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 @視覺中國
文 | 定焦,作者 | 向園,編輯 | 方展博
經過近一個月的搶購、評測、解讀之後,華爲新品終于揭開了面紗。
9 月 25 日下午,華爲在深圳召開秋季全場景新品發布會。隻不過,萬衆期待的華爲旗艦機 Mate60 系列、折疊屏手機 MateX5,沒有出場。
華爲終端 CEO 餘承東在開場就表示,華爲新機開啓先鋒計劃以來,市場供不應求,目前正在加班加點緊急生産,但産品就不在發布會上做介紹了。
當天的發布會,華爲重點推出了五款産品,平闆、無線耳機、智慧屏、智能手表、智能眼鏡,以及一個超高端品牌非凡大師。産品之外,華爲還介紹了諸多技術突破,例如衛星通信功能、星閃技術等。
價格方面,平闆價格 5199 元起、搭配的手寫筆 599 元起;智慧屏 V5 Pro 24999 元起;無線耳機 1499 元,智能手表 1488 元起,智能眼鏡 1699 元起;非凡大師的手機 Mate60 RS 11999 元起、手表定價 21999 元。
過去一個月,外界一直在推測華爲将在 9 月 25 日的發布會上如何介紹華爲新款手機,以及麒麟芯片背後的故事。雖然發布會上沒有明确的信息,但業界對華爲手機的關注度依舊不減,以至于整個市場都處于 " 遙遙領先 " 的興奮中。
受 2019 年以來多輪制裁的影響,華爲因爲芯片供應問題,經曆了最艱難的時刻,如今,華爲一系列産品發布,尤其是具備 5G 功能的芯片回歸,被解讀爲 "2023 年将是華爲的拐點之年 "。
芯片不但是華爲各項業務的起點,對産業鏈同樣意義重大。得益于國内半導體制造和封測産業鏈的持續突破,華爲芯片實現了高度國産化,代表着國産力量的不斷成長。這也是爲什麽 " 華爲手機回歸 " 的消息一出,華爲概念股股價創新高,幕後的上遊供應鏈包括封測、設備、材料、EDA 等等都備受關注。
把時間線拉長,這場發布會或許是華爲發展格局中一個關鍵節點。更多人關注的是華爲後續會帶來哪些 " 手牌 ",會講述一個怎樣的故事。
華爲帶來了什麽?
華爲這場發布會的重點是手機以外的部分,也就是華爲消費産品戰略 "1(智能手機)+8(大屏、音箱、眼鏡、手表、車機、耳機、平闆、PC 等)+N(泛 loT 設備)" 中的 "8"。
華爲 " 四件套 " 中,更新了平闆和耳機。其中的華爲 MatePad Pro,是重頭戲之一。餘承東對它的介紹是,全世界最輕最薄、搭載柔性 OLED 屏。當提到這款平闆支持 88W 有線快充時,餘承東第一次使用了 " 遙遙領先 "。
華爲 MatePad Pro 13.2 英寸
這款平闆的一個亮點是,支持星閃(NearLink)功能。這是一種新型的近距離無線連接技術,性能遠超藍牙和 Wi-Fi。
耳機 FreeBuds Pro 3 屬于常規升級:充電盒體積更小了,耳機重量更輕了。華爲這次還把旗艦 A2 芯片裝進了耳機,配合手機,可以兼顧無線傳輸和無損高碼,以解決傳統 TWS(True Wireless Stereo,真正無線立體聲)耳機音質有損的問題。
接下來是華爲兩款智能可穿戴産品:智能眼鏡更新到了第二代,用戶可以用它打電話,對于 " 低頭族 " 來說,可以提示體态;智能手表華爲 WATCH GT 4,有不少奢侈品腕表的元素,華爲重點介紹了它的健康監測、減脂塑形的功能。
華爲的智能家居産品,也在發布會上有一席之地。華爲推出了路由器新品 BE3 Pro,直接支持 Wi-Fi 7。
當然,比較重磅的還是智慧屏 V5 Pro。說它是巨幕電視也不誇張,屏幕有 85 英寸、98 英寸兩個規格,搭載的是鴻鹄 900 處理器。它的最大特點是,可以像操控手機一樣操控,比如,可以通過遙控器滑動、拖拽來操控屏幕,且支持語音轉文字。當然,價格也很驚人,兩個尺寸的定價分别是 24999 元、36999 元。
華爲智慧屏 V5 Pro
華爲發布的非凡大師品牌,是發布會結束後,人們記住的亮點之一。因爲著名影星劉德華作爲品牌大使出現在了現場。
華爲和保時捷設計的合作到期後,華爲這個超高端系列 RS 如何定名一直備受關注。這場發布會上,華爲公布了 " 非凡大師 ULTIMATE DESIGN" 的品牌名稱,同時,品牌裏中定價 21999 元的手表、11999 元起的手機 Mate60 RS,也一同亮相。
非凡大師手表
在發布會的末尾,餘承東預告了兩款重磅新車。一台是,11 月将發布的智選轎車智界 S7,根據之前的消息,餘承東表示這款車将對标特斯拉 Model S。另一台是,将在 12 月中旬發布的問界 M9,據報道,将會搭載 HUAWEI ADS 2.0 高階智能駕駛輔助系統。
