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來自微信公衆号:知趣同學(ID:liuzhiqu7788),作者:劉知趣,原文标題:《城市咖啡館,最懂新中産》,題圖來源:視覺中國
社交媒體上有人說,失業青年最常去兩個地方 " 假裝上班 ":一是星巴克,二是圖書館。
在北京,對于人均居住五環外,進城動辄一小時的北漂們而言,在低成本精神體面維持上,相比起去圖書館,喝咖啡則有着天然的地理優勢。
随便走進一家附近的咖啡館,隻需要幾十塊錢買杯咖啡,就能收獲一個自帶氛圍的舒适空間,一個随時給手機和電腦續命的電源,以及一個不失情調的擺拍背景。
哲學家加缪曾說:
" 對于一個不喜歡呆在家裏的窮人而言,有另一個容易進出、富裕、明亮且随時歡迎他光臨的家:咖啡館。"
英年早逝的加缪或許也并沒有想到,他筆下窮人最愛光顧的咖啡館,在遙遠的異國他鄉,搖身一變成了一種彰顯品味的生活方式。
坦白來說,生活的品質與精神的體面與否,向來都是新中産們頗爲在意的事。
因此,從某種程度上而言,城市裏的咖啡館也悄然見證了這些年中産們日子的起伏興衰,這裏濃縮着他們最真實的樣子。
遙想幾年前,國内互聯網創業潮進展得如火如荼時,中關村的咖啡館不僅裝不下投資人的夢,也裝不下創業者的人。随手推開一家咖啡館的門,不是在搞開發者大會,就是在開 0-1 歲 CEO 訓練營,每個人都在做着自己的敲鍾夢。
現如今告别那個遍地是黃金的時代,中關村的咖啡館誠然多了幾分冷清,但五環外的咖啡館依然熱絡得不行,擠滿的仍是同一撥人,隻是他們一個在忙着運營自媒體,一個在忙着面試和改簡曆。
咖啡館似乎又重新回到了加缪筆下的樣子。但當我們在感歎曆史是一個輪回之餘,也能在喝咖啡這件事的背後窺見新中産的内心。
一點自由的空間
當代新中産,在咖啡館尋求片刻的自由。
出生在東亞的新中産,成長的路上從來都不缺競争和苦吃。倘若不是當年讀書時比别人多做了幾十套題,畢業時咬咬牙決定在北上深的出租屋留下,工作後又比别人多熬了幾百個夜,加上有幸借了一把時代的東風,否則也根本無法完成當下這一點風雨飄搖的物質積累。
人到中年,既要解決家庭成員不斷新增的負擔,又要面對職場中随時會失控的風險,對生活的想象日漸變得有限。
被束縛了太久的人,沒有誰不渴望自由。但又因爲深刻理解自身抗風險能力着實不夠,所以期冀好的 " 自由 ",不能太貴。
喝咖啡這件事自帶自由基因,或許跟它的曆史起源有着脫不開的幹系。
阿拉伯半島上的最早的咖啡館是清真寺,這種特供的飲品,是隻分發給教徒們通宵禱告的 " 犒勞 "。
15 世紀末,兩位叙利亞人才在麥加開設了人類的第一家咖啡館,咖啡就此開始走向世俗。在麥加的咖啡館裏,運行着區别于當時身份尊卑論的另一套社會禮儀,按照先來後到的順序落座并獲得咖啡,在這裏無論是軍士還是平民,人人平等、人人自由。
等到 17 世紀,咖啡傳到意大利時,被基督教視爲撒旦的飲品,于是教會一度明文禁止修士喝咖啡。修士們要是想喝咖啡,就會以買藥的名義,偷偷摸摸去藥店買(咖啡傳入歐洲時,被賦予了很多諸如治胃病這樣的奇怪治病功效)。藥店成了修士們的聚集地,而咖啡就成了拯救他們孤獨和自由的良藥。
而在諸多反烏托邦式文藝影視作品中,我們也時常能看到這樣一個情節:在一個物資極度匮乏、社會秩序被徹底打亂的境遇下,主角突然喝到了美味的咖啡,因此感慨不已。這是人性得到自由的一刻。
對于新中産而言,以工作或學習之名去咖啡館,花幾十塊錢就能将自己從世俗瑣碎中短暫地解放,換周末大半天的歲月靜好,這個性價比實在是高。
一處精神的庇護
在自由之外,咖啡館也是失意中産們的精神之錨。
在當下這個大環境中,一個人若是在工作日每天都帶着電腦來咖啡館,那麽不用猜,他多半是失業了。
毛姆在《月亮與六便士》中寫道:
" 大多數人所成爲的,并非是他們想成爲的人,而是不得不成爲的人。"。
