劃重點:
1. 美國科技初創企業的蓬勃發展,受益于巨大的國内市場和現成的融資渠道。
2. 歐洲科技創新企業長期抱怨的話題是歐洲投資者一直選擇規避風險,這也是爲什麽歐洲沒有本土谷歌的主要原因之一。
3. 歐洲科技領域的風險投資已從 20 年前的不到 10 億美元上升至 2021 年的逾 1000 億美元。
4. 歐洲在與氣候相關的技術、健康、通用軟件和金融科技等新技術領域都有優勢。
騰訊科技訊 國外媒體日前撰文指出,矽谷在全球科技創新領域不可撼動的地位讓大西洋彼岸的競争對手黯然失色。但随着人工智能的崛起,以及英國将在 11 月初舉辦全球人工智能安全峰會,一些人認爲這可能爲歐洲初創公司提供成爲新谷歌的機會。以下爲文章全文:
阿瑟 · 門施(Arthur Mensch)是新一代希望解決困擾歐洲經濟發展 -- 未能産生矽谷式的科技巨擘 -- 這一長期問題的企業家之一。這位 31 歲的法國企業家是有着 " 歐洲 OpenAI" 之稱的初創公司 Mistral 的首席執行官。成立僅僅四周,Mistral 就在首輪融資中獲得了 2.4 億歐元(約合人民币 18.6 億元)的估值。在門施看來,人工智能有可能讓歐洲初創公司能夠與大西洋彼岸之前高攀不起的競争對手一決高下。
Mistral 開發大型語言模型,也就是支持 ChatGPT 等人工智能工具的技術。門施認爲,人工智能技術的崛起,可能會将主動權交給産生新一代快速發展的創業公司的大陸。" 考慮到我們必須掌握的新工具,比如大型語言模型,一切都必須圍繞它們進行重建。當一切需要重建時,新玩家擁有更多的優勢 ,因爲它們的行動速度更快、更敏捷," 他說。
門施曾是谷歌人工智能部門(現更名爲谷歌 DeepMind)的員工,也是衆多在美國大科技公司打工的歐洲高科技移民之一。如今,門施又重新回到歐洲,選擇單幹。他已經在同行中嶄露頭角:将于 11 月初與其他科技公司的首席執行官、各國領導人、專家和民間社會人士一起參加在英國布萊奇利公園舉行的全球人工智能安全峰會。
人工智能企業家加布裏埃爾 · 休伯特(Gabriel Hubert)同樣在跨大西洋回歸潮中選擇回國創業。這位 39 歲的法國人辭去了美國加州一家科技公司的崗位,在法國巴黎創辦了初創公司 Dust,專門爲企業開發内部人工智能助理。休伯特說:" 如果你看看現在柏林、倫敦和巴黎的一些創業公司的創始人,他們當中有許多人都曾是美國科技公司的高管。"
缺少融資渠道
從時裝到制藥、汽車制造和航空航天,歐洲在諸多行業都處于全球領先地位,但在科技領域,盡管擁有熟練的勞動力、令人敬畏的學術人才以及單一市場提供的機遇,卻表現不佳。歐洲沒有像亞馬遜、谷歌母公司 Alphabet、Facebook 的母公司 Meta、蘋果、微軟等這樣的科技行業巨頭。加上埃隆 · 馬斯克(Elon Musk)的特斯拉和芯片制造商英偉達,上述 " 七巨頭 "(Magnificent Seven)讓美國證券交易所與大洋彼岸的倫敦、巴黎和法蘭克福證券交易所之間出現了一條巨大的鴻溝。
門施和休伯特列舉了一些原因,說明爲什麽歐洲沒有出現像谷歌或是 Facebook 這樣取得巨大成功的科技企業。他們指出,美國科技行業在世紀之交的強勢 -- 就像當時歐洲的相對弱勢一樣 -- 是谷歌和 Facebook 等公司取得突破的原因。
休伯特表示,在美國,尤其是在加州,有一個由工程師、設計師、企業家和投資公司組成的 " 緊密團結 " 的社區。他們可以在一個巨大的市場中發現商機并迅速把握機遇,這需要大量支持初創企業的美國風險資本基金的幫助。
支持法國初創企業的政府機構 La Mission French Tech 的主管克拉拉 · 查帕茲(Clara Chappaz)也認爲,美國科技初創企業的蓬勃發展,受益于巨大的國内市場和現成的融資渠道。" 與美國相比,法國的問題在于未能向企業提供所需的所有融資," 她補充說,法國政府正通過政策解決這一問題,包括研究稅收抵免、資本利得統一稅和規模達 300 億歐元的法國 2030 投資計劃。
