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氣越來越熱了,最近吃飯都不香了,因爲又陷入了下飯綜藝荒。
明明對電子榨菜的要求很簡單:好看又好笑,刺激又好玩,但怎麽就這麽難找啊!
前兩天看到一波宣傳,是芒果台新推出的全女綜藝《女子推理社》,成員是戚薇、張雨绮、李一桐、李雪琴、田曦薇、張藝凡。
這個陣容,一開始是讓人打問号的,畢竟她們有一半以上都從來沒在平台的推理綜藝裏出現過,所以一開始,也确實興緻缺缺。
但奈何愛看的綜藝已經早已經被盤包漿了,而且《大偵探》、《密室大逃脫》、《名偵探學院》紛紛以 " 前輩 " 身份爲這位迷綜 " 新成員 " 給出建議:
" 不要招甄姓人員 "、" 不要走第一個也不要走最後一個 "、" 遊戲規則沒寫就是可以做 ".....
所以呢,作爲曾沉迷過芒果迷綜宇宙的人,還是試着點開看了最新一期。
沒想到會出現在推理綜藝裏的一群女明星,碰撞出來的效果居然真的還不錯!
如果你也是下飯綜藝稀缺者,推理綜藝愛好者,這波屬實入股不虧~~
《女子推理社》呢,是由這六位女嘉賓成爲 " 好好好推理社 " 成員,正式接手 " 程拉拉失蹤案 ",進入 1111 新媒體公司展開秘密調查。
它是連續劇式沉浸推理真人秀,就是說,這些女嘉賓們要以 " 職場打工人 " 的身份入職公司去正常上班、下班、做 ppt、開會、與同事老闆相處,實景破案氛圍感直接拉滿。
節目裏有很多真實的職場生活部分,讓社畜狠狠共鳴了。
一上班就困的李雪琴,簡直在演我本人。
張雨绮就宛若是職場老手,遊刃有餘,跟同事們打完招呼,就開始分一些小零食,想着拉近同事關系。
開會的時候,大家都會看眼色。先到的打工人們自覺坐在了遠離領導的摸魚區,最晚到的兩個人深吸一口氣之後,無奈坐在了領導的左右護法區。
這種暗戳戳的小心思,本社畜可實在太懂了!上班最期待的是什麽?當然是下班啊!
同事嘛,自然都是有好有壞的。有願意熱心提點她們的同事,自然就有最常見的愛搶功的讨厭同事。
PPT 明明是她們幾個做好的,卻偏偏有同事在領導面前邀功說是自己做的。
建議在現實職場中遇到所有此情此景的朋友們,都向姐妹團們學習,就是 4 個字原則——絕不慣着!
對八八這種愛看美女的顔狗來說,看六個美女湊在一起,完全可以當成時尚節目來看!
田曦薇和張藝凡的風格很适合年輕女生,青春活力,可可愛愛。嗚嗚嗚,我就愛和這種年輕又愛笑的活力大美女一起辦公!
甚至小田這個上班前和上班後的對比,也跟我本人一毛一樣!
戚薇和張雨绮則直接是妥妥的職場禦姐,西裝紅唇氣場超強。
張雨绮還小聲感慨,說發脾氣的主播伊美很拽。小雨你知不知道你這樣也很拽,甚至還拽到還在被面試的時候就質問面試官爲什麽遲到,不愧是你。
每一次真的很佩服芒果台的妝造,明明是推理類綜藝節目,但總是能貢獻出明星們的顔值巅峰。
李一桐這個甜酷雞毛頭,可不可以在茶水間裏教教我是怎麽紮的?
最重要的是,她們都不是打扮得光鮮亮麗卻毫無貢獻的花瓶,美女偵探們湊在一起,是真的能夠像模像樣完成推理的。誰不愛看美女湊在一堆搞事業,誰不愛!
李一桐一聽說是進入新媒體公司當卧底,立刻表示:" 卧底調查,這我熟啊 "!畢竟姐在《狂飙》的經驗也不是白得的,孟钰還是有兩把刷子在身上滴!
而戚薇呢,也早已是《大偵探》的資深偵探了,看關系友好的前同事紛紛來給她打 call,就知道這回職場新生活是百分百經驗對口了。
李雪琴是一個劇本殺發燒友,所以在推理節目裏,她完全能夠展示出清晰的邏輯,人家不是搞笑女,是腦性女!
她們或多或少都有與推理相關的經驗和愛好,所以哪怕是含女量 100%,一開始會讓對 " 推理 " 這件事有性别刻闆印象的人産生懷疑,但看了節目之後,這種疑心盡可消除了。
回想起節目一開始,張雨绮就靈魂發問:" 節目嘉賓沒有男的是吧?"
李雪琴說:" 死者 npc 是男的。"
看了第一期之後發現,純純 6 位女孩子湊在一起,可比想象中更好玩!
