不缺錢和流量,怎麽好端端地拍紀錄片?
轉念一想,可能有錢到一定程度,都會想要給自己立個傳啥的吧。
首先注意到這部片子,還是因爲小貝瘋狂打臉維多利亞的片段。
片中維多利亞說他們兩口子都是工薪階層,靠努力起家,這時候小貝突然從門後探出腦袋說:
工薪階層?你說說小時候你爸開什麽車送你上學吧。
貝嫂本想嗯嗯啊啊糊弄過去,但最終還是在小貝的狂追不舍之下說:
好吧,我爸在 80 年代就有一輛勞斯萊斯。
小貝心滿意足地說了聲 thank u,把頭收了回去。那賤賤的拆台的樣子,真的是笑不活了!
也難怪,在小貝這個真正從普通家庭打拼上來的人,是絕對不會認爲坐勞的富二代是 "working class" 的。
當然,本片最大的看點,還是在于貝克漢姆和貝嫂首次正面談及了出軌事件,兩人都還挺開誠布公地說出了自己的感受,這一趴也不出意料地火上了熱搜。
平民小子和富家女,當紅小花和頂流體育生,命運際會之下走到了一起,共度了二十多年,娃都生了一籮筐,看上去,維多利亞明明拿的是人生赢家的劇本,最後,她卻成了委屈落淚的那一個。
貝克漢姆和維多利亞的故事,真的比戲劇還要戲劇。
說到相識,兩人異口同聲地說:我對 ta 是一見鍾情。
貝克漢姆第一次見到維多利亞,是在她的 mv《說你會在那裏》,他瞬間就被穿着黑色緊身衣的辣妹迷住了,扭頭就對身邊的夥伴說:這就是我想要的女孩!
巧的是,維多利亞也注意到了帥氣有爲的貝克漢姆,成了他的球迷。
後來兩人初見,維多利亞毫不猶豫地就把自己的号碼寫在了小貝的機票上,并且霸氣地說:你最好打給我。
頂流女明星和體壇新秀帥哥,這是什麽偶像劇劇情啊!
兩人一拍即合,迅速進入了熱戀,如膠似漆到可以用瘋狂上頭來形容。
雖然雙方工作很忙,小貝要高強度訓練,維多利亞要四處巡演,但是爲了戀愛,小貝還是尋找各種機會陪伴心上人。
他可以開車幾小時,隻爲了和女友見面 20 分鍾;
也可以熬夜煲電話粥,隊友都知道他經常在衛生間通話到一兩點。
維多利亞也秒變戀愛腦,她曾經說,他踢球所以我才看球。如果他是個刷牆的,那我就去看刷牆。
一部分人覺得他們倆這種沉浸式戀愛特别甜,但也有人非常不看好,甚至氣急敗壞。
比如說小貝的師父弗格森就是頭号黑粉,他覺得小貝應該全身心投入足球,可是自從和維多利亞在一起後,他就開始沉迷戀愛,以至于訓練都松懈了。
更不要說,維多利亞還試圖将小貝帶入娛樂圈,走秀,接商務,這一切都讓弗格森恨之入骨,直言 " 貝克漢姆會被維多利亞毀掉 "。
在一次緊急的賽前會議上,小貝接到了維多利亞的電話,弗格森怒不可遇,奪過手機就扔進了垃圾桶。
可見,他到底有多想拆散這對 CP。
所以,當記者問弗格森 " 如果你有一把手槍,但隻有一顆子彈,你會打死溫格(他的對手)還是維多利亞?"
弗格森說:" 你就不能多給我一顆子彈嗎?"
