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 2024 年 1 月, AITO 問界以前三周銷量累計 2.01 萬輛,超越理想成爲新勢力品牌銷量第一。
經過了四年的 " 磨合期 ",賽力斯與華爲合作推出的 AITO 問界 M 系列似乎終于給賽力斯帶來了一次 " 逆天改命 " 的機會。
日前,賽力斯發布了 2023 年的業績預告,預計公司 2023 年度實現營業收入 355 億元到 365 億元,同比上升 4.09% 到 7.02%:預計 2023 年度實現歸屬于母公司所有者的淨利潤 -27 億元到 -21 億元,與上年同期虧損 38 億元相比,虧損面有所收窄。
一邊是問界 M 系列的持續爆單,一邊是賽力斯業績仍舊難掩虧損。可以說,選擇與華爲合作,賽力斯早已經壓上了最後的籌碼。
雖說,目前最終結果尚未揭曉,虧損也仍在持續,但至少現在賽力斯還留在 " 牌桌 " 之上,而且今年的 " 開局 " 也的确比去年要強上不少。
問界爆單,賽力斯虧損收窄
" 起死回生,真不容易!" 這是華爲常務董事長、終端 BG CEO、智能汽車解決方案 BU 董事長餘承東對問界在 2023 年表現發出的感慨。
在流量效應與種種争議之下,問界品牌自發布以來雖經曆過高光,也陷入過很長一段時間的低谷期。
在産品發布之初,問界憑借着差異化打法,以智能座艙及智能駕駛爲賣點,疊加華爲的品牌效應,成功在市場上打出了聲量。
然而,在 2022 年 11 月,問界 M7 在中保研碰撞測試中的表現不佳,再加上又有着定位模糊、賽力斯未做好售後服務等其他問題,老款問界 M7 的 " 高光時刻 " 并沒有持續太長時間。
根據乘聯會數據顯示,2023 年 1-8 月,問界 M7 的累計銷量僅爲 7936 輛,而 4 月以後,問界 M7 的月銷量更是連續低于千輛,最低時僅 432 輛。
也正因如此,賽力斯認爲前三季度銷售低迷,固定費用及相關費用較高,加之上半年加大市場促銷力度以及原材料成本居高,是影響 2023 年業績的重要因素。從數據端來看,賽力斯 2023 年前三季度累計營收 166.8 億,累計虧損 22.94 億,其中,僅 Q3 虧損就達到了 9.5 億。
結合去年前 8 個月的 " 戰績 " 來看,這樣的銷售水平與業績,的确讓人很難對改款 M7 抱有太高的期待。
圖片來源:賽力斯發布業績預告
但實際情況是,新 AITO 問界 M7 在 2023 年 9 月 12 日正式發布後,訂單就不斷增加,尤其是在國慶假期間爆單,這對于賽力斯和華爲來說,都是天大的利好。而餘承東在日前表示,AITO 問界新 M7 上市四個月累計大定突破 13 萬輛大關,而這次爆單也成爲了行業的現象級事件。
根據官方最新數據,2023 年 12 月賽力斯汽車銷量達 31490 輛,月度銷量首次突破 3 萬創曆史新高,同比增長 210.03%;2023 全年累計銷量達 106703 輛,同比增長 33.31%。可以說,新問界 M7 的爆單,着實超出賽力斯與華爲智選車團隊幾乎所有人的預期。
從剛剛發布的财報預告顯示,賽力斯預計 2023 年淨虧損爲 21 億 -27 億。也就是說,如果按照去年前三季度累計虧損 22.94 億來算,賽力斯去年 Q4 業績可能在盈利 1.94 億到虧損 4.06 億之間波動。
不管怎麽說,随着問界新 M7 的持續爆單,賽力斯在業務端的虧損确有一定程度上的收窄。另一方面,賽力斯官方認爲,2023 業績變動另一個主要因素是,高端化智能電動汽車核心技術和産品的研發投入較高,導緻研發費用和人工成本增加。
換言之,與華爲合作後,賽力斯雖然取得了一定的銷量助力,但還沒有帶來非常直觀的财務收益,甚至因爲要在問界車型上投入巨大的銷售費用、研發費用等反而加大了虧損。
據賽力斯 2022 年财報顯示,其銷售費用達 48.2 億元,同比增長高達 276.55%,相應的其 2022 年歸屬于母公司股東的淨虧損也達 38.32 億元;去年前三季度,賽力斯研發費用爲 10.91 億元,同比增長 20.42%。
而從賽力斯近年來的虧損額度來看,2020、2021、2022 三年分别虧損爲 17.29 億、18.24 億和 38.32 億元,再加上 2023 年的 21-27 億,四年累計虧損達到 100 億左右。不過,從另一個角度來說,其實 100 億在造車圈隻能說也就 " 那麽回事 "。
