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洞見 muye
做好自己的事,時間會證明一切。
演員王志文說,《天道》主角丁元英,是他演過最 " 邪 " 的人物。
他生活平淡如水,一根油條,一碗米線,有滋有味;一杯清茶,一曲音樂,自得其樂。
他特立獨行,不強融圈子,不尋求理解,安靜地享受着獨處的快樂。
他從不與人争辯,毛孔裏滲透着對世俗文化的包容,包容到不屑跟任何人講道理。
年輕的時候覺得丁元英很清高。
年過四十才發現,他懂得如何節約自己的能量,不被外界幹擾,不被情緒左右。
人到中年,每個人都在負重前行,我們都應該學學丁元英過節能的生活。
01
不社交
丁元英從國外回來後,并沒有選擇回老家,也沒有留在朋友多的北京,而是去了誰也不認識的古城。
他想找一個誰也不認識自己,誰也聯系不到自己的地方靜靜地一個人生活。
在古城他除了一日三餐,從不出門。
他整天在家喝茶、抽煙、聽音樂、讀書,對文化宗教和金融進行深度思考。
在獨處中,他錘煉着自己的内心,不斷完善自己。
餘秋雨說過:在人際交往上,經常減肥排毒,才會輕輕松松地走以後的路。
人到中年,肩上擔子越來越重,時間也越來越有限。無效的交際,除了耗費精力,别無他用。
高質量的生活,從遠離社交開始。
作家周國平自稱是 " 宅男 ",平時有什麽活動,他能推就推;同行聚會,也很難見到他的身影。
若非緊急事務需要處理,很少有人能聯系上他。
大多數時間,他都會關掉手機,獨自待在書房,避免被人找上門來。
隻有早晚時分,他才打開手機看看微博和新聞,處理一下相關事務。
沒有世俗喧嚣的打攪,他才得以全身心投入創作,寫出了一系列脍炙人口的作品。
太過熱鬧的喧嚣,終究是對自己的消耗。
人到中年,把社交設置成 " 節能模式 ",告别外界的喧擾,尋得内心清淨的獨處。
與其在觥籌交錯中耗費心力,不如在靜谧中豐富自己。
02
不糾纏
丁元英和芮小丹到廣場遊玩,芮小丹跑去跳舞,丁元英坐在旁邊椅子上欣賞。
這時,一個女人徑直走過來坐在芮小丹的位置上,丁元英往旁邊讓了讓。
女人又繼續往外擠,丁元英索性站了起來。
女人把占來的位置讓給了同伴,丁元英連對方都不看一眼,直接起身離開。
芮小丹發現後,走過來笑着說:" 這麽輕而易舉就被人打敗了?"
丁元英笑而不語。
在我看來,丁元英并不是被人打敗了。
俗話說得好:甯與智者打一架,也不跟爛人說句話。
遇到小人糾纏時,置之不理是最好的處理方式。
曾國藩在長沙嶽麓書院讀書時,他在窗邊閱讀,室友怪他擋住了光線,他二話不說就搬到了床邊。
過兩天,室友又責怪他在床邊讀書,吵得人沒法睡覺了。
曾國藩什麽也沒說,改朗讀爲默讀。
不久,曾國藩考中了舉人,室友則籍籍無名。
碰到如此難纏的人,任誰都會覺得生氣,爲什麽曾國藩偏偏對他置之不理?
因爲他的時間比對方的寶貴,他的精力比對方的值錢。
中年以後,對待爛人爛事,不聽、不看、不理。
把時間分配給書籍,分配給興趣,分配給運動,分配給對生活的熱愛。
别讓爛人濺一身泥,莫被爛事惹一身騷,及時止損是最節能的活法。
03
不解釋
有人在微博上問蔡瀾:先生,我該如何面對别人的非議?
蔡瀾回了四個字:" 不理沒事。"
不是所有的誤解,都必須澄清;也不是所有的人,都配得到你的解釋。
《天道》中,丁元英有兩次因爲誤解而遭到非議,可他卻始終保持緘默。
第一次是他去面館吃面,老闆湊過來問他是做什麽工作的,在哪裏發财?
丁元英稱自己沒有工作,沒有上班,還調侃老闆說:要不,我來這兒打工?
老闆臉色一變搬個凳子坐在門口,嘴裏嘟嘟囔囔,諷刺他好吃懶做、遊手好閑。
丁元英笑了笑,不解釋,繼續吃面。
想要把這件事情說清楚,不是三言兩句就可以的,需要和老闆解釋很久,浪費時間和精力,因此他選擇不解釋。
還有一次是芮小丹去世後,小丹的同事都指責丁元英冷酷無情。
小丹的父親也對他極度不滿,不讓任何人告訴他小丹墓地的位置。
丁元英真的冷酷無情,不愛芮小丹嗎?
在得知芮小丹的死亡消息時,他氣血攻心,瞬間面無血色。
可丁元英并沒有做任何解釋,在他心裏,對芮小丹的感情不需要向别人解釋。
作家水木然說過一句話:人一旦習慣了解釋,就會極大程度上削弱自己的能量。
每個人都會被惡語中傷,你若句句放在心上,句句都辯白,不過是在浪費精力。
懂你的人,無需解釋心自明;不懂你的人,即便你說破嘴皮仍蒼白無力。
做好自己的事,時間會證明一切。
04
不在乎
尼采說過:大多數人都活在别人的眼光裏。
太過在意别人的看法和評價,隻會讓你在敏感的情緒中不斷内耗自己。
《天道》裏的丁元英,從不在乎世俗的眼光,别人的看法根本影響不到他。
父親病危,他詢問醫生如何讓父親離開這個世界,避免父親遭受病痛折磨。
大哥聽到後非常憤怒,認爲這麽做是大不孝,會被别人戳脊梁骨。
無論病情如何,都要堅持治療,不能讓外人說他們不孝。
母親也說,如果丁元英拔管子,會讓全家被人指指點點。
面對大哥和母親的質疑,他淡淡說道:" 如果我孝順的口碑,是以我父親的痛苦和尊嚴爲條件的話,我真不知道我是個什麽東西。"
如果父親能夠得到救治,他會盡心盡力救治,他認爲這是責任。
可如果真的無法醫治了,他隻想讓父親有尊嚴地離開,至于别人如何評價他,他毫不在乎。
生活中,有些人活得很累的根本原因,就是因爲太在乎周圍人的眼光。
别人的一言一行、一颦一笑,都操縱着他們的喜怒哀樂。
馮唐在《活着活着就老了》中寫道:
" 别人怎麽說是别人的事,不要把它當回事,自己的能量,自己的時間,還有更多更好的地方去投入。"
人生短暫,把寶貴的能量浪費在别人毫無價值的評價上,是一個人最大的愚蠢。
外界的任何聲音,都隻是參考,不喜歡就不要參考。
任它東風、南風,統統都是耳旁風。
人生下半場,從容面對外界的風言風語,做好自己,無愧于心就好。
作家池莉說:
" 中年人周圍幾乎沒有人可以幫你,全是吸能量的,要建立自己的能量自給系統,不然狀态會每況愈下。"
年過四十,請務必守好你的能量,别讓它消耗在那些無法回饋你的地方。
你隻有能量充沛,才能活得漂亮。
點個贊吧,與朋友們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