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月 28 日晚間,中國恒大(03333.HK)公告稱,公司接到有關部門通知,公司執行董事及董事會主席許家印因涉嫌違法犯罪,已被依法采取強制措施。
如果說恒大暴雷初期,外界對許家印會不會被追究責任,還有很多疑惑,甚至有人認爲,肯定不會被追責的話。随着恒大破産重組遲遲沒有進展,房産銷售不見起色,資産變現沒有效果,負債規模越來越大,特别是傳出許家印夫妻離婚的消息後,許家印将被追責也就逐步成爲了共識,就看什麽時候啓動追責程序了。
中國恒大的這則公告,也就意味着許家印确實已經被嚴厲追責了,且不是外界傳言的監視居住,而是直接被采取強制措施。公告的用語,也是非常 " 講究 ",許家印 " 因涉嫌違法犯罪 " 而被采取強制措施。特别是 " 犯罪 " 兩個字,實際已經對許家印進行了定性,就看最終的罪行有多大、責任有多重,觸犯了哪些刑律,需要追究哪些方面的責任。基本的判斷是,許家印這輩子可能都要與監獄打交道了。
事實也是,闖了這麽大的禍,不能沒人擔責。既然要有人擔責,也絕不是恒大的幾名中層就能扛得了的,而必須是恒大的決策層成員,包括實際控制人、大股東、主要經營者和管理者等,許家印,自然是第一責任人,是必須承擔最主要責任的管理者。如果許家印不被追責,恒大有再多的人被追責,都會認爲是 " 保 " 許家印,其可能産生的負面影響,會比不對恒大追責還要大。
對許家印來說,進入房地産市場以來的所有風光,特别是首富光環,将随着自己被采取強制措施,徹底地結束。恒大這朵花,也基本凋零了。如果說恒大剛剛暴雷時,人們對恒大起死回生、柳暗花明還抱有某些幻想,寄希望于恒大能夠通過破産重組渡過難關的話,現在的恒大,依靠破産重組渡過難關,估計可能性越來越小了。也正是因爲破産重組成功的概率越來越低,也就直接引發了許家印被采取強制措施。
毫無疑問,巨額債務是許家印 " 落馬 " 的最主要因素,但是,卻不是唯一因素,許家印被采取強制措施,可能還有一些看似不重要、實則很重要的因素。首先,好大喜功。恒大不像萬科、龍湖等房地産企業,甚至不像碧桂園。恒大的突然爆發,是許家印好大喜功的性格所決定的。特别在成爲首富時,企業實際已經危機重重。可是,他仍然十分高調,在足球領域、汽車領域等瘋狂投資,殊不知,這些領域都是燒錢的主,且沒什麽回報。如果不好大喜功,而是及時止損,最大限度地通過變賣資産等方式降低負債,或許,恒大就不會出現今天這樣的現象。
其二,盲目武斷。強勢對一名企業家來說,是一把 " 雙刃劍 ",用好了,有利于企業發展。用不好,對企業傷害極大。許家印十分強勢,且聽不進别人建議。以入股萬科爲例,高價進入,就因爲證監會、保監會發話,就快速退出,短短幾個月時間,就損失幾十億。又如強勢進入足球,不知有沒有人爲恒大算過這筆賬,這些年,恒大虧在足球上的錢有多少。别的不說,單是裏皮一個人就不知從恒大拿走了多少錢。而這,大多是許家印決策的,别人左右不了的。這樣的經營決策,能給企業帶來什麽呢?這樣的決策者,又會讓企業變成什麽呢?
第三,不負責任。一名企業家,責任心在哪裏,當然是企業遇到困難時要有肩膀,要敢于承擔責任。從恒大暴雷後許家印的表現來看,顯然是缺乏責任心的。把企業推給廣東省政府,指望政府來解決企業的問題。更重要的,面對企業問題日益嚴重,竟然還采取與老婆離婚的方式,試圖保住家庭的個人财産,甚至可能還在轉移資産,這樣的企業家,怎麽算得上真正的企業家呢?怎麽能不對其采取強制措施呢?
第四,以儆效尤。如果對許家印放任自流,而不采取措施,會讓其他企業效仿。因爲,許家印闖的禍最大,最應當追究其法律責任。而從目前的情況來看,暴雷的頭部房企并非恒大一家,負債前十名的企業,多數已經暴雷,隻是有恒大暴雷在前,讓他們能夠暗中竊笑。如果一直讓恒大的案件懸在那裏,而不對許家印采取措施,其他企業也有可能效仿,把責任推給政府。在這樣的情況下,就必須對許家印采取強制措施,對其他企業形成震懾作用。
當然,這一切都是依據媒體披露的材料進行的分析,有沒有更深層次的原因,或者更多需要思考的問題,自然會在對許家印案件的審理以及恒大問題的處理過程中逐步披露,到時候,一切也就能一目了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