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來自微信公衆号:蓋雅學苑(ID:thinkwithgaia),作者:李斌,題圖來自:視覺中國
讀書是件很吊詭的事。
有人說讀書很奢侈,雲淡風輕,怡然自樂;又有人說讀書很艱難,踏雨吟嘯,苦衷難訴。前者是境界,後者是現實。多數人在追求境界,而彳亍于現實。
說到底,我們不是缺少對讀書意義的認知,而是缺少讀書的方法和堅持的毅力。
适逢世界讀書日,我想利用這篇文章跟大家聊聊我的讀書方法。
讀書應該成爲一種執念
從小到大,我們的父母師長每個人都會說要好好讀書,因爲讀書好了會怎麽怎麽樣。但讀書的時候,好像從來沒有覺得有多快樂。那時候,以爲是自己有問題。
現在成了父親,我也這麽和女兒說。但我發現情況大緻是一樣的,每天讓她看書比什麽都難,總是一推再推,推到實在沒有辦法老師要檢查了,才去做做樣子。但對于看電視,打遊戲,玩樂高,她總能沉迷其中,樂此不疲。
多數人不喜歡讀書,這是我們的天性使然。歸納起來,大約有以下幾個原因:
一,讀書需要極高的專注度。對于由文字組成的書籍來說,少看幾個字,就可能沒有辦法理解情節、知識和意義,而人的注意力是有限的,所以讀書其實是逆生理的。
二,讀書過程中沒有物質交換,隻有精神刺激。但這種刺激又是單維的,缺乏聲音、色彩、動畫等更豐富的信息态,在當前的富媒體時代,我們擁有更多誘惑力的選擇,所以讀書也是逆心理的。
三、讀書在報酬收益上的 " 變現 " 價值非常遙遠。經濟學原理告訴我們,人都是有 " 折現 " 偏好的,今天能拿到的一百塊錢和下個月才能拿到的一百塊錢是不一樣的,我們更希望把未來的收益折算成今天的價值。這種情況下,越遠的收益對我們的價值越小,這也就是爲什麽我們懶得讀書的原因之一,因爲我們的确在短時間内看不到讀書的收益。
如何改變這種狀态?辦法隻有一個:讓讀書成爲一種執念。
何謂 " 執念 "?一種長期摸索得到的信念,執着堅持而不改變。把讀書變爲一種執念,就是一種強制信念。不去懷疑、不容懷疑,就讓讀書成爲一種追求,一種渴望,一種信仰。
" 黑發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 這是一種道義上的勸學。
" 人學始知道,不學非自然。" 這是一種知識面上的勸學。
" 書中自有千鍾粟,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顔如玉。" 這是一種利益上的勸學。
古今中外,沒有人會去否定讀書的價值,所以對于這樣美好的事情,讓它成爲自己内心的執念去追尋,才是真正能夠堅持下去的動力。
如果真能夠将讀書變成認定的目标,堅持長期主義,最終不管是生理還是心理,都會逆反過來,并産生積極的互動,達到心流狀态。到那個時候,讀書會真正變成一種愉悅和奢侈。
讀好書、多讀書、讀經典
如果說心理的愉悅和交易上的回報是讀書的終極意義,那麽就讀書這件事情本身而言,它還有三個意義,或者說三種中間目标,那就是共情、共識、共啓。
第一種," 共情 "。意思是讀書目的是爲了獲得情感上的共鳴。人是群體的動物,我們會在感知群體的情緒的過程中獲得一種團體的認同感,從而維持群體的存在和對生命意義的認知。共情是人類異于其他物種的特質,也正是這種特質才讓人類獲得了意義的生長和延續。
但我們的共情受制于時空的限制,一個人是沒有辦法感知沒有直接接觸的他人的情感,這包括了地理上的區隔和時間上的區隔。但書籍卻把這種共情的時空拓展了,你能夠與古人對話,能與國外的作者對話。在這種共情的過程中,文明才誕生了。
我們的讀書絕大多數就是這種 " 共情類閱讀 ",讀小說,讀故事會,讀任何的虛構創作,甚至讀曆史,基本上都屬于這一類。
對于 " 共情類閱讀 ",對應的讀書模式應該是 " 讀好書 "。
什麽是 " 好書 "?" 好 " 是價值判斷。在我提到的三種讀書意義中,隻有在 " 共情類閱讀 " 裏我會把書分爲好壞,而在其他模式中,我則認爲書無有好壞。因爲凡是共情,如果書的價值有問題,就會把人引向歧途。
