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觀察網 記者 周菊 " 沒有聽說停産的消息 ",8 月 7 日,針對多條油車産線将停産的傳聞,一汽 - 大衆總經辦人員對經濟觀察網記者表示。
近日,據新浪汽車、汽車之家等多家媒體報道,在産量收縮的影響下,一汽 - 大衆多條油車産線将停産,不得不在幾大工廠基地之間調配人員,以保住職工崗位避免裁員。其中,曆史最悠久,投産超 30 年的長春工廠成爲人員 " 調配 " 重災區,調配規模最大,人數最多。
一汽 - 大衆是國内最大的合資車企,在 2022 年比亞迪崛起之前,連續數年蟬聯銷量冠軍。在國内,一汽 - 大衆有五大生産基地,包括長春東北基地、天津華北基地、青島華東基地、成都西南基地和佛山華南基地。其中,長春工廠、天津工廠、青島工廠、成都工廠主要生産燃油車,ID 系列電動車以及奧迪電動車在佛山工廠生産。
早在今年早些時候,就有消息稱一汽 - 大衆将停産包括寶來傳奇車型生産線在内的多條燃油車生産線,相關員工有兩種選擇,一是提前前往一汽 - 大衆在佛山的工廠提供支持,也可以繼續留在工廠,但面臨待崗風險。
此外,大衆在中國的另一家合資公司上汽大衆也在上半年傳出工廠關閉的消息。消息稱,上汽大衆位于上海安亭的三座整車廠正進行産線調整,其中主要生産大衆 Polo、斯柯達晶銳等小型車的第一工廠被永久關停,部分産線搬遷至江蘇儀征。
雖産線及工廠關閉消息未被官方确認,但大衆在中國市場面臨的壓力是顯而易見的。首先,随着國内新能源汽車的快速發展,燃油車的市場份額不斷被擠壓,這導緻以燃油車爲主的合資車企陷入增長困境,大衆作爲規模最大的跨國品牌也難以獨善其身。
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一汽 - 大衆銷量爲 83.87 萬輛,同比下滑 2.8%,上汽大衆也同比下滑 0.1% 至 53.25 萬輛。從 2022 開始,一汽 - 大衆将冠軍寶座已讓位于憑新能源車突飛猛進的比亞迪。作爲對比,大衆集團上半年在除了中國市場以外的全球各個市場都實現了銷量同比增長。
另外,在電動化轉型方面,大衆雖然在合資品牌中布局最早,但其進展難言達到預期。根據大衆此前發布的規劃,到 2035 年大衆将在中國市場實現電動汽車銷量占比提升至 50% 的目标。今年上半年,大衆集團在中國的新能源車型交付量爲 8.97 萬輛,僅占總銷量的 6%,達标壓力巨大。
近期,大衆在中國市場上作出了多項針對新能源汽車的大動作,包括斥 7 億美元投資小鵬,共同開發兩款大衆汽車品牌的電動車型,以及奧迪與上汽聯合開發電動車。此外,還有消息稱一汽 - 大衆旗下的捷達品牌将與零跑汽車合作,保時捷亦或尋求過比亞迪的幫助。大衆盡快轉型新能源的心願迫切。
在燃油車市場份額萎縮的情況下,大衆等跨國品牌在中國的日子都不太好過,近期廣汽豐田被爆大規模裁員,廣汽三菱則正式停産。爲加快智能電動化轉型進程,跨國品牌正不斷尋求與中國車企合作。除大衆系列動作外,近日豐田與小馬智行簽約将成立合資公司,共同推動 L4 級自動駕駛前裝量産。另外,奔馳與蔚來合作的消息也被傳出,但尚未得到官方确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