酷樂賽車學院
CLAUTO RACING ACADEMY
Gymkhana/ 金卡納
駕駛系列
正式上線
血液中流淌着汽油的我們,熱愛汽車、熱愛駕駛。
無論是郊遊、跑山、下賽道、還是自駕旅行,車子對于我們來說,不僅僅隻是代步工具,更是玩具、是夥伴、是生活方式。
大多數的時候,我們沒有機會去了解自己車輛的極限、也不知道自己的駕駛水平究竟如何、更是不知道什麽樣的底盤設定和輪胎會更好。
在這種情況下,如果出現了路上駕駛時候的意外情況,我們會不知道如何處理;如果貿然的在不了解自己的駕駛極限和車輛極限的情況下去激烈駕駛(跑山不推薦),很容易出現重大的問題,更别提賽道日大直道沖出賽道了。
普通的玩家更沒有機會去參加重大的賽事,更别提經常去練車,去駕馭賽車了。
那
如何去簡單的提升自己的駕駛技巧
了解車輛的極限
更好的跟自己的車子和解呢
當然是參加一些危險系數極低,但是又能有機會把車輛開到極限,鍛煉自己的極限反應,卻不會出問題的比賽了。
最好是參賽的成本和車輛的損耗成本都極低的。
金卡納,你們一定聽過這個詞。
無論是 "Gymkhana" 還是 "Autocross" 都代表了這類比賽 ——
一種在狹小場地内駕駛汽車
繞過一系列障礙物的比賽形式
作爲汽車愛好者和酷樂車友的你一定看過磚叔的 " 金卡納漂移 " 系列小視頻吧?
Ken Block 的那些極限漂移,其實也算是金納卡 Gymkhana。
金卡納一詞也因此逐漸在車友們的讨論中多了起來。
其實 " 金卡納 " 不僅代表了汽車漂移場地,也涵蓋了汽車摩托車競技比賽類型中一個重要的分支:場地繞樁賽或場地障礙賽。
" 金卡納 " 賽事不僅緊張刺激、觀賞性強,同時也是入門門檻較低、安全性高、互動性與樂趣及強的一種汽摩運動形式。
在國外,擁有廣泛的民衆基礎。
同時,金卡納的一些特性 —— " 車速接近日常行駛 "、" 躲避避障 " 等賽事特點,也十分有助于幫助駕駛者提高駕駛技能,起到增加日常行車安全性的作用。
「 CLAUTO RACING ACADEMY 酷樂賽車學院 」,依然秉承着一貫的原則 ——
做對汽車文化有益的事情
做對車友有益的事情
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創造一些有價值的、值得我們這些真正能靜下心來想把車開的更好的車友去探讨分享的内容。
「 酷樂金納卡百科 」
這一次的主筆人,是我們「 CLAUTO RACING ACADEMY 酷樂賽車學院 」的負責同事,徐赓先生。
徐赓先生,相識于北航讀書的時候,碰面于北航的 FASE 車隊。
目前,年輕有爲的徐赓先生,不僅是一位出色的工程領域的創業者,也是 " 貴州省汽摩自協會理事 "、" 前北航 AERO 方程式賽車隊主力車手 "、"2019 年超吉聯賽年度季軍 " ——極度熱愛駕駛的、有着豐富的理論知識和駕駛經驗的 " 車手 "。
我們一起籌劃并撰寫了爲期 7 期的 " 金卡納 " 專題文章。
期待着各位車友能夠從中獲益,享受文章、享受駕駛、享受賽事,也能夠更好的了解愛車、了解自己。
這裏特别聲明兩點
1 我們不是專業的車手,也不是專業的培訓機構,更不是 WRC 或者金卡納的世界冠軍,我們能力有限,抛磚引玉的做一些力所能及的 " 正确之事 ",去爲了自己熱愛的汽車文化盡一份力。
關于内容本身的,歡迎留言讨論,酷樂雖然能力有限,但是車友裏面有很多厲害的兄弟 / 小姐姐,甚至更多牛掰的真正的車手大咖,可以在留言區讨論我們來找一些賽道比較有經驗甚至是成績很好的車手來給大家回答。
2 這個系列的内容分享,依然是出于「共享自願」的精神,内容方面無任何商業目的性的分享,僅僅是酷樂的興趣愛好。
也希望有更多的真正特别厲害的車友,能夠一起嘗試爲了所有的中文圈子裏的車友多傳遞分享一些知識和文化,嘗試爲了改變一下玩車的大環境做一些事情。
如果哪些「道德衛士」覺得不夠好,單純的要來刷刷存在感顯得自己非常的牛掰是來炫耀吵架的,那不好意思你還是不要來鬧騰了,直接互相拉個黑也是蠻好的。
懦夫才會躲在屏幕背後,以道德模範的水平自居,來通過語言的暴力去向他人發洩你對社會的不滿意,去無意識的制造矛盾,去宣洩因爲對自己無能而産生憤怒,去擴散垃圾情緒。
