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不完美小寶
老話說," 鄰居兩不交,親戚三不走,做到了,福便到了。" 這其中就包含了,不要輕易将自身利益與親友關系挂鈎的道理。
然而放眼内娛,能時刻謹記這句教誨的明星實在不算太多。前有吳亦凡和蔡徐坤,都是親媽上陣反讓親兒深陷囹圄;後有宋祖兒和蔣依依,都是家屬管賬卻被舉報偷稅漏稅 ...... 如此任人唯親又慘遭 " 背刺 " 的例子,近些年來屢有發生。
曾幾何時,倘若明星能成立一家自己的工作室,那是代表着跨越了階層,從打工人身份脫離邁入資本的行列。粉絲遇此無不拍手稱快,慶祝自家哥哥姐姐脫離苦海,翻身做了自己的主人。可現如今,不僅粉絲勸告哥哥姐姐還是得挂靠專業的經紀公司并招聘一位懂行的财務,不少明星本人也在陸陸續續解散旗下工作室,或是真的怕了小作坊的威力。
究竟什麽時候開始,内娛的 " 肥水不流外人田 " 成了一句可怖的詛咒?還在親朋好友間掙紮的明星,倘若能先知先覺轉身投靠專業團隊,是不是有可能讓事業運轉危爲安?
經曆了種種 " 血 " 的教訓,衆人對家庭式工作室的态度已經全然改觀。如此境遇之下,家庭作坊式藝人又該何去何從?
01
深受其害的童星
内娛的家庭作坊往往伴随着童星一同出現。因爲年齡關系,童星在最初涉足娛樂圈時,無論生活還是工作都需要監護人的輔佐,不可避免要形成以監護人爲核心的經紀團隊。
宋祖兒如此,蔣依依也是如此。前者第一次出演電視劇《海闊天空》時不足 7 歲,憑借《寶蓮燈》中哪吒一角走紅時也才剛滿 11 歲;後者甚至 1 歲就參與了第一部影視作品的拍攝,6 歲出演《笑着活下去》後演藝之路不斷升溫。從出道到走紅,從未成年到成年,在她們身後照顧她們衣食起居的人多是親屬。
盡管在最新播出的綜藝《一拍即合的我們》中,蔣依依辟謠說自己不是家庭作坊,從十幾歲起就有專業團隊在輔佐她完成工作,但同時她也承認," 小時候肯定是(父母在管)。"
而根據網絡上流傳的 " 關于演員蔣依依涉嫌偷稅漏稅的舉報信 " 截圖中的信息來看,蔣依依母親在 2016 年成立的蔣依依影視文化工作室是偷稅漏稅的主體單位。側面說明了,即使蔣依依聲稱自己有專業經紀團隊帶領,但她的母親也一直在插手她的工作相關。
在蔣依依工作室最新回應的說明函中,工作室稱曾以自行申報的方式補繳蔣依依個人所得稅及滞納金,不存在 " 對 2019 年之前的偷稅漏稅情況隻字未提,仍抱有僥幸心理 " 的放任狀态。蔣依依母親與前經紀公司工作人員的微信聊天截圖顯示,是工作人員遲遲未能将賬目完整地交接給蔣依依工作室。
有網友随即繼續猜測,蔣依依與前經紀公司的解約糾紛,是促使前經紀公司故意舉報蔣依依工作室偷稅漏稅的導火索。
無獨有偶,宋祖兒被爆涉嫌偷稅漏稅後,她的前經紀公司喜天影視也迅速在微博發布公開聲明,透露自 2020 年 10 月起宋祖兒及其家人已将其财務資料全部拿走并由其自行管理。這一紙聲明既幫助喜天影視撇清了與宋祖兒的财務關系,更間接表達了,宋祖兒的經紀團隊是家庭作坊以緻于偷稅漏稅。
短短時間内,兩位有相同背景的女演員因相同問題 " 翻車 ",更都涉及到家庭作坊和專業經紀公司的 " 明争暗鬥 ",大衆不難要将她們合并同類項。
網友看完戲都開始操心起其他仍活躍在熒幕前的童星是否将有相同遭遇,關曉彤、楊紫、張雪迎、吳磊等明星的微博評論區不乏好事的網友在提醒," 趕緊一起查查,一個也别放過。"" 不要再讓親戚到工作室幹活。"