無論是主動還是被動地脫軌,當被從固有的秩序裏推出後,在經曆短暫的輕松與自由之後,接踵而至的将是内心的失落與對不确定性的恐懼。
對于新中産而言,物質上的壓力或許并不可怕,總有退而求其次的解決辦法,真正難的是如何應對來自精神上的考驗。
前兩天,買咖啡的時候無意間碰到一個老朋友在此 " 辦公 ",得知這個看起來工作穩定、我料定不可能被裁員的人卻在經曆着中年失業。
起初坐下來的時候我們彼此都有點尴尬,桌上喝剩的咖啡杯輕易地就被推動差點掉到地上,因爲許久未見,又是曾經很聊得來的朋友,于是我起身又點了一杯給她。
據她說失業已經快一個月了,還沒讓家裏知道,怕父母和愛人擔心。現在就是工作日每天按時來離家三站地的這家咖啡館,這樣既不容易碰見家人,也不容易碰上熟人。
後來大家慢慢放松了下來,她像個小孩兒一樣跟我分享說因爲在這兒一貓就是一整天,所以咖啡要一點一點地慢慢喝,即便喝完了,也會在服務員過來打掃周圍衛生時,拿起空杯子在嘴邊佯裝喝一下:" 倒也不是說付不起一杯咖啡錢,就是人在沒有收入進賬時,會本能地感到慌張。"
然後每天一落座就是改改簡曆,浏覽各種學習、資訊類的網站,但基本上隔十幾分鍾就會打開幾個招聘網站全部刷新一遍,生怕自己會錯過重要的新消息。
一般下午三四點鍾,是咖啡館最熱鬧的時候,看着大家三三兩兩地邊聊天邊等咖啡,又或者是聚在一起聊項目,這個時候就會覺得很孤單。因爲所有人的生活都滿滿當當,好像就隻有自己一個人對着屏幕無所事事。
這些都是沒有去咖啡館 " 假裝上班 " 過的新中産,難以體會到的心情。
最近兩年,太多新中産的生活在時代的洪流中被徹底打亂,曾經的體面在這一刻變得無處安放不堪一擊,而城市裏的咖啡館就短暫地爲這些失意者提供了一個精神庇護所。
很多時候,我們可能都低估了在低谷期與自己相處這件事的難度,原來哪怕僅僅是讓自己看上去不那麽落魄和慌張,可能就要花盡全身的力氣。
一種生活态度
我們都知道,人在順風順水的時候,一切體面的做派可能都是虛僞或者是不真實的。隻有當他遇到了困境與低谷時,我們往往才能看清一個人最真實的樣子。
即便是當下人人都在主張和踐行消費降級,但新中産們喝咖啡的愛好似乎并沒有停。
當然,在北京街邊咖啡館裏喝咖啡的新中産和在成都路邊喝茶擺龍門陣的嬢嬢們并沒有本質的區别,作爲人類生存的非必需品,它們都代表的是一種生活的态度。
事實上,人在低谷期的時候,反倒是需要去堅持一些看起來無用的 " 體面 ",來作爲精神支撐。
還記得猶太作家普裏莫 · 列維在《奧斯維辛幸存記》中記錄過這樣一件事,他進入奧斯維辛之後萬念俱灰,覺得每天用髒水清洗自己的身體毫無意義。
有一次,他看見一位年近五十,同爲囚犯的前奧匈帝國軍人,赤裸着上身,就這髒水起勁地搓着自己的肩膀和脖子。
這位得過鐵十字勳章的一戰軍人是這樣說的:
" 正因爲集中營會把人變成野獸,我們也一定不能成爲野獸。"
" 沒有肥皂也必須用髒水洗我們的臉,用我們的衣服把自己擦幹,必須把鞋擦亮不是因爲規定如此,而是爲了尊嚴與得體。"
" 我們必須挺直了走路,不是向普魯士的紀律緻敬,而是爲了繼續活着,體面而有尊嚴地活過每一天。"
即便是在生命的盡頭,仍然保持體面的精神,給了他們奮力抵抗命運的勇氣,最終活了下來,并赢得了後世的尊重。
所以,那些在并不順遂的時刻,心中卻始終懷着一種 " 要體面 " 的新中産們,或許内心才是對這個世界一直保持着赤誠和積極。
新中産們多半也明白,人生真正的體面,也從來都不在于多久喝一次咖啡,喝多貴的咖啡,而是在星辰黯淡的歲月裏,是否仍能享受一杯咖啡帶來的怡然自得,是否仍有心境去體驗生命中那些細緻入微的樂趣。
數百年前曹公筆下《紅樓夢》裏榮國府的興衰榮辱,就已經印證了物質的體面總是經不起時間的推敲。
因此人生重要的是,與這個世界交手多年,你是否依然光彩依舊,興緻盎然。
本文來自微信公衆号:知趣同學(ID:liuzhiqu7788),作者:劉知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