在吵架中取得勝利的人,從來都是人生最大的輸家。
「 窮則獨善其身,富則達濟天下 」
勇敢的人隻做證明題,去創造自己喜歡的世界,去做一些什麽讓這個世界變的更好。
我們依然是那個初心不改的先行者,雖然不可能被每個人理解,但是總會交到許多摯友,成就滿滿、樂在其中。
應了那句話:
「 如果每個人能理解你,那你該普通成什麽樣子 」
# 目錄 #
(一)樂趣無窮的金卡納與日常駕駛
" 金卡納 " 就是障礙賽
爲什麽要參加金卡納
比賽車速接近日常道路車速
了解車輛與輪胎的極限
視線決定了方向
(二)輪胎與車輛動力學
讀懂輪胎
開得 " 太猛 " 會丢失抓地力
掌控車輛平衡,獲得最快車速
越順就是越快
(三)賽前準備
熟悉比賽布局往往事半功倍
走賽道
繪制賽道路書
蹲下來,看的更準确
無人機
觀看其它車手的比賽
車手裝備及安全裝備
車輛整備
社交要素
(四)賽車線規劃(基礎)
參照物
靠參照物還是靠直覺
入彎點、彎心、出彎點
規劃金卡納行車線的基本原則
大同之中尋找不同:相似路段的細微差異
車手的自我修養 -3:控車精确度與一緻性練習
離樁 " 很近了 " 不如 " 精确制導 "
(五)賽車線規劃(進階)
優先關注最重要的彎道
将賽道看做一個整體,做出取舍
找出 " 散落在賽場裏的 " 小直道
創造有利的行車線小直道
" 偷出 " 賽段寬度
駕駛的一緻性與走線
(六)控車技巧
盡快找準車輛和輪胎極限
感官輸入與動作輸出
溫柔點," 更喜歡 "
不同的車,不同技巧
(七)享受駕控和比賽
制定比賽計劃
" 背誦 " 賽道與形成肌肉記憶(起跑前的冥想)
專注于自己的表現,而非比賽結果
捕捉瞬間細節,享受比賽樂趣
享受日常駕駛,将賽道控車技巧用在路上而非速度
曾經,我們就因爲熱愛,酷樂推出的《Driving on the Edge》系列《極限駕駛:賽車的藝術與科學》教程,受到全球車友的好評,獲得了原書作者# 邁克爾▪克魯姆先生 #的認可,并授予了版權,并且感謝# 機械工業出版社 #前輩的厚愛,本書合作出版的紙質版,已經可以上市購買。(目前已經第三次印刷)。
《Drivingon the Edge: The Art and Science of Race》
《臨界駕駛》
第一章 基礎知識和重量轉移
回顧 (第一節 俯仰及側傾)
回顧 (第二節 懸挂平衡)
回顧 (第三節 控車)
第二章 傳統駕駛技術
回顧 (第一節 180° 彎的傳統走線)
回顧 (第二節 初次接觸新賽道)
回顧 (第三節 目光所及)
第三章 走向完善
回顧 (第二節 刹車技術(一))
回顧 (第三節 刹車技術(二))
回顧 (第四節 刹車技術(三))
回顧 (第五節 刹車技術(四))
回顧 (第六節 刹車技術(五))
回顧 (第七節 刹車技術(六))
回顧 (第八節 跟趾)
回顧 (第九節 幾種不同的彎道走線)
回顧 (第十節 高級彎道走線詳解)
回顧 (第十一節 控制推頭和甩尾)
回顧 (第十二節 低速彎、高速彎、減半徑彎、增半徑彎)
回顧 (第十三節 減速彎、組合彎)
回顧 (第十七節 心理及身體因素)
第四章 賽道實戰
回顧 (第一節 起跑和首彎)
回顧 (第二節 超車和跟随)
回顧 (第三節 防守)
回顧 (第四節 混戰和碰撞)
回顧 (第五節 緊急情況和事故)
回顧 (第六節 雨戰)
回顧 (第七節 輪胎管理)
回顧 (第八節 燃油管理)
第五章 車輛設定
回顧 (第一節 與技師交流)
回顧 (第二節 初次調教之前)
回顧 (第三節 調教細節)
回顧 (第四節 調教問題及解決方法)
回顧 (第五節 調校策略)
回顧 Driver | 大 Boss 藤原文太夜訪秋名山,就是爲了調避震 Vol.33(第六節 避震器)
回顧 (第七節 數據分析系統)
第六章 其他知識
回顧 (第一節 前驅、四驅及極限駕駛)
回顧 (第二節 駕駛姿勢及身體因素)
「 花有重開日,人無再少年 」
人生短暫,愛你摯愛,奮力前行吧!
More
今日日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