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來源:筆記俠(Notesman)
責編 | 潇潇 排版 | 甜醅
商業思維
筆記君說:
商家跌倒,平台吃飽。
據統計局數據顯示,2024 上半年,北京限額以上餐飲企業利潤總額 1.8 億元,同比下降 88.8%,利潤率低至 0.37%。
反觀一些外賣平台,今年二季度實現營收與淨利潤雙雙高增長,這些利潤從何而來?
除了平台創新業務虧損降低之外,更多利潤來自于平台對參與者的 " 剝削 "。
環境越不好,生意越難做,商家對平台的依賴程度反而越深,外賣員面對不斷降低的配送費也無可奈何。
作爲中間商,平台理應是連接消費者與賣家(服務者)的橋梁,而不是聯合收割機,左手持鐮刀,右手拿小斧,将平台兩端的供需雙方 " 吃幹抹淨 "。
本想爲市場提供便利的 " 少年 ",變成壟斷商後,終成惡龍。
一、困在算法與系統裏的 " 打工人 "
最近,多次登上網絡熱搜的一個事件——杭州一名外賣騎手在園區送餐時不慎将欄杆踩歪,随後被物業保安攔下,由于着急完成送餐任務,擔心影響其他訂單的派送,外賣員甚至向保安下跪。
随着網絡輿情消退,該事件引發的激烈讨論與争議也暫時告一段落。
但每每想到外賣員下跪的畫面,大家總覺得意難平。
爲了不被投訴、保全工作,全然放下尊嚴,這屆打工人真的好難。
但讓我們感到悲哀的在于:爲了一份工作放下尊嚴、不得已而下跪者,并不是個案。
2019 年,一位快遞員,因爲客戶快件出現破損而遭遇投訴并被公司罰款兩千元,甚至面臨被辭退的風險。
爲取得客戶諒解,快遞員到客戶家裏下跪,但對方仍然不依不饒,要求快遞公司将其開除。
誠然,現實中存在部分消費者或執勤人員,故意刁難外賣員或快遞員的情況,但作爲中間方的平台,真就一點問題都沒有?
當爲平台具體執行的打工人與消費者或第三方之間出現矛盾,平台應負起怎樣的責任?
作爲市場上的中間方,總不能推的幹幹淨淨,每次都把難題丢給輿論去解決吧?
2020 年,彼時一篇《外賣騎手,困在系統裏》火爆全網,真實描述了外賣騎手在平台算法之下的種種艱難狀況。
一言以蔽之:" 送外賣就是與死神賽跑,和交警較勁,跟紅燈做朋友。"
2024 年,一篇《》再次刷屏,深度還原了快遞員在快遞公司與電商平台設定的投訴機制下,罰款現狀和怪象:
消費者越努力反映問題,快遞員被算爲投訴的次數就越多—— " 在一個用戶體驗和效率至上的系統中,投訴在被設計之初,就不是爲了取消誕生的。"
人類的悲喜并不相通,但被困在系統和算法裏的外賣騎士,與被困在投訴和罰款裏的快遞小哥,在這一刻卻産生了最深的共鳴和共情。
二、天下苦平台久矣
1. 平台緣何而來?
梳理平台與商家之間的關系之前,讓我們先回到那個沒有平台的時代。
在傳統線下經濟主導的時代,品牌若想進行市場拓展與渠道滲透,需要經過廠家、各級經銷商、零售商等多重環節才能觸達終端消費者,而每多增加一個環節,商品的利潤就需要一次分配。
因此,各個環節的商家爲保障自身利益,必須将流通環節的成本負擔加到商品售價上,而最終,還是由終端消費者買單。
由于生産端和銷售端之間相隔甚遠,商家難以獲得消費者的一手反饋,一旦出現商品滞銷或是被中間商加價的情況,商家最終到手的利潤就十分有限,因而無法在售價上讓步。
那怎麽辦?