投資風格轉變
歐洲科技創新企業長期抱怨的話題是歐洲投資者一直選擇規避風險,這也是爲什麽歐洲沒有本土谷歌的主要原因之一。Mistral 成立僅僅四周的公司就獲得融資,似乎證明歐洲現在至少開始對新技術帶來的機遇保持清醒。門施說,歐洲的投資風格正在悄然發生轉變。" 與十年前的歐洲相比,如今投資新興技術的風險偏好要高得多。這就是爲什麽我樂觀地認爲會有好事發生," 他說。
像英國一樣,法國同樣也對人工智能寄予厚望。法國億萬富翁、伊利亞特電信集團創始人澤維爾 ? 尼爾(Xavier Niel)上月承諾,将在人工智能領域投入 2 億歐元,主要用于修建研究實驗室和增加算力。
弗雷德裏克 · 卡塞爾(Fredrik Cassel)是斯德哥爾摩風險投資公司 Creandum 的普通合夥人。這家風投公司有着輝煌的履曆,包括曾對當前市值達到 240 億美元的流媒體音樂服務提供商 Spotify 進行過投資。當被問及爲什麽歐洲沒有産生自己的谷歌、蘋果或微軟時,卡塞爾表示:" 這隻是時間問題。"
卡塞爾指出,歐洲風險投資基金的資本正在激增。根據風險投資公司 Atomico 的數據,包括英國在内的歐洲科技領域的風險投資總額已從 20 年前的不到 10 億美元上升至 2021 年的逾 1000 億美元。當然,由于全球市場壓力,預計今年該數據将降至 510 億美元。
按照業内标準來看,Creandum 目前對許多歐洲初創公司的投資都還沒有取得回報,但這家風投公司憑直覺對全球先買後付(BNPL)巨頭 Klarna 和時尚應用 Depop 等公司的早期投資,已被證明是正确的。卡塞爾表示,與蘋果和微軟等美國科技公司相比,Spotify、Klarna 和倫敦金融科技公司 Revolut 等公司成立的時間都不長,但它們已開始激勵其他歐洲創業公司。除了前矽谷移民,現在還有一大批歐洲本土的創業者創辦的初創公司。卡塞爾說:" 這些公司通過離職創業的高管創造出 30、40 或是 50 家新公司。"
他補充說,歐洲在新技術領域也有優勢。當 Facebook 等公司駕馭社交媒體現象時,包括人工智能、與氣候相關的技術、健康、通用軟件和金融科技等領域均爲得到很好的發展。卡塞爾提到了北歐電池制造商 Northvolt 和氣候科技領域的環保鋼鐵公司 H2 綠色鋼鐵公司。" 技術領域的下一個大公司會是哪家公司?很有可能是來自這些領域的歐洲公司," 卡塞爾說。
當然,歐洲也不能幸免于影響全球科技公司的下行壓力。數據公司 Pitchbook 的數據顯示,由于投資者對股票上市的興趣下降,包括英國在内,歐洲 " 獨角獸 " 的總估值十多年來首次出現下滑,降至 4420 億歐元,低于去年年底時的 4460 億歐元。
雖然 Revolut、Klarna、快遞公司 Getir 和在線支付公司 Checkout.com 的估值都達到數十億歐元,但均出現了不同程度的減值。風險投資公司 Atomico 還指出,歐洲新創新企業的數量有所下降 --2022 年約爲 1.1 萬家,而 2020 年爲 1.8 萬家。根據 Pitchbook 的數據,今年到目前爲止,歐洲隻出現了 4 家新獨角獸,而 2022 年全年有 40 家創新企業成爲獨角獸。
Atomico 合夥人湯姆 · 韋梅爾(Tom Wehmeier)表示,更嚴峻的市場環境是由于歐洲和美國應對通脹的利率上升,這使得科技公司更難籌集資金。" 這是科技市場的全球性收縮," 他說。
咨詢集團埃森哲歐洲分公司首席執行官讓 - 馬克 · 奧拉涅爾(Jean-Marc Ollagnier)表示,歐洲大陸 " 并非沒有 " 産生世界領先的科技公司,但他承認歐洲的表現确實難以令人滿意。" 我們原本應當擁有比現在更多的大科技公司," 他說。
