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的性格跟先天遺傳、後天主人養狗的方式和态度等都有關。錯的不是羅威納犬這個品種,是不願意管理狗的主人。城市裏人寵矛盾越來越常見,不是養狗的人沒素質,而是沒素質的人所養的狗沒素質。"
作者 | 阿祯 曉洋
編輯|晏非
題圖 | 《複仇狗聯盟》
在現代城市生活中,遛狗牽繩、自覺清理寵物排洩物等一系列文明養寵規定規範的落實,稱得上是老生常談的社會話題。
10月6日,四川省崇州市一小區内,一名随母親下樓玩耍的2歲女童,遭到了一隻未牽繩的羅威納犬攻擊。據現場視頻顯示,羅威納犬對女童的撕咬長達幾十秒鍾,其間女童母親雖及時做出了保護反應,但女童仍全身受傷嚴重,目前仍在四川大學華西醫院内接受治療。
事發錄像。(圖/微博視頻号截圖@海報新聞)
這起聳人聽聞的惡性事件發生後,有關文明養寵和城市犬隻管理的議題再次被提出。
很多人生活中的愉悅感,全靠伴侶寵物來提供。但不可否認的是,寵物主的素質往往參差不齊。從不文明行爲到嚴重的傷人事件,社會性應激導緻矛盾加劇,文明養寵的人和其它寵物狗一齊被審判。
許多寵物主稱,因爲這次惡性事件發生,此前他們宣傳各種針對文明養犬觀念的努力,付諸東流。(圖/微博截圖)
圍繞該事件,諸如禁養烈性犬種的界定、烈性犬傷人事件後受害者如何追責、寵物主需承擔的責任等相關法律問題,新周刊記者采訪了北京大成(成都)律師事務所的鄒靜律師。
除了厘清相關法律疑問外,還就犬隻爲什麽會攻擊小孩、遇惡犬如何自救以及伴侶犬訓練是否必要等問題,我們分别咨詢了訓犬師蛋黃爸和阿生的專業意見。
狗咬了人,
有沒有狗證是一大關鍵
新周刊 :從法律層面講,城市中界定和管理禁養烈性犬的主體是什麽?不同城市,甚至同一城市不同城區,發布的烈性犬禁養名單都有所不同,爲什麽會出現這樣的情況?
鄒靜 :以成都爲例,《成都市養犬管理條例》是由本市的人大常委會通過的,也就是說該《條例》是一個地方性法規。
《條例》中寫明,烈性犬、大型犬的品種目錄,由動物防疫監督管理部門會同公安機關确定,并向社會公布。該情況屬于市人大常委會授權相應部門制作相應管理目錄。
除成都市以外,重慶市、廣州市等多地的養犬管理條例,也都是市人大常委會通過的一個地方性法規。
(圖/《廣州市養犬管理條例》)
新周刊 :在崇州"烈犬咬傷女童"事件中,傷人的羅威納犬并不在崇州禁養的烈性犬名單内,有不少網友呼籲,全國應形成統一的烈性犬禁養名單。這種提議是否可行?爲什麽?
鄒靜 :目前,全國統一的法律法規中,隻有《民法典》裏有關于動物傷人的處理,以及,《動物防疫法》規定,養犬人應當爲犬隻接種疫苗,攜犬外出時應佩戴狗牌、狗繩。具體的養犬細則,是交給了各個省、各個市的人民政府,根據當地的情況自主制定。
因爲我國幅員遼闊,各地區實際情況都有所差異。各地方應當結合當地的人口密度、經濟發展水平、城市環境及居民居住特點等,衡量能否管理、控制某類犬隻,從而制定出符合地方特色的法規。
不同地區有權根據地域性特色拟定禁養烈性犬,不同地區禁養名單不同,圖中淄博市共列出了55種禁止飼養的烈性犬品種。(圖/@淄博市公安局)
其中值得一提的是,本地養犬管理條例是可以修正、更換的。當地政府或相關的制定部門,應當根據當地的實際情況去決定它要不要修正、更換。
在崇州"烈犬咬傷女童"事件中,關于大家讨論爲什麽多地将羅威納犬列入烈性犬名錄,但成都沒有,我們要特别注意到一個時間因素——《成都市養犬管理條例》,是2009年制定,從2010年實施至今。而重慶市是2022年才制定實施,廣州市于2015年也進行了一次修正。
經過這次事件後,有可能會反推《成都市養犬管理條例》的修正或新規頒布。另一方面,各地市民也可以撥打市長熱線,或向當地的相關主體反饋意見,從而引起政府重視,推動名錄及時修正、更換。
随着城市經濟發展,部分地區發生了較大變化,養犬管理條例可結合實際情況進行變更。(圖/國家法律法規數據庫)
新周刊 :就目前國内各地的政策規定來看,辦狗證是養犬的第一步,也能夠從養寵源頭規避掉一些風險,但一些寵物主認爲"辦狗證就是變相收費"。辦狗證的法律依據和法律效益是什麽?
