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八樓象女士
古早時期,芒果台做過兩個組合,一個是至上勵合,目前還活躍着的成員是張遠和金恩聖,前者因爲 " 再就業男團 " 翻紅,後者在跟着老婆張檬賣貨。
另一個組合是女團 iMe,現在唯一有熱度的成員是劉美含。去年很紅的《卿卿日常》,她在裏面演一個沒啥心眼又咋咋呼呼的大小姐,經典台詞是 " 啊!我炸了!"
今年《姐姐 4》(現在改名叫《乘風 2023》)播出後,劉美含又火了一把,不是因爲她錄了節目,而是因爲她沒錄上節目。
劉美含發了一條長微博,總結一下就是:真的很想上這個節目,去年去面試,沒成功,今年選擇第二次面試。爲了能成爲 " 姐姐 ",用盡辦法,除了練習唱跳、提前準備節目組有可能會問到的問題,還去了靈驗的寺廟,但最終仍然沒有拿到節目組的 offer。
長文裏有一句話是:把 " 再一次失敗 " 攤在衆人面前,的确需要巨大的勇氣。但我覺得,大聲說出 " 想要 " 不丢人。努力争取,不丢人。努力争取了,卻還是沒有得到預想的結果,更不丢人。
劉美含發出這篇長文之後,熱度很快出現。
一部分網友應該聽說過 iMe 這個組合,表示劉美含憑什麽不能去浪姐?拜托她可是正兒八經女團出身!主動爲劉美含造聲勢;另一部分網友也許不了解劉美含,但戳中他們的是那句 " 努力争取不丢人 ",這句話堪比熱血雞湯,随手轉發是互聯網美德。
關于這件事,普通人很容易做出感情代入——我有一些能力,也很有熱情,但爲什麽不是我?
以前面對這種事我會比較容易被主觀情緒控制,可是現如今大概是被社會鞭打了很多下,完全可以理解并接受 " 爲什麽不是我?"
不管是做節目、拍電影還是普通公司招人,構造都很像金字塔,最充足飽滿的陽光總是曬在上層,待在那一階層的人才能獲得日照飽和。
同理,一檔節目在拟邀嘉賓階段,最先接到橄榄枝的明星,通常是有地位有熱度的那撥人。
就像這一季姐姐裏的 Ella,亞洲頂級女團 SHE 出身;孫悅和徐懷钰,老牌歌手;謝娜,國民度超高的女主持人且還出過唱片;蔡少芬,能制造笑點的老牌港星。這些人得到橄榄枝是一定的,除非她們自己不想來。
同時和公司招人一樣,總得招一些真正有業務能力能給一個 " 項目 " 增加質感的人,于是韓團出身會作詞作曲的 Amber、可以擔起大 vocal 的 Alin 和劉惜君 …… 這些人得到了機會。
剩下的人就是一個 " 選擇 " 的過程。
吳倩和張嘉倪這兩位背着 " 離婚獨美 " 的熱度、秋瓷炫和李彩桦身上有網友說不煩的 " 回家誘惑梗 "、剛剛升級當媽的盧靖姗和朱珠能衍生出很多熱議話題 …… 于是,花落在這些人頭上。
再往後選擇,就涉及到一個性價比的問題,這聽上去很殘酷,但不管在普通職場社會還是在節目裏,其實都适用。爲什麽有一些公司每年會固定招一些剛畢業的大學生呢,因爲便宜好用還聽話,就這麽簡單。
劉美含很差嗎?其實不是,她長得很甜,有女團經驗,還演過一些大熱電視劇的配角,年齡也過了 30 歲,看起來她哪一項都符合浪姐選人标準,但關鍵問題在于,她沒有一個很緻命的殺手锏。
她女團出身但說實話 iMe 當年的實力撐不上優秀,沒有一批忠實的粉絲。其他熱議點很少,劉美含曾有一個熱議話題是 " 考研失敗 ",但這隻能戳中少數人群的共鳴,盧靖姗錄完節目要飛奔去給孩子喂奶,這是覆蓋面更大的熱度。
還有人說劉美含會日語,如果去節目的話可以給日本姐姐美依禮芽當翻譯,這多好啊。我???你仔細瞅瞅這是合适的理由嗎?
劉美含沒有錯,我覺得她很可愛,隻是她和很多職場人的困境一樣,沒有那麽那麽的 " 不可替代 ",于是就會成爲一個待定備選項。
我剛工作的時候和很多初入職場的新人一樣,自命不凡,很多機會沒有落到我的頭上我會憤怒,繼而想 " 爲什麽不是我?"
現在我想明白了,因爲我們很多人處于金字塔的中下層,所以可以照到太陽光的機會是不固定的,要憑運氣。那麽兩種可能性五五開,誰也說不好。
想要曬到更多陽光,想要穩打穩每天都曬到陽光,唯一辦法就是無限靠近金字塔上層,增加 " 不可替代 " 的含量,就不會成爲待定項。
是的這簡直太毫無人性了,但社會就是這樣,際遇它可一點都不講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