像門施、休伯特和卡塞爾一樣,奧拉涅爾認爲新技術突破的出現是一個補救的機會。綠色技術和人工智能将創造機會,歐洲現在可以更好地利用這些機會。" 至少目前遊戲是開放的," 他說。" 這不意味着歐洲會赢,但也不意味着歐洲一定會輸。"
不同的聲音
英國人工智能芯片制造商 Graphcore 首席執行官奈傑爾 · 圖恩(Nigel Toon)認爲,如果歐洲的科技初創公司能夠像美國初創公司一樣募集到更多的資金,那麽歐洲的科技初創公司或許能夠取得更大的成功。" 如果我們搬到美國,我們可能會更容易," 圖恩日前在接受媒體采訪時稱。爲什麽會這樣?因爲根據圖恩的說法,全球目前對計算技術的投資和支持越來越多。他表示,如果英國和歐洲不能在新技術上進行足夠的投資,他們可能會進入一個 " 屈辱的世紀 "。
Graphcore 成立于 2016 年,是英偉達在人工智能芯片方面的潛在競争對手。兩年前,該公司曾是英國最有前途的初創公司之一,以 28 億美元的估值募集到 2.22 億美元。但随着該公司營收下滑 46%,其估值去年已暴跌至 2.046 億美元。與 Graphcore 的命運不同,該公司在英國的競争對手 Arm 上月剛成功在納斯達克證券市場挂牌,并以 650 億美元的估值售出約 9550 萬股新股。
圖恩把 Graphcore 不斷擴大的虧損歸咎于新技術的複雜性,同時也批評英國對算力的投資不足。他說:" 歸根結底,國家就像公司一樣,不能隻活在過去。"
在圖恩發表這番牢騷的之時,英國正籌備 11 月初舉辦全球人工智能安全峰會。屆時,全球三大人工智能實驗室 --OpenAI、谷歌 Deepmind 和 Anthropic 都将會參加這場峰會。此外,伊隆 · 馬斯克(Elon Musk)新成立的初創公司 xAI 也将會派代表參會。
不過峰會的議程提到了 " 負責任的能力擴展 " 的重要性 -- 即企業應該根據一套指導方針開發自己的尖端模型 -- 企業将被要求公布政策,闡述如何緻力于 " 安全的人工智能開發和部署 "。
歐盟放緩 AI 發展
據報道,歐盟即将通過全球第一部關于人工智能的法律。該法律可能會引入各種規則,限制從人工智能制造的自制化學武器到音樂、藝術和文學的盜版問題等等。" 歐盟人工智能法案旨在爲開發人工智能高風險應用的組織增加治理級别," 人工智能治理管理平台 Trustible 的首席技術官、聯合創始人安德魯 · 加米諾 - 昌(Andrew Gamino-Cheong)表示。" 對高風險類别,該法案将有目的地減緩人工智能的發展,以确保在部署模型之前,對安全、公平、隐私和其他考慮因素進行适當的測試," 他補充說。
許多科技界的知名人士認爲這是一件好事。例如,馬斯克一再呼籲暫停人工智能的發展。同樣," 人工智能教父 " 傑弗裏 · 辛頓(Geoffrey Hinton)今年初從谷歌辭職,以警告公衆數字智能帶來的 " 存在風險 "。
但最終,盡管該法律旨在限制大型科技公司,但同樣的限制也将适用于歐洲規模小得多的初創公司。新增的繁文缛節不僅會讓創業者在試圖遵守這些規定時感到頭疼,而且可能會誘使他們完全離開歐洲大陸。
" 歐洲的創新會受到傷害,"Digital Poland 的董事總經理 Piotr Mieczkowski 說。" 突然之間,創新企業将不得不遵守這麽多法規。作爲一家初創公司,有時甚至請不起律師。" 他還表示,如果歐洲初創公司告訴風投,需要 100 萬美元了解将會發生什麽事情,風投甯可把錢付給美國的初創公司。畢竟,美國還沒有對人工智能立法監管。(無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