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
Introduction
一場發布會,熱熱鬧鬧三小時,誰在歡呼,誰又在唱衰,都不重要。因爲小米汽車激起的浪花不會就此平複。
作者丨曹佳東
責編丨李思佳
編輯丨段永琪
3 個版本,售價爲 21.59 萬元、24.59 萬元和 29.99 萬元。
昨晚,當雷軍擠牙膏般地将小米 SU7 的的售價公之于衆時,此番情形是不是像極了初代小米手機于 2011 年官宣入市的那一刻?
是,好像也不是。
和過去抱着看戲的态度圍觀小米手機不同,這一次,現場米粉的熱情和尖叫,無形中就将小米汽車擡到了一個極高的起點。現場大聲附和的人群對于小米 SU7 的認同感,也高過了今年以來發布的任何一款新車,包括一身光環的理想 MEGA。
親臨現場後,即便抛開米粉們的瘋狂,當發現台上的雷軍用最小米的方式向外界介紹着 SU7,台下前來捧場的魏建軍、李斌、李想和何小鵬等車圈前輩卻看着 SU7 神奇的打法默不作聲時,有那麽一刻,我是被雷軍的造車思路所說服的。
但說到底,在這一片呐喊中,身在汽車圈的我們,是不是仍然需要靜下心來去找到些屬于小米汽車的危機,些許誰都無法躲過的溝溝坎坎?
不要高看 SU7,也不要低估小米。是汽車界很多人早早就給出的結論。而到了今天,舞台上的一切在充分體現着小米與生俱來的性格之餘,倒也真實地與之對應。
小米 SU7 以完全體登場,惹得整個科技圈或是小米飯圈爲之高潮,但在整個汽車圈所能引發的轟動性又好像沒那麽強。從此前的試駕到後來的探店,大多數同行對于小米 SU7 的評價還是聚焦于這應該是一款主打性價比的全能車型,而不是強調極端差異化的優秀作品。
隻能說,小米身上與生俱來的生态要素,又着實令人難以推測小米 SU7 的未來,以至于,從發布會結束到現在,好像誰都摸不準 " 雷軍造車 " 接下來究竟會走向何方?
" 造車很苦,但成功很酷 "
對于造車,雷軍很認真。
這是過去三年小米不斷從頭部車企中招兵買馬,花大代價自建智能工廠等各種行爲舉動中就能看得出來的。而作爲小米汽車交出第一份答卷,從小米 SU7 自曝光以來所受到的關注度中,我們實際上也能看到外界對于小米汽車的期待。
當然,從喊出 " 爲小米汽車而戰 " 的口号,到此刻提出 " 小米 SU7 是 50 萬以内最好看、最好開、最智能的轎車 " 此類表述,雷軍一次次擲地有聲地向我們推銷着小米 SU7,所反應出的心态亦是和所有新勢力如此不同。
在最近的半個月時間内,當雷軍幾乎每天發布一條乃至數條微博,傳遞着小米 SU7 的現況和自己認真造車的一面,想必更是在對當下的汽車市場下着戰書。而這份決絕在我看來,是此前 " 蔚小理 " 等新勢力創始人在宣布入場時未曾有過的。
新人下場造車,到最後又被市場反噬。我想,對于一向務實的雷軍而言,這些頻發的行業怪誕肯定也是牢牢看在眼裏的。
細細數數,在排除掉早期那些用 PPT 騙錢的投機者後,這兩年陷入停擺或索性倒閉的威馬、愛馳、天際、高合等,哪一個不是曾經心懷大志的新勢力造車企業。那麽,在看盡這樣的市場變遷後,誰能說,今天的雷軍爲小米 SU7 定下這樣的價格,是沒有經過充分考慮的呢?
在發布會現場,我聽到過很多小米的忠粉很是看中雷軍願意造車的這份決心,也看到了一些傳統媒體對于網紅科技公司下場造車依舊心存懷疑,但不得不說,從小米汽車本身出發,雷軍造車這件事取得了階段性的成功。
要知道,在這個兵荒馬亂的時代,雷軍自己的态度很重要,可也隻是一方面。
回想當初,當雷軍說出," 這是我人生最後一次重大的創業項目 , 我深知做出決定意味着什麽 , 我願意押上我人生所有積累的戰績和聲譽 , 爲小米汽車而戰。"
我們總以爲,又一個說大話的科技大佬出現。在造車一事上,強如華爲都始終不願意親自趟這波渾水,你,小米又是憑什麽?