在大衆眼中,童星出身在一定程度上就意味着家庭作坊,哪怕後續與其他影視公司簽署了經紀條約,但仍無法擺脫父母的掌控。父母的掌控又意味着專業經紀公司的話語權缺失,再好的經紀團隊也無法要求親兒子不聽親媽的,從而導緻外行人和内行人各執一詞,引發矛盾。
縱使家庭作坊不能成爲明星偷稅漏稅等違法行爲的擋箭牌,但事實在于,家庭作坊式明星确實難以推進業務洽談、内部管理、投資分析、稅務法務等專業工作,一招不慎還要想方設法調和與前經紀公司的矛盾。
這其中,如宋祖兒、蔣依依這類家人和專業經紀公司都曾協理過一段時間經紀工作的童星,都難保不再深受其害。
02
無法斬斷的親情
另一童星出身的演員張雪迎也曾因家庭作坊在 " 翻車 " 的邊緣反複試探,起因是她的姐姐張雪咪。
張雪咪參與拍攝張紀中執導的古裝劇《永樂英雄兒女》時,6 歲的張雪迎前往劇組探班,卻無意被劇組選中客串了一個角色,自此與姐姐一同進入了演藝圈。而在考入中央戲劇學院後,張雪迎的事業愈發順風順水,姐姐張雪咪則不再演戲,退居二線擔任起張雪迎的經紀人。
打虎親兄弟,上陣父子兵,娛樂圈中姐妹倆一前一後闖蕩娛樂圈的先例并非沒有,李冰冰和李雪就是最好的例子。根據百度百科資料,李雪大學畢業投身新聞記者行業後被王京花發掘,正式進入娛樂行業,擔任姐姐李冰冰的經紀人。
李冰冰幾部對事業推動極大的電影作品,如《天下無賊》《風聲》《雪花秘扇》等均爲李雪挑選劇本,并極力說服李冰冰接演。所以也有人說,李冰冰能有如今的業界地位,第一功臣李雪當之無愧。
2010 年,李雪正式創立和頌傳媒,創立之初圍繞李冰冰工作室,以藝人經紀事務爲工作核心,随後相繼成立了覆蓋多個領域的子公司。和頌傳媒似乎也能稱得上是内娛最成功的 " 家庭作坊 "。
而本可以效仿 " 雙李 " 的張雪咪和張雪迎卻走向了和頌傳媒的反面。一方面,是 " 胡辣湯事件 " 發生後,張雪迎的路人緣一路下滑,粉絲開始意識到張雪迎的經紀團隊能力不足。
張雪咪作爲張雪迎工作室官微的管理者,數次在張雪迎的粉絲群與粉絲對罵,包括 " 傻 x"、" 愛粉不粉 "、" 看你們陰陽怪氣很久了 ",甚至還調侃身患抑郁症的粉絲,引發了不少粉絲脫粉。更有粉絲截圖張雪咪的過往發言,指出很多時候姐姐的一些言辭表達不像是爲妹妹着想,反而像是在嫉妒妹妹,巴不得妹妹退出娛樂圈。
另一方面,張雪迎在粉絲指責其經紀團隊毫無作爲時,親自下場發長文,爲引發了衆怒的姐姐說話。整篇長文看似在緩和矛盾,但大部分的内容在指責粉絲," 爲什麽愛總是帶着刺。" 如果張雪迎不是明星而是普通人,爲姐姐說話自然是上演了一番人人豔羨的姐妹情。
但張雪咪除了是張雪迎的姐姐,還是張雪迎的經紀人。在經紀人日常工作出現問題時,不能直視她的過失反而将矛頭指向無條件支持自己的粉絲,張雪迎這種做法顯然難以服衆。
試想,如果張雪迎的姐姐如李雪一樣有優秀的經紀人能力,那麽她的事業和口碑也不至于一落千丈,她的粉絲也不至于如此痛恨家庭作坊。同理,宋祖兒、蔣依依涉嫌偷稅漏稅的信息被爆後,網友率先就指出她們所屬經紀團隊是家庭作坊,實際上也是大衆不信任明星親戚管理工作室的表現之一。
家庭作坊式明星的普遍難處之一,正是在工作室任職的親戚無法正視與明星的合作關系,慣用親緣思維處理工作。尤其當不專業的親戚跑來工作室指點江山,明星要不就是被親戚的甜言蜜語蠱惑而偏聽偏信,要不就是礙于情面不願駁了親戚的好意而誤入歧途。
