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月 13 日,誇克迎來了高光時刻。
阿裏官方宣布推出 AI 旗艦應用——新誇克,将告别傳統搜索,升級爲一個 All in One 的 "AI 超級框 ",滿足用戶工作、學習、生活的各類 AI 需求。
而就在 " 新誇克 " 亮相的三天前,阿裏智能信息事業群的另一款應用 " 通義 App",也迎來了大改版。

對比兩者聲量,截然不同。當初通義 App 從阿裏雲分拆後,業内一度認爲,它和誇克将齊頭并進,成爲阿裏 AI To C 的 " 左右護法 "。但現在來看,誇克被賦予的戰略地位明顯超過了通義。
阿裏明确,全新誇克基于阿裏通義的推理及多模态大模型。未來,通義系列模型的最新成果都将第一時間接入誇克。此前,承擔通義大模型 " 展示窗口 " 這一功能的是通義 App,現在誇克直接取而代之。
還有一個細節是,通義 App 拆分被并入阿裏智能信息事業群後,原則上其産品與誇克平級,由吳嘉統一管轄。尤爲特殊的是,吳嘉對外還擔任了誇克的 CEO。
誇克 " 升 ",通義被 " 貶 ",似乎有迹可循。
一切可能都要追溯到,DeepSeek 爆火後,馬雲 " 閃現 " 阿裏杭州園區。據流出的照片來看,當時馬雲專門到阿裏西溪園區 C 區,在誇克等 AI To C 業務所在辦公區打招呼。
誇克 " 升咖 "
誇克和其所屬的創新事業群,業内一貫的評價是 " 最不阿裏味兒 " 的業務。
2025 年注定要在誇克的發展史上留下一筆。吳嘉表示," 此次升級的版本僅僅是全新誇克的一個雛形。随着未來模型能力的不斷叠代升級,希望誇克 AI 超級框就像機器貓的口袋一樣,能夠讓用戶在這裏進入 AI 世界。"
" 進入 AI 世界 " 成爲了關鍵詞,阿裏押注誇克,意在打造一個統一的超級流量入口。通過 AI 超級框或多種模态喚起方式,來通向阿裏生态系統産品和服務。
選擇誇克,是阿裏權衡過後的結果。大模型這波,大廠都有選手迎戰,字節主推豆包,騰訊的元寶,百度的文小言。若在同一基準線考慮,通義 App 是更好的對标選手。但現實情況是,經過了投流和 DeepSeek 兩波紅利後,通義 App 日月活都沒有明顯的起色。DeepSeek 是一條分水嶺,之前是豆包獨領風騷,後面元寶奮起直追,接入 DeepSeek 後的文小言也有了流量上的增長。
對于同時有開源和閉源大模型的阿裏來說,不可能選擇接入 DeepSeek。因此,通義 App 必然還是要與千問綁定。據光子星球了解,通義也嘗試過投流政策,或許是效果差強人意,最終沒有掀起太大的水花。
要想在 C 端突圍,阿裏要麽 All in 通義 App,加大投入力度,要麽換一個更有潛力的人選。
機會能落在誇克頭上,很大程度要得益于其在市場上的積累。
誇克曾透露過一個數據:2 億人正在使用誇克,其中 00 後年輕用戶占比超過一半。據 2025 年 1 月 AIGC RANK 中國 AI 應用排行榜,誇克平均日活 3369 萬,位列中國 AI 應用第一。
上面的數據對現有的 AI 應用是強有力的防禦,DeepSeek 沖得最猛的時候日活剛超 2000 萬,豆包推了一年日活不到 2000 萬。也正因如此,憑借誇克,阿裏才能重新回到牌桌上。

戰略上升重點體現在,升級後的誇克接棒通義成爲了用戶嘗鮮最新大模型的入口。誇克對外一直強調,其應用使用的是自研模型,與通義千問大模型沒有直接關系。
誇克也正在加大擴張的步伐,有消息稱,目前誇克招收了很多 AI 大模型标注審核團隊,以緻于西溪 C 區都快坐不下了。同時,北京誇克辦公區也在擴大規模。
阿裏的 To C 硬仗
同樣是升級,通義 App 和誇克走上了截然不同的道路。
改版後的通義洗掉了資訊化和工具化的味道,對标豆包,以一個統一而更加親切的虛拟形象對用戶開放使用。如果說,通義走的是 " 親民 " 路線,誇克則更偏向 " 專業 " 和 " 服務 " 平台。
到現在,阿裏 AI To C 的策略正在逐漸清晰:流量和資源傾向于誇克,集中先打爆一款産品;模型支持應用,應用反饋和展示模型最先進能力;同樣是 AI 應用,走差異化路線,而不是把所有功能都塞進一個爆款應用,并且同時攻克手機端和桌面端兩個市場。
阿裏選擇在這個時候打出誇克這張牌,既可以視爲對 DeepSeek 的回應,也是讓市場重新洗牌的契機。除了擁抱 DeepSeek 的騰訊和百度,其他玩家似乎都陷入了一種收縮的狀态。字節降低了豆包投流的優先級,将重點放在了智能提升。Kimi 的故事被 DeepSeek 戳破,放緩投流進度,轉而把重點放在了基礎模型研究上。

阿裏能否靠誇克逆轉形勢尚未可知,至少現在有了對外講述的 To C 新故事。
誇克從 " 備胎 " 轉正,随之的壓力也将到來。按照其新的定位," 将 AI 對話、深度思考、深度搜索、深度研究、深度執行整合到一起,以一個極簡的‘ AI 超級框’,滿足用戶所有需求 "。
誇克以前的核心群體主要是年輕人,在功能設計和升級中多會優先考慮這類群體的需求。對誇克來說,AI 可能是一個新的契機,将有機會成長爲 " 國民級 " 的應用。未來,誇克所服務的用戶群體将進一步擴大,低門檻和上手快成爲了關鍵因素。
還有一個問題,現在市面上所有的 AI 應用功能呈現分散的狀态,太多和太少是兩個極端,同樣意味着無法完全滿足用戶需求。現有的解決辦法是通過搜索和嵌入的 Agent 應用來引導使用,但依然不能把某一個服務的過程打通,讓用戶沒有卡點地享受使用過程。
這可能導向了 AI 應用的兩個方向,用戶是更喜歡小而精的功能,還是大而全的聚合?
以前,行業一度對 "AI 原生 "" 套殼 ""AI 搜索 ""AI 助手 " 有着很清晰的定義。
誇克,從多年的幕後走到了阿裏 AI 時代的舞台中心;百度文庫,從已經養老的舊業務到 AI 商業化新力量。以上,種種,或許都在提醒我們,不要輕易下定義,不要帶着有色的眼鏡去審視新舊産品。
直到現在爲止,各類應用都沒有把 AI 功能發揮到極緻,在工程化和洞察 AI 時代用戶新需求方面,還有很長路要走。對于未來的 Super App,更應該保持一種動态、開放的心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