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花的每一分錢,都是為想要的生活投票。"
習慣了城市生活的年輕人,早已把流行文化消費當日常。隻是很多人想不到,自己也有被 " 啪啪打臉 " 的一天。
就在不久前,還宅在家裡虔誠許下願望:等能出去玩了,脫口秀聽個夠、演唱會看個夠、音樂節嗨個夠。
如今演出恢複,擺在眼前的問題,已然變成了:
是我不配了。
打開各大搶票軟件,面前的票價眼看着翻倍,直接往四位數、五位數上漲;心心念念的的演出,突然就高攀不起了。
看一場演出的門票,從搶不到變成了買不起,面對殘酷的現狀大家不禁疑惑:
" 究竟是我變窮了,還是其他什麼東西變了。"
" 想要看場演出,
我同意了,錢包沒同意 "
在常年 " 流竄 " 于開放麥現場聽脫口秀的人們之間,流傳着這樣一句話:
" 脫口秀付費,因為快樂很貴。"
但最近,笑果文化宣布開啟脫口秀北美巡演的消息之後,很多人看着豪華陣容的海報,心情十分複雜:" 當快樂太貴,人是很難笑出來的。"
僅票價一欄,就讓人大跌眼球。
美國巡演的票價為每場 78 美元 ~268 美元不等,折合人民币約為 543 元 ~1866 元;
加拿大巡演場的票價則從 88 加拿大元 ~358 加拿大元不等,折合人民币大概為 451 元 ~1833 元。
離譜的價格,讓原本喜歡脫口秀的觀衆,倒吸一口涼氣。
" 每場時長 100 分鐘,每分鐘花掉 18 塊錢,如果哪一個梗沒笑出來,就是血虧。"
而之前對脫口秀并不熟悉的路人,也不禁在心裡算了筆賬。
正在香港紅磡舉辦演唱會的陳奕迅,基礎票價是 480 港元(折合人民币 428 元);
正在售票中的 Taylor Swift 演唱會,基礎票價是 79 美元(折合人民币 550 元)。
"1800 元在加拿大看 1 場李誕的脫口秀 = 看 3 場陳奕迅演唱會 + 看 1 場 Taylor Swift 演唱會。"
作為在國内新崛起的流行文化,脫口秀的票價在三年内經曆了 " 起飛 "。
三年前開放麥 2.33 元看一場,有點嘉賓陣容的脫口秀門票也不過兩位數。
那是屬于脫口秀的萌芽期,也是磨段子的演員與觀衆親密無間的 " 蜜月期 "。
如今,逐漸成長起來的脫口秀通過綜藝出圈,吸引了無數新觀衆進場。
隻是當 680 元、888 元甚至四位數的價格頻繁出現在海報上,新老觀衆都懵了,上學時還能看得起的演出,上班了反而看不起了。
失去的 " 門票自由 " 并不是錯覺。
根據 BOSS 直聘發布的《2021 應屆生就業趨勢報告》顯示,去年本科應屆生的平均招聘薪資為 6331 元。
也就是說,剛參加工作的年輕人不吃不喝一個月,勉強夠買 3 張貴價脫口秀門票。
圖源:BOSS 直聘
門票價格離譜到讓觀衆買不起,放眼如今的演出市場并不是個例。
就在最近,孟美岐 2023 演唱會的海報一出,同樣火速上了熱搜。
大家所讨論的話題,基本圍繞兩個方面:首先,她的作品是否真能撐得起整場演唱會?
另外,便是宣傳中給出的 1380 元、980 元、580 元的票價,讓粉絲都不禁質疑:這個票價,請問是躺在歌手本人懷裡看嘛?