不隻是師父,其實很多人都不看好小貝和維多利亞,什麽難聽話都有,說維多利亞顔值低、品味差,各種配不上小貝。
但是不管反對的聲音如何強烈紛擾,兩人似乎并不在意,仍然看見對方就星星眼,堅定不移地走在一起。
維多利亞也沒有辜負小貝堅定的選擇。
1998 年,小貝因不冷靜行爲遭到紅牌警告,導緻英格蘭慘敗阿根廷。
他跌入了事業的最低谷,也成爲了舉世唾罵的罪人,鋪天蓋地的謾罵已經不僅僅針對他的球技,更蔓延到他的職業精神、人格、私生活 ……
甚至,他走到街上都會被吐口水、扔東西,他抑郁到不能出門,無法入睡,精神一度陷入崩潰。
但那時,維多利亞已經懷上了他們的第一個孩子,她挺着大肚子與他站在一起,維護他,陪伴他,不惜與全世界爲敵,抵禦洪水猛獸般的惡意。
在那段暗無天日的時光,維多利亞和孩子,或許是貝克漢姆生命中唯一的溫暖和光亮。
他們的愛情,絕不僅僅隻有激情上頭,也有責任和恩義。
然而,貝克漢姆卻沒能慎始如終,他親手将維多利亞推進了黑暗的漩渦之中。
2003 年,貝克漢姆轉入西班牙皇馬馬德裏俱樂部,兩人便開始了分居兩地的生活。
貝克漢姆獨在異鄉,陪伴他的隻有女助理麗貝卡 …… 雖然據說招麗貝卡時,她自稱是拉拉,但事實說明,她說謊了。
雖然每周末維多利亞都會帶着孩子去西班牙看老公,但是,媒體還是拍到了麗貝卡和小貝的親密照,而麗貝卡也毫不掩飾地曝光了他們的私情:
" 我和大衛之間的化學反應很強烈 …… 我們在車裏接吻,回到酒店的一路上都很熱情,就像磁鐵一樣,感覺太神奇了。"
麗貝卡不但對戀情錘爆一點不慌,甚至還在炫耀,公開了她和小貝的暖昧短信。不得不說這位姐真的很勇,難道她不怕收到小貝的律師函嗎?
人家還真的不怕,因爲她說了:" 我知道小貝身體的一個私密部分,如果他們一家想把我告上法庭的話,那我還是有點能說的東西 ……"
可能小貝也真是心虛了,怕求錘得錘,所以麗貝卡也隻是被解雇而已,之後就不了了之了。
可是,這件事還是成了當年的爆炸熱搜,霸榜了十多天的頭條。
此時的維多利亞是什麽狀态呢?可以用搖搖欲墜來形容。
當時,她還獨自在英國帶着兩個娃,老大才剛 3 歲,而不到 1 歲的老二,幾次生病差點搶救不過來,命懸一線。
而她本人,也經曆着很長時間的産後抑郁,她的自傳中說,不管給家人打電話,還是自己一個人,都會忍不住哭出來,望着窗外發呆,是她唯一擺脫憂愁的方式。
就是在如此脆弱的情況之下,她聽聞了丈夫的背叛,第三者的挑釁,輿論的指責,卻仍然要若無其事地發聲:我沒有流過一滴眼淚,我相信他。
直到 20 多年後,維多利亞才第一次在紀錄片中說:那段時間是她最不快樂的時光。
" 因爲感覺像是全世界與我們爲敵,問題是,我們也與彼此爲敵。"
" 我恨過他嗎?如果我完全坦誠的話,是的,我恨過他。"
曾經不管他們遇到多麽兇險的情況,至少兩人的心是緊緊連在一起的,可是這件事,卻徹底粉碎了心與心之間的鏈接,即便後來貝嫂搬到西班牙與小貝團聚,但破鏡即便重圓,那條裂縫也無法抹去了:
" 以前不管世界如何針對我們,隻要彼此相擁,就依然能一起戰鬥,但在西班牙的時候,那種擁有彼此的感覺消失了。"
" 無法用語言形容當時有多難,有多大的影響,這是一場噩夢。"
那麽,小貝是怎麽說的呢:
" 我們是戰士,當時我們需要爲彼此而戰,爲我們的家庭而戰,我們所擁有的一切都值得爲之而戰 "。
就 …… 很難評。
明明是你一個人的錯,怎麽說得就好像是全世界都虧欠你、迫害你?
維多利亞确實是守護家庭的女戰士,但你怎麽就爲家庭而戰了?