最終,被家庭作坊拖了後腿的明星有苦還不能言。因爲親情源自血脈,哪吒都隻能剔骨還父、削肉還母,明星就算被親戚拖累,過年回家還得坐在一張桌子上吃年夜飯。在内娛,親情羁絆倒成了明星事業騰飛的攔路虎。
03
專業能力的研習
除了張雪迎、宋祖兒、蔣依依,關曉彤、吳磊、白敬亭、張藝興、劉雨昕等明星的工作室也都或多或少有親戚的身影出現,并産生過一些問題。
在關曉彤的劇組花絮和采訪裏,時常能看到她的母親随時跟在她身後打點一切。她的工作室幾乎都是交由家人管理,雖然沒出過什麽大差池,但關曉彤不溫不火的事業心以及屢被吐槽的時尚造型,理論上都與工作室的安排脫不了關系。
吳磊自小演藝事業就被母親和姐姐掌控,2021 年曾因《張公案》番位之争而傳聞與平台不歡而散。事情發生後,粉絲将矛頭指向吳磊的媽媽,抱怨她不懂行業規則,利用兒子的前途拿腔拿調。
白敬亭的家庭作坊則又要與前兩者不同,他的工作室沒有因爲親戚任職這件事本身被外界诟病,而是大多數觀衆認爲白敬亭工作室的工作人員不及他本人的能力,無法爲他拉來更多資源,有屍位素餐的嫌疑。
張藝興和劉雨昕兩人屬于偶像出身,粉絲炮轟工作室更是家常便飯,但其中一條都是指責其工作室 " 媽媽的掌控欲太強,深入飯圈,戲多。" 張藝興大航海演唱會官宣後,宣傳物料釋放速度、售票途徑、舞台妝造等一系列問題都成了粉絲對工作室不滿的源頭,張藝興的家庭作坊也導緻粉絲對他本人積怨已久。
甚至有粉絲艾特張藝興母親微博 @奇葩老媽 提出 " 解散工作室 " 的訴求,還有粉絲直接在轉發罵道," 能不能注銷你的賬号啊大媽。" 親媽管理的工作室和以 " 野媽 " 頭銜自居的粉絲水火不相容。歸根究底,還是對與粉絲體量不相匹配的經紀團隊不夠滿意。
雖然如今粉絲對待明星工作室的态度大不如前,遇到事情後有矯枉過正的風氣,但不能否認的是,粉絲是最能直觀感受到明星工作室質量好壞的那一批人。有經紀公司的明星尚且能讓經紀公司承擔一部分粉絲火力,家庭作坊式明星就隻得允許粉絲對工作室内親人的指點了。
大多數明星難道不清楚家庭作坊正在逐步被内娛環境所 " 厭棄 " 嗎?隻是,任人唯親的好處也相對明顯。一則是所謂的 " 肥水不流外人田 " 有一定的道理,以明星爲中心向外擴散的利益網關系,能爲家族層面帶來更多的原始資本積累。二則,親戚之間知根知底彼此信任,可以省掉一部分溝通成本。
隻可惜,家庭作坊的利好完全無法填補其弊端。親戚對工作機會的識别能力不夠,遇到重大工作決定時感性大于理性就很容易出現纰漏。
吳磊曾在其他媒體采訪中提到,所有的劇本都要媽媽審核,媽媽的意見就代表了他的意見。所以,當吳磊接洽 " 虛有其表 " 的《阿修羅》時,粉絲很難不怨恨他的母親目光短淺,也連帶着恨上了吳磊的家庭作坊。
回到本質上讨論," 家庭作坊有罪論 " 仍是建立在經紀團隊的不夠專業上。曾經,這些不夠專業更多是體現在對明星資源的把控。現在,這些不夠專業逐漸過渡至親戚能否幫助藝人管理好工作室稅收,避免因中飽私囊引起的違法犯罪。
實際上,内娛的職業經紀人曆史不過才三十年。倘若明星的親戚願意從基礎的經紀管理學起,努力成長爲專業的經紀人和管理者,再借助明星的資源草船借箭,也未必不能還給被污名化的家庭作坊一個清白。隻是目前來說,家庭作坊式明星的危險系數似乎要遠高于其他明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