所以 " 好書 " 應該是價值觀正确、思想導引正确的書;應該是符合人類文明認知、促進人類意義探索的書。
第二種," 共識 "。意思是讀書目的是爲了獲得知識上的擴展。一個作者有了見識,他可以跟一個人講,可以跟一小群人講,但隻有通過寫作,他才能把他的見識和知識擴展給一大群人。這一大群人是可以不分國界的芸芸衆生,在這種讓别人與自己 " 共識 " 的過程中,他的知識體系能獲得無限增值。
" 共識 " 是多數人的讀書目标,也是我們 " 代際讀書壓迫 " 的樸素原理。通過讀書獲得知識,增長見識,提高能力,将來找更好的工作,掙更多的錢,這是我們極簡的讀書思考邏輯。
對于 " 共識類閱讀 ",對應的讀書模式應該是 " 多讀書 "。
知識無垠,閱讀無涯。雖然社會推崇專業主義,但專業主義從來與 " 多讀書 " 沒有沖突,反而隻有在更廣大的知識背景中才能增加專業主義的深度。
我們常有這種感覺,書讀得越多,反而覺得知道的越少。讀書更像一個球形擴展的過程,我們在球的裏面,越接近邊緣的時候,才越知道未知的深度。
多讀書,就是隻要有興趣,什麽書都可以拿來讀。" 開卷有益 " 就是這個道理,即使是錯誤的知識,讀的過程中通過反思和校正,也能提升價值。
第三種," 共啓 "。這類型的閱讀,可能有情感共鳴,也可能有知識擴展,但更重要的是過程中的循序引導和反思,通過啓發去探索一些知識、思想和信念上的新觀念。它是和作者的 " 共同思維過程 ",最終實現自我叠代和升化。
對應于 " 共啓類閱讀 ",對應的讀書模式應該是讀精品," 讀經典 "。
所謂經典,乃是經過時間、地理、人性檢驗依然熠熠發光的作品,是時代、民族文化的結晶。反複品讀經典,可以爲自己找到曆史的先影和哲人的智思。
從 " 共情 ",到 " 共識 ",再到 " 共啓 ",讀書的意義層層遞進,閱讀的價值不斷升華。讀書不再隻是獲得愉悅,不再隻是一種手段,而是一種對話和思維洗禮。代入情境與共同思維的閱讀可以沉澱更多的人生能量。
沒有系統化,書讀得越多越受罪
現在有個現象就是曬書單,比讀書量,在豆瓣上,朋友圈裏,很多人喜歡顯示自己讀的書多。似乎書讀得越多,就越厲害,就越有品味。
我前面在談 " 共識類閱讀 " 時,專門提到要盡可能地多讀書。但我那是泛指,不是指追求絕對數量,而是泛指擴大讀書的範圍。
實際生活中很多人反饋," 書讀了很多,但也忘了差不多 "、" 讀得越多,越沒有自己的想法 "。這樣的 " 多讀書 ",反受其累。
究竟什麽樣的 " 多讀書 " 才是對的?我給加一個前提,就是 " 系統化地多讀書 "。
你的閱讀範圍應該是由一個一個系統組成的,大系統可以再分成小系統,層層深入,形成一個結構化的讀書框架。而這個系統框架就構成你的知識地圖、閱讀地圖。
你讀的每本書,都應該被歸類到系統框架的某個擱闆上。讀書的過程,也在豐富你的知識體系。
舉個例子,人力資源是一個大系統,如果要推薦人力資源的書,就非常難,因爲太多了。但如果你去思考整個人力資源的閱讀系統,可能會想到人力資源包括了招募、培訓、績效、薪酬、組織發展、人才發展、企業文化、勞動力管理……很多很多的子系統,這個時候你就會找到閱讀的範圍在哪裏。
系統化閱讀的另一個好處是,你可以更有目的地補足系統中的 " 疏漏 "。漫無目的閱讀,在擴充視野的同時,并不能爲專業主義奠定基石,因爲它隻是擴展了廣度,沒有細化深度。但如果你建有系統,就能很好限制閱讀範圍,同時把空白的 " 疏漏 " 補充起來。
系統化閱讀在當下這個時代的意義更大。微博、微信、今日頭條、知乎等新媒體拓展了我們的閱讀便利性,讓碎片化時間得到充分利用。但這種碎片式的閱讀,也容易消遣掉我們的知識體系。我們因在 " 破碎的知識海洋 " 中撿到一個又一個貝殼驚喜時,也可能喪失了認識整片海洋的渴望。
作家王蒙認爲," 浏覽不等于閱讀,更不等于苦讀、攻讀、精讀;信息不等于學問,更不等于見識、智慧與品質;被傳播不等于真正接受與收獲。" 碎片化時代的系統化閱讀彌足珍貴,化被動爲主動,通過系統化去構建知識涉獵的範圍,既可以讓選擇不困惑,也能讓知識增加力量。
