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海客新聞援引《每日郵報》12 月 10 日報道,澳大利亞一家實驗室丢失了數百份緻命病毒樣本,造成生物安全 " 重大漏洞 "。

12 月 8 日,昆士蘭州衛生部長尼科爾斯宣布,目前有 323 瓶活病毒下落不明。

其中包括近 100 瓶亨德拉病毒、兩瓶漢坦病毒和 223 瓶狂犬病毒——這些病毒對人類都是極其緻命的。

昆士蘭當局堅稱,雖然這些樣本可以用作武器,但這 " 不是業餘愛好者能做的事 "。
樣本于 2021 年丢失,但調查人員直到 2023 年 8 月才證實了洩露事件。
據報道,昆士蘭州公共衛生病毒學實驗室儲存緻命病毒的冰箱發生故障,導緻這些病毒丢失。

昆士蘭州當局等待了一年才獲準打開儲存樣本的冰櫃,本月才得以确認樣本丢失。
目前尚不清楚這些樣本可能在何處或是否已被銷毀。但目前沒有證據表明公衆因樣本的消失而面臨感染風險。

據媒體報道," 這些病毒樣本在低溫冰箱外會迅速降解,變得不具傳染性," 昆士蘭州衛生部長解釋道," 過去五年來,昆士蘭州沒有發現過人類感染亨德拉病毒或狂犬病毒的病例,澳大利亞境内也從未報告過人類感染漢坦病毒。"
當被問及爲何沒有盡早告知公衆這一違規行爲時,尼科爾斯表示,這也将成爲審查的一部分。
據公開資料,亨德拉病毒舊稱馬科麻疹病毒。是一種新的人畜共患病毒性疾病病毒,于 1994 年到 1995 年間在澳大利亞昆士蘭州布裏斯班郊區的亨德拉首次被發現。這種病毒造成的疾病其典型特征是嚴重的呼吸困難和高死亡率,還表現爲人接觸性感染。
漢坦病毒,又名腎綜合征出血熱病毒 ( HRSV ) ,最早于 1978 年從黑線姬鼠中分離成功。分布在我國、朝鮮半島、俄國和其他東半球地區,可引起人的腎綜合征出血熱。宿主主要是齧齒類動物(比如老鼠),人在接觸這些動物的體液或糞便後可能感染病毒。
編輯|陳柯名 蓋源源
校對 |段煉
每日經濟新聞綜合自海客新聞、公開消息等
感謝關注每日經濟新聞,每天都有精彩資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