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又到了《爛片狙擊手》專欄。
實不相瞞,魚叔進入了瓶頸期。
不是因爲工傷太痛苦。
而是因爲,好多爛片,連爛都爛得那麽平庸。
直到昨天,我發現了一條漏網之魚。
扒拉片單時,兩行大字映入眼簾——
耗資億萬拍攝征服世界影壇大巨制!
中國功夫電影唯一叛逆性作品!
好家夥,差點表情管理下線。
這可是一部 70 年代的電影。
那時候的億萬是啥概念?想都不敢想。
吹牛 × 的爛片,我見多了。
什麽斥資 7.5 億的《阿修羅》,砸了 1.2 億的《謎巢》……
但,在這部電影面前都成了弟弟。
爲了防止觀衆視力被破壞。
爲了維護電影藝術的和平。
擊碎爛片,從今天開始。
今天,魚叔就瞄準這部詐騙式大片鼻祖——
《十八銅女》
「練銅女功須脫的一絲不挂」
單看海報上這句話,魚叔面上一紅。
這片,或許應該放在周日的情欲專欄?
正當魚叔拉上窗簾準備關燈之時,電腦突然傳出「Duang」的一聲巨響。
餘音繞梁,三日不絕。
轉頭看向屏幕,魚叔精心營造的氛圍也就此斷絕。
畫面中,十八個通體散發金光的少女,輪番用身體撞擊金鍾。
比金光更令人矚目的,是她們脖子上挂着的金色肚兜和赤色蓮花。
海報宣傳詐騙并不罕見。
平心而論,這是魚叔第一次心甘情願被詐騙。
畢竟,要是真一絲不挂起來,心髒會不會出什麽問題,誰都不敢保證。
感謝導演救命之恩。
那麽,這十八個銅女究竟是何方神聖?
這和故事的背景有關。
像很多武俠片一樣,這部電影也設置了一條反清複明的主線。
十八銅女,實際上是清廷培養的一批女特工,負責對付那些江湖義士。
她們是地表最強武器,也是電影的反派。
駐紮在少林寺裏,修煉走火入魔的「銅女功」。
電影開場,就詳盡地展示了修煉過程。
要成爲一群合格的反派,需要過這幾關。
第一關,泰山壓頂。
方丈一聲令下,銅女站上機關。
巨大的石柱從天而降,壓到銅女根本無法直起身體。
可沒想到,方丈做了幾個不滿的表情之後,銅女竟然站起來了!
看到這裏,魚叔萌生了一個新鮮的想法。
如果把方丈不滿的表情錄下來,放給舉重隊的運動員看。
别說世界冠軍了,吉尼斯世界紀錄考慮一下?
第二關,石球撞人。
如果說剛剛隻是開胃菜,這下就來真的了。
方丈将銅女用鐵鏈鎖在半空中,随即用大鐵球不斷撞擊。
和經受泰山壓頂時一樣。
即便口吐鮮血,她依然面露滿意的微笑。
果然,習武之人皆爲狠人。
第三關,暗影刀。
相較于前兩種肉體摧殘,這個考驗爆發力的訓練顯得格外簡單。
人手一根柱,刀起柱斷。
爲了檢驗成果,方丈親自表演了一招「滾蛋」。
然而,方丈滾完,赫然發現。
有一個銅女竟然趁機逃跑了!
難道是因爲訓練壓力太大?
沒這麽簡單。
原來,這個逃跑的銅女是個卧底。
她名叫白玉鳳,是個反清複明的義士。
得知少林寺和朝廷勾結,便決定潛入少林寺打探消息。
察覺真相的一衆和尚當即開始追捕白玉鳳。
随着一陣天旋地轉的轉場,這部電影的邏輯和劇情也随之混亂。
雖然片名叫做《十八銅女》,拿銅女當最大賣點。
但是,你猜怎麽着?
接下來整整一個小時的時間,銅女居然沒有任何鏡頭。
詐騙大片,名副其實。
那麽,不拍銅女了,拍什麽呢?
劇情突然 180 度大轉彎,開始講述本片的正面角色,即反清複明的義士們。
按理說,武俠片中的主角,應該是武藝與智慧的化身。
然而,本片的主角團,卻一個不沾。
甚至比反派十八銅女還更雷人。
雷點一,異裝癖。
這部電影裏的大俠,酷愛變裝。
爲了掩人耳目,他們通通變裝爲啞巴老奶奶,江湖人稱「啞奶幫」。
核心技能是「影分身術」。
搭配上魔性的笑聲,小和尚見了都要哭着喊娘。
這還不算完。
爲了打入少林寺,主角團還兵分兩路,試圖用兩種不同的變裝思路蒙混過關。
* 接下來的畫面過于辣眼睛,非戰鬥人士請快速劃兩下跳過 *
第一路,穿上花花綠綠的衣裳,變成女子。
假裝是剛剛卸掉銅人妝的十八銅女。
魚叔内心 os 和片中看到兩人的 npc 一樣——
怎麽會想起讓你們兩個來扮女人呢?
真是拿着醜豬當貂蟬呐
意料之内,此路崩了。
而另一路,上一秒還是老太,下一秒就化身十八銅女。
問題是,這頭上的抹額怎麽都不帶遮一下的。
這不是送人頭嗎?!
服化組扣錢!
