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标題:《絕對正确的父母,擁有一個不幸的孩子》,題圖來源:《請回答 1988》
家是愛的港灣,亦是殺得你笑帶瘡疤的暗影。
" 原生家庭、掃興式父母、重新養育自己 ……" 這些關于 " 親子關系 " 的網絡熱詞,在年輕一代心中極易泛起同理與共鳴。
模仿那英出名的搞笑博主 " 這英 ",在吐訴自己被父母掃興了 20 年的經曆後,即刻引起了衆多網友的共情,惹出熱議,成爲大家釋放傷痛成長故事的窗口。
" 原來我們都有同樣的童年,都擁有一個被父母打擊,内心怯懦,不敢表達的自己 " 一時間,中國式家庭裏的種種不該,在網絡的放大鏡中一一成像。
作爲脫離對 " 傳統生養家庭 " 依賴的最新一代生活獨立人士,年輕人開始重新審視與原有家庭的關系、與父母的鏈接以及從小的被教育。
當 " 孟母三遷 "" 遊子吟 " 這些童年吟頌的孝道故事的臉譜被年輕人逐漸剝開後,他們看見了親子關系的複雜性與多樣性。
年輕人無法否認父母的切實之愛,但 " 可憐天下父母心 " 這句古來箴言也慢慢在他們心中祛魅。
舊意識的威力,讓愛産生偏差
" 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受儒家文化影響,中國式家庭的意識形态中,長輩往往代表着絕對的威嚴和權力。這種思維方式,雖然在新時代的文化湧入與創新中,淡去了不少的顔色。但傳統文化的根深蒂固,導緻它在曆代的現任長輩和候補長輩的觀念中仍保持一定的延續性。
魯迅在《我們現在怎樣做父親》中寫到:" 若是老子說話,當然無所不可,兒子有話,卻在未說之前早已錯了。" 不少中國式孩子的童年,大多浸染在這樣親子語境中。我們一邊無法否定父母的話語權,一邊又依賴着父母給予的物質生存環境和嚴肅的愛,隻能無條件的屈服與順從父母的想法。
《紅樓夢》的賈珍陪賈母逛廟時,保持着絕對服從的姿态。而在自己上了觀台後,卻因爲發現兒子賈蓉坐在涼亭嬉笑,便怒罵到 " 老子還沒說起熱,兒子卻乘起涼來了。" 乃至讓小厮上前向賈蓉臉上啐口水,以顯示父親的威權與絕對力量。作爲依附于賈府這個大家庭的小輩,賈蓉也無所異議的接受了。
這便是傳統家庭中,典型的親子關系。父母擁有不可撼動的權威,延續着那套固有的舊生存法則的基因。回歸到近代,顯然已不至于此,但 " 父母總是爲你好 " 這句話,又何嘗不是一種舊時代親子關系的縮影。
" 父母生了子女,同時又有天性的愛。" 如魯迅所說:" 這愛又很深廣很長久,不會即離。" 父母對孩子的愛,顯然毋庸置疑。但如果施加的 " 愛的方式 " 不對,便會産生錯誤。
受上文所說的傳統教育文化的影響,絕對的權力和威嚴,往往會激起父母對孩子絕對的掌控欲。當《小歡喜》裏的喬英子跑到河邊崩潰淚崩,喊出 " 我不是非要去南大!我就是想要逃離你 " 時,母親宋倩同樣歇斯底裏地喊到:" 媽媽都是想爲你好啊 "。
孩子在誕下那一刻,便已經承載着父母對未來的希冀。且不說費孝通在《生育制度》的指出:" 孩子在一定程度上承載了父母‘再來一次’的重生願望 ",但至少承擔着他們對一種美好的期盼。
在掌控欲和期盼之下,父母會按照自己的思維和認知去塑造和規劃孩子的人生,讓孩子按照他們的想法去成長。處于舊時代生存法則下的賈蓉,正是在父親爲他捐了一千二百兩銀子後,安排了個五品龍禁尉的官職,以顯得家族風光些。
然而,孩子有與生俱來的天性,來到世界上,他們終将成爲一個社會上獨立生存的個體,而不該是一個由父母雕刻的胚胎。
當孩子的自然天性和父母的傳統本性開始碰撞時,一種畸形怪異,互不理解的親子關系便依此誕生。喬英子受不了宋倩長期壓抑和沉重的愛,想要逃離家庭,去追尋一個不被控制的,能夠承載 " 自我 " 生活。而宋倩在爲女兒苦心經營的一切,不被理解時,展現出無奈的苦楚。
第一次做孩子,自我療愈自卑
" 千錘百煉,玉汝于成。" 中國人骨子裏向來蘊含着吃苦耐勞的精神,也由此締造許多成功的故事。在這種氛圍下,漸漸衍生出一種 " 吃苦成功論 " 的觀念。
"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 人才的成長必須使他内心痛苦,筋骨勞累。于是,吃苦式教育成爲許多傳統家長的主流意識。
電影《抓娃娃》裏的馬成鋼把小兒子馬繼業當成唯一的希望,秉承着 " 苦境教育 " 的理念,他爲馬繼業精心設計了一個貧窮的成長環境,希望用環境的自卑心激起小兒子奮鬥改命的 " 上進心 "。
