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雪小頑
編輯 | 蘇建勳
初夏的上海,一場堪稱 " 碳中和領域風向标 " 的博覽會正在這裏舉行。
這是國内首個以 " 碳中和 " 爲主題的博覽會。六大主題闆塊、600 多家參展企業、超 10 萬人次觀衆,在 6 月 11 日至 14 日舉辦的 "2023 上海國際碳中和博覽會 " 上,各類低碳技術、綠色産品、零碳案例等紛紛亮相,彰顯了全社會各行各業的綠色低碳新潮流。
銀白主體色調現代簡約,牆上并排陳列的顯示器上正展示着 " 上海花旗大廈 "、" 美的荊州工廠 "、" 上海市同濟醫院 " 等一系列碳中和實踐及案例," 美的樓宇科技智慧建築産品生态鏈 " 展闆前,磁懸浮離心機、MDV8 無界多聯機等産品模型吸引不少觀衆駐足觀看、讨論,現場工作人員正在進行專業細緻的講解……當 36 碳來到美的樓宇科技的碳博會展位時,眼前是一片熱鬧景象。
環顧展位,美的樓宇科技在現場上設立了" 綜合能源管理解決方案、iBUILDING 美的樓宇數字化平台、美的樓宇科技智慧建築産品生态鏈、光儲熱柔解決方案、美的樓宇科技雙碳戰略、數智化碳管理解決方案、碳中和實踐及案例、iBUILDING 虛拟電廠運營管理平台 " 八大展區,從不同的細分業務闆塊切入,全面展現企業多年來持續踐行雙碳政策和目标的零碳成果。
建築行業是國家實施雙碳戰略過程中的關鍵角色,也是重要的 " 減碳戰場 "。根據中國建築節能協會等聯合發布的《2022 年中國建築能耗與碳排放研究報告》,2020 年建築全過程碳排放量爲 50.8 億噸,在全國碳排放總量中占比 50.9% ——碳中和背景下,建築空間綠色低碳轉型發展已經成爲一道必答題。
一座建築如何兼具 " 智慧 " 與 " 碳中和 "?作爲建築行業雙碳政策的積極踐行者,美的樓宇科技在打造數字化綠色低碳建築方面有哪些戰略規劃、創新解法和業務布局?沉澱下來的範本經驗又将如何助力構建綠色環保的智慧樓宇與城市未來?帶着這些問題,36 碳走進美的樓宇科技的碳博會展位,并專訪了美的樓宇科技研究院院長孟濤。
" 如何将數字科技與建築結合,從而創新性地解決雙碳問題,一直是我們思考的方向。" 孟濤告訴 36 碳,美的樓宇科技依托建築全鏈路綠色低碳産品及服務,積極投身全場景低碳行業解決方案,以 iBUILDING 美的樓宇數字化平台全面數字化底層能力爲支撐,助力各個行業低碳轉型升級,向業界展示了一條建築數字化低碳之路。
八大展區:全方位呈現建築數字化低碳之路
打造綠色低碳建築是一項長期且複雜的系統性工作,更是一件 " 難而正确 " 的事。在美的樓宇科技的八大展區,可以看到企業在各個細分領域的低碳業務布局,打出了一套通向建築數字化低碳之路的 " 組合拳 "。
在 " 碳管理解決方案 " 展區,全面呈現了美的樓宇科技的一站式碳服務,從應用場景、碳管理服務、軟件應用等不同維度助力綠色低碳體系建設;在 " 光儲熱柔解決方案 " 展區,呈現了可再生能源應用和智慧柔性能源管理系統;" 智慧建築産品生态鏈 " 展區則展示了暖通系統、樓宇數智化、電梯業務和能源管理等相關智能化産品模型……
36 碳在展區現場了解到,美的樓宇科技八大展區中,"iBUILDING 虛拟電廠運營管理平台 " 和 "iBUILDING 産品碳足迹管理平台 ",是本屆展會上發布的兩款數字化綠色降碳新産品。
