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互聯網評
誰能想到,曾經 " 高冷 " 的寶馬,被中國市場結結實實的教訓了一頓。
最近幾天,有媒體報道,寶馬終端大優惠重返江湖。其中,寶馬旗艦純電車型 i7 ( 2023 款 xDrive60L ,原價 145.9 萬元)在國内降價幅度高達 51.1 萬元,現售價跌至 94.8 萬元。同時,寶馬熱銷車型 3 系和 5 系也有不小幅度的價格調整。
這或許意味着,兩個月前寶馬高調退出價格戰的宣言正被現實碾碎。對此情況,寶馬中國表示, 2024 年中國汽車市場競争進一步加劇,幾乎所有品牌都面臨同樣挑戰。但是,寶馬近期沒有對建議零售價做任何調整。授權經銷商根據市場情況自主決定零售價格,最終成交價受具體交易情況影響。
即便寶馬未直接承認再次加入價格戰,但終端價格的再次下探确是不争的事實。日前,衆多媒體博主實地調研寶馬等汽車一線銷售情況發現,寶馬方面未對建議零售價做調整不假,部分經銷商面對壓力自行降價也是實情。
廠商和經銷商的分歧說明,中國豪華車市場已然變天。要知道幾年前,變相加價是寶馬奔馳奧迪等一線豪華車經銷商的默認操作。加高價裝飾,強制上保險,加長等車時間,違規收取貸款手續費等手段不勝枚舉,彼時寶馬官方也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随着中國新能源乘用車滲透率突破 50% ,在比亞迪、問界、理想、蔚來等衆多自主品牌崛起的沖擊下,傳統豪華車經銷商從賣高價到買低價,寶馬們的腰杆很難再硬起來了。車企對經銷商降價行爲的默許也是一種無奈。
銷量擊碎 " 豪華 " 濾鏡
要了解寶馬在價格戰上的 " 朝令夕改 ",就不得不提寶馬在華銷量的萎縮。
今年,7 月份寶馬主動退出價格時表示,将在下半年更加注重業務的健康發展,并助力經銷商實現穩健增長。但實際情況是,寶馬積極參與價格戰一年多之後,并未實質上拉動寶馬的銷量。反而消耗了品牌價值,極具壓縮了經銷商利潤的利潤空間。打不過耗不起的寶馬,決定退出焦灼狀态,轉向保價保利潤的策略。
現實狠狠地給寶馬上了一課,銷量的下跌幅度出乎意料。數據顯示,2024 年 8 月,寶馬在華僅售出 3.48 萬輛,較去年同期大幅下滑 42%,成爲 BBA 品牌中降幅最大的。相比之下,奧迪 8 月銷量爲 4.56 萬輛,同比下降 19.4%;奔馳則售出 4.87 萬輛,同比下降 16.5%。
很顯然,BBA 日子都不好過。隻是在跌幅榜上超過老對手們 ,寶馬難掩尴尬。事實證明,中國市場的價格戰氛圍,不是想退出就退出的。曾經強硬把控豪車市場定價權的車企和經銷商們正在認清現實。現在以及未來的市場定價權已然易主。
本輪價格戰就是最好證明。2023 年,特斯拉率先挑起價格戰,随後比亞迪、極氪等品牌相繼跟進,市場上多輪降價潮接踵而至。降價氛圍下,BBA(寶馬、奔馳、奧迪)等豪華品牌也無法置身事外,終端車型價格也持續下行。
投資機構數據統計,2021 年是 BBA 品牌的成交均價頂點,奔馳、寶馬和奧迪的平均成交價分别爲 46.4 萬元、46.1 萬元和 33.7 萬元。時過境遷,到 2024 年 4 月,這一數字已分别降至 43.4 萬元、35.1 萬元和 30.1 萬元。
降價不增量,寶馬們的 " 豪車濾鏡 " 徹底被中國市場擊碎。特别值得一提的是,BBA 旗下電動車甚至被有些網友冠以 " 雜牌 " 的标簽。
公開資料顯示,2024 年上半年,寶馬中國(包括寶馬和 MINI 品牌)累計銷量爲 37.59 萬輛,同比下降 4.2%;奔馳的銷量爲 35.26 萬輛,同比下降 6.5%;奧迪則售出 32.04 萬輛,同比下降 1.9%。
與 BBA 衰退形成鮮明對比的是,自主豪華品牌的銷量正在狂飙。數據顯示,理想汽車 2024 年上半年共交付 18.9 萬輛,同比增長 36%;問界累計銷量達 18.1 萬輛,暴增 664%;蔚來也交付了 8.74 萬輛,同比增長 60%。後起的騰勢、小米、極氪等品牌也同樣增速驚人。
" 打不過、逃不脫 " 正是寶馬們當下困境的真實寫照。傳統銷售模式下,即便寶馬放寬了經銷商的返利門檻,取消了金融滲透率和密采考核等要求,經銷商的日子還是舉步維艱。2024 年 6 月,江蘇鹽城最大的汽車經銷商森風集團曝出資金鏈斷裂的消息,該集團代理了包括寶馬、奧迪、奔馳和林肯在内的 20 多個品牌。