這篇文章的最後一部分,我還會專門來談如何進行碎片化閱讀。
系統化是開啓閱讀的前提,但是具體到不同的閱讀類型,要采用不同的閱讀方法。我總結了三種閱讀方法,他們分别是 " 分析式閱讀 "、" 再現式閱讀 " 和 " 對話式閱讀 ",下面一一展開叙述。
分析式閱讀
" 把書讀薄 ":面(結構)、點(關鍵詞)、線(邏輯)
宋代大儒朱熹曾說:" 讀書譬如飲食,從容咀嚼,其味必長;大嚼大咀,終不知味也。" 意思是,讀書跟吃飯一樣,要反複細嚼,才能吃出味,囫囵吞棗的話,不會知道裏面講的是什麽。
囫囵吞棗式的讀書很常見。一本書拿到手,追求速度,匆忙從前翻到後,字讀完了,意思似乎也理解了,但卻缺點味道,很快書的内容也遺忘得幹幹淨淨。這種讀書的結果就是隻是讀了,但不知道讀了什麽。
相比囫囵吞棗,從容咀嚼才更有價值。
從容咀嚼的讀書法可以被稱爲 " 分析式閱讀 "。莫提默 · J. 艾德勒和查爾斯 · 範多倫在他們的名著《如何閱讀一本書》裏提到了四種閱讀方法:基礎閱讀、檢視閱讀、分析主題和主題閱讀。其中他們把分析閱讀概括爲三個階段和十一條規則。
規則這麽多," 分析式閱讀 " 的核心是 " 把書讀薄 "。那麽厚的書,幾十萬字,怎麽可能完全記得下來?從容咀嚼的結果,就是翦除粗枝,留下精華,記住真正有用的。
那如何讀薄,如何 " 分析式閱讀 " 呢?可以分爲三點:
首先是結構,我稱之爲 " 面 "。一本書所講的範圍和層次是什麽,終歸是可以劃到幾個面上去的。這個 " 面 " 在我們一開始讀書前就應該先了解,它就在目錄裏。看任何書前,我都建議大家先看看前言和目錄,通過這個過程,對整本書有了初步了解,把它剖析的 " 面 " 也弄清楚。帶着這個 " 面 " 讀書,才不會遊離出作者構建的結構。
但你在看書過程中,也可以慢慢梳理自己的理解、重新建構層次。這時你會找到不一樣的 " 面 ",或找出作者隐藏的 " 面 "。
對 " 面 " 的把握,有助于掌握整本書的結構和範圍。
其次是關鍵詞,我稱之爲 " 點 "。當然,這裏的關鍵詞不僅是指 " 詞 ",還可以是 " 字 "," 句子 "。與作者的 " 共情 "" 共識 " 和 " 共啓 ",通常就是通過這樣的 " 字 "" 詞 "" 句 " 來實現的。找到作者的關鍵字詞句,就相當于找到了理解作者的鑰匙。
我看一本書,最喜歡做的事情就是圈詞劃句,而且要畫得顯眼。一般市面上的中性筆芯都是 0.5 的,我覺得不夠,一定要去找 1.0 以上的,這樣畫出的圈和線才清晰。圈出關鍵字關鍵詞,在關鍵句下面劃線,等我再看第二遍第三遍的時候,這些線圈就支撐起整本書的關鍵内容。
找關鍵詞的目的是爲了理解,也就是通過這些字詞句去理解作者的主旨、反映一本書的骨架。
最後是邏輯,我稱之爲 " 線 "。面也好,點也好,都是孤立的,但是要成爲一本書,這些點和面一定是有機連接的。這種有機連接的線就是邏輯。
這些關鍵詞是如何串聯成某些核心思想?而這些面又是如何串聯成更大的知識體系?關鍵就在于邏輯。
分析式閱讀的核心就在于讀的過程中分離出面、點、線,找到骨架和核心脈絡,一方面實現 " 把書讀薄 ",一方面也實現對全書的掌握。
需要說明的是," 分析式閱讀 " 是最基礎的閱讀模式,它可以适用于每種讀書類型,無論是 " 共情 "、" 共識 " 還是 " 共啓 ",分析閱讀都是可行的。
再現式閱讀
" 把書讀厚 ":筆記、複述和分享
前面談到三種讀書意義,其中 " 共情類閱讀 " 類似于娛樂消遣,笑過哭過,就可以忘記,或者記住一兩句話一兩個情節,對于我們來說就已經夠了。對于這類書籍閱讀方法,當然是 " 把書讀薄 " 就夠了。
但 " 共識類閱讀和 " 共啓類閱讀 " 就不能僅僅停留在 " 把書讀薄 ",我們還希望書的知識可以拿過來應用,我們還希望去擴展書籍的意義,也就是說這些書還需要記憶,需要升華,這就需要 " 把書讀厚 "。
如何把書讀厚?
