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關将至,電影市場馬上也要迎來激烈的 " 厮殺 " 場面,其中不乏一些喜劇電影助陣。
隻是在這熱鬧的賀歲檔中,作為曾經國内喜劇電影的開山鼻祖的馮小剛,已經整整四年沒出現在賀歲檔了。
而在日漸蓬勃的電影市場,大家也已許久未見其身影,馮小剛的 " 消失 ",或許将會成為常态。
" 馮褲子 " 變馮導演," 馮氏喜劇 " 獨領風騷
2006 年,電視劇《與青春有關的日子》裡有一個愛哭鼻子的慫人 " 馮褲子 "。
導演葉京曾坦言,這個角色的部分細節取自自己的一個朋友,這個朋友便是當時名不見經傳的馮小剛。
在當時葉京、王朔這群出身京圈,而且在影壇已經有了一定地位的人眼裡,半路出家的馮小剛的确 " 低 " 他們一等。
窮苦人家出身的人,想要出人頭地,要麼就是自個兒生生拼出一片天,要麼就是踩在 " 巨人 " 的肩膀上。
聰明的馮小剛,選擇了後者。
馬未都曾經評價馮小剛 " 會說話,會來事 ";葉京也說過:" 馮小剛渴望成功,為了成功什麼架子都能放得下。"
于是在成為 " 馮導 " 之前,馮小剛心甘情願地跟在王朔等人後面當個小跟班,成了伏小做低的 " 馮褲子 "。
導演葉京曾說:" 馮小剛最大的聰明,就是善于利用更聰明的人。"
馬未都後來在節目中也提到馮小剛和王朔就是相互利用的關系。
這話說得一點不假,馮小剛通過鄭曉龍導演認識了王朔,又通過王朔結識了葉京等一衆京圈大佬。
就連馮小剛自己都說過,自己電影的成功得益于一批作家的鼎力相助,這批作家中到底誰幫他最多,不言而喻。
依托于王朔這棵大樹,以及後來的華誼兄弟,馮小剛開始在國内的喜劇電影市場大殺四方。
漸漸地," 無馮小剛不新年 " 成了中國老百姓過年的一個習慣," 馮氏喜劇 " 也讓馮小剛在電影圈站穩了腳跟。
1997 年,馮小剛聯手華誼兄弟拍攝了《甲方乙方》,并斬獲了 3600 萬票房,占了當年票房的 3.3%,位列當年内地票房榜第九。
1998 年的《不見不散》,更是直接賣出了 4300 萬的天價票房。
第二年,馮小剛的《沒完沒了》用 3500 萬的票房成績,拿下了 99 年的票房冠軍。
就這樣,馮小剛從當年的 " 馮褲子 ",搖身一變成了京圈大導演。
2000 到 2005 年之間,馮小剛帶着《一聲歎息》《大腕》等作品,大喇喇地霸占着國内票房靠前的位置。
其中,《手機》的票房直逼好萊塢大片,而《天下無賊》則直接将馮小剛送上了億元票房導演行列。
傲人的電影票房給了馮小剛十足的底氣,且看這張合影中,不乏各個行業的大佬,但唯有馮小剛雙手交疊,穩坐 C 位。
然而,随着地位的提高和擁有了話語權,馮小剛的 " 小鋼炮 " 屬性開始顯露,而這也為他的 " 消失 " 埋下禍根。
" 小鋼炮 " 嘴不留情," 馮氏電影 " 不再吃香
或許是因為早年間,馮小剛曾怯生生地給别人當過小弟,所以在有了成就後,他的腰闆挺起來了,甚至開始變得自信過頭。
狂怼衆人,成了後來馮小剛身上的标簽。
他将垃圾電影産生的原因,歸咎于垃圾觀衆。
《私人訂制》上映後口碑撲街,評分暴跌,馮小剛怒罵影評人是 " 大尾巴狼 "。
因為萬達給《我不是潘金蓮》排片少,于是公開發文質問,引來萬達公子王思聰正面剛,掀起輪番罵戰。
罵觀衆,惹資本,馮小剛開始不管不顧地怒怼一切他看不慣的東西。
然而命運的饋贈早就暗中标好了價格,馮小剛的 " 真性情 " 終于開始讓他跌下神壇。
想當年孫海英炮轟他時,馮小剛曾自信地表示自己獨孤求敗,然而這種唯我獨尊的局面,從 2008 年開始反轉。
盡管從電影票房和排名來看,馮小剛無疑是進步的,可若深究他後期的作品質量和口碑,這份成績單的含金量有待商榷。
随着鮮肉小花成為主流,日韓文化沖擊," 京味诙諧 " 不再像從前那般抗打,而馮小剛的電影成績也開始走下坡路。
作為他向商業片導演轉型的第一部作品,用明星堆砌出來的《夜宴》,網友卻給出了不算好聽的評價,這無疑是打了馮小剛的臉。
而後的《集結号》和《唐山大地震》借助題材優勢,為馮小剛賺回了一波口碑,不過電影的深度似乎總差那麼一點。
兩部《非誠勿擾》拉回了些許口碑和票房,這才讓馮小剛又找回了一點信心。