鄒靜 :先說法律依據,在國家法律層面體現于《動物防疫法》,其中規定單位和個人飼養犬隻應定期接種狂犬病疫苗,然後憑借該動物診療機構出具的免疫證明,到當地登記機構進行登記辦理。
因爲狗證相當于犬隻的身份證,我們在給狗買保險,或是理賠的過程當中,會使用狗證。狗證,就是這隻狗的唯一性證明。另一方面,在一些流浪狗清理活動中,如果有狗證證明身份,也是一種反向保護。同時,各地還有一些不同的優惠政策,鼓勵大家積極辦證。
辦狗證主要是方便管理,如果養狗人士都能積極合法辦證,從社會管理層面,政府就能更好地掌握本市的犬隻數量和品種,以及犬隻注射疫苗情況等。有利于政府根據實際情況,頒布相關政策規定,或出台相應的管理、保護措施。
目前,仍有一些不規範的辦證行爲存在,比如一些寵物主通過隐瞞品種達到養寵目的。這一方面需要相關機構在辦理流程中更加細緻,另一方面需要寵物主自覺守法。(圖/微信截圖)
新周刊 :對于寵物主來說,飼養城市禁養烈犬,在寵物未傷人的情況下,是否已經存在違法?如果飼養行爲被居民舉報屬實,是否會受到處罰?
鄒靜 :是的。因爲法律規定了在限養區内禁養烈性犬,即使沒有造成任何傷害,飼養烈性犬的行爲,本身就是違法行爲。
一旦被發現,公安機關應嚴格按照法律規定,将違禁犬隻強制收容,并對寵物主處以行政罰款。在部分實際操作過程當中,狗主能夠更妥善地處理犬隻,也可以和公安機關進行協商。但如果公安機關不同意該處理路徑,依舊會嚴格按照法律法規執行。
新周刊 :在崇州"烈犬咬傷女童"事件中,該小區曾多次發生狗咬人事件。如果是同一寵物多次傷人,初次傷人和二次傷人的情況下,寵物主受罰重度是否會遞增?
鄒靜 :首先,我們要明确的是——"單純的狗咬人不是違反法律法規的行爲"。你的狗完全按照規定辦理了狗證、注射過疫苗、外出時也牽了繩等,在這種情況下,如果它不小心傷害他人,屬于單純的民事行爲,隻需要與傷者協商賠償。同樣情況下,如果犬隻再傷人,仍屬于民事範疇,國家層面不會對你進行處罰。
如果傷人犬隻屬于違規飼養的烈性犬,在傷人後被公安機關查實屬于首次傷人,那麽公安機關會基于法律法規,對犬隻進行收容管理,并對寵物主進行罰款。
如果在此情況下,公安機關發現該烈犬曾有傷人前科,那麽對它強制收容的态度會更堅決,也可能會影響到對犬隻的後續處理。
在合理合法的情況下,飼養伴侶寵物,寵物主和寵物同樣得到法律的保護。因此,不能将所有的狗咬人事件都粗暴定義爲違法行爲。(圖/視覺中國)
新周刊 :在犬隻傷人案件中,什麽情況下,寵物主不僅需要承擔民事責任,還需要承擔刑事責任?同時,還有哪些主體應承擔共同連帶責任?