我的方法叫 " 再現式閱讀 ",就是能夠把書的内容再現出來。
" 再現式閱讀 " 包括三個要點:筆記、複述和分享。
筆記,很容易理解,我們每個人每天都在記筆記。但是筆記又分兩種,一種是摘要式筆記,就是把前文 " 分析式閱讀 " 中所形成的面、點、線通過摘要的方式記錄下來。這也是大部分人做筆記的方式,摘錄要點,集結成脈絡,筆記就成了。這種筆記是對原文的照搬,不需要太多發揮。
對于摘要式筆記的一個形式改觀是 " 導圖式筆記 ",通過思維導圖的形式呈現書籍的脈絡架構,除了好看以外,還是摘要式筆記的改版。
進一步的筆記我稱之爲 " 重述式筆記 "。這類型的筆記加入了更多個人的闡述,你甚至不是在記筆記,而是通過自己的語言對書籍中的主旨、脈絡、關鍵内容、關鍵詞、思想和意義進行重述。重述式筆記的核心在于 " 重述 ",也就是 " 轉化 " 的能力。你的重述過程等于 " 理解 "+" 我的語言 ",相比于摘要式筆記的臨摹,會卷入更多的萃思過程。
所謂 " 複述 " 就是合上書合上筆記,可以把整本書的内容講出來。
如果你的筆記已經達到 " 重述式筆記 " 的境界,那麽 " 複述 " 就容易多了。因爲你已經在筆記的過程中完成了 " 理解 + 我的語言 " 的轉化。摘要式筆記是把書讀薄,重述式筆記是把書擴展,而複述的過程就是把書讀厚。
最後是 " 分享 "。很多人說 " 閱讀之樂,在于分享 ",這句話我很認同。通過閱讀獲得的知識,隻有通過社會化的分享過程,才能獲得更大範圍内的知識擴展,而分享的過程也能夠極大提升對書的掌握和理解。
對話式閱讀
" 把書讀活 ":置入、批判和反思
講第三種讀書方法時,我先引入 " 閱讀方法階梯 " 這個概念。
三種不同意義的閱讀對應三種階梯式的讀書方法,它們是不斷遞進,越來越難,也越來越有價值。" 共情類閱讀 " 采用 " 分析式閱讀 " 即可。" 共識類閱讀 " 可以采用 " 分析式閱讀 " 和 " 再現式閱讀 "。而 " 共啓類閱讀 " 又多了一種 " 對話式閱讀 " 方法。
" 共啓類閱讀 " 着重在于啓發和延展,獲得意義。這類的書籍通常包括個人成長類、人文思考類、哲學社科類等等,閱讀的過程不僅僅在于理解書中文字的涵義,而是通過思考獲得新的 " 轉換 " 和 " 變革 "。
" 共啓式閱讀 " 的結果往往是叠代自己的價值觀,改變自己固有的心智模式,革新工作和生活的意義系統,建立新的人生模型等等。
所以我們需要開啓 " 對話式閱讀 " 的讀書方法。閱讀的過程,始終要去跟作者對話,跟自己對話,有強烈的互動感。這樣我們就不是讀死書,而是 " 把書讀活 "。
" 對話式閱讀 " 的過程,也分爲三個環節:置入、批判和反思。
置入是 " 想象的置入 ",要把自己置入作者的時空背景。我看書前,一定會先看作者的介紹,去理解作者的生命史。他生活在什麽年代、什麽地方,他的人生經曆了什麽,在他寫書的時候經曆了什麽重大事件。置入作者的時空和生命史,就能領會更多作者寫書的背景脈絡(context)。
一旦你能夠置入,接下來要開啓另外一種思考的武器—— " 批判 "。百科全書派代表人物狄德羅說:質疑是邁向哲理的第一步。批判不止是一種對立,也是一種思考的技術。
批判是帶着 " 質疑 " 的思維進場。如果說作者開啓的是一種視角," 批判 " 就是開啓另一種視角與作者辯論。辯論是高級的對話,辯論的過程将極大提升思維周密性。批判可以是對知識點的批判,也可以是對結構的批判,還可以是對邏輯的批判,當然也可以對整體價值導向的批判。