然而,我覺得馬繼業的 " 理想 " 結局,并非成因于家庭貧窮,而是馬成鋼在孩子遇見困境和苦難時,持續給予的積極引導與鼓勵,以及孩子從小生長在一個溫暖的家庭環境,促使馬繼業養成了一個樂觀向上、不懼困難的性格。這也是《抓娃娃》電影中最大的喜劇因子。
反觀現實," 吃苦教育 " 卻帶着些悲劇的色彩。馬成鋼對于孩子的 " 吃苦教育 " 僅限于物質層面,但許多傳統家長從小給孩子的 " 吃苦教育 " 中,更多是言語上的否定,精神上的打擊,常見的就是用别人家孩子的長處來貶低自家孩子;孩子失敗時,也隻會用斥罵來激勵。
長久以往,孩子的精神世界便被 " 愧疚和自我懷疑 " 造成的自卑感所毀,甚至産生一輩子難以逃脫的心理陰影,不乏在面對困難和迎接喜事時,覺得 " 我不配 "。
心理學家魯道夫 . 德雷克斯在《孩子:挑戰》一書裏寫道 " 孩子需要鼓勵,就像植物需要水。沒有鼓勵,孩子的性格就不能健康發展,孩子就不能得到歸屬感。" 一個孩子的健康成長,更多需要積極的精神哺育,而非 " 吃苦教育 "。
日本電影《魚之子》的主角米布,是一個對魚十分癡迷的小學生,在旁人看來,甚至有些類似 " 癡呆 " 的傻子。但母親總是相信米布有特殊的天賦,一直鼓勵她,她升到高中後依然滿腦子都是魚。從小父親和哥哥對她的愛好都很不解,以至于與她分開生活,但是母親始終都支持米布的熱愛,陪伴着她,幫助她堅持内心。最終,米布成爲了 " 魚博士 " 和插畫家,接受電視台的采訪,也給許多人帶去了快樂,包括電視機屏幕前的父親和哥哥。
《請回答 1988》裏,德善的爸爸對德善說:" 爸爸也是第一次當爸爸,所以,我女兒稍微體諒一下。" 但孩子又何嘗不是第一次做孩子,唯一一次生而爲人。馬成鋼在 " 養廢 " 了一個兒子後,還能再養一個,而年輕人無法選擇另一個 " 原生家庭 "。
阿爾弗雷德 · 阿德勒表示:" 不幸的童年需要一生去治愈,幸福的童年可以治愈一生。"于是,當代年輕人開始重新養育自己。
解放彼此羁絆,活成愛的模樣
" 你可以不用成爲父母的驕傲,隻需要詩意地活着,然後去做你想做的事。" 林徽因認爲孩子應該追求自己的興趣,而不是僅僅爲了父母的期望而活。
良性的親子相處模式,應當是人格平等,相互理解尊重的關系,誠如魯迅所言:" 前前後後,都向生命的長途走去,僅有先後的不同,分不出誰受誰的恩典。" 父母對于孩子而言,也不必一味的犧牲自我,将孩子作爲自己的情感寄托。
電影《時時刻刻》中的女主勞拉 · 布朗過着日複一日的持家生活,直到有一天,她開始思考這種生活的意義。在丈夫眼裏,她理所應當是一個在家相夫教子的美麗妻子,而兒子也隻吃她喂的飯。但這種生活,卻讓勞拉日益感到虛無,甚而選擇自殺,躺在酒店床上,準備服藥的那一刻,她想起肚子裏的寶寶。最終把孩子生下後,勞拉離家出走,去追尋另一種人生。
親代和子代一樣,本質上都是獨立自由的個體。傳統式父母可以嘗試着不再把希望賦予在下一代身上,而放回自己身上。" 以自己喜歡的方式過一生,同時保持精神上的獨立性和廣泛的興趣。" 如羅素所說,做個幸福的人。
對于親子關系的存在絕不是受某種恩典與責任的羁絆,而該歸回父母與子女間天然的 " 愛 ",而愛是一種需要抒發的東西,懂得表達很重要。
傳統中國家庭的教育中,缺乏直觀的愛意表達,比如對孩子說一句 " 我愛你 ",通常是一件難以啓齒的事情。而處于成長期的孩子,或許還會向父母分享些喜怒哀樂的事情,但代際觀念的差異,父母并不理解孩子的情緒表達,反而潑冷水,成爲 " 掃興式父母 "。
孩子是最缺乏安全感的群體之一,在需要關愛和表達愛時,父母是他們的第一人選。如果父母總是将孩子的愛駁回,久而久之,孩子就會隐藏自我,在父母面前戴上盔甲。在這個心理基礎上,孩子長大成人後,當父母向子女表達愛的情緒時,同樣難以收到正向的愛意反饋,緻使親子之間的愛,無法健康的流動,卻變成錯誤與不該。
" 父母存在的意義,不是給予孩子舒适和富裕的生活,而是當你想起父母時,你的内心會充滿力量,會感受到溫暖,從而擁有克服困難的勇氣和能力,因此獲得人生真正的樂趣和自由。" 魯迅的這段話,把 " 父母 " 和 " 孩子 " 兩個詞替換,沒有差别。
愛與自由并不矛盾。父母是首次做父母,孩子也是首次當孩子,愛的自然流動,成爲彼此可持續的健康鏈接,兩者共同成長,相互 " 共情 " 與 " 理解 ",才是理想的親子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