事兒不都是因你而起的嗎?破壞分子還差不多。
真是頭一次看到把出軌後認慫說得這麽清新脫俗的。
況且,小貝也是說一套做一套,算上麗貝卡,光是有憑有據的出軌就有四起,包括但不僅限于:
馬來西亞嫩模特沙拉,貝克漢姆給她的昵稱是 " 小叮當 ";
被帶回曼徹斯特家裏的脫衣舞女郎;
甚至還包括搞大了女兒的女家教的肚子 ……
這還是有實錘的,不敢想象沒被曝光的事兒到底還有多少。
米粒媽猜,貝嫂 15 年來買的 13 顆大寶石戒指,該不會都是小貝每次被抓包之後送的禮物吧。
毫無疑問,維多利亞所知道的,一定比我們這些吃瓜群衆更多,更猛。
可是,果敢堅毅如她,爲什麽不但沒有和小貝反目,還和他連生了四個孩子,甚至仍然持續不斷地撒狗糧呢?
即使是在全球最知名夫婦的身上,浪子回頭金不換的劇本,也未能免俗?
其實,維多利亞或許從來就不是一個戀愛腦。
當年和小貝結婚的時候,她就建議不要公開婚禮,而是将轉播權賣給媒體,他們也因此大賺了一筆,在那個年代,有如此敏銳的商業嗅覺,不得不說貝嫂真的很有生意頭腦。
不僅如此,她還早早地将全家人的姓名和肖像注冊了商标,躺着都能賺錢,包括貝克漢姆在商業上的發展和規劃,都有貝嫂的鋪陳和背後運作。
可以說,貝克漢姆夫婦能在如今創立下億萬商業帝國和品牌,有貝克漢姆的一半,但也絕對離不開維多利亞的另一半。
反過來說,貝克漢姆和維多利亞之間,不僅僅有初見的激情、相守的恩情和爲人父母的親情,更有着千絲萬縷的聯系和牽絆:事業夥伴,品牌形象,财務共有 ……
很難說誰借助了誰的名氣,誰利用了誰的資源,但可以肯定的是,他們彼此已經相互交融,難以分割。
再說,當年她淡出娛樂圈跟着小貝搬到西班牙的時候,就抱怨過生活節奏都圍着老公走,這已經說明,維多利亞始終沒有放棄過自己的成長路徑,隻是短暫了爲了家庭讓步。
尤其是經過一系列出軌事件,或許她也更加看清,靠天靠地靠老公都不如靠自己,所以當孩子漸漸大了之後,她也開始重拾自己的事業。
她努力學習時裝設計和商業運作,從一個遭遇退貨和批評的時尚界泥石流,成爲一名真正的獨立設計師,奪得全英時尚設計大獎,獲得三次年度設計師提名,打敗了不知多少專業設計師,并且擁有了自己的時尚品牌。
回過頭來再想,爲什麽這段表面光鮮、背地稀碎的婚姻,直到自揭傷疤,外人才能窺見其中的一地雞毛?
爲什麽維多利亞作爲最大受害者,她願意忍耐、妥協甚至做戲,堅持二十多年?
其實,作爲一個結婚多年的女人,米粒媽對維多利亞的選擇是能夠感同身受的。
婚姻與愛情原本就是兩回事,愛情可以純粹,但婚姻的本質卻是複雜而現實。
生死存亡,決定因素絕不是僅僅是感情和忠貞那麽簡單,尤其是對貝克漢姆夫婦這樣名利雙收的人來說。
維多利亞或許有足夠的底氣離開了貝克漢姆,但是她仍然選擇了舉重若輕,小心翼翼地維護着、堅守着她選擇的伴侶堅持走了下去,正是因爲她非常清楚自己要什麽,以及該怎樣得到。
在紀錄片中,貝克漢姆夫婦仍然能夠笑着回憶這 20 多年來的風雨坎坷,并在 ins 上曬出牽手跳舞的合照。
貝克漢姆說:26 年後,我的舞步仍然能逗她笑,我愛你。
維多利亞說:我仍然在教他跳舞,他依然能讓我捧腹。
也許有人覺得他們在演戲,可演戲一天兩天可以說是廉價的作秀,能演二十年、一輩子,那就是真相。
人生難得圓滿,誰說必須婚姻完美才是幸福?
放下執念,追求真正值得追求的,抓牢自己可控的,舍棄不必要的執拗,才是聰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