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北京的柳絮又進入了季節限定的日子,見縫插針地不斷提醒廣大群衆,又一個春天來了。
北京的春天甚至不如海花島的冬天氣候适宜,但走到對 INTO1 進行最後一次集體采訪的大樓前,還是難免想到了兩年前的春天。
那時 INTO1 剛剛成團,我一路從北京追到海南,在這場爲期兩年的少年夢境裏,我也像一朵與少年們擦肩而過的柳絮——
星星升起,煙花墜落,我們還是人群中不甚相熟的個體,隻在一次次短暫的相逢中,留下些許值得回味的瞬間。
✦✦
01
海花島初見
2021.1.14,第一次登陸海花島。
那時 " 創 4" 對我來說,還隻是一個 "Q2 開播的 S+ 級大項目 ",更多是以工作的心态圍觀錄制。那一天,我記得林墨拿下了首 A,全場媒體老師都歡呼起來。再接着,周柯宇出場,天選的顔值在一衆水靈小夥子裏突出重圍,當時便想着,嘉行新悅的小孩,自然有一張适合演戲的臉。
彼時,我尚未能預測 " 世界的參差 " 會随着贊多和力丸的首秀,火遍整個網絡,隻記得他們出場時,房間裏疲憊不堪的媒體老師,都在精神上續了一大杯紅牛。
本計劃三天的初舞台錄制,因爲不斷有突發情況時間被拉長。圍觀錄制的最後一晚,我在後台一間小房間裏見到了學員們——米卡穿着黑色棉服,張嘉元穿着厚厚的軍綠羽絨服,看起來有點拽的周柯宇則腼腆地躲在米卡身後當翻譯。
這群少年,最初的樣子更多是青澀、害羞和不知所措。
他們躲着話筒和鏡頭,人太多擠在一起時會神遊,結束時會大聲和旁人讨論," 可以休息了嗎?"
這群撞開新世界大門的少年們,疲憊又鬧騰。
E 姐在後台拍下的米卡、林墨、張嘉元、周柯宇
02
Iucid dreaming
之後我再一次參與錄制的成片,觀衆看來仿佛隻是第五期加更的半小時媒體見面會,實則錄了很久。
我們藏在小房間裏,聽着他們在一牆之隔的内景裏玩遊戲,林墨自帶功放效果的嗓子一起,我便知道鐵定是他。
遊戲結束後,我們被分去了甜品屋,想來有些遺憾,沒蹭上火鍋那桌。
和初見面的拘謹相比,少年們松弛了很多。
像劉宇會向媒體分享自己的崩潰時刻,米卡會開玩笑說自己最帥,和我同在甜品屋的周柯宇提到自己看好劉宇,隔壁的贊多則說和力丸 " 百分之九十是朋友,百分之十是對手 " —— INTO1 的友情線,或也在那個時候悄悄連結起來。
03
風暴前傳
第三次飛到海花島,我發起了一輪連續七個小時的 " 車輪戰 " 采訪。
比賽已經推進到第三次公演,海花島上的懵懂少年已在網絡世界掀起了巨浪。
劉宇、贊多、力丸、米卡人氣一路飙升," 他泰 line" 高卿塵尹浩宇盛世美顔火爆出圈,林墨張嘉元實力與綜藝效果兼具、名場面層出不窮,二公憑一首《峰頂》AK 稱王 …… 營人的世界再也不是蠻荒之地,少年們漸漸形成了自己的格局,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駐足觀看。
一開始與弟弟們因工作結緣的我,更與他們建立起了一種情結和默契——就像自己珍藏了很久的珠寶終于在開匣的一刻光芒萬丈,舉世皆知。這應該就是養成系的魅力?
我點名要了四個弟弟的采訪,出于媒體人對 " 故事 " 的好奇心,我又在名單裏加上了伯遠。
劉宇給我的印象還是兩個字:嚴謹。和第一次見面會一樣,他對媒體老師非常有禮貌,會自己動手調整燈光和拍攝角度,回答問題邏輯缜密而不失真情流露,完全感受得到他的熱愛和真誠。
俞更寅第一個走進采訪間,随後就是剛剛排練完的林墨、張嘉元。島外的風起雲湧在這兩位樂天派身上似乎沒有留下一絲印記,張嘉元穿着哇唧唧哇文化衫大聊特聊營口大醬和島上的夥食,絲滑的東北話詞彙密密匝匝,後期讓做字幕的小妹妹廢了一些腦筋。林墨則是生來注定吃貴圈這碗飯,嚴肅起來舞台魅力秒殺全場的小夥子有一個硬核喜劇人的靈魂,我幾乎笑到内傷,在一旁 " 監視 " 的選管姐姐也笑得完全止不住。
當然,當天給我印象最深的還是伯遠。這個憑一公《Butterfly》技驚四座的銀發少年有着坎坷的追夢過往,相比 " 上位圈 " 小夥伴的勝券在握,他更像是行走在成功的邊緣,一不小心就得從頭來過。
那次采訪也成了很多金句的出處," 彩票論 "" 切片吐司論 " 廣爲流傳。至今爲止,我小破站賬号和微博還陸續有很多朋友前來 " 考古 ",在伯老師的故事裏留下自己的感悟與感動。
采訪伯遠對做了十幾年媒體人的我來說,也是一種享受。伯老師用哲學家的視角來看世界,看得穿鮮花底下的陷阱,也看得見深淵深處的寶藏。他對自我的認知清晰且完整,最難得的是,宿命論者的他身上有一種英雄主義——直面慘淡的當下和殘破的城池,戰不戰?戰吧!