觀衆苦高票價久矣,不過,還有比眼看演出票價更離譜的事——
當你好不容易扛住票價、熬到時間,面前送上來的,是質量不佳的演出,四舍五入相當于直接花錢買了個心塞。
同樣是在這個月,在新加坡開場的周傑倫嘉年華世界巡回演唱會,就因為" 不用心,态度敷衍令人失望 "等原因被歌迷們集體吐槽。
這是周傑倫疫情三年後的首場演唱會,滿懷期待的歌迷一入場就收到了主辦方的小禮物:不會亮、還掉色的熒光棒。
而在整個演出過程中,穿插了太多魔術、小醜表演,以及安排太多次嘉賓演唱,直接把演唱會變成了全民 KTV。
兩個小時不到的演出,真正符合期待的演唱部分并不多,更沒有結尾以供回味的安可場。
圖源:新聞晨報
面對直接黑屏結束的會場,無數歌迷失望回家:" 最差的演唱會體驗沒有之一 "。
從各種演出到演唱會,到底是現在的粉絲和觀衆 " 不好伺候了 ",還是演出質量和價格之間不成正比,明擺着把消費者當韭菜割?
演出票價越來越貴,
然後呢?
對于觀衆粉絲們而言,客觀來說:摘下粉絲濾鏡,觀衆與演出之間是市場消費關系。
但如今,一邊是水漲船高的演出票價,一邊是消費者不絕于耳的質疑聲。
不止演唱會和脫口秀,高價格問題也蔓延到了曾歲月靜好的 livehouse。
正在陸續開票的法老全國巡演,最初因為 568 元 /388 元 /338 元的票價,被不少粉絲質疑太貴。
在法老本人出面調價,并表示演出收益将全部捐給公益組織之後,更新的海報上價格降為 488 元 /358 元 /288 元。
粉絲發現法老在小号給出回應
還有更早一點的,今年夏天,仙人掌音樂節發布消息時,樂迷圈就 " 炸 " 過一回。
海報上演出陣容豪華,但 1599 元 /1299 元 /999 元的單日票價,還是讓有備而來的樂迷被 " 演出刺客 " 狠狠刺痛了心。
" 我搬磚搬起火星子,也看不起一場演出了。"
和老牌的草莓音樂節相比,舉辦至今隻有五屆的仙人掌音樂節,票價已比最初翻了 3 倍還多。
未來的音樂節票價會高到多離譜,沒人敢細想。可以預見的是,未來演出票價下調的可能性似乎并不高。
票價上漲,這裡面的客觀原因的确不能忽視。
逐漸恢複的線下演出,讓容納空間有限的場地供不應求;
保證演出順利運行的人員、設備、宣傳成本在逐漸提升,這些落到門票上,也會産生一定程度的漲價。
這其中,藝人也有一定的影響,某演藝公司經理曾透露,一些藝人往往會用 " 高票價 " 凸顯自己的水準。
甚至覺得," 港台一線歌手普遍都是 1680 元,要是定到 1280 元我就丢份兒了。"
隻不過,當價格和實力不匹配時,演出質量就很難保證了。
即使你花了高價錢入場,拼盤湊時長、演出時間短、質量差,仍是時常出現的問題。
要麼碰上 " 發朋友圈大家都不知道是誰 " 的尴尬狀況;
要麼看演出變成了沒有性價比的拆盲盒,驚喜不多,意外卻不少。
" 花了大價錢看演出,但你永遠不會知道,将面臨的是七拼八湊的大雜燴,還是堪比車禍的翻車現場,亦或是其他什麼 ……"
對于粉絲觀衆們而言,越發水漲船高的票價,配合明星們不加掩飾的糊弄,顯然是雙重暴擊。
同樣是在最近一段時間,歌手袁娅維也因演唱會問題被質疑。
12 月 23 日,袁娅維發布聲明表示,因為自己 " 陽了 ",當天晚上的演唱會将被取消。
這樣的情況看懵了粉絲,有人做出總結:回頭看看,處處都透着不靠譜 "——
" 明知道自己 23 号有演唱會,還出去逛街、看電影,多少對自己和粉絲都不太負責任。"
" 團隊不僅沒有勸阻,還‘馬後炮’讓粉絲去買黑膠唱片。"
不僅如此,上午就發現不對了,卻在演出前 3 小時才發通知,彼時許多人已經早早趕來,交通、住宿更投入了不少。
而袁娅維團隊給出的補償方案是:此次專程奔赴成都的粉絲,下一次看成都場演出門票全免,而本地的粉絲門票打五折。