鄒靜 :這也是一個傷害程度遞增的問題。首先伴侶寵物造成了他人損傷,毋庸置疑,寵物主要承擔侵權責任,就是俗話說的賠錢和賠禮道歉。
如果犬隻對他人的傷害行爲非常嚴重,達到了重傷或者說死亡的程度,且寵物主存在沒有牽繩,或飼養禁養犬隻等重大違規行爲,那麽我們就認定爲寵物主有故意或過失,在此層面,就可能構成過失緻人重傷、過失緻人死亡或過失以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
目前,狗咬人事件裏的刑事案件,仍是少數。除蓄意縱狗傷人外,狗主人疏于管理導緻極其嚴重後果的,仍可能被追究刑事責任,對此也已有司法實踐。(圖/視頻截圖)
新周刊 :如果小區内發生犬隻傷人事件,小區物業在什麽情況下需要承擔共同連帶責任?
鄒靜 :比如小區内長期有流浪狗出現的情況下,小區物業沒有定期對這些流浪狗進行清理或者驅趕,導緻流浪狗咬傷了小區的居民,就說明這個小區的物業對小區的管理是失責的。
反而言之,如果這個小區物業的管理到位,比如一經發現流浪狗就定時清理,給小區内養狗住戶印發"養狗須知",或對遛狗不牽繩、不給寵物戴嘴套的住戶進行及時勸阻等,該情況下,物業是不擔責的。
小區内遛狗應拴繩。(圖/圖蟲創意)
新周刊 :如果我們在生活場所發現違規飼養的烈性犬,且與寵物主溝通無果,作爲潛在被侵權者,可以采取哪些有效措施制止寵物主繼續飼養該犬隻,維護自身安全?
鄒靜 :如果是在小區内,可以先向物業反饋。物業接到反饋後,應當對寵物主進行口頭告知或書面告知。經物業勸阻後,業主仍不改正,個人或物業都可以先進行視頻取證,然後撥打110報警,經由派出所處理。
如《成都市養犬管理條例》就有寫明——對于違法養犬行爲,任何單位或個人有權進行勸阻、舉報和投訴。公安機關、城市管理部門、動物防疫監督管理部門以及犬隻收容處置場所,應當公布受理舉報投訴的電話、信箱、電子郵箱,接到舉報投訴後應當登記,及時處理,并将處理情況告知舉報人、投訴人。
(圖/《成都市城市養犬管理條例》)
新周刊 :在不存在故意、過失惹狗的情況下,如果我們不慎被犬隻傷害,應當如何更好地依法維權?
鄒靜 :最重要的一定是當場留存證據。我建議立即通過110報案,讓民警直接來現場做筆錄、了解情況,并當場進行調解。即使事後寵物主改口,派出所也會留存相應的一些書證、物證,這些由國家公權力機關出具的證據具有極強的說服力。
當場沒有報警的話,可以通過自己拍照、拍視頻取證,并記錄傷勢情況。或尋找事發周圍的監控、目擊證人等。
留存證據主要是爲了因寵物主不願承擔相應責任,我們隻能走法院起訴或者找公權力機關解決的情況下,證明所說屬實,更好地解決問題、索要賠償。
民事訴訟的時間成本較高,流程較爲複雜,所以特别是在受傷較爲嚴重的情況下,建議當場直接報警,由民警出面調解。(圖/《Legal High》)
新周刊 :受害者在被烈性犬攻擊過程中,或旁觀者在見義勇爲過程中,失手将犬隻重傷或擊斃,若事後面臨寵物主起訴、索賠,依據相關法律,他們是否需要承擔一定賠償?