批判是與作者對話。但 " 對話式閱讀 " 除了與作者對話,還包括與自己對話,這就是 " 反思 "。
反思,是 " 對于批判的批判 ",是對于先前的質疑的再質疑,這就是 " 與自己的對話 "。
當我們産生對作者的質疑和批判,就一定要進入反思環節,因爲我們不知道前面的質疑是否隻是思維的強制僵化,隻是爲了批判而批判的 " 履職 ",所以我們必須回歸當下。反思的過程,将完成對批判的提煉和校正。
相對于前兩種閱讀方法," 對話式閱讀 " 更多的是心理過程," 能動聲色 " 者會顯于外表,會心處悅顔撫掌,不可哂之;" 不動聲色 " 者則更爲老道,不怒不嗔,不悅不悲,然悟在其中。
從 " 共情 "、" 共識 " 到 " 共啓 ",完成了閱讀意義的升華;從 " 分析式閱讀 "、" 再現式閱讀 " 到 " 對話式閱讀 ",則完成了閱讀方法的深化。
碎片化閱讀:彙聚、分類和鏈式擴展
前面談到的閱讀,更多的是讀紙質書,是系統化閱讀。最後一部分,我想談談當下的 " 碎片化閱讀 "。
人在碎片時間閱讀碎片内容就構成 " 碎片化閱讀 "。在這個過程中,人被異化成了閱讀中的被動者——不是你覺得你要看什麽,而是算法告訴你可以看什麽。
這就完全成爲了被動學習,雖然網站是你打開的,微博是你關注的,公衆号是你訂閱的,但在算法時代,你是無法選擇看的内容,技術已經給你安排好了。人成爲了技術和算法的俘虜。
但相對于被動學習,我們依然可以在碎片中盡可能構建主動學習的可能。具體怎麽做呢?我分爲了彙聚、分類和鏈式擴展三個步驟。
人對信息的記憶是短暫的,所以被動閱讀看到了有用的資料和信息,要 " 存 " 下來的,這就是彙聚。
大部分的平台都提供了收藏的功能,你可以利用收藏的功能把有用信息進行彙總。但問題是,各種客戶端和平台太多,這樣的彙集實際上還是分散的,所以必須有一個工具能夠把盡可能多的信息彙聚到一起。這裏推薦的工具是印象筆記、OneNote 和 Pocket。
你也可以主動存儲。我在手機備忘錄裏建有一個叫 " 新知關鍵詞 " 的文件,把平時碎片時間看到的新知關鍵詞記錄下來,形成條列式的新知清單。
彙聚不是目的,真正的目的是 " 稍後細讀 ",方便以後去細讀。所以你需要在彙聚過程中,對這些知識做好分類。印象筆記提供了創建分層級功能,pocket 提供了标記功能,借助這些功能可以非常方便地對信息進行分類。
通過彙聚和分類,可以把被動遞送來的信息有效保存,完成對系統閱讀的補充。
這兩步之後呢?我們就要去 " 鏈式擴展 "。
彙聚和分類我們完成了關鍵詞提取和系統建構,每一個被提取的關鍵詞就是一個知識點,然後利用這個知識點去搜索引擎中去搜索,這樣會獲得更多的信息,再從這些信息中發現更多的關鍵詞,找到更多的信息,這就是鏈式擴展。
碎片化的特點是信息多,内容雜,但往往淺嘗辄止,缺乏深度。一條微博太短,完全沒有辦法把更多的知識系統表述出來,或者你有沒有更多的時間去深入閱讀,那麽通過鏈式擴展,你就可以在稍後時間裏去涉獵更大的閱讀範圍。
通過 " 鏈式擴展 ",你可以找到更多信息,找到更多需要閱讀的書籍,找到更多的知識補充。通過這個過程,閱讀就從點變成片,從零碎變成系統。
總之,讀書是痛并快樂着的事,重要的是讀起來。沒有開始和堅持,目标永遠隻是幻象中的彼岸。
本文來自微信公衆号:蓋雅學苑(ID:thinkwithgaia),作者:李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