隻是《非誠勿擾》的短暫成功,更像是馮小剛導演之路的 " 回光返照 "。
作為一個大院邊緣出身的導演,馮小剛的心裡有股勁兒,他想拍一部有深度、有思考的電影,來證明自己不是隻能拍喜劇。
于是,一部傾盡心血的《一九四二》應運而生。
隻可惜,電影最後票房慘敗,甚至還連累了馮小剛的老東家華誼。
盡管《一九四二》敗了,但是馮小剛不氣餒,又拍了一部正兒八經的電影《我不是潘金蓮》,結果電影上映後,大家仍把他當喜劇看。
再加上馮小剛和萬達之間的罵戰,讓這部電影徹底被忽略了。
兩部電影的接連失利,讓馮小剛打心底難受。
可為了彌補之前《一九四二》的虧損,亦或是表達自己的不滿,馮小剛 " 賭氣 " 似的拍了《私人訂制》,更輕輕松松拿下了 7.1 億元的票房。
當大家以為馮導要重回 " 馮氏喜劇 " 路子時,他在頒獎禮上的一句話,算是徹底傷了觀衆的心。
馮小剛在領獎時,直接來了一句:"《私人訂制》是我随便拍的。"
言外之意就是我好好拍的電影,你們不看,我随便拍的東西,大家倒是買單。
此話一出,負面影響可想而知,畢竟玩歸玩,鬧歸鬧,别拿觀衆開玩笑。
直到 2017 年,一部飽含馮小剛情懷的《芳華》,用 14.23 億元的票房,為馮導挽尊不少。
然而真正的重創,也已悄然來臨。
一部 " 手機 " 重創馮導,文藝片電視劇通通失靈
2018 年,小崔哐當一個舉報,直接讓馮小剛和 " 陰陽合同 " 的事推上了風口浪尖。
華誼股票大跌,賠了個底掉;" 範八億 " 開啟了内娛明星罰款先例。
馮小剛呢?他幾乎消失在公衆視野,各種名利場和輿論場也不見他的身影。
甚至于他個人社交平台整個 2019 年唯一一條動态,是宣傳自己的電影《隻有芸知道》。
《隻有芸知道》以文藝片的姿态,在一個既不是年節,也不是賀歲檔的尴尬檔口,悄無聲息地上映。
電影的最終票房定格在 1.56 億,被同期上映的《誤殺》10 億的票房秒成了渣。
從喜劇到商業電影再到文藝片,馮小剛有過成功,但後來作品的屢屢失利,也讓他開始懷念起自己在《天下無賊》時期的輝煌,言語間還流露出些許悲涼和唏噓。
就像他在《老炮兒》裡飾演的 " 六爺 " 一樣,外人給面子尊稱他一聲 " 六爺 ",但在新的、年輕的話事人面前,他還是碰了一鼻子灰。
隻是馮小剛并不甘心就這樣被時代抛棄,于是他決定出走電影圈,重回電視劇領域。
2020 年,當馮小剛要執導電視劇《北轍南轅》的消息傳出時,業内一片震驚。
一是距離馮導上次執導電視劇,已經過去了二十多年;二是在影視圈中隐藏着一條 " 鄙視鍊 ":電影 > 電視劇 > 綜藝。
叱風雲的馮導,居然也 " 下凡 " 到了電視劇圈子,怎麼能不讓人震驚呢。
隻不過,馮導的屈尊降貴并沒能讓《北轍南轅》逃離懸浮空洞的劇情,某平台 4.9 的不及格分數,再次打臉馮小剛。
" 馮小剛再也拍不出好片子了 ",好像成了大家心照不宣的共識。
" 後浪 " 猛進,馮導 " 消失 " 成常态
從 1997 年開始,馮小剛帶着 " 馮氏喜劇 " 敲開了賀歲電影的大門,甚至大家默認了隻要他在,電影品質和票房就穩了。
五次華表獎,兩次金雞獎,八次百花獎,三次金馬獎,沉甸甸的 18 座獎杯無一不證明着馮小剛的成功。
可是随着後輩喜劇導演一茬接一茬地出現,像是徐峥的 " 囧 " 系列電影,陳思誠的 " 唐探宇宙 ",這些作品兼具票房和口碑。
慢慢地,賀歲檔開始江山易主,馮小剛也漸漸失去了龍頭老大地位。
2010 年之前,年度十大電影排行中,馮小剛的名字出現過 12 次,在這之後,他的名字便逐漸被 " 後浪 " 們拍在了 " 沙灘 " 上。
馮小剛電影中有一句台詞,或許非常能代表他的心聲:"1997 年過去了,我很懷念它。"
結語
賀歲檔越熱鬧,越能襯出馮小剛的 " 安靜 ",而關于他的最新消息,竟然是大家猜測他是否已經移民。
從一代名導演到作品票房屢屢折戟沉沙,馮小剛消失在賀歲檔,已經成了一種常态,而導緻這種情形出現的原因,除了有時代變化的影響,馮小剛自己恐怕也要負起一定責任。
# 賀歲檔電影 #、# 春節 #、# 馮小剛 #
作者:喬五月
責編:EYELINER
本文由蓋飯人物 ThePeople 原創,歡迎關注,帶你一起長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