這樣的方案,顯然并不能讓人接受。
到後來,還是袁娅維發文稱" 改進了一個最好的補償方案 "——
此次因活動取消産生的交通、住宿損失,工作室将全部承擔,進行全額補償。
到這裡,這件事才算完結。
粉絲想不通,演出明星與粉絲雙方屬于買賣交易關系,雙方平等。
但不知何時開始,明星身份被附着了各種不着邊際的價值,掏錢買票的觀衆反而處在了被動狀态。
需要承認的一點是:高價票演出,從來不缺買單的人。
以近期在上劇場開票的話劇《如夢之夢》專屬版為例,由賴聲川編導,倪妮、文章等主演,将票價定在了 980 元 ~5000 元不等。
這不僅讓 " 上海成為話劇演出票價最高城市 " 登上熱搜,也又一次驗證了高票價之下,觀衆們的驚人購買力。
圖源:@上劇場
話劇演出當然不是個例。
在統計數據中,演唱會和音樂節相比話劇、音樂劇等,營收表現也表現不俗:
2021 年全國大型演唱會、音樂節演出總場次為 500 場,票房收入 19.98 億元,平均票價 660 元。
其中,華南地區以 1340 元平均客單價領跑全國。
圖源:環球網
平時吐槽的高票價,卻誠實地體現在市場數據上,大家隻能報以苦笑。
能有什麼辦法," 日子總得過,還能離咋的?"
" 你們大明星的錢,
是不是賺得太容易了?"
一直以來," 中國娛樂行業有着龐大的市場 " 是公認的事實。
無數來自各行各業、不同背景的觀衆,為演出市場提供了廣闊的空間。
換句話說,隻要帶着好作品和真誠來演出,搞多少花樣和創意,都會有觀衆願意捧場。
最近正在紅館進行 Fear and Dreams 演唱會的陳奕迅,就活生生把自己的演唱會開成了脫口秀。
圖源:微博 @陳奕迅
在演唱之餘,他不僅和觀衆聊天互動,還向大家提出了他對于人生的看法。
" 人生總是會被很多情緒包裹,有緊張、害怕、不安、茫然;
但幸運的是,我們始終擁有當下,面對未知不要思慮太多,享受當下,煩惱終會解決。"
聽了如此多演唱之外的 " 廢話 ",現場觀衆卻表示:一張門票看兩種 show,爽死。
問題的關鍵,從來不是金額,而是票價背後藝人們帶來的東西是否匹配。
今年 9 月,歐陽娜娜的跨界藝術展在三裡屯開幕,42 元的門票并不算貴,但慕名而來的粉絲步入其中才驚覺:多花一分錢都是虧。
" 我在三裡屯很想你 " 的土味情話被制成路牌,室内是各種搭建起的網紅場景,以供拍照打卡。
除此之外一件藝術展品都沒有,刷新了觀衆對藝術展的認知;場館内反倒是賣起了飯。
圖源:小紅書 @歐陽娜娜
" 你們大明星,錢真的很好賺 ",這是人們近幾年來常有的感覺。
有無條件支持的粉絲,即使門票貴,也不影響賣座;
以情懷和熱愛之名,即使現場坑,也有人能忍忍,把失望往肚子裡吞。
我們生活在一個靠流量就能 " 點石成金 " 的時代。
曾幾何時,互聯網流行的那句" 站在風口上,豬也能起飛 ",也越來越多的應用于娛樂行業。
明星之所以好賺錢,正是擁有了 " 流量 " 這個充滿魔力的潘多拉盒子。
盒子裡有名氣,有粉絲,有資本,卻也正在淹沒當初送他走上舞台的創作能力,和初心。
如今,越來越多人質疑貴價票,并非是出于眼紅。而是對價格背後,整個演出行業的混亂現狀發出抗議。
情懷、夢想,都是無價的。觀衆付費,不僅是對創作者的尊重,也是為自己的熱愛買單。
但是對創作者來說,如何在作品、演出和商業價值之間找到平衡,始終是無法回避的問題。
在發出通告、定好高票價之前,或許,貴圈明星們都至少該問自己一句:
你确定自己準備好了嗎?
以及,這樣的演出又是否真可以被打上華麗的标簽,标上昂貴的價格,被送到大衆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