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芥末堆注】芥末堆周末特刊,集結本周最新消息,帶你洞悉本周行業動态,快速縱覽行業新觀點。
政策消息
教育闆塊
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數字中國建設整體布局規劃》,推動校企共建數字中國研究基地
中共中央、國務院近日印發《數字中國建設整體布局規劃》,提出到 2025 年,基本形成橫向打通、縱向貫通、協調有力的一體化推進格局,數字中國建設取得重要進展。到 2035 年,數字化發展水平進入世界前列,數字中國建設取得重大成就。《規劃》明确,數字中國建設按照 "2522" 的整體框架進行布局,即夯實數字基礎設施和數據資源體系 " 兩大基礎 ",推進數字技術與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态文明建設 " 五位一體 " 深度融合,強化數字技術創新體系和數字安全屏障 " 兩大能力 ",優化數字化發展國内國際 " 兩個環境 "。
内蒙古自治區家庭教育促進條例正式施行,心理健康教育作爲必修内容納入教師崗前培訓
據悉,《内蒙古自治區家庭教育促進條例》将自 2023 年 3 月 1 日起施行。條例規定,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應當參加有關國家機關、醫療保健機構、群團組織、嘎查村民委員會、居民委員會、學校和幼兒園開展的家庭教育指導活動,接受家庭教育指導。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承擔對未成年人實施家庭教育的主體責任,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參加家庭教育指導活動,其所在單位應當予以支持。中小學校應當将心理健康教育課納入校本課程,并配備專職心理健康教育教師,同時将心理健康教育作爲必修内容納入班主任及各學科教師崗前培訓、業務進修、日常培訓等各類培訓中。
殘疾考生單考單招考試将在 4 至 5 月進行,鼓勵高校探索相關專業考試成績互認
日前,中國殘聯辦公廳、教育部辦公廳聯合印發通知,規範普通高等學校單獨考試招收殘疾考生工作。要求各相關高校結合殘疾考生實際,積極爲各類殘疾考生參加考試提供合理便利,有條件的高校可探索相關專業考試成績互認。殘疾考生單考單招工作始于 20 世紀 80 年代末,已幫助 2 萬餘名殘疾人通過單獨考試接受高等教育。通知指出,殘疾考生單考單招考試時間原則上安排在每年 4 至 5 月期間進行,不得與各省(區、市)高考相關考試工作安排沖突。此外,通知明确,要嚴格考試招生管理,加大違規查處力度。嚴禁随意減少考試科目、縮短考試時間、改變考試形式等違反規定行爲。對于考試招生中的弄虛作假、徇私舞弊等違規違紀行爲,要依規依紀嚴肅處理并追責問責。
銀發經濟
吉林提出九大重點任務,深入探索居家養老服務 " 吉林模式 "
近日,《吉林省社區居家養老服務改革試點工作方案》通過 2022 年吉林省政府第 31 次常務會議審議,正式對外發布。文件指出,從 2023 年起,每年選擇部分縣(市、區)立足破解養老難題,圍繞 " 居家 " 要素,提升服務質量,完善政策支撐,拓展服務功能,強化兜底保障,深入探索居家養老服務 " 吉林模式 ",實現居家養老服務高質量可持續發展。文件提出九大重點任務:一是優化載體布局建設。二是提供高品質養老服務。三是開展 " 家庭養老床位 " 建設。四是提供居家養老上門服務。五是完善 " 三床聯動 " 機制。六是推進 " 智慧養老 "。七是強化兜底保障。八是鼓勵老年人繼續發揮作用。九是豐富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
近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于進一步深化改革促進鄉村醫療衛生體系健康發展的意見》。意見要求,分類解決鄉村醫生養老和醫療保障問題。已納入事業編制的鄉村醫生,按照有關規定參加機關事業單位基本養老保險、職工基本醫療保險等社會保險。未納入事業編制的鄉村醫生,按照有關規定參加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或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職工基本醫療保險或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等社會保險,有條件的地方可以結合實際給予适當補助。對年滿 60 周歲的鄉村醫生,各地要結合實際采取補助等多種形式進一步提高其養老待遇。