馬上就要跨進第四季度,爲了實現年度目标拿到返利求生,寶馬經銷商們沖刺降價也就可以理解了。
消失的 " 大哥 "
要理解寶馬在華的衰落,得從寶馬們的輝煌入手。
" 坐奔馳,開寶馬 " 是改革開放之後,中國人對豪華車的最樸素認知。随着改革開放各行各業的高速發展,一批批先富起來的 " 大哥 " 先付後繼投入 BBA 的懷抱。
特别是寶馬,被稱爲有錢路上的第一輛車。十幾年前,天涯論壇曾經有過一次投票,賺到錢後你會選擇哪個品牌的車,選項中中寶馬奧迪奔馳,有 81% 的網友把票投給了寶馬。
或許寶馬這個品牌名稱更加符合中國人 " 英雄陪寶馬 " 的傳統觀念,有意無意中,寶馬成了中國人豪車的啓蒙老師。電視節目中,《非誠勿擾》出位女嘉賓的言論也是 " 坐在寶馬裏哭 ",理想創始人李想在十幾年前座駕也是一輛寶馬。
當時,在不少人眼中," 暴發戶 "、" 性格張揚 " 等标簽也被寶馬路虎等豪車。從大背景看,寶馬在中國業績的爆發輝煌,原動力是改革開放後,傳統行業的造富潮。
不管是東南沿海的工廠主,外貿大戶,還是社會關系複雜的工程老炮,亦或是礦主、地産開發商。這些跟上個經濟狂飙時代息息相關的 " 大哥 " 們在過去 20 年不約而同的選擇了寶馬。
但如今,中國經濟已經換擋切道。新富階層來自于互聯網、直播短視頻、科技、新能源、生物、知識付費等新興行業,他們的審美和品位與上個時代大相徑庭。這一階層更加傾向于環保科技自動駕駛,而不是實木真皮鍍鉻金屬條的堆疊。豪華的定義變了,寶馬們怎能不失寵。
新 " 大哥 " 不感冒,老 " 大哥 " 也在消失。寶馬之前的用戶基本盤也在随時代消亡,房地産外貿工廠基建行業的萎縮也讓曾經的大哥們豪氣不再。一部分人銷聲匿迹,另一部分人則借着科技愛國的口号轉投 " 問界 "、" 理想 " 等新勢力品牌。從幾百萬豪車消費退守到 50 萬元的智駕," 大哥 " 們的消費降級有了科技和愛國的庇護,顯得有裏有面。
在大趨勢面前,寶馬在價格戰中的努力略顯徒勞。新舊經濟轉化的當下,寶馬們 " 大哥 " 的消失已不可逆轉。
信仰價格雙崩潰
回歸産品視角,寶馬等豪華車的産品主賽道還是燃油車。
不幸的是,中國市場,這個賽道正在崩潰。本周,杭州燃油牌競拍價格僅需 1000 出頭,要知道之前杭州燃油車牌價格高達上萬。同樣,在深圳,燃油車牌價格同樣暴跌爲之前的兩成。這說明,中國一二線城市的居民正在抛棄燃油車。前文提及的新能源滲透率也佐證了這一現象。
崩潰的不隻是燃油車信仰,還有燃油車的價格體系。過去十幾年,合資品牌通過其市場影響力,攫取了中國市場的定價權,建立起了相對穩固的價格體系。例如,A 級車的定價通常在 10-20 萬元之間,B 級車在 20 萬元區間,C 級車則在 30 萬元左右。同時三類車的尺寸性能也基本确定,合資車之間産品設計定位頗具默契。
但是随着新能源時代的到來,這一穩定的體系被徹底打破。價格十幾萬的電動車,其性能甚至可以遠超百萬級别的燃油車。沒有了複雜的機械系統,ABCD 級别車的界限也開始模糊,更加模糊的是車價。其中,最誇張比亞迪可以吧 B 級車賣到十萬以内,同時性能油耗還要高出合資車一籌。豪華車領域,各種黑科技自動駕駛層出不窮,曾經 D 級車的選裝,冰箱電視按摩座椅被密集标配到 20-30 萬區間的車上了。
用一位投資圈朋友的話來形容中國新能源車就是 " 倒反天罡 ",合資燃油車的冬天甚至末路已經隐約可見。
對于寶馬爲代表的 BBA 來講,新能源和智駕的遲滞也是危機的重要來源。它們旗下的新能源車型大多屬于「油改電」産品,隻在燃油車型基礎上轉換動力形式,而沒有進行針對電動車特性的全面設計叠代。寶馬電動車後排的隆起就是最好的注腳。對比上個時代的大哥們,互聯網社交媒體讓中國消費者更加理性和精明。
當下,中國消費者更加相信特斯拉問界等品牌的自動駕駛,而不願意聽一個沒有支撐的豪華頭銜。加之手機廠商的強勢入局,讓原本打科技牌的廠商力不從心。手機廠商在用戶基數、車機系統、更新頻率、智能駕駛上的原生優勢,讓寶馬們的危 " 機 " 更添一層。" 機圈 " 的野蠻人正在破門而入。
過去幾十年,寶馬和它的經銷商們給中國消費者上過無數堂課,中國消費者也交過無數的學費,如今終于輪到中國市場教寶馬做事了。隻是對寶馬們來說,這堂課的内容或許過于沉重,既分勝負,也決生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