在現階段的國内智能汽車市場,100 億當個 " 入場券 " 還行,真要說站穩腳跟,進而把車賣好,100 億說起來已經真的很 " 便宜 " 了。
雖說,賽力斯在與華爲合作之後,失去了一個自主車企的 " 靈魂 ",不過,其也換來了繼續留在 " 牌桌 " 上的資格。而随着問界 M 系列的持續放量,接下來的賽力斯才真正能在 " 生存 " 之外,開始尋求如何進一步盈利。
業績上漲,仍需穩住交付關口
而在盈利之前,随着問界新 M7 的爆單,關于終端銷售與産能交付的問題,卻先一步引發了準車主與廣大網友的讨論。
此前,钛媒體 App 就曾對問界新 M7 的交付問題進行過深入調查。僅去年兩個月的大定訂單,超過去年全年的銷售成績,這對于問界來說既是 " 起死回生 " 的關鍵,同時也是一種 " 甜蜜的負擔 "。
終端銷售快速湧入的訂單超出了所有人的預期,問界新 M7 的交付時間也被随之拉長。如何承接好這部分激增的訂單,并将其如期交付落地成了最爲關鍵的挑戰。而一向 " 隐居 " 幕後的賽力斯,也被輿論推向公衆的聚光燈之下。
而想要快速補齊新 M7 激增的産能缺口,賽力斯方面付出的 " 代價 " 也同樣不小。此前,爲了完成華爲的年終沖量目标,餘承東也到了該工廠 " 督戰 ",并對整個産業鏈和供應鏈追加投資 10 個億,并增加了 2 萬工人。
對此,有業内人士向钛媒體 App 表示,這種舉全部資源保交付的舉措,對于賽力斯的工廠以及問界的銷售終端,影響主要在于短期生産壓力驟增,對生産體系沖擊大。高頻次的技術人員流動,可能會導緻生産一緻性、産品質量等負面影響。
當然," 代價 " 自然也沒有白白付出。從 1 月銷量來看,盡管各大車企在年初就陸續開始重燃價格戰火,但從目前新勢力的交付榜單來看,問界與去年大火的理想仍在進行榜首争奪。
此前,理想汽車已經連續兩周失去銷量冠軍,終于在第三周追上了問界奪回銷量榜首,交付達 0.76 萬輛,略高于問界的 0.73 萬輛,不過綜合前三周累計交付仍是問界略勝一籌。
值得關注的是,1 月 9 日發布周銷量榜單被問界超越後,理想汽車在 1 月 10 日就快速作出應對。理想汽車銷售顧問向钛媒體 App 表示,官方于 1 月 10 日中午開始向各大門店發布了春節前優惠政策。以北京地區爲例,将現金優惠力度從上月的 3.6 萬元提升至本月的 4.3 萬元。
而理想的降價也成功達到目的,提前收割了一部分年前的購車需求,這也讓理想在 1 月第三周重回新勢力銷量第一。不過,問界新 M7 現在手裏還有大量的訂單未交付,爲了留住客戶,問界也進行了現金補貼。
雖然理想汽車官方将此次的擴大優惠歸因于 BBA(奔馳、寶馬、奧迪),其也不願與問界和背後的華爲展開直面競争。但問界則大大方方地将理想汽車視爲頭号對手,雙方的一線銷售更是始終充滿火藥味。
而一旦問界能夠持續穩住交付關口,或許真有可能将去年大火的理想汽車拉下馬來。對此,賽力斯方面更是表示,進入 2024 年,随着問界的産能持續提升,問界 M7 和 M9 積攢的訂單也将得到交付,預計在 2024 年 Q1,賽力斯是有機會扭虧爲盈,甚至有可能單季度盈利超 10 億。畢竟,問界 M9 的單價超 50 萬,也意味着将有更大的利潤空間。
但從另一方面來說,賽力斯目前的業務仍舊高度依賴華爲的支撐。而站在華爲的角度,随着問界、智界系列車型的熱銷,未來華爲智選車業務也将持續圍繞鴻蒙智行加速與車企合作。
從日前業内曝光的消息來看,華爲正在爲智選車建設獨立的鴻蒙智行門店,預計 2024 年,華爲新建的鴻蒙智行門店數量将達到 800 家左右,2025 年沖擊 1000 家。
接下來,随着智選車業務的鋪開,合作車型日漸增多," 全力奔跑 " 的華爲或許需要着重考慮的是,如何協調好合作的車型。
而在一衆先後 " 入圈 " 華爲的車企之中,賽力斯無疑是與華爲 " 綁定 " 最深的品牌,在華爲擴圈之後其 " 獨寵 " 地位是否會産生動搖,也将成爲今年的一大看點。
究竟仍是華爲的 " 小甜甜 ",還是泯然衆人成爲 " 牛夫人 ",就要看賽力斯今年的表現了。
(本文首發钛媒體 App,作者|常笑,編輯|張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