智慧農業
2 月 27 日,國家鄉村振興局發布《國家鄉村振興局關于落實黨中央國務院 2023 年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重點工作部署的實施意見》,要堅決守住不發生規模性返貧底線,提出 " 做好風險預見預判預案,堅決防止發生規模性返貧 "。2023 年是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的關鍵之年。意見指出 2023 年要聚焦 " 守底線、抓發展、促振興 ",增強脫貧地區和脫貧群衆内生發展動力,牢牢守住不發生規模性返貧的底線,紮實推進鄉村發展、鄉村建設、鄉村治理和農村精神文明建設,建設宜居宜業和美鄉村,推動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上台階、鄉村全面振興見實效。
2 月 28 日,四川省教育廳、農業(農牧)農村局等四部門轉發《教育部辦公廳等四部門關于加快新農科建設推進高等農林教育創新發展的意見》,提出要支持有條件的高校重點增設現代種業、糧食安全、耕地保護、生态文明、智慧農業、鄉村發展等重點領域的緊缺專業,布局建設農林産業、生态保護修複、綠色低碳、森林康養、人居環境治理等新産業新業态相關的農林專業,完善新型農林人才培養體系。四部門要求,各涉農 ( 林 ) 高校要加強 " 大國三農 "" 耕讀中國 "" 生态中國 " 等農林特色通識教育課程建設,及時将農林實際問題、農林産業案例、科學技術前沿知識等新理論、新知識、新技術融入專業課程教學内容,建設一批一流農林課程;着力構建校校資源共享、信息互通機制,共同打造一流農林專業和課程合作交流平台;加快新興涉農 ( 林 ) 專業教材和新形态教材建設,編寫出版 10 部新農科系列精品教材。
行業熱點
教育闆塊
全國政協委員謝文敏:完善生育配套支持措施,鼓勵有條件企業開展托管服務
全國兩會期間,第十四屆全國政協委員謝文敏建議:加強 3 歲以下嬰幼兒托育服務體系建設,完善生育配套支持措施;鼓勵企業、工會充分發揮自身優勢,積極整合自身資源開展寒暑托、課後托、全日托等類型的托管服務。她建議,明确幼兒托育的監管主體,并強化技術監管手段。" 近年來,有條件的企業開展了職工子女課後托管服務,幫職工解決了後顧之憂。" 因此,她建議推進社區托育服務,與社區設施功能相銜接,對現有幼兒園進行資源整合,鼓勵和支持有條件的幼兒園招收 0-3 歲嬰幼兒,實現托幼一體化發展。
近日,新東方董事長俞敏洪在由亞布力論壇承辦的 " 德勝門大講堂 " 發表題爲《信心和轉機》的演講,在提到開啓直播帶貨業務的初衷時,他表示:" 在售賣貨品、介紹産品時,能說會道利于銷售,而新東方員工都是知識分子、老師,有能說會道的天然優勢。看起來是賣東西,其實是在賣背後的文化,這是新東方的核心競争力。" 談到做直播帶貨的初衷,俞敏洪分享了一個小故事。2020 年俞敏洪去了一趟甘肅武威,那裏文化底蘊深厚,當地領導希望他能夠幫忙做一個小時的農産品直播。彼時的俞敏洪還壓根不知道什麽是農産品直播,甚至從沒把任何産品挂過小黃車。當時他用了一個小時,賣出了八千箱瓜。俞敏洪認爲這是一種新的銷售模式,當時就把它種在了心裏。
近日,全國人大代表陳玮拟提交《關于在幼兒園盡快實施全面性教育并研發中國式教材的建議》。陳玮表示," 性教育是學校教育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全面性教育應利用好幼兒園這一關鍵窗口期。" 她表示,國家應完善相關政策,支持幼兒園開展性教育,并開發相應的課程綱要或指南、明确性教育課時安排。應在幼兒園課程設置中爲性教育留出相應課時,并建設系統的性教育課程。同時,需加強幼兒園性教育 " 中國式教材 " 研發,包括指南、幼兒繪本、教師教學用書、父母指導用書等,并加速培訓幼兒園性教育教師。
科德教育加快職業教育領域布局,持股 51% 設立民辦技工院校
2 月 28 日,科德教育(300192.SZ)發布公告,爲進一步加快在職業教育領域的布局,公司與湖南思博來教育管理有限公司(" 思博來教育 ")、湖南同技職業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湖南同技 ")簽署《合作辦學協議》,共同出資設立長沙湘府科技技工學校有限公司(" 長沙湘府技校 " 或 " 目标學校 ")。目标學校性質爲營利性民辦技工院校,注冊資本 1500 萬元,其中科德教育持股 51%,思博來教育持股 48%,湖南同技持股 1%。據介紹,目标學校在圍繞國家大力扶持的新興産業和科德教育發展的産教融合領域如工業互聯網、工業大數據與人工智能、信創産業和新媒體平台等領域,積極開展中等職業教育與技術技能培訓、産教融合。
