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檔一到。
又是優劣難辨的古偶大亂鬥。
哪一部是你的下飯神器?
Sir 挑了半天,最終還是決定先看争議最大的它——
安樂傳
熱巴與龔俊,兩大顔值頂流,湊 CP 沒毛病。
但眼尖的毒飯肯定吐槽:
這海報,這濾鏡 ……Sir,你審美退化這麽多嗎???
放心。
Sir 沒有被綁架。
本來看完預告,Sir 就認定了又是一部高度雷同的甜寵。
但《安樂傳》在裸奔無宣傳的情況下,依然喜提全網第二的熱度。
還有吵翻天的兩極口碑,反而勾起了 Sir 的好奇——
好家夥。
本來隻是想湊湊熱鬧。
結果一口氣炫六集。
居然 …… 上頭了。
平心而論,《安樂傳》作爲頭部大劇,制作和審美都有不少硬傷。
但被觀衆集體吐槽後,劇方的虛心态度也算加分吧——
而在 Sir 看,《安樂傳》的小突破在于反套路。
這幾年,偶像劇幾乎就隻有兩種路線。
比如現男友爆紅後。
偶像劇少了虐,隻剩下甜。
而且常常是不顧人物邏輯的阿巴斯甜。
再後來。
女性意識崛起,瑪麗蘇和傻白甜都不吃香了,年輕人集體抵制戀愛腦,國産劇又玩起了忘年姐狗戀的爽劇模式。
如很多網友所說,《安樂傳》空降首播的第一集,觀感是有點離譜。
熱巴演的任安樂,設定算是新鮮。
社交和戰鬥屬性都拉滿的女水匪。
某次在船上遇到海盜,英姿飒爽的她,救下了太子韓烨(龔俊 飾)。
接下來,讓人摸不着頭腦的來了。
這位姐不要賞賜,不要官階,隻要 ……
太子妃之位。
見太子婉拒。
她就霸王硬上弓——
用三萬水師求婚,還動用群衆壓力,說什麽 " 已經共度過良宵,傳出去大家都明白了 "……
男主立刻達咩。
觀衆懵了:
倆人剛認識,女主是怎麽愛上男主的?
沒說清楚啊!
不清楚都算了,這性轉版的 " 性騷擾 " 又怎麽說?
事實上,辣眼的姐狗戀,就是《安樂傳》放的第一個煙霧彈。
認真你就輸了。
耐點性子追下去,就會發現——
男女主都沒那麽簡單。
甚至不是善茬。
并不是說他們都是反派。
而是基于自己的身份和理想,都有自己的執念。
爲了掩飾執念,他們必須戴上面具。
對男主來說,面具是 " 深情奶狗 "。
第一集的人設,在很多女觀衆看來,是傻白甜的性轉版。
愛着十年未見,被關在深山的罪臣之女,面對大美女任安樂的攻勢,居然完全不爲所動。
這禁欲得有點離譜了吧。
其實他不動心,不單純是因爲專一。
更因爲——
他有防備。
他非常确定,任安樂過分主動的背後,一定有更隐秘的動機。
試問一個能統領三萬水師的女人,怎會如此戀愛腦?
然而。
如果把太子設定得過于聰明,似乎也不合邏輯。
畢竟,一個錦衣玉食的太子,又怎麽能迅速搞懂複雜的人心呢?
《安樂傳》是有在紮實設計人物的。
而這些設計,不能被粗暴地歸納成刻闆的标簽。
男主對女主的撩,是婉拒後的回避,就是他基于太子身份,唯一能做到的靜觀其變。
同樣。
任安樂的面具,叫 " 笨蛋美女戀愛腦 "。
爲了立穩水匪的粗蠻人設,她經常故意表現得非常沒文化。
上一秒空中耍帥。
下一秒忘記台詞。
還經常亂用成語鬧笑話,就像《還珠格格》裏的小燕子。
還有一個細節。
任安樂每次見到太子,都會滿臉桃花。
但隻要太子餘光沒注意到她的時候。
任安樂就會心事重重,目光如炬。
你能明顯感受到——
這個角色有野心,更有怨恨。
第三集,答案揭曉:
還記得前面提過,男主愛着罪臣之女吧——
" 任安樂 " 這個名字,就是任安樂的終極面具。
十年前,她叫帝梓元,她的父親是朝廷重臣。
官場險惡,樹大招風。
帝家本忠心耿耿,卻突然卷入謀反風波,被滿門抄斬。
太子以一紙婚約爲由,阻擋了帝梓元被殺。
按理說是帝梓元的恩人。
可爲什麽,帝梓元卻要反過來欺騙太子,把他當成複仇的棋子呢?
