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來源:時代财經 作者:武凱
近日,第 47 屆東京車展正式開幕。作爲國際五大車展之一,東京車展被稱爲 " 亞洲汽車風向标 ",日系車長期是東京車展的絕對主角。不過随着中國汽車品牌快速進入海外市場,這一局面正在改變。
10 月 26 日,中國新能源汽車企業比亞迪攜海豹、騰勢 D9 以及仰望 U8 等多款車型亮相東京車展,并展示了其多項核心技術。據悉,這是中國汽車品牌首次參加東京車展。在參加東京車展的同時,比亞迪透露其已在日本開設了 15 家門店。
停靠在澳大利亞街頭的長城哈弗汽車,受訪者提供
比亞迪進軍日本汽車市場隻是中國汽車産業出海的一個縮影。據時代财經不完全統計,截至目前國内已有十餘家頭部車企布局海外業務,國産汽車足迹也已遍布亞洲、歐洲、非洲、大洋洲、南美洲等多地市場。
随着海外市場的拓展,中國汽車出口量在過去短短數年時間裏實現多次跨越式增長。中國海關總署數據顯示,今年前三季度我國汽車(含底盤,下同)出口量已達到 371 萬輛,同比大漲 64.4%。這一數字超過了去年全年的出口量,同時也繼 2022 年之後再次創下我國汽車出口量的新高。
新能源汽車帶動海外銷量增長
2014-2020 年,我國汽車全年出口量均在 100 萬輛上下徘徊,直到 2021 年,新能源汽車産業的爆發式增長才打破了這一局面。
在 2021 年,我國汽車出口量首次突破 200 萬輛,達到 212 萬輛,同比實現 96.3% 的增長。這一增勢在随後的 2 年時間内得以持續:2022 年我國汽車出口量達到 332 萬輛;到了 2023 年,僅前三季度的汽車出口量便超過去年全年,達到 371 萬輛。
過去 10 年我國汽車出口量(2023 年爲前三季度出口數據,數據來自海關總署,下表同)
不僅如此,在今年上半年,我國已超過日本成爲全球出口汽車最多的國家。根據我國海關總署及日本汽車工業協會數據,上半年我國整車出口 234 萬輛,日本汽車出口量爲 202 萬輛。
在業内人士看來,國内新能源汽車産業的崛起和海外發達地區市場的開拓是中國汽車出口量快速增長的關鍵原因。
海關總署數據顯示,前三季度我國新能源汽車出口量達 125.6 萬輛,占整體出口量的 33.9%。同時新能源汽車出口量較去年同期增長 87.6%,并且已超過去年全年出口量。2022 年,我國新能源汽車累計出口 106.4 萬輛。
"2021-2022 年初,随着中國汽車性價比的提升和汽車獨資企業的出口,中國汽車出口歐洲發達國家市場取得巨大突破。" 乘聯會秘書長崔東樹表示:" 新能源汽車是中國汽車出口高質量增長的核心增長點,改變了依賴亞洲和非洲等部分窮國和不規範國家的汽車出口被動局面。"
過去 10 年我國汽車出口額
在出口量快速增長的同時,我國出口汽車單車均價也在大幅提升。海關總署數據顯示,2014 年我國汽車出口總額爲 769.8 億元,單車均價爲 85534 元;到了 2023 年,前三季度出口總額爲 5086.9 億元,單車均價 137115 元,較 2014 年提升 60.3%。
崔東樹分析稱:" 當下我國汽車出口呈現出量價齊升的态勢,正常情況下全年出口量有望突破 500 萬輛。"
車企深度參與出海機遇
中國汽車出口量快速增長的背後,國内車企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
近年來,上汽集團、長城汽車、比亞迪以及蔚來等,各類車企均在加快海外市場布局。