銀發經濟
全國政協委員建議:培育養老産業龍頭企業,探索分級養老護理機制
全國政協委員、南方科技大學副校長金李建議,政府和市場同向發力,大力發展養老産業,提升性價比,讓普通人用得起市場化養老。" 目前兜底性養老由政府提供,高端養老由富人買單,而普通人多樣化且井噴式的需求很難充分滿足。隻有大力發展産業,提升性價比,才能讓普通人也用得起市場化養老,而不是孤獨無助或者拖累家人。" 金李表示,養老産業在供給和需求側都有巨大提升空間,産業鏈的深度和廣度能對經濟持續發展提供有力支撐。要讓市場充分發展起來,培育龍頭企業,形成規模經濟和範圍經濟,最終通過産業鏈上下遊的系統配套整合全面降低成本,提高效率。
全國政協委員、對外經濟貿易大學保險學院教授、副院長孫潔提出三個建議,一是加強頂層設計,探索可持續發展的護理保障機制;二是加快實施城市試點,不斷完善養老護理服務體系;三是促進護理産業發展,推動智慧養老護理服務。在完善養老護理體系方面,孫潔建議,借鑒各國先進經驗模式,探索分級養老護理機制,逐步形成以 " 居家護理爲基礎,社區服務爲依托、機構護理爲補充 " 的無縫銜接養老護理服務體系。
" 大健康 + 商貿 " 雙輪驅動,南京新百深入布局養老業務
同花順 F10 數據顯示,近日,南京新百(600682)新增 " 民營醫院 " 概念。入選理由是:公司持有徐州新健康老年病醫院有限公司 80% 股權。南京新百主營業務是現代商業、健康養老與生物醫療領域,覆蓋百貨零售、物業租賃、健康養老服務、臍帶血造血幹細胞存儲以及細胞免疫治療等。此外,南京新百與控股股東三胞國際共同出資成立 Natali(中國),Natali 是以色列最大醫療護理服務企業,爲高端養老用戶提供遠程醫療、緊急救護、社區服務、家居養老等一系列服務。
近日,上海金山區康城老年大學正式啓用,這是金山區落實上海市老年大學倍增計劃、提供多樣化老年教育服務的重要舉措之一。據上海市教委信息,上海努力構建覆蓋全市的終身教育數字化服務網絡,持續提升市民數字素養。到 2025 年,全市将建設 100 個老年智慧學習場景。在實施老年大學倍增計劃中,鼓勵各區新增一所新型老年大學,打造老年人智慧學習場景,拓展區域老年人學習空間。
智慧農業
全國人大代表丁建甯:以多學科交叉融合促進農業科技人才協同發展
全國人大代表、揚州大學校長丁建甯表示:" 當前,科技和人才的創新、突破與發展越來越依賴于多學科的交叉融合。" 丁建甯表示,學科交叉融合是大勢所趨,但也面臨着建立深度交叉合作難、獲得交叉研究資助難、評估交叉研究成果難、獲得學界社會認可難等挑戰。
他建議,一是加強農業領域交叉平台、團隊建設,設立 " 交叉學科 " 學科群序列,新增聚合人工智能、多組學、遺傳學等多學科資源的 " 智能生物育種 " 重點實驗室,以及聚合微生物學、材料學、耕地保育學等多學科資源的 " 現代耕地保育 " 重點實驗室等。二是加強農業領域交叉關鍵核心技術攻關與推廣。三是加強涉農交叉學科和專業建設。四是加強具有學科交叉背景的農村管理幹部隊伍和農業技術推廣隊伍建設。
日前,北大荒現代農業生态共創平台與人工智能軟件公司商湯科技 SenseTime 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将作爲首個入駐北大荒現代農業生态共創平台的 AI 企業。商湯科技将充分發揮 AI 基礎設施優勢、跨行業賦能經驗,結合北大荒豐富的農業氣象觀測數據,共同探索和實踐 AI 在農業生産領域的多場景應用,爲農業産業智能化升級,激發科技助農新動能。當前,雙方合作将率先在 AI+ 遙感領域發力,通過對多源遙感數據智能挖掘分析,爲北大荒業務部門及農場提供科學、精準、全方位的決策支撐。農作物病蟲害問題便是當前雙方的重點攻堅方向。
近日,烏魯木齊氣象衛星地面站與新疆農業大學資源與環境學院、新疆國興農業發展集團有限公司簽署共建新疆智慧農業研究産學研基地框架協議。該協議旨在全面貫徹落實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圍繞新疆智慧農業、物聯網系統研究、科學種植方案研究、作物生長模型研究、農業災害遙感監測評估與預測技術、氣象預警預報等領域,開展多方位、多層次的科研教學實踐工作,共建新疆智慧農業研究産學研基地,爲推動新疆智慧農業産業持續發展和人才本地化培養提供有力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