顯然,這時候需要一個能夠連接消費者與商家的平台。
無論是外賣平台、叫車平台抑或是電商平台,這些平台在成立之初,都是爲了解決問題,爲市場的供需雙方,提供一個場所,促成雙方交易。
你要知道,平台誕生之初,與商家隻是簡單的合作關系,即商家供貨,平台引流,平台并沒有話語權約束商家,更有甚者,在一開始,各大平台需要巴結商家入駐,爲平台背書。
彼時,商家隻是借平台之力打破地域和時間的限制,尋求更廣闊的市場機遇以達成規模效應。
在某種程度上,平台扮演了中間商的角色,因此商家能夠做到讓渡價格的同時保證利潤,平台也得以借助商家的價格優惠尋求流量增長。
然而,轉折點悄悄出現。
早期,平台憑借資本的巨額補貼,迅速催熟了電商和外賣市場,培養好用戶心智和商家的使用習慣。
時至今日,無論是各大電商平台,或是本地生活服務商,都牢牢鎖定了消費者習慣,讓交易以及與交易相關的服務都無法脫離平台的掌控。
商家逐漸患上了嚴重的平台依賴症,商家渴望流量的同時,終被流量吞噬,成爲流量的 " 奴隸 "。
當平台們擁有了主動權和控制權,流量的天平就開始傾斜。價格低、活動降價、宣傳推廣……
誰付出的多,平台就青睐将流量給誰,迫使商家不得不面臨海量的價格戰和廣告戰。
與此同時,傭金成本、流量成本和獲客成本越來越高,哪怕商家出貨量高,利潤卻被壓縮,陷入增收不增利的圈套。
可以說,商家用自己流量的沃土養大了平台,最終卻淪爲平台的打工者。
2. 平台何以成爲收割機?
曾擔任希臘财政部長的經濟學家雅尼斯 · 瓦魯法基斯,在 2024 年的新書《科技封建主義》中,深刻地诠釋了平台、商家、消費者的關系,将其類比爲傳統封建主義下的 " 封建君主、小地主、佃農 ":
商家與消費者都在爲平台 " 辛勞耕作 ";附庸于平台的商家深知,其客戶獲取、業務生存完全取決于 " 雲端領主 " 的單一操作。
" 這種由科技主導的絕對控制,構成了科技封建主義的根基。"
國内電商在海外的 " 全托管 " 模式,将這一點體現的淋漓盡緻。
所謂 " 全托管 ",即商家隻需要供貨,由平台負責營銷、物流、售後等諸多環節。
此時,商家變成了 " 供應商 " 角色,前端商品的定價權和運營權都掌握在平台手上,商家以供貨價與平台結算,而零售價和供貨價之間的差價,則悉數被平台收入囊中,但商家卻還要自行承擔各種産品、侵權責任和風險。
換言之,如果平台主動發起價格戰,結果會怎樣?
對商家來說,如果不降價,就意味着被平台限流甚至淘汰,而降價又面臨着利潤縮減甚至虧本。
面對這種兩難的局面,商家究竟該怎麽辦?
如果被平台限流,可能會導緻庫存堆積,商家未來的路隻會更難走。
所以,商家不得不加入激烈的 " 價格戰 ",原本可以賺一塊的生意,變成了賺五毛,賺一毛,甚至是 " 賠本賺吆喝 "。
另一方面,如果平台的策略就是以低價爲 " 核心 ",必然會引來大量的低質商品和大量的劣币商家,而平台一旦出現了大量劣币商家,勢必會導緻平台内的所有商家陷入内卷和惡性競價的循環,此時,内卷就會變成一個無解題。
價格戰帶來的自嗨,終歸是短暫的,這種戰略短期内或許能夠獲得良好的成績,但決計不會是良性的商業循環。
有觀點認爲,電商平台在海外燒的錢,實際上部分來自于國内的收入,換個更極端的表達,一些電商平台通過國内的利潤,在補貼國外的消費者。
如果電商平台出海,隻是一味靠極緻的低價來打通海外市場,那些被壓榨到極限的 " 遵紀守規 " 的商家們,最終能否承受住這種壓力,爲平台提供持續騰飛的動力呢?
很難。
因爲商家隻有在獲得合理利潤的前提下,才會有動力創造出更好的産品,消費者才能獲得更好的體驗。
而當下這樣的兩難境地,不止出現在電商領域。
外賣平台的抽成,同樣是大衆關注的熱點,因爲抽成的比例,确實太高了。
曾有位顧客購買了 54.4 元的外賣,其中還包含了 18.1 元的配送費,但商家實際到手能有多少錢呢?
9.42 元。
這之間的差價去哪了?