在一個房間裏,剛見面的時候互相說了一句 " 嗨 " 就完成了打招呼這個環節。
沒有正式地自我介紹,但大家都很快自然而然的熟絡了起來,有一搭沒一搭地聊着天。
在這種有點刺激、驚悚的節目裏,沒有互相推人當先鋒。女孩子們就算很害怕也都想着隊友,勇敢又團結。
下班的時候公司突然斷電黑燈,所有人都怕得尖叫不敢走,李雪琴立刻安慰大家,受到鼓勵的一群女孩子們,即使害怕也還是手牽着手在黑夜裏慢慢向前,還哇啦哇啦唱起了歌壯膽。
偷偷地溜進高管辦公室查資料,大家叽叽喳喳還邊吃零食邊讨論。
結果高管突然準備殺個回馬槍過來,大家一溜煙跑出去了,但田曦薇還記得收拾好桌面上遺落的零食袋子和手機等物品,避免被發現。
大家也從來不吝啬誇獎,回過神來後就對田曦薇一頓猛誇。
這幾個女孩子展現了各自的長處,你能看到她們的魅力所在,打破了大衆對女性固有的刻闆印象。隔着屏幕看着她們,就莫名有一種親切感,會想起身邊一起瘋鬧的好閨蜜,哪怕是在刺激又害怕的情況下,也還是會讓人安心。
當然咯,以上都隻是節目的加分項。作爲一檔推理解謎類的綜藝節目,它的核心一定是推理,如果這個重點不夠突出,那其他也終究隻是金玉其外罷了。
幸運的是,《女子推理社》在推理這方面,還是有點東西的。
節目是以單期解謎和長線劇情進行連載式的雙維推進,故事線是逐步解鎖的,所以很有追劇的刺激感,讓人上頭。
先導片裏幾個人解鎖故事線之前的推理就很有趣。
牆上的拼圖和桌椅上的圖案互相呼應,而這些圖案連成線的順序,則是與她們每個人的事業經曆相對應。
既加強了對彼此的了解,又很有趣味性。
在故事線開展後,大主播伊美在直播時意外過敏。六個人對着監控鏡頭尋找蛛絲馬迹。
李一桐感覺伊美似乎是不止一個人,提出查看監控,又敏銳發現監控裏的主播跟直播間裏真正的主播身高好像不太一樣。
戚薇又提出以傘墜爲參照物做個對比實驗,大家這才發現,原來大主播的替身竟有兩位。
張雨绮從聊天記錄裏發現了高管簡三連打字習慣空兩格,順利幫助大家破譯了郵件密碼大關。
在查找替身的更多信息時,發現了身份證上被重點标注的地址。
順藤摸瓜挖下去,終于牽引出了她們要尋找的主人公程拉拉!
這其中每一環的故事線都是邏輯緊密環環相扣的。所以對咱們普通觀衆來說,觀看體驗真滴很不錯,能讓人有參與感,跟着她們一起抽絲剝繭。
而且難得的是,雖然這些女嘉賓們沒有什麽推理綜藝的經驗,但是她們作爲女性天生的細膩冷靜,反而爲這檔節目的推理環節增色不少。
女性的觀察力很敏銳,這是天生的優勢。
一進門,張藝凡立刻就發現角落裏貼着不同的膠帶,以及椅背上藏着線索。
田曦薇真的是細節觀察家,發現書櫃的擺放跟棋盤對應上了,立刻把大家的思路打開,也找到了房間裏的暗格。
每個人都貢獻了自己的推理高光時刻!
最主要的是因爲《女子推理社》的故事線全都是在公司發生的,所有的場景都是咱們打工人最熟悉的,因此就對節目組和女嘉賓們試圖探讨和關注的職場社會議題更有共鳴。
在直播公司無止境的加班,在這個網紅當道的時代裏,人人都想吃上這一波紅利,甚至爲此不擇手段 ……
72 小時不間斷的直播,高強度作業下,每個人都累到無法喘息。但實際上真正的大主播隻用美美播 4 個小時,其他時間出席發布會,享受大家的歡呼簇擁。
而她的替身們卻要在背後默默無名的在這座血汗工廠裏面,不知熬到猴年馬月。
一方面是節目故事線裏真實的懸疑解謎,另一方面是它與現實世界又形成了映射,所以在觀看體驗上的刺激感是加倍的。
它明明沒有講什麽大道理,但就是會讓人思考:這種以流量數據爲王道的時代,真的是正常的嗎?那些哪怕踩着别人也要吃到時代紅利的人,他們背後的故事,也想讓人一探究竟。
而且在節目尾聲,還有專門的《懂法下班後》和《法治日報》專家爲應屆畢業生科普,在就職前應當通過公開的法律途徑查詢求職單位相關資料,如:通過中國執行信息公開網查詢公司是否被列入失信被執行人名單,并在發現異常後利用法律武器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可以說 hin 有人情味啦!
目前看了先導片和第一期,沒有任何的男性凝視視角,也不會有什麽少兒不宜的笑料,可可愛愛的女孩子們湊在一起叽叽喳喳熱熱鬧鬧地上班解謎,光看着就讓人很輕松愉悅。
第一期快結束,姐們團們下班時,突然又遇到高管簡三連當場身亡,還留下了 " 罪有應得 " 這幾個字。到底是誰殺了他,我真的抓耳撓心在等答案!
從大預告裏看,節目後面的走向似乎更加刺激。美女偵探團們似乎被發現了?背後的大老闆能不能浮出水面?
還有職場性騷擾,這個公司還有多少秘密!
那麽,接下來的幾個月,我的電子榨菜,拜托一定要高開高走,拜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