鄒靜 :以上兩種情況均不需要承擔民事或刑事責任。
如果他人沒有依法飼養寵物,并讓寵物對你進行攻擊,在法律上講,它的攻擊行爲對你是一種不法侵害,那麽你制止不法侵害的行爲就會被認定爲正當防衛或緊急避險。在這種情況下造成的損失,特别還是對侵害本身造成損失,是不承擔責任的。
但需注意不要超過必要限度,如小型犬隻遭受擊打後已準備離開或無再攻擊能力,繼續追打犬隻洩憤,最終導緻犬隻死亡,此時可能需要承擔部分犬隻死亡的賠償責任,這種情況現在也已有司法判例。
另外,我們所說的正當防衛或緊急避險,不僅限于遭受犬隻攻擊的人,第三人去幫助受害者,也屬于正當防衛或緊急避險。
沒有時間、精力和耐心,
真的不建議養狗
訓犬師蛋黃爸,擁有超過10年的訓犬經驗,經常拍攝視頻科普實用的訓犬技巧和思路,客戶來自廣州、北京、上海、杭州等大城市。訓犬師阿生開辦寵物訓練基地,6年來專注于家庭伴侶犬的服從技能培訓、壞習慣和犬隻心理調整。
以下是新周刊對兩位訓犬師的采訪:
新周刊 :請您介紹一下羅威納犬的脾性和特點。
蛋黃爸 :羅威納犬一般被作爲護衛犬、防爆犬等工作犬來培育的。它嘴巴寬、咬合肌發達,被稱作"撲咬之王",咬住獵物就不松嘴,以前訓練時試過用鋼管撬開。訓練做軍犬時,會激發它的撲咬天性,幫兵哥哥抓住壞人。
在城市裏養這種烈性犬,必須善加管理。如果小時候沒做好社會化訓練,缺乏服從訓練,再加上主人偏溺愛的話,以羅威納犬的性格,容易變得不可控。
趴在家庭後院的羅威納犬。(圖/圖蟲創意)
新周刊 :有人說羅威納犬天性兇,本不适合城市裏養,也有人認爲主要責任在主人不牽繩之過。作爲專業的訓犬師,您對這次事件怎麽看呢?
蛋黃爸 :我認爲不應該泛化攻擊某個犬種,因爲狗沒有選擇主人的權利。兇不兇不分大小型犬,但是論破壞力的話,理論上大型犬會更厲害一些。
狗的性格跟先天遺傳、後天主人養狗的方式和态度等都有關。錯的不是羅威納犬這個品種,是不願意管理狗的主人。城市裏人寵矛盾越來越常見,不是養狗的人沒素質,而是沒素質的人所養的狗沒素質。
(圖/《複仇狗聯盟》)
新周刊 :狗狗在什麽情況下會咬人?
阿生 :每一隻狗狗都有不同的性格,但沒有一隻狗狗一生下來就會咬人的。狗狗的好壞是由主人來決定的,這跟教小孩是一個道理。在任何地方養犬,主人的義務與責任都是牽好繩子,幫狗狗戴好嘴套,不要因爲主人的不負責任而給社會帶來恐懼與負擔。
蛋黃爸 :狗狗咬人,多數情況下是因爲它感受到壓力。要是一個陌生人無緣無故抱你、摸你臉甚至拔你身上的毛,你會覺得被騷擾會憤怒。同樣地,随便摸狗也可能讓狗感到被侵犯的壓力,激發出咬人的行爲。還有一些情況是狗可能把人當作了獵物。
新周刊 :感受到壓力要咬人的狗狗,會有哪些動作和表情?
蛋黃爸 :第一看狗狗是不是一直舔嘴巴,再加上眼睛直視你,出現往後壓的飛機耳、尾巴翹得很高或者做出匍匐狀。這些動作意味着狗的捕獵欲望被激發,要發動攻擊。
至于龇牙的狗,隻要不去撸它,正常從旁經過,應該不會主動咬人。
狗一直舔嘴巴,這就要開始注意了。(圖/圖蟲創意)
新周刊 :如果普通人在崇州"烈犬咬傷女童"事件的現場,怎樣才能快速救下小女孩?
阿生 :如果路上遇到沒牽繩的惡犬向你跑過來,你不能驚慌逃跑,因爲人類跑步的速度很可能沒有狗快。你要強裝鎮定,假裝不害怕,做出彎腰撿石頭的假動作,來吓退惡犬。當然這辦法也不是絕對有效,具體還是得看惡犬本身的性格與行爲。
蛋黃爸 :看見狗有了明确的攻擊意向,例如直沖過來且注意力全在小孩身上,這時候你唯一要做的是讓它疼。有木棍就拿木棍,有腳就用腳踹。
不要踹狗的頭或胸部,要用腳尖踹狗的肚子,才能一下子讓它感到疼。當狗感到自己生命受到威脅,它才會立即躲開或停止攻擊。做出推、拉或擋等其他動作,反倒可能讓狗越來越興奮。
(圖/圖蟲創意)
新周刊 :據美國2010-2021年的統計數字,全美所有犬咬傷的死者當中,大約三分之一是4歲以下的嬰幼兒。爲什麽小孩更容易被狗攻擊?