" 究竟什麽是虛拟電廠?" 這是美的樓宇科技研究院行業咨詢專家黃耀鋒經常被問到的問題。去年夏季高溫限電一度讓 " 虛拟電廠 " 話題進入公衆視野,但許多人對此仍是一知半解。" 虛拟電廠就是利用信息通訊技術将不同的空間分布式的電源、儲能系統、可控負荷等分布式能源聚合起來,參與電力系統的運行的能源管理系統。" 黃耀鋒解釋道。
碳中和背景下,發電側新能源接入比例不斷提高,但新能源發電具有間歇性和波動性,以新能源爲主體則意味着發電端的不确定性增強。尤其當夏季用電高峰期來臨,負荷側尖峰化特征日趨顯著,造成電網側峰谷負荷差持續擴大,導緻用電高峰期可能出現電力緊缺的局面——大體量、大波動的新能源消納與負荷側高效利用成爲亟待解決的現實問題。
而在衆多用電設備中,空調負荷是電網峰谷負荷差持續擴大、尖峰負荷凸顯的重要原因之一。例如,根據中國電力科學研究院和國家電網浙江省電力有限公司調研數據顯示,浙江省夏季用電高峰期空調負荷占社會用電總負荷的近 40%。
占比最高的空調負荷,既是一塊提升社會用能效率的 " 硬骨頭 ",也是構建可調負荷資源池的最佳載體,同時爲美的樓宇科技助力構建新型電力系統提供了廣闊的發揮空間。孟濤告訴 36 碳,美的樓宇科技 VRV 空調系統的市場占有率排名前列,在線已達 500 多萬台,而 iBUILDING 虛拟電廠運營管理平台,正是基于美的樓宇科技在全國商業樓宇中大量布局的中央空調系統,依托 iBUILDING 美的樓宇數字化平台構建的虛拟電廠運營管理平台。通過完善空調負荷柔性調控體系,可以響應電網削峰填谷需求,提升社會用能效率。
系統數據爲模拟數據
此次發布的另一款數字化綠色低碳新産品—— iBUILDING 産品碳足迹管理平台,則是美的樓宇科技基于自身需求衍生出的一款工具平台。
對企業來說,要降低産品的碳排放,标明出口産品的碳足迹,第一步是要計算清楚碳排數據,進而對産品碳足迹進行全生命周期跟蹤管理。尤其對制造企業而言,産品從原料獲取到生産、分銷運輸,再到使用、廢棄,每個階段都會産生碳排放。整體來看,由于中間環節多、核算周期長、标準不統一、缺乏數字化手段等原因,碳數據的有效采集、高效核算、分析、認證成爲企業共性難題。
美的樓宇科技研究院解決方案高級架構師李嘉成介紹,iBUILDING 産品碳足迹管理平台擁有産品碳足迹建模、碳足迹分析、供應鏈管理、碳足迹報告管理、碳足迹認證管理等多個功能模塊;并與 SGS、TUV 南德等認證機構形成戰略合作,系統支持生成面向不同認證機構要求的核查報告,幫助企業實現産品全生命周期的碳足迹數據實時采集、查詢、一體化認證,從而幫助企業提前布局,應對歐盟等西方國家的碳邊境調節機制影響。
" 我們不僅自身在踐行雙碳戰略,也非常願意共享雙碳探索成果,爲客戶提供全生命周期綠色低碳服務,支持和服務好我們的客戶盡早實現雙碳目标。" 孟濤對 36 碳表示," 美的樓宇科技希望通過數智化能力與樓宇硬件能力相結合,爲建築行業綠色減碳帶來一些新變化,助力企業應對産業轉型和市場挑戰。"
" 綠色戰略 ":從概念走向實踐
此次碳博會上的八大展區,是美的樓宇科技多年積累零碳成果的一個縮影。兩款新産品發布,不僅是美的樓宇科技在數字化平台和設備智能化組合發展後,一次關于商業模式的新探索,更是美的樓宇科技踐行 "GREEN FOR ONE" 綠色戰略的生動實踐。
