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 年 11 月 23 日下午,最新款的硬核遊戲手機紅魔 9 Pro 系列正式發布。
關注智能手機市場的朋友可能知道,今年紅魔新機的這場發布會在時間選擇上可謂是相當 " 大膽 ",因爲它其實與好幾個友商都 " 撞車 " 在了同一天。
老實說,這并不是一件小事。因爲它實際上也從一個側面表明,紅魔方面對于這一代産品的自信心,很可能比很多朋友預想的要高不少。
這樣的自信從何而來?一方面大家都知道,現在整個市場裏的 " 硬核遊戲手機 " 廠牌比過去少了不少。但與此同時,紅魔方面公布的銷量數據卻顯示,他們的産品客觀上已經能夠與其他很多頭部品牌的同價位機型 " 掰掰手腕 ",确實在市場層面站穩了行業頭部的地位。
另一方面,有關注紅魔 9 Pro 系列的朋友可能會記得,它這次有一個非常突出的設計特點,那就是在後攝模組區域,全行業唯一一個在旗艦機上實現了完全不凸起的 " 純平 " 造型。
把攝像頭做平難嗎?很難,而且還是個系統工程
将攝像頭做到 " 純平 " 很難嗎?關于這個問題,我們也咨詢了業内的資深人士。據悉," 背部純平 " 的設計就意味着紅魔不得不去同時解決後蓋玻璃的 " 透光性 " 和 " 強度 "、" 厚度 " 等多重難題。
同時由于此前行業裏長期沒有廠商采用 " 不凸起 " 的後攝模組設計,這就導緻紅魔方面必須要自行去大量定制,而非靠 " 非公版 " 設計、更精緻的組件,來盡可能地縮小攝像頭組件的體積。
此外,在成功縮小了後攝組件,實現了 " 不凸起 "、" 一體化 " 的設計的基礎上,紅魔 9 Pro 系列還必須要實現性能、散熱、電池容量,甚至是後攝影像質量的再度進化。而這,自然也就對機身内部的堆疊結構,以及每一個相關子系統的用料,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大量颠覆性的設計,其實已經是紅魔的 " 日常 "
有意思的是,回溯曆史其實不難發現,類似紅魔 9 Pro 系列 " 純平攝像頭 " 這樣,既突破行業固有認知,又實際上技術難度非常大的設計,早已成爲了紅魔品牌自創設以來的 " 日常 "。
比如,早在 2018 年的初代紅魔電競手機上他們就已經提出,傳統手機的散熱模式 " 堆料 " 再狠,本質都隻會讓芯片的熱量更快地傳導到外殼,最終還是要靠外殼的輻射熱和與人手的接觸來 " 散熱 "。隻有通過真正的機内風道,讓外部的冷空氣直接吹進機身,才能實現 " 主動排熱 " 的效果。
與此同時,也就是在初代的紅魔電競手機上,他們就實現了功能極其豐富的 " 遊戲插件 "。從輔助準星到反色顯示,再到适配不同遊戲的音效,這些功能此前很多都隻出現在電競 PC 上,而紅魔率先将其在智能手機上實現,可能當時他們自己都沒有意識到,很快這些功能便會成爲友商 " 緻敬 " 的對象。
這還沒完,到了紅魔 Mars 上,則迎來了行業首創的電容觸控式肩鍵。與傳統機型相比,它讓 " 遊戲手機 " 的操控邏輯真正變得更像是玩家熟悉的手柄。且與行業中的其他競争對手相比,紅魔的觸控肩鍵方案自誕生至今,一直就保持着采樣率最高、反應速度最快的記錄。
再之後,紅魔 3 在行業中首創了主動式風冷散熱,在機身裏塞進了一顆真正的渦輪風扇。它不僅可以爲 SoC" 排熱 ",甚至還能在充電時輔助爲電池降溫。自此之後,紅魔遊戲手機的 " 性能神話 " 就此開啓,而 " 旗艦散熱看紅魔 " 也從此成爲了大量玩家挂在嘴邊的口頭禅。
