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還堅持隻做純電的新創品牌,越來越少了。無論是傳統大廠的新能源品牌,還是新勢力品牌,采用油電并行或者幹脆電改油,似乎正變成一種趨勢。這到底是曆史的倒退,還是市場真實的需求?這期節目,我們就來聊聊新創品牌們油和電背後的故事。
今年新能源滲透率進一步提升的驅動力,是插電混動。這一點已經在上半年的銷量中得到了證實。
而且,這種情況,不僅發生在從燃油車向新能源車轉型的傳統品牌,同樣也發生在以新能源起家的新創品牌身上。2020 年,新創品牌銷量中,純電動比插電混動的 10 倍還多。但到了 2023 年上半年,新創品牌插電混動的銷量已經接近純電動的 1/3 了。
而如果我們具體來看市場對待純電動與插電混動的态度,會發現三個細分特點:價格越高,插混比例越高;尺寸越大,插混比例越高;SUV 和 MPV,插混比例更高。
比如我們找一個集齊這三個特點于一身的典型案例——騰勢 D9,這款今年在高端 MPV 市場銷量領先的新能源車型,93.5% 的銷量都是由插電混動貢獻的。
對于深藍、領跑、哪吒這類産品走大衆化路線、渠道相對下沉的新品牌,需要用插電混動去打破新能源認知堅冰、提升市場滲透。
對于騰勢、理想這類以大尺寸全功能車型爲主的新品牌,插電混動則是快速打開市場、降低用車代價(不隻是價格,還包括用車體驗、用車心理等)的有力武器。
而且,隻要插電混動的過渡期遠遠超過産品的生命周期,這些品牌在當下采用油電并行的戰略,也是合情合理。
當然,銷量是最有力的證明。
零跑和哪吒今年的銷量中,增程式都成爲了重要的增量來源。
零跑 C11 的增程版上市後銷量已經超過了純電版,在零跑整體銷量中的占比都已經超過了 1/3,幫助零跑回到了去年銷量高點的位置。接下來零跑 C01 的增程版上市後,這個比例相信還會進一步增加。
而哪吒 S 的增程版在車系中的銷量占比,今年達到了 79%。這款承載着哪吒擺脫網約車形象重任的車型,同樣也是靠着增程版在走量。
所以,這兩個新勢力品牌的 " 電改油 ",确實爲品牌帶來了切實的規模增長。這與他們的目标群體、覆蓋區域有着密不可分的關系。
反過來,那些還在堅持隻做純電的新品牌,比如蔚來、小鵬、極氪,專注純電賽道就是他們的戰略選擇。
短期來看,純電動滲透率出現瓶頸,有很多方面的原因。一二線城市的消費飽和、三五線城市基礎設施與消費觀念沒有及時跟進、供應鏈與産能限制、産品定位與成本偏高等,都在阻礙純電動的進一步走高。
但站在中長期的角度,這些堅持純電的品牌,一方面将自己純電産品的技術、性能、智能做到超前領先,另一方面也都在推動補能基礎設施的建設,去構建面向更長周期的戰略優勢。隻要能扛過短期的壓力,相當于提前拿到了一張未來競争的門票。
而且,現在購買增程式或者長續航插混的用戶,如果他們以用電爲主,也習慣了用電的體驗,在基礎設施建設逐步完善的情況下,他們的下一輛車,很有可能就是純電動。
所以,新創品牌選擇油還是選擇電,并不是對立的關系,而是在識别目标市場需求、自身定位與能力、戰略訴求、對規模的預期之後,所做出的适合自己的戰略選擇。隻要用戶接受、用戶喜歡,那就是正确的方向。
在各地區自然環境、經濟條件、基礎設施建設都差異極大的中國,不會有哪一種動力系統方案能夠一統天下。短期來看,插電混動替代燃油車,是更普遍的事情,它發揮着在更廣大區域普及電驅體驗、引導消費者認知新能源車的作用。而中長期來看,純電動車則肩負着轉化插電混動,推動用車環節零碳化的重任。
如果你也和我們一樣,對汽車行業的變革式發展滿懷憧憬,歡迎大家到 B 站關注《童濟仁汽車情報所》,我們會在每周五與探讨一個你可能感興趣的新話題。大家有任何意見與建議,也歡迎留言與我們交流。
入駐媒體平台
商務聯系人:Maggie
Tel:135-6413-6455
E-Mail:[email protected]
版權聲明:本文爲《童濟仁汽車評論》獨家稿件。歡迎任何形式的轉載,但須注明出處爲《童濟仁汽車評論》和撰寫作者。如有任何侵權行爲,侵權者将承擔相應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