今年 2 月,美的樓宇科技發布了 "GREEN FOR ONE" 綠色戰略。據介紹,綠色戰略集合全球研發、生産和銷售網絡," 全生命周期産品和服務、全場景低碳行業解決方案、全鏈路數字化底層能力 " 三大闆塊和特點緊緊相扣,緻力于爲全球每一幢樓宇建築提供零碳服務。
孟濤告訴 36 碳," 綠色 " ——這是 "GREEN FOR ONE" 戰略的總體願景和目标。而在具體的低碳業務布局上,暖通系統下多聯機、水機,電梯業務下扶梯、貨梯、直梯等一系列硬件産品,疊加樓宇智能化系統等數字化平台軟件能力,美的樓宇科技打造出一整套低碳業務生态體系和解決方案,可以将産品服務能力與客戶需求精準匹配。" 我們在進行低碳業務布局時,以用戶需求爲首要驅動力,在此基礎上結合産品驅動、技術驅動。"
在千行百業參與碳中和的趨勢下,零碳園區、零碳總部、零碳工廠、零碳會議等正在成爲社會新趨勢和行業新風向。孟濤介紹,在建築領域,美的樓宇科技打造全場景低碳解決方案,不局限于單獨某一個辦公園區,而是拓展到工業園區、商業綜合體、醫院,以及戶用 / 商用綜合能源等多元化的應用場景。
例如此次展出的 " 上海市同濟醫院 " 案例,美的樓宇科技通過介入規劃、設計、實施、運維叠代,整體集成了 30 個品牌、36 類系統、80 類設備以及 3.6 萬多個設備點位,實現了智慧病房、運營指揮中心 IOC 等場景在醫院落地。
iBUILDING 上海同濟醫院運維管理中心
多年來,美的樓宇科技在低碳化、數字化領域持續深耕,并在供應端、制造端、産品端同時發力,從供應鏈開始,推動形成全生命周期的綠色低碳産品,打造了一系列碳中和标杆性案例與實踐。
36 碳了解到,例如在供應端,美的樓宇科技實施 " 源頭管控、機制篩查、數智賦能 ",通過多措并舉,2022 年美的樓宇科技順德生産基地、重慶生産基地通過了國家工業和信息化部 " 綠色供應鏈管理企業 " 評審;在制造端,一系列聚焦低碳轉型、體系升級、數智管理的綠色實踐已經落地:美的樓宇科技工業城西區碳中和園區、重慶水機制造基地零碳工廠、合肥工廠零碳車間、順德工廠零碳産線等标杆性案例層出不窮。
到了産品端,爲應對歐盟碳關稅影響,美的樓宇科技提前布局,對多款産品開展全生命周期碳盤查工作,沉澱下來的數據和經驗還可以反哺增強自身的産品服務能力,幫助客戶分析産品碳足迹,優化碳排體系,爲客戶提供綠色低碳數字化解決方案。
" 對美的樓宇科技而言,雙碳是一個重要的牽引力。" 孟濤說," 基于雙碳,我們可以更好地理解客戶需求和目标,發揮硬件設備和軟件數字化平台相結合的優勢,依托全棧能力,爲各行業提供一攬子綠色低碳解決方案。" 在他看來,美的樓宇科技的客戶價值和競争力在于,具備真正爲客戶解決問題和提供服務的綜合能力,而不隻是出售産品。在交付解決方案之後,美的樓宇科技可以發揮軟硬件優勢,将解決方案落到實處。
從引人注目的會場展品到各項低碳業務實踐,從打造碳中和标杆性案例到一整套綠色低碳數字化解決方案,美的樓宇科技的 "GREEN FOR ONE" 綠色戰略正在加速落地,并且已經走出美的樓宇科技,走向社會各行業多場景,引領着一場關于雙碳未來的綠色低碳建築變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