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門螺杆菌(Hp)是胃癌的Ⅰ類緻癌因子,明确緻癌物。剛剛發布的《我國 12 萬人幽門螺杆菌篩查報告》顯示,受檢的 12 萬人群整體陽性率爲 40.11%。其中,10 歲以下陽性率 17.45%,11-20 歲陽性率爲 27.03%;21 歲 -30 歲,陽性率顯著上升至 39.81%,31-70 歲各年齡段的陽性率爲 39%-44%。面對如此高的陽性率,如何科學防治幽門螺杆菌?
從感染到緻癌,還有很多治療機會
" 幽門螺杆菌感染大多病從口入,幽門螺杆菌經口到達胃黏膜後定居感染,經過一段時間容易引發急慢性胃炎(幽門螺杆菌相關性胃炎),數年或數十年後可發展成爲十二指腸潰瘍、胃潰瘍、胃淋巴瘤、慢性萎縮性胃炎等,慢性萎縮性胃炎是導緻胃癌最危險的因素。" 北京中醫藥大學東方醫院消化内科主任醫師韓海嘯介紹。
北京中醫藥大學東直門醫院消化科主任醫師江鋒指出,真正從幽門螺杆菌感染發展爲胃癌的患者比例可能僅有 1% 左右,而且從幽門螺杆菌感染發展到慢性萎縮性胃炎、腸上皮化生、異型增生,進而發生胃癌的過程很長,中間有很多的治療機會,不必過度恐懼。
感染幽門螺杆菌的人,口臭是最明顯的症狀之一,主要是感染該病菌後所引起的一系列慢性疾病,如牙龈出血、口腔潰瘍等。此外,患者臨床上多見胃脘脹痛、泛酸燒心、腹部不适、排便不暢、舌苔厚膩等症狀,也有部分患者無明顯表現。
臨床上檢測幽門螺杆菌感染的方法包括侵入性檢測和非侵入性檢測兩大類。江鋒介紹,最常用的非侵入性檢測方法是尿素呼氣試驗、血清學試驗和糞便抗原試驗。
初次感染、多次感染用藥方案不同
" 按照相關《指南》規定,需要進行幽門螺杆菌根除治療的人群,可分爲推薦治療和強烈推薦治療兩類。" 江鋒表示,對于有慢性胃炎症狀、消化不良症狀、胃黏膜萎縮糜爛、胃癌手術後、長期服用奧美拉唑類藥物、有胃癌家族史的人群以及有消化系統以外疾病,如不明原因的缺鐵性貧血、特發性血小闆減少性紫癜等疾病的人群,如果感染幽門螺杆菌,屬于推薦治療範圍;有消化性潰瘍病史、胃 MALT 淋巴瘤的人,如果發現感染幽門螺杆菌,屬于強烈推薦治療的範圍。
治療方面,初次感染和多次感染幽門螺杆菌患者的用藥方案是不同的。江鋒介紹,初次感染的患者大多采用标準的三聯或四聯療法;部分不适合使用抗生素治療的患者,可使用中西醫結合的治療方案;高耐藥人群的根除治療,一般需先進行藥敏試驗,再根據其結果制訂個性化治療方案,或直接采用中醫藥辨證治療。
預防幽門螺杆菌,要養成良好衛生習慣,如飯前便後洗手、避免成人對兒童的 " 口 - 口 " 喂食等;在就餐時,使用公筷、公勺;家庭成員之間不混用水杯、牙刷、漱口杯等;坐便器經常消毒,減少 " 糞 - 口 " 途徑傳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