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最後一塊,妄想獨立于大數據時代的自留地,多一點不要錢的支持和關懷。
也給自己多一點,算法之外的自由時間。
作者 編輯 | 烏蠅歌
小風小浪原創出品
寫過一篇《被娛樂圈開除後,李小璐成了最快活的人》。
今天續接一個姊妹篇。
新帶貨一姐董潔,和李小璐并列最快活的人。
上班 6 小時,賣出 1 個多億。
兒子又帥又聽她話。如今大了,不用手把手拖着拽着了。
到了這個階段,含辛茹苦的母親,有了更多自由時間,爲自己活着。
戀愛狀況未知。
已知不需伺候腦滿肥腸、不事生産的中年秃頭老公。
也沒有婆婆、大姑、小三四五六,各種烏七八糟的姻親關系。
保養得益。
身材纖瘦,臉上骨肉勻停。
眼睛鼻子嘴都長在該長的位置,沒有饅化、變形。
看不出半點那種跟年齡較勁、死磕的緊繃感。
插播一個她上《浪姐》時跳的木偶舞。
強大的肌肉控制力,都是常年健身的痕迹。
這不是廣告,董潔沒給我打錢。
我也沒在她直播間花過錢。
雖然她推薦的穿搭,件件都像我的衣服,擊中我的審美。
但都是國内設計師品牌的。
一隻看不出是哪家的軟皮托特,就要大幾千,我甯可拿這錢去買隻中古 herbag。
沒有說原創牌子不好的意思,人家主打的就是 " 小衆且貴 "。
是我不配。
我是個隻知道 CELINE,不認識 maison cecile 的人。
要麽就老花、經典款、帶大 logo,把虛榮心背在身上。
要麽就随便跨隻幾十上百的帆布袋。
從不花幾千塊買所謂 " 輕奢 ",沒有中間态。
我不是董潔直播間的目标用戶,不夠高淨值。
胡潤研究院上周剛發布過一個《2023 中國高淨值人群品牌傾向報告》。
截幾段報告中展現的生活方式,大家自行對号入座:
董潔一晚上買出一個多億,榮登小紅書一姐,就是因爲精準指向了這些高淨值人士。
董潔不需要沖銷量,一雙高幫帆布鞋單價 3000 多。
張蘭要賣 328 桶酸辣粉才能沖到這個數。
直播中,價格、庫存、碼數、顔色,全都娓娓道來。
沒有一點花裏胡哨,不用小助理提詞兒造氛圍,就自己立在鏡頭前,認認真真地推銷好物。
态度端正,準備充分,也活該人家火。
走價不走量,所以不用像張蘭那樣聲嘶力竭地報家醜、出洋相。
不用像葉璇那樣穿卷邊秋衣,和網友對罵。
抖音流行的這波發瘋直播間,跟柳青柳紅小燕子撂地賣藝差不多。
敲鑼打鼓、扯嗓子、耍把式,再編一套 " 賣藝葬父 " 的話本。
最好能把方圓百裏的老少爺們都吆喝過來,才能有棗沒棗都打上三杆子。
互聯網人不說人話,他們給這個綿延千百年的街頭老活兒,起了個新名字,叫引流變現。
據我個人不權威、不負責、純野生統計——
這個世界上,3% 的人掌握了 150% 的财富,剩下的 97% 不隻沒有财富,還負債 50%。
世界的割裂,通過互聯網,明明白白攤在所有人面前。
兩方差異,不亞于靈長類和齧齒類的差異。
女孩子們整天共情女明星,操心姐姐别被渣男騙、别被身材歧視,别被年齡焦慮。
而真正的女明星,比如周迅,真正搞不明白的是,爲什麽這些女孩會買不起房?
還有我認識的某中産男士:"50 歲的人怎麽會穿哥弟,都應該都穿 Burberry 啊?"
賺這些人的錢其實很容易。因爲有錢且蠢。
也不是蠢,而是有本錢,不怕虧。
他們時間最值錢,才不會爲買個襯衣、涼鞋,貨比三家、左顧右盼。
董潔要賺這個錢,最大難度不是敲鑼打鼓編故事,反而是真實做自己。
别假裝接地氣,就坦坦蕩蕩做一個高淨值人士,展示小紅書樣闆間裏的生活方式,最讨巧。
誰不愛看一個有錢、有閑、有顔值,有品位,會跳舞、愛做飯的大姐姐,表演松弛、高級、看得開呢。
我看董潔做的飯都不冒煙火氣,冒的是膠片濾鏡氣。
她在直播間裏穿的打底秋衣,隻露出小半截袖子,品牌官方都标注出面料不适合水洗,建議送洗衣店特别護理。
底氣都藏在這些不起眼的小細節裏。
而不是 " 怎麽會有 50 歲的人不穿 Burberry" 的乍富口氣裏。
董潔不是爲了在我等負淨值人士面前裝外賓、瞎顯擺,才這麽搭配着穿。
一件帶大 logo 的毛衣裙子都沒有,單品不過萬,遠達不到奢侈品的程度,跟虛榮心什麽的一點關系都沒有。
賣 5280 的芭蕾鞋,也賣 469 的秋衣。
兩檔價格都有,任君選擇。
直播前,董潔特地發了個選品 vlog,開篇打出三原則:
受衆廣;價格低;品質好。
她當然是真誠的,賣的都是實穿基礎款。
雖然随便一身加起來都要上萬,但憑良心說,對她和她的同類,都是實在平價貨。
世界割裂,電商直播間也在割裂。
有人爲了返現 5 塊錢,在拼多多評論區曬出老婆穿上了 11 塊錢的婚紗。
有人就着十塊錢一桶的酸辣粉,看張蘭罵島子。
董潔展示了一種新形态,就是無權有錢的人,提純後的日常。
是真實的,也多多少少加了濾鏡。
近來女明星們紛紛進駐小紅書。
打出 " 女演員的行李箱 "" 女演員的進組好物 "" 女演員沉浸式回家 " 這些題目。
沒有董潔做得系統精緻,但展示的也是同款高淨值。
女明星留出了招商坑位,目标用戶種草了産品;
非目标用戶可以一邊吃涼掉的油膩外賣,一邊圍觀向往的生活。
各取所需,不坑窮人。
千萬别學向太,假裝纡尊降貴,假裝明白 97% 的人。
又要賣十幾塊錢一片的面膜,嘴角又控制不住地往下撇。
最後兩頭不讨好。
真實的割裂,遠勝于虛僞的縫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