當然,對于最近幾年的紅魔遊戲手機來說,屏下攝像頭自然也是不可不提的一大亮點。自紅魔 7 Pro 開始,紅魔至今已連續四代産品延續屏下攝像設計。從用戶的評價來看,屏下攝像頭賦予紅魔的競争力,也早已不再局限于 " 完整無遮擋的遊戲畫面 ",而是使得越來越多人開始将紅魔遊戲手機視爲當前造型最科幻、看起來最有 " 旗艦範 " 的全面屏設計标杆。
爲何紅魔總有新的想法?研發是一方面,市場也很關鍵
當然,市場競争如此激烈,隻要是有追求的品牌都不可能不去做技術創新。但相比之下,紅魔的技術創新往往有兩大特點,一個是其獨創性非常明顯,幾乎不跟風、也很少被跟風。其次就是成功率非常高,一個優秀的設計可以延續很多代産品,說明其得到了市場的充分認可,而不會像有些産品那樣,前一代産品上有的設計下一代就沒了。
爲什麽紅魔可以做到這些?一方面,自然可以說紅魔的設計師 " 敢想 "、" 敢做 ",而且品牌對産品設計給予了足夠多的技術和資源支持,允許他們進行長期的研發積累和試錯。
但從另一方面來說,不得不承認紅魔在他們的産品功能規劃上,總是能夠精準命中玩家内心裏最渴望、但有時候甚至都不敢說出來的那些 " 小九九 "。
就拿紅魔遊戲手機 9 Pro 系列爲例,大家都知道第三代骁龍 8 這次具備端側大模型 AI 計算能力。但其他品牌大多将這種能力用于問答、繪圖等 "AI 助手 ",而紅魔呢?他們将第三代骁龍 8 的端側 AI 能力訓練爲了既能充分發揮遊戲性能,又能自動省電的獨家性能調度大模型。同時還借助這種能力,實現了手機自動識别屏幕上的内容,通過 AI 判斷遊戲畫面來自動觸發的新形态 " 輔(wai)助(gua)" 功能。
這還沒完,在最近幾代紅魔遊戲手機的 " 遊戲空間 " 裏,都能找到一個名爲 " 引力平台 " 的功能。它一方面相當于紅魔外設的 " 裝備庫 ",可以在手機連接到手柄、鍵鼠、無線耳機等配件時,自動觸發相應的适配功能,比如自動優化遊戲鍵位等等。
另一方面,借助 " 引力平台 ",紅魔方面也将各大主機串流、雲遊戲等功能集中在了一起,從而配合手柄實現了在手機上 " 一站式 " 玩 PC 遊戲、主機遊戲,以及手遊投屏到電視、顯示器等功能。使得它本身在功能體驗上,也已經超越了 " 遊戲手機 " 的範疇,成爲了一個更加綜合的、囊括一切遊戲的 " 全能終端 "。
關注紅魔 Pro9 系列發布會的朋友可能還記得,紅魔遊戲手機在今年的 " 雙 11" 期間,已經得以跻身旗艦級手機銷量排名的前十。要知道,同一份榜單裏不乏某果、某爲這樣的 " 大衆旗艦 "。紅魔能夠取得這樣的成績,既說明它現在确實市場表現驚人,但反過來說,賣得多自然也就能夠得到更多的用戶反饋,從而更進一步地讓産品貼近消費者的需求。
實力更強、産品更多,紅魔 " 擴圈 " 正當其時
回到本文開頭,除了純平的攝像頭之外,其實大家會發現在紅魔 9 Pro 系列上,它還有了更多更考慮日常使用體驗的細節,比如全功能的 NFC、比如紅外遙控的發射孔、比如能夠測心率的屏下指紋……
我們當然可以說,這同樣源自紅魔方面對玩家日常需求的洞察,體現了當代手遊愛好者希望 " 遊戲手機 " 也能有更好日常體驗的消費需求。
但是從另一個角度去考量,當紅魔如今在銷量榜上已經可以名列前茅,當一款 " 硬核遊戲手機 " 在功能設計上更加講求科技美感、開始更多追求日常實用性,當他們敢于在發布會的時間選擇上 " 撞車 " 其他友商,并且在發布會上明确宣布,将進軍電競 PC 領域的時候。
這又何嘗不是紅魔影響力 " 破圈 ",達到一個全新階段的證明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