這種英雄主義後來也出現在 INTO1 所有成員的身上。
04
國際團誕生
第四次登上海花島,是爲了奔赴一場盛大的成團夜。
那是如夢似幻的三天,海花島就像童話裏那座虛無島,每個人一登上那片土地都會變成長不大的小孩,在那裏,孩子和星星一樣可以在天上飛。
決賽當天我拿到了一個極佳的位置,開場就是隆重的個人秀時間,讓我至今難忘的是贊多的 Solo 舞蹈,長身玉立的少年一襲素雅的毛衫,手持一朵玫瑰,一束追光打在少年瑩白如玉的臉上,浪漫至極。
成團夜也 call back 了一些名場面,韓佩泉改編版《愛上哪闖上哪闖》音樂響起,我看到米卡樂得像個小孩,林墨、張嘉元的 DNA 動了,原本就很愛笑的派派尹浩宇和小九高卿塵馬上加入自嗨戰隊,周柯宇和劉彰也變得活潑起來。
夜晚快要結束時,INTO1 誕生,焰火升起,金箔漫天。
我看到劉宇和贊多禮貌地跟大家握手、鞠躬,力丸可可愛愛地站在觀衆席前面讓大家拍照,米卡站在聚光燈下流淚,伯遠跳到觀衆席感謝工作人員 ……
夜色散盡,INTO1 的十一名成員在後台采訪間首次集結,第一次以 "INTO1" 的身份逐一介紹自己,做出那個統一的手勢,一路看着他們走來的媒體老師給了他們最熱烈的掌聲。
新的征途開始了,我将繼續以記錄者的身份與他們同行,十一位興奮而勇敢的水手将 INTO1 的巨輪駛向星辰,也駛向一片風暴籠罩的神秘海域。
05
駛向風暴眼
2021 · 7 · 16,《風暴眼》發布會。
和師姐師兄們一樣,INTO1 回到北京大本營以後的第一場集體公開活動,就是首張 EP《風暴眼》的發布兼首唱會。
眼前的十一位男孩身上已經有了些許星光,面對着比海花島上人數多出幾倍的媒體,劉宇穩重了許多,回答問題更加字斟句酌。贊多和力丸的中文有了進步,米卡依舊腼腆而迷人地微笑着,面對聽不懂的問題企圖用 " 鲨人 " 的眼神過關。小九、林墨、派派和張嘉元、AK 顯然已經玩得更熟絡,加上伯老師的魔性笑聲," 最吵男團 " 随之誕生。
後來據新浪的小夥伴透露,十一個男孩去新 浪掃樓的那天," 簡直是鑼鼓喧天、震耳欲聾,耳朵到第二天還在痛。"
印象最深刻的依然是周柯宇。那天的他依舊沉默腼腆,在發布會後的餐會上卻帶頭搖起了花手,十個小夥伴瞬間一擁而上,十分樂在其中。
我一直很愛玩一款遊戲叫《模拟人生》,在《模拟人生 4》裏有款資料片叫《星夢起飛》,裏面對名氣的設定很有意思。從亮眼新人成長爲五星名人(全球名人),每一步的成長都需要付出紮實的努力和績優的作品,随之而來的,是籠罩在小人身上越來越閃亮的名人光環,以及一步步升級的行爲約束與争議。
《風暴眼》時期的 INTO1,很像《模拟人生》裏的 " 亮眼新人 ",身上星光初現,雖然少年心性不改,但言行已經有了一定的約束。畢竟他們已經走出了海花島,切實感受到第一波來自真實世界的風暴。
06
快樂的超新星
超新星運動會,大概是除了舞台之外,弟弟們最自在的地方。
難得的放松和雀躍,每個人走進采訪間都帶着一大堆收集的徽章,林墨開出了錦鯉隐藏款,開心到直接跑出去到處找人宣揚,可愛中透着幾分臭屁。
那時劉宇面對隊友的 " 發瘋文學 " 會左右爲難,贊多被問到不知道怎麽回答的問題試圖用 " 很開心 " 萌混過關 …… 大家互相爆料,他們有個名爲 " 萬人迷 " 的群聊,在裏面各自報成績,米卡會喊兄弟們來決賽現場,表示自己 " 很需要你們在 "。
不太像正當紅的男團成員趕通告,倒像一個班的好朋友組團參加運動會,開開心心吵吵鬧鬧,真誠熱烈,是最好的少年模樣。
07
聽到全世界贊美
2021 年 5 月 21 日,INTO1 實現了成團以來的首秀。
以體感而言,INTO1 的口碑,從 " 節目出來的 " 到 " 這是個男團 ",大緻是在 EP 發行後,《Into the fire》上衛視舞台的階段裏轉變的。
首唱會、奇境派對、再到《點睛》,從成團伊始到有了比較普遍的認同,這時間說短不短,已有半年;說長也不長,才剛半年。
這期間裏,我也産生過一些擔憂:
誕生的時機并不算好,之後又恰逢各大晚會銳減的時期;成員人數不少,想要每個人唱跳飛速進步,得不少時間;愛豆出圈靠舞台,可作品都不夠,又怎麽推舞台?