雷點二,降智版密室逃脫。
爲了揪出反派,主角團探進一個密室,解鎖了新地圖。
密室裏遍布機關。
一個帶刺的大轉盤,不停地推着他們。
這幫人像極了在遊戲中不知所措的菜鳥玩家。
這密室逃脫,活生生玩出了男生女生向前沖的既視感。
雷點三,電子遊戲式戰鬥方式。
接近結尾處,主角團和十八銅女來了場終極大戰。
沒錯,銅女消失了一個小時後,終于回來了。
本以爲壓軸戲至少能打得過瘾。
我還是太天真了。
主角團的存在感約等于無。
反倒是銅女,又雷出了新高度。
看過各種晚會的人都知道,十八銅人最強技能是銅人陣。
他們的攻擊不會一次性一擁而上,而是合體疊羅漢。
精準地計算好每個角落,讓對手無機可乘。
銅人陣,十八銅女确實也學到了。
但和我們印象中的似乎有點,不一樣 ……
三人疊起,投擲人肉炮彈。
這真的不是植物大戰僵屍嗎 ……
十八銅女版疊羅漢,更是讓魚叔大跌眼鏡。
五人疊起,通過不斷旋轉砸暈對手。
這畫面,似乎有點熟悉。
魚叔默默打開遊戲機,這真不是馬裏奧裏的刺球丸子嗎?
看到這裏,魚叔突然想起了海報上那另一行大字:
中國功夫電影唯一叛逆性作品!
我恍然大悟。
原來,這個叛逆指的是劇情無邏輯,人物不合理。
你想看武俠,我偏偏把打戲拍得糊弄又雷人。
你想看劇情,對不起,隻有胡亂拼湊,讓你懷疑自己的理解能力。
這次,宣傳語沒騙人。
這種「真誠」,令人動容。
最近幾年,内娛盛行文藝複興。
大家似乎有種默契,認爲古早影視劇更好。
必須承認,早年間影視劇确實不乏精品之作。
可無論什麽時代,總會有粗制濫造的電影。
上世紀六七十年代,類似《十八銅女》這種設定雷人且不知所雲的雷人大片不在少數。
它們打着「武俠」「功夫」的擦邊球,拿打戲做噱頭。
當時日本特攝片風靡港台,許多港台導演紛紛下海,拍起了國産特攝片。
在粗糙技術的疊加下,可謂沒有最雷,隻有更雷。
接下來戴上你的護目鏡,跟着魚叔來開開眼界。
首當其沖的是電影史上大名鼎鼎的《關公大戰外星人》。
彭浩翔自掏腰包斥資百萬修複此片,憑借一己之力,讓古早雷片蛻變成了邪典神片。
影片拍攝于 1976 年,宣傳海報上稱該片爲「中國影壇有史以來耗資千萬金元,第一部特技神怪災難電影」。
似曾相識的措辭,人已經麻了。
放段原片大家感受一下。
作爲災難片,外星人這麽可愛多少有點犯規了。
關公追打外星人,倒是顯得有些不厚道。
直到魚叔看到當時報紙上強調這部電影「适合兒童口味」,當即原諒了一切。
劇情奇葩算什麽,反正是哄小孩的。
(《戰神》爲電影的台灣地區正式片名)
無獨有偶,邵氏集團在 1975 年拍攝的《中國超人》同樣槽點滿滿。
武俠電影出身的邵氏,拍科幻片同樣不忘老本行。
就拿超人的變身過程來說,連翻五個後空翻都不帶喘的。
随後雙手在胸前畫一道叉,喊出「變,超人」。
一道藍光閃過,變身即可完成。
緊接着一個後空翻騰空,再來一個後空翻落地。
行雲流水的動作宛若行走江湖的俠客。
不愧是中國超人,确實武藝了得。
敵方陣容的造型,更是讓人恨不得自戳雙目。
大 boss 冰河魔主就有人和龍兩種不同形态。
其手下的小妖怪更是千奇百怪。
如果日本哪天要拍特攝版《西遊記》,這倒是不錯的妖怪參照物。
邵氏作爲有理想的電影公司,自然不會隻關注日本。
1983 年,以《星球大戰》爲代表的科幻片風靡香港,借此契機,邵氏拍攝了一部科幻大片《星際鈍胎》。
鍾楚紅飾演的主角由于過于漂亮,在工作中備受排擠。
好不容易找了個富二代,卻因意外被外星人擄走,而失去「清白之身」,錯失富二代。
爲了正名,鍾楚紅走上尋找外星人之路。
因其特殊經曆而受到媒體追捧,甚至一度成爲當紅流量小生。
看起來很中規中矩的劇情,可在這部電影裏就完全換了副面孔。
主創在作品中極力融入搞笑和戲谑科幻的元素。
于是,觀衆看到的畫面差不多是這樣——
光劍大戰光劍版雙節棍。
S 變 SB 版超人,上演英雄救美。
喜劇片愛好者和科幻電影迷紛紛流下「感動」的眼淚。
每每看到這種腦洞大開的雷片,魚叔都會反思是不是自己過于平庸。
能拍出這樣的「神作」,創作者的思維方式必然超越普通人類。
如果有機會,希望科學家可以研究一下他們的大腦。
或許在與外星人溝通這一領域,能取得質的突破。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