阿生 :在這裏有幾個原因,但不能一概而論。第一,狗的内心世界是有等級觀念的。在群體裏,狗會區分出裏面每個人或者同類的地位。對于群體裏的強者,它自然不敢挑戰,而弱者可能成爲受欺負對象,也就是我們常說的欺軟怕硬。
第二,部分小朋友不懂得如何正确接觸狗。比如在狗狗吃飯時,小朋友去觸碰,會讓狗狗認爲弱者來搶奪它的食物,容易發起攻擊。護食是狗狗的天性之一。
第三,當小朋友見到大狗的時候,小朋友會下意識恐懼,有的會發出叫聲,撒腿想逃,這種情況恰好較易激發狗狗的捕獵動力,瞬間把小朋友當成獵物。
美國的統計顯示,犬咬傷的死者當中大約三分之一是4歲以下的嬰幼兒。(圖/Denver Dog Bite Lawyer)
新周刊 :狗狗出門牽繩,主要作用是什麽?對狗繩的長度和強度有要求嗎?如果狗狗爆沖,主人拉不住狗繩,應該怎麽辦?
阿生 :狗出門必須牽繩,這能預防發生一些主人不可控的場景。繩子的長度不宜過長,盡可能把狗控制在主人側邊。對于狗爆沖的行爲,也是狗的壞習慣之一,需要對狗狗進行服從性訓練來及時糾正,讓狗狗更好地融入我們的社會。
訓練狗狗不是爲了限制狗狗自由,而是主人能更好地把控自己家的毛孩子。
新周刊 :在城市裏遛狗時,除了拉繩外,還有必要給狗狗戴嘴套嗎?
阿生 :嘴套也是很有必要的。一是能給路人帶來安全感,與狗同坐電梯或者其他人群擁擠的場景中,路人不會感覺恐懼。另外,沒有訓練過的狗還保留着覓食動力,也就是我們所講的亂撿東西吃。戴好嘴套,可避免狗狗在外吃到有毒的東西。
(圖/圖蟲創意)
新周刊 :城市裏的伴侶狗是不是都該上學培訓?
阿生 :通過寵物學校的訓練,可以去糾正狗的壞習慣,淡化狗的一些天性行爲和動力,讓狗狗去适應人類社會。養寵的生活應該是輕松愉快的一件事,而不應變成主人的累贅或者社會的負擔。除了訓練狗之外,主人也要學會觀察自己的狗,管理好自家的毛孩子。做一個優秀的犬領導者,才能讓你的養寵生活更愉快。
蛋黃爸 :狗狗剛帶回家裏就做社會化訓練,這是最理想的狀态。這種訓練通常會安排不同的陌生人去摸狗喂狗,建立狗對人類的良好印象。這樣,狗自然不會對陌生人有過強的戒備心,或者将其當做獵物。在我的訓練基地裏,這種社會化訓練大約要一兩個月。
新周刊 :從寵物學校畢業後,狗狗的行爲問題還有可能複發嗎?
蛋黃爸 :這取決于主人的觀念和實際行動。經過訓練的狗,是方便主人管理,而不是不用管理。
除了社會化的打磨,日常還需要對狗做行爲管理。出門必須牽狗繩,狗能随行、坐定或随叫随回。如果主人在家裏對狗沒約束,狗就會不聽主人的命令,此前的訓練也就沒意義了。
養狗前先想想自己有沒有遛狗的時間。(圖/圖蟲創意)
新周刊 :普通的寵主不一定有能力把狗狗訓練到令行禁止。想提升狗狗的服從性,有什麽容易操作的方法?
蛋黃爸 :送來訓練的狗很多是過于興奮,放出去叫不回。我們一般會在一定時間内,利用封閉可控的區域内去釋放狗,滿足動物對戶外的欲望。等戶外欲望滿足後,就容易叫回來了。農村裏的狗狗會自己回家,是因爲對戶外欲望釋放得足夠多。
現在很多主人不常去遛狗,狗就會焦慮,在家裏吠叫擾鄰;難得出門,還會因爲太興奮而發生撲咬,久而久之就加劇了人寵矛盾。我覺得最好每天能遛兩次狗。如果遛狗時間不能保證,不建議養狗。
校對:楊潮,運營:嘻嘻,排版:付赢
讀完點個【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