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人遲暮,
英雄白頭。
諸神的黃昏裏,我們到底爲誰而泣?
世間最令人感慨的,莫過于英雄白頭,美人遲暮。
當一個接一個女神,在老去之後,淪落到在小縣城商演。
一種歲月無情、風華已去之感,難免油然而生。
這兩天,又一個資深女明星,也被曝出頻頻在縣城走穴。
她就是楊钰瑩。
一代 " 玉女掌門人 ",甜歌皇後,70、80 年代的集體記憶,曾風光幾十年,一舉一動都令人魂牽夢繞。
但當她逐漸老去,命運給予了她另一種走向——
2021 年 5 月。
湖南郴州。
楊钰瑩現身,穿一襲粉裙,在一個極其簡陋的露天舞台上唱歌。
現場觀衆稀少。
安保也非常糟糕。
唱到中途,有人竄上去,手舞足蹈,吓得楊钰瑩連連後退。
或許,有人會說,這是粉絲太熱情。
但事情上,一個正當紅的女藝人,高高在上,保镖環繞,經紀人助理随行,粉絲都是很難靠近她的。
人,
越落魄,
越無名無勢,
越顯得 " 人盡可欺 "。
所以怎能不感慨?!尤其是作爲聽着她的歌長大的一代人,你會真正地感到傷心。
當記憶裏最鮮亮、最美好的符号不再。難免覺得,青春殒沒,歲月蒙塵。
但這隻是楊钰瑩 N 場縣城走穴中的一場而已。
有網友說:
" 這幾年都是去工地演出了,我 18 年也親眼見過她。"
暫且不論此話真假。
但楊钰瑩在各種糟糕舞台演出的視頻與畫面,還是頻頻曝出。
比如,爲某個酒廠站台。
在露天廣場商演。
現場連最基本的陳設布置,都不走心。
破爛、潦草、粗糙。
但她還是站上去,賣力歌唱。
再接着,就是她在河南的某次演出。
也被拎了出來。
現場同樣簡陋。
背景雜亂不專業。
女神到底怎麽了?
爲何頻頻在這種檔次的舞台出演?
以下這種稍微好一點,至少不再是露天了。
但現場也是陳設簡單。
背景隻有一塊大屏,人來人往,所有人都可以從她前面和側面随意走過。
檔次當然不高。
接這種商演,無異于自降身價。
但楊钰瑩還是去了。
如此選擇,難免被質疑:是不是缺錢了?
另一個視頻裏,好像也是一個小商場。
她一襲紅裙,賣力歌唱。
台下寥寥無人。
對比年輕時的盛況,今時門可羅雀,無人問津。
真是感慨萬千。
更令人匪夷所思的是,網上還有一張她疑似坐電動車去參加商演的照片。
不知是爲了趕時間,還是因爲别的什麽原因,她一身禮服,連車都沒坐。
擠上一輛摩托車。
而這身妝扮,之後出現在一個商演裏。
年輕時,她奢華無雙,全程豪車,安保滴水不漏。
一晃,不過短短三十年,竟走至此般風光!
花無百日紅,人無千日好。
時代變化越來越快,新的偶像一個接一個擠入你的視野,舊人與舊夢,則一個接一個進入遺忘的荒野。
楊钰瑩的命運,原本可以是另一種。
可以像王菲,隐于江湖,仍然盛名在外。
也可以像張曼玉,自在如風,淡泊如雲。
但很多東西局限了她。
她的歌路窄,甜膩有餘,深情不足。
初聽會有驚豔感,但詞與韻,聲與氣,都是氛圍式的,不是水流式的。
深度不足以穿越人心。
力度無法橫跨時空。
因此,她可以成爲紅極一時的偶像。但如若成爲經典中的經典,需要持續創作,和不斷自我破局。
讓詞曲深下去,
紮下去,
才能深入人心,以及深入時光。
但此時,她的命運,又迎來了一個大坎:
戀情。
她的情史太消耗。因爲對方是賴文峰。
當時在廈門,有一種說法:沒有賴家做不到的事情。
賴文峰作爲生猛的富二代,見到楊钰瑩,誓要拿下。
百般設局,
軟硬兼施,
抱得美人歸。
這樣的開局,其實也暗含了悲劇。
他的嚣張跋扈,必然控制十足。而他事先控制的,就是她的演藝事業。
1998 年到 2000 年,楊钰瑩隐退,樂壇難尋此人。
北京青年報曾報道:
" 她和賴文峰有一個三年期的 " 承包 " 合同,雖然合同細節外人無從得知。但估計其中肯定有一條是甜妹不得再抛頭露面。"
圖片來源:北京青年報
後來,楊钰瑩在環球人物雜志上的自述,也印證了這一點:
他們戀情開始于 1994 年,1996 年底,她不顧母親反對,悄悄退出歌壇," 義無反顧地朝着自己喜歡的人奔去 "。
因這些報道與傳聞,包養論甚嚣塵上。
人們開始流傳她是金絲雀。
她一人難敵億嘴,聲名狼藉,關于她的一切,都開始與錢色相關。
比如,傳聞賴文峰送了她一輛紅色保時捷,價值 200 多萬。
還比如,傳聞賴文峰接機時,會開 6 輛奔馳前往。
可惜。
1999 年,賴文峰所在的遠華集團被查,走私貨物超 530 億人民币,涉案資金達到 300 億元。
賴文峰被捕入獄。
楊钰瑩的人生也走入低谷。
此後無論如何複出、折騰,都不複當年風光。
她活在賴文峰留下的陰影中,留在流言中,身心交瘁。她說:" 我與整個社會對抗,但對抗的結果傷痕累累。"
婚戀之于女性,是能成人,也能毀人的。
楊钰瑩仿佛心氣耗盡,此後的創作與表演,多是力不從心。而時代正在源源不斷地造新星。
留給她的時間與機會,終于越來越少。
隻是我們仍然沒有想到——
當一個藝人過氣,會以如此絕決、如此唏噓的方式,來宣告自己的落魄。
日薄西山。
美人大勢已去。
開局大好,結局不佳。
當然令人感歎。
隻是我們也要想到,楊钰瑩的落魄,是相對于國内一線女明星而言的。
之于普通人,她依然是王者。
現場再簡陋,觀衆再少,那又如何,一場演出仍然有幾萬。
(網上有人說 2 萬,也有人說 5 萬,還有說其他價格)
試問,我們 50 多歲時,是否還有這樣的商業價值,和變現能力。
如果沒有,那麽,隻當見識無常世事。
嘲諷大可不必。
再者,楊钰瑩的生活,也遠比我們想象的奢華。
她曾曬出的深圳豪宅照片裏,我們可以看到,地段位于寸土寸金之處,裝修高端。
家具考究。
空間大。
地面一塵不染。
而這所房子,一看就不是簡單的大平層。
而是一個大别墅。
别墅走廊也大。
能放下 999 朵玫瑰,足見壕氣幹雲。
這裏甚至還有一個專門的琴房。
院中有私人泳池。
而且我發現,她的豪宅不止一處。
比如下方這張照片裏,花園明顯是另一處房子的花園。
比如下方的琴房,就與上面的完全不同。
有錢人的生活,果然超出我們想象。
她好像還有一處頂層複式豪宅。
屋頂之上,她種了花卉和蔬菜。足見空間之大。
這樣的空中花園,都能實現蔬菜自由了。
另外,楊钰瑩還曬過一組院子的照片。
院子超大。
私密性強。
院中種了高大的石榴樹。
處處是風景。
處處是 " 至尊享受 "。
處處是我們無法企及的品質。
作爲社畜,又有什麽底氣,嘲諷她的日暮途窮。
說到底,一個人擁有過世界的人,哪怕風光不再,留下的财富與資源,也是普通人可望不可及的。
她可以随時上浪姐。
随時參加《偶像來了》。
可以靠從前的名氣、歌迷的情懷,繼續圈粉又撈金。
哪怕姿态不夠優雅,也無可厚非。畢竟,這是每個人自己的選擇。
再加上,楊钰瑩哪怕一生未婚,無子無女,但就爲人而言,無可指摘。
她一直溫柔如水,
友善有大愛。
2016 年,江西洪災。
楊钰瑩在節目現場,捐出 50 萬,幫助災區人民渡過難關。
武漢疫情,她通過韓紅的基金會捐款。
這樣的楊钰瑩,不需要被同情。
也不需要被可憐。
或許,我們可以理解成,
這隻是她生活之外的調劑,
是她與老歌迷們親近的途徑,
是她在 50 歲以後,自證價值與存在的另一種方式。
那麽,祝福楊钰瑩吧。
希望她的歌聲,繼續流傳。
也希望她的人生,還有傳奇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