如今,随着小米 SU7 在各行各業的人群中引發讨論,就連看門的保安也會時不時問問這車怎麽樣 , 我們總算知道了,除雷軍自己對于造車謹慎又選擇 All in 的态度之外,支撐起這款新車日後能否在車市拔得頭籌的關鍵," 小米 " 二字足矣。
通過這幾個月的觀察,或出于對科技公司造車的不信任,或是覺得隻會靠性價比打天下的小米,沒有資格來比肩現已對新能源車市了如指掌的傳統車企,不喜歡小米 SU7 的人很多,網上從各種維度攻擊小米 SU7 的也是大有人在。
但就自己的親身經曆來說,要想從小米龐大的用戶群中找出些能爲小米 SU7 買單的粉絲,好像并不困難。
「汽車公社」在此前的探店中就遇到了明确表示即使花 35 萬也要支持小米 SU7 的鐵粉,也看到了特意從湖南來上海看車的中年大叔……再加上,昨晚發布會上山呼海嘯式的呐喊,這一切其實就很能說明問題。
小米的用戶有多少?雷軍也說了,全球月活躍用戶達 6.41 億。放到中國,這個數字肯定也是相當可觀的。而這就決定了隻要小米 SU7 的價格合适,潛在用戶井噴式得出現,也會顯得很合理。
"27 分鍾,小米 SU7 大定突破 50000 台 "。今晚,雷總可以睡個好覺了。
" 小米 " 二字,背負了太多
發布會後,雷軍在接受訪問時坦言," 這次發布,既興奮又很緊張,背負的壓力很大。花了那麽多錢,所有的米粉、員工、股東都看着我們的表現,我話說得很滿,首戰即決戰……這是我這麽多發布會最累的一次。"
用戶基盤放在那裏,又将 SU7 的價格定到了低于特斯拉 Model3 三萬的水平,這一刻的雷軍是不是多慮了?
我想,那倒也不是,雷軍應該很清楚小米品牌的天花闆在哪裏,小米用戶接受度的高位在哪裏。" 小米 " 二字可以具有極強的感染力,卻并不能像華爲一樣,有着足夠的溢價深度。所以,他的焦慮也好,他的謹慎也罷,都是當下很自然的表達。
舉一個很簡單的例子,當發布會仍在進行中,朋友圈裏,已有人陰陽怪氣地表達着對小米發布會時長的不滿,甚至對小米 SU7 一系列和米家産品聯動的操作直呼受不了,可另一邊,撇開現場米粉極端的響應,隻要是車圈外的朋友和家人所表現出的态度仍是很正面。
" 小米汽車,成也小米,敗也小米 ",估計說的就是這個意思吧。
在看多了小米商品的質量問題,看不上小米的人,從始至終都看不上小米。願意相信小米,或伴随 " 小愛同學 " 成長起來的人,多多少少可以從雷軍那裏感受到小米 SU7 用力的地方,以及米家生态所謂的優勢。
所以,在這裏,也不是說小米 SU7 一定是一款上市即成爆款的産品。和極氪 007、特斯拉 Model 3 等競品相比,雷軍的介紹都未能搞定那些 " 老錢 ",那小米 SU7 爲人诟病的地方,就還是有的。也正由此,小米汽車的天胡開局是不是摻雜着水份,勢必需要一些時日,交給市場親自檢驗。
回顧小米的曆史,在手機時代,初出茅廬的小米,高舉性價比大旗殺入由三星、蘋果等外方控制的強權市場,讓外界持有懷疑的同時,實打實地感受到了雷軍要在此大幹一番事業的野心。
但 10 多年後的今天,作爲新能源市場後來的新人,雷軍和他的小米汽車,有心再創輝煌,無論外界給予多少支持,也得看看市場分化的方向和顧及下在一旁吉利們的臉色。
有趣的是,在小米 SU7 上市結束後的第一時間,作爲潛在對手的吉利銀河 E8、零跑 C01 等就紛紛給出了的回應。這濃濃的火藥味總是會傳遞到小米那裏,并再次告知雷軍,汽車行業的相互纏鬥一定不會比手機圈來得弱。
更何況,2024 年注定是一個僧多肉少的年代。小米 SU7 選擇一個最難攻的 20 萬級純電轎車市場,本就意味着,市場能留給小米發揮的空間并不多。
而數據上,去年 20~30 萬級的純電轎車市場,僅特斯拉 Model 3、比亞迪漢 EV 和寶馬 i3 這三款車合計的市場份額就超出 60%,更是在提醒着小米,不要被眼前的片刻驚喜所蒙蔽了。
讓子彈再飛一會兒,是此前落筆談到小米汽車一直在提及的。
奈何,直到今天,看着小米 SU7 上市之後就拿出遠超預料的大定數據,這顆子彈似乎都未能觸及小米何以發展的本體。這是由小米極強的品牌割裂感所導緻的,或許也是因爲小米汽車在消費者心中始終未有一個一緻的認可,才會出現的問題。
總得來說,作爲一個從業者,因小米 SU7 的下場,讓車圈出現了一次前所未有的小小震撼,依舊是一件值得振奮的事。既然雷軍造車的成與敗,不會以小米 SU7 上市而有一個定論,那在這個行業轉型的關鍵時期,還是希望小米汽車可以成爲中國汽車站上世界舞台的又一個典型代表。
|曹佳東|
血液中流淌着汽油,
唯快不破!
THE END
微信号|iAUTO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