在地區市場方面,與早期主要出口俄羅斯、中東、南美等地區市場不同,近年來國内車企開始大規模進入歐洲、東南亞、拉美以及日本等地區市場。尤其是在歐洲、日本市場,國産汽車已然展開對德系、法系以及日系等主流車企的攻勢。
車型類别方面,在燃油車之外,新能源汽車正成爲國内車企出口的重點類别車型。不少車企更是憑借新能源汽車實現海外市場銷量快速增長,如比亞迪、蔚來、哪吒汽車等。
有業内人士表示,新能源汽車産業發展正成爲國産汽車走向海外的重要契機。反之,出海也是中國汽車品牌發展的一大機遇。
公開數據顯示,進入 2023 年,國内多家車企汽車海外銷量大幅增長。如在今年 9 月,比亞迪汽車海外銷量達 28039 輛,較去年同期的 7736 輛增長 2.6 倍;長城汽車前三季度海外累計銷售超 21 萬輛,同比增加 89.4%。
在不少海外消費者群體眼中,中國的汽車産品正逐漸擺脫低端、落後的形象,以先進、可靠的姿态深入當地市場競争。
" 現在國産汽車不僅廣受華人認可,連當地人也紛紛稱贊。" 多位在泰國、瑞典、澳大利亞等國的華人受訪者對時代财經如此形容國産汽車在當地的現況。
乘風破浪正當時
中國汽車出海在實現爆發性增長的同時,也面臨諸多挑戰。
今年 10 月初,歐盟宣布對産自中國的純電動汽車正式啓動反補貼調查。由于涉及公司數量較多,歐盟委員會采取抽樣方式确定最終調查目标。
在車企看來,歐盟掀起的反補貼行動對中國車企的海外發展是一種考驗。
" 我們要承受歐盟反補貼調查帶來的壓力,要有定力和韌性去重構理解,積極應對。" 長城汽車副總裁、海外業務負責人史青科近日在采訪中表示:" 這是長城汽車以及中國汽車必然要面對的一個挑戰。"
此外有學者認爲,今年我國汽車出口激增的主要動力,仍是中國産品競争力提升和在歐美市場的突破等。但随着海外品牌電動化車型競争力的提升,中國汽車出口将面臨更大壓力。
比亞迪品牌及公關處總經理助理羅昊也對時代财經稱,比亞迪在海外市場發展的挑戰主要來自于差異化的挑戰,包括市場環境差異、消費環境差異以及文化環境差異。
不僅如此,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副總工程師許海東曾表示:目前中國汽車的出口還是一種貿易形式的出口,未來主要的發展方向還是要到目的國去進行直接投資,整個供應鏈體系可能也需要本地化。
車企也意識到了這一點,開始在海外銷售産品的同時,進行以建廠爲主的本土化嘗試。公開資料顯示,截至目前,上汽集團、比亞迪、長安汽車已紛紛宣布在泰國建設整車生産工廠;奇瑞、長城、比亞迪則先後在巴西打造工廠等。
北方工業大學汽車産業創新研究中心主任、教授紀雪洪對時代财經分析道,相對于直接出口到當地,在海外建廠可以有效降低物流及關稅成本、并獲得更爲寬松的經營環境,有利于擴大當地市場規模。同時,海外建廠也有利于提高自主品牌海外競争力,進一步擴大中國汽車的國際影響力。
值得關注的是,随着中國新能源汽車走出去的步伐逐步加快,國内供應鏈企業也在加快全球化布局。公開資料顯示,甯德時代、億緯锂能、中創新航、蜂巢能源等爲代表的動力電池企業,已紛紛在歐洲等地進行投資建設。
" 走向國際,深度參與全球化,是中國汽車做大做強的重要機遇,也是實現汽車強國的必經之路。" 奇瑞控股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尹同躍如此評價中國汽車出海。
2023 年已接近尾聲,全球汽車産業變革仍在持續。在這個新的出海時代中,如何才能持續實現高質量發展呢?這或許是中國車企都要思考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