好在所謂成長便是春種粟,秋收子,不疾不徐就挺好。
在央視的首秀是廬山電影節,他們争取到了唱自己的歌。
那個階段,我最喜歡的是他們的旅行紀錄片《音 途萬裏》。
要知道在内娛找一群藝人去做一個本土文化氣息很強的節目,比在方便面湯碗裏撈肉丁還難。
在這其中,我覺得最難能可貴的是,INTO1 确實不隻是在舞台上去追求國際化與中國風的結合,而是五湖四海的年輕人,願意去接觸跨時間、跨空間的文明,以平和的心理去汲取養分。
✦✦
08
最後一次
最後一次采訪前,我在候采區等待,一如即往聽到采訪間裏的 "into loud"。
上一家結束後,我發現他們其實都很疲憊,休整不了幾分鍾就要馬不停蹄接受下一家的采訪。
調試機器時,他們進來找位置坐下補妝,劉宇坐在一邊和小九聊天,贊多躺在懶人沙發上,伯遠舉着麥在放空,尹浩宇在看手機哼歌,周柯宇趴在了階梯上 ……
一旦開始采訪,他們就像被擰緊了發條,熟練地打招呼,積極地回答問題,時常被團員的某一句話戳到笑點,從而聯想起更多的趣事。
兩年磨合,國際成員中文進步飛快,贊多能熟練使用 " 哇塞 ",力丸在日本還能幫團員當翻譯;米卡和高卿塵會用中文和人砍價,還有尹浩宇,在《愛很美味》裏用原聲中文出演。談起這些,他們都非常有成就感。
畢業在即,問他們有沒有什麽想對團員說的話,劉宇想對大家說謝謝,其他人都謝謝 +1。問還沒有别的,一向是鋼鐵直男的嘉元,說了一句最直白又能囊括一切情緒的回答:
" 我們,說不了煽情的話。"
在那一刻,我才清晰地感知到,畢業這件事對十一位少年來說意味着什麽,是一個真實的休止符,是一段時光的終結,又是某種新的開始。
E 姐結語
作爲伴随弟弟們兩年一路走來的人,我也感歎頗深。
生于特定時期,一路挑戰不斷,能在畢業時迎來盛大的演唱會已是難得,這個團好像有一些幸運,又好像有一些些遺憾。也許時代就是這樣,成就人,磨練人,在人們身上留下印迹。
但我發現,不管外界風霜如何,11 位少年已經在這兩年獲得了最大的收獲:成爲了彼此真正的兄弟。INTO1,在畢業時已經渾然一體。
他們的經紀人告訴我,在中國時,劉宇會帶他們去采耳、看皮影戲、了解敦煌飛天舞,大家一起去嘗試推拿緩解舞蹈的疲勞,也會踩着共享單車嬉笑打鬧。到了泰國和日本,小分隊則會帶所有人兵分幾路,像當地人一樣無縫融入進這個城市。這份沒有血緣的兄弟情誼讓他們真正穿越了國别,走向了更遠的世界。
在日本的一個采訪裏,弟弟們說最讓他們驚喜和神奇的是:有很多事他們自己一個人都沒有辦法做到,但當他們是一個整體,一切就變得有迹可循。
" 他們就是覺得,有了兄弟,有了這個團隊,能看到更大的世界。他們真的覺得,自己在全世界都擁有了新的家人。"
所以,當我們迎來這份告别,也不全是傷感,就像《I Hate Goodbyes》那樣,當告别是複數時,也意味着,有很多人跟你一起面對新的征途。
最後,我想用一句我最喜歡的歌詞收尾:
不管之後乘哪一條航線
此刻攪海翻天
今天的深夜話題是:
INTO1 畢業,你最想對他們說什麽?
來評論區說說吧 ~
- 今天頭條の主筆 -
你的小仙女 E 姐,碧雕 & 甜辣醬
值日生:小椒 美術:樹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