平台拿走了大部分。
首先,平台會從成交訂單裏扣掉活動補貼,此外還會按照一定比例從商家端收取傭金,再加上配送服務費,這時候商家的利潤已經被擠得沒剩多少了。
換言之,消費者手頭的外賣,看起來挺貴的,但真正爲你提供服務的商家,到手的錢,少得可憐。
如果你是消費者,感覺冤不冤?
商家們對此更是苦不堪言,食材、人力、房租這些成本高居不下,再加上平台的高額抽成,幾乎無利可圖,但商家如果徹底放棄線上平台,這些微利都将無從獲取。
騎手們也不容易,雖然訂單裏有配送費,但他們每單實際拿到的,往往隻有 3-5 元,比顧客付的配送費少多了。爲了多賺錢,騎手們隻能延長工作時間,壓力山大。
這樣的商業模式,商家獲得微利、騎手無限延長工作時間、消費者拿到手裏的商品大打折扣,那中間的利潤,自然就全進了平台的腰包。
這樣一場不公平的交易,隻會引來大衆的質疑。
在平台提供服務的商家與騎手,紛紛站出來說話,指責平台利用市場優勢壓榨他們,呼籲大家關注并改變現狀。
外賣平台本來是想讓商家入駐,以此實現消費者與商家的共赢,而當平台成爲壟斷商,拿走大部分利潤,即便讓商家吃大虧,又能如何?
利潤分配機制的不平衡,不僅會影響商家的積極性,也對平台的長期發展不利。
畢竟,沒有了商家的積極參與和支持,平台如何持續健康發展?
作爲商品配送者,如果隻能一味被動地接受平台的規則,迎合不斷壓縮的配送時間、接受不斷下降的配送費,這樣的内卷到底何時是個頭?外賣員群體能堅持多久?
作爲消費者,對價格還是很敏感的,盡管願意爲能夠享受的便利多付錢,但不會對平台不透明的收費和過高的價格視而不見。
外賣平台作爲媒介,就應該負責維護市場秩序、保障各方利益。這包括确保收費透明、合理,以及提高服務質量。這樣,我們才能更放心、滿意地使用外賣平台。
不難發現,外賣平台在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同時,忽視了商家的生存空間和騎手的勞動權益,同時對消費者保持了信息不透明。
通過這種極端壓榨供給方,服務消費者的生意模式,又能持續多久?
夾在各大平台與商家之間的消費者,會是這場博弈的赢家嗎?
其實未必。
在極緻内卷的情況下,盡管有低價的電商平台可供選擇,但一些消費者發現購買的商品,根本名不副實;
盡管有超低價的外賣果腹,但消費者在下單後,直至收到外賣的那一刻,終于才知道什麽是 " 照騙 "。
對于平台而言,如果沒能處理好自身與消費者、自身與商家之間的關系,隻顧着埋頭收割,一旦消費者與商家之間出現矛盾,那麽平台一定會在第一時間被推到風口浪尖。
隻要有買賣,總會有傷害,如何平衡平台、商家(服務者)和消費者三者的利益,是衆多平台避不開的課題。
商業舞台上,好的生意絕非零和博弈的殘酷角鬥,而是一場多方共赢的華麗交響。
好的平台不應是收割機,割完消費者割商家,把産業兩端的參與者 " 吃幹抹淨 ",隻爲在财務報告季呈現出華麗的财務數據,背後卻留下商家的 " 屍山血海 " 與消費者的一片罵聲。
這樣的生意模式終歸不長久。
平台理應是一座堅實的橋梁,連接着商家與消費者。
平台入駐的商家用匠心打造優質的産品和服務,爲消費者十足的滿意服務;
消費者滿懷期待與熱情,用實際的消費選擇給予商家回報,用行動反哺商業之花;
而平台理應精心呵護雙方之間的關系,讓買賣雙方的互動更加順暢。
一個健康的平台生态,需要把消費者、商家和平台的長期利益深度地捆綁在一起,以此實現多方共赢。
如果平台濫用壟斷地位,欺瞞消費者獲得信任,傾軋商家(服務者)獲得利潤,這樣的平台,與 " 惡龍 " 何異?
屠龍少年,不應成爲惡龍,問題的解決人,不應成爲問題本身。
說到底,商業本身,不應是一個人的狂歡,與大衆的沉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