因爲在皇帝眼裏。
帝梓元被殺隻是時間問題,将她流放,隻是礙于先帝情面。
但太子卻天真地以爲,隻要平定朝廷之亂,就能将帝梓元光明迎娶。
更明白權力運行邏輯的帝梓元早看懂——
自己與太子,本質勢同水火。
與其不安地等待太子打救,不如自己先支棱起來吧。
這是《安樂傳》在角色設定上的進步——
戀愛腦和事業腦,都不是爲了迎合觀衆口味,就能随意改變的人設。
而是基于真正的自我覺醒,以及計謀的必須。
如果是男強女弱的偶像劇, 會說女主會借助太子的偏愛,尋求權力的特赦。
但任安樂要的不是這些。
她要一個還家族清白的名聲,一個能堵住悠悠之口的真相。
如果是盲目迎合的大女主事業劇, 會讓男主變得更蠢,配合任安樂的複仇。
但《安樂傳》沒有選擇這條更簡單的路。
核心是愛情。
但它更想演繹——成人世界裏,勢均力敵的愛情。
雖然随着了解越深。
兩人的 " 假意 " 逐漸變成了 " 真情 "。
但雙方都明白,一個人的本意是借着女主的 " 魯莽 " 和智謀整頓朝綱,一個人的本意是借着男主的地位和正直達到全面複仇。
就像《一代宗師》的宮二與葉問。
百般滋味,難舍難分,正是從險象環生的交手開始。
當然,不是說《安樂傳》高深莫測。
從目前的劇情來看,兩人的互動雖然有點土,有點油,但半真半假,葉底藏花的 " 甜 ",确實帶來了不少笑點,可以當成喜劇來看。
但越往後,查出的案件越深,牽涉到的利益越多,倆人互相投入的情感越深,這糖,說不定就會變成讓人痛感十足的玻璃渣。
要知道。
接下來,甚至還有假帝梓元 " 插足 " 的戲碼出現。
但僅僅如此嗎?
不。
同樣也像《一代宗師》的名句。
見自己,見天地,見衆生。
其實。
越看到後面,你就越發現——
讓男女主碰撞出火花的,不僅是那些真實鮮活的互動。
還有年輕熾熱的赤子之心。
女主的名字早已透露出答案:任安樂,人人安居樂業的意思。
于是在她的眼裏。
排在複仇之上的,最重要的是 " 人 ",是千千萬萬個帝王将相們看不見的,普通人。
就拿她經辦的第一個案子來說——
會試舞弊案。
所謂會試,是千千萬萬個底層人實現階層上升的唯一通道,多少普通人十年寒窗,掏空父母積蓄,隻爲進京趕考,謀一份差事。
但如今,這上升通道早已被有錢有權的人給壟斷了,甚至于會試的主考官,也被權臣忠義侯買通。
公平,早已成了一紙笑談。
所以。
表面上,嚴辦這個案子,是女主複仇計劃的第一步:
揪出帶頭舞弊的忠義侯之子,給他以釜底抽薪的打擊。
但實際上呢?
讓她産生 " 使命感 " 的,還是這不公之下,那些被忽略,被蒙蔽,被替代,被奪走了機會的普通年輕人。
與任安樂同辦舞弊案的,有一個叫黃浦的四品官。
他同樣是會試舞弊的受害者。
五次科考,數次被顯貴頂替名額,明明有才華,卻年過四十,才得了這四品官的位子。
僅僅是道德敗壞,欲望膨脹的權臣們膽大妄爲嗎?
不。
還有每一個出身低微,但害怕擔責,害怕烏紗帽不保,而選擇抛棄良心,草草結案的基層官員。
于是。
劇集裏出現了讓 Sir 極爲感觸的一幕:
大理寺卿不顧反對草草結案。
結果,以黃浦爲首的底層官員一個接一個地主動摘下烏紗帽。
脫下官衣。
他接受了杖刑,帶着其他官員一起擊鼓鳴冤。
誓死,要爲素不相識的普通學子們讨個公道。
是的。
這個世界上,不僅有高山仰止的節操。
還有無法爲自己鳴冤的衆生。
而後者。
才是這部劇裏,任安樂種種行爲的底層邏輯。
包括後來的江南水災貪污案。
以及爲了邊疆百姓暫時放下複仇。
隻有年輕的、赤誠的心,才願意不顧一切地,爲那些無法發聲的人讨回一點公道。
而這,也是 Sir 能一口氣看 6 集的主要原因。
不可否認,兩年前《安樂傳》就已經殺青。
這一次的空降也來得非常突然,所以就如網友所說,看得出來劇情經過了較大改動,台詞和嘴型對不上,特效也有點五毛。
但 Sir 還是覺得。
敢于反套路的《安樂傳》,就像去年意外出圈的《蒼蘭訣》。
當一個類型被認爲已經玩不出新意,内卷嚴重,且積壓了無數庫存,你敢不敢拆除套路,注入新的變化?
哪怕這樣的變化,一開始會引來非議甚至是棄劇。
在 Sir 看。
在國産劇普遍隻敢打安全牌的今天,任何一次敢錯的嘗試,都值得欣賞。
本文圖片來自網絡
編輯助理:老闆娘沒有假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