而對于整個 "1+8+N" 戰略的核心鴻蒙生态,餘承東宣布,鴻蒙下一個版本 " 鴻蒙 NEXT " 正式亮相,鴻蒙原生應用也全面啓動,這将是鴻蒙實現完全自主獨立邁出的重要一步。
事實上,鴻蒙生态升級的意義,不亞于華爲 Mate60 系列的發布,因爲華爲被 " 卡 " 住的不隻是硬件。2019 年 5 月美國啓動對華爲的封鎖後,谷歌停止向華爲開放安卓操作系統的接口。客觀上,這讓華爲的操作系統鴻蒙的面市時間被迫提前。而華爲也在危中轉機,逐步通過這套系統,讓不同智能設備之間加速打通,實現了互聯和協同。
餘承東在發布會上介紹了最新數據:HarmonyOS 4 的升級設備數達到 6000 萬,每天增加 120 萬用戶。
沒出場的手機
當天的華爲發布會上,手機沒有出現,而在場外,發布會還沒開、具體參數未知之時,華爲的新手機已經 " 賣爆了 "。
先是 8 月 29 日,華爲突然發售 Mate60 Pro(6499 元起),後是 9 月 8 日提前開售華爲 Mate60 Pro+(8999 元起)、折疊屏手機 MateX5(12999 元起)。雖然沒有預熱,但電商平台、華爲官方商城定時放出的貨還是很快被消費者預訂一空,線下門店更是大排長隊。
華爲 Mate60(上)、華爲 MateX5(下)
供應鏈人士陳傑對「定焦」形容,尤其是華爲 Mate60 系列,完全是供不應求的狀态。
不止國内,這款懸念十足的華爲手機在國外市場同樣備受追捧。據外媒公布的最新一期十大熱門手機排行榜顯示,華爲 Mate60 Pro 的熱度登頂,超過三星、小米等品牌機型。
華爲 Mate60 系列還在數碼圈引發了一場拆機狂潮。根據一些拿到新機的人士的開箱視頻,華爲 Mate60 系列不帶有 5G 标識,但使用測速軟件後發現,其下載速率超過 500Mbps(兆比特每秒)。數碼愛好者喬松稱,隻有 5G 手機才能達到這一下載速率,4G 的最高下載速率隻有 100Mbps。
有測試軟件顯示,華爲 Mate60 Pro 搭載的是華爲自研的手機芯片麒麟 9000S。熟悉華爲手機的用戶,對麒麟 9000 芯片應該不陌生,它是華爲在斷供前拿到的 5G 芯片,采用的是 5 納米制程,被搭載在了 Mate40 系列和折疊屏手機 MateX2 上。
而華爲此後的 P50 系列(2021 年 7 月發布)、Mate50 系列(2022 年 9 月發布)、P60 系列(2023 年 3 月發布),都被迫轉爲 4G。
關于最新的華爲 Mate60 Pro,華爲在介紹中說,這是 " 史上最強大的 Mate 手機 ",采用鴻蒙 4.0 操作系統,還接入了華爲的盤古人工智能大模型。不過,華爲沒有公布關于手機芯片的信息,以及這是否是一台 5G 手機。
當然,不論華爲新機搭載的芯片叫什麽,它都和麒麟 9000 有本質區别,不僅制程不同,而且包含大量華爲自研的芯片 IP。
有從業者解讀,麒麟 9000S 意味着,華爲海思頂着美國在設計軟件 EDA 領域的封鎖與制裁,成功實現設計,更關鍵的是,在制造層面也實現了國内産業鏈的巨大突破。
除了大力啓動國産芯片,有圈内人士還總結了華爲 Mate60 系列的一些其他亮點。喬松表示,華爲 Mate60 系列支持星閃功能,采用鴻蒙 4.0 操作系統,另外,華爲 Mate60 Pro 搭載的衛星通話功能也是一大突破,可以讓手機在沒有地面網絡信号的情況下,撥打接聽衛星電話。
陳傑告訴「定焦」,華爲 Mate60 系列的回歸,在某種層面上打破了 iPhone 在高端手機市場的稀缺性地位,消費者有了更多選擇。他表示,在蘋果發布 iPhone 15 系列之前,華爲未發先售 Mate60 系列,且喚醒了不少粉絲的熱情,足見市場對華爲新機的期待。
Mate60 系列,被視爲華爲重回手機市場的第一款重磅武器,有分析認爲,華爲後續還會有重磅新品發布,以幫助華爲回歸全球手機市場。
華爲 " 回歸 ",意味着什麽?
從來沒有哪一款手機,能像華爲這樣,連具體信息都沒公布,就引發如此大規模的連鎖反應。
這不僅是因爲,華爲 Mate60 系列給業界帶來很多驚喜,更因爲它的戰略意義,遠遠超出一款手機。
過去四年多,華爲這家公司一直受到美國制裁。了解了它在大國關系摩擦、制裁層層加碼之下艱難突圍的過程,也就不難理解爲什麽 Mate60 系列如此受關注。
打壓從 2018 年開始,到 2019 年 5 月,美國商務部正式啓動針對華爲的第一輪封鎖:對華爲實施出口管制,所有産品如果有 25% 以上的技術來自美國,需獲得美國商務部頒發的許可證,才能向華爲供貨。
美國的這輪封鎖,卡住了芯片下遊成品,限制了華爲終端的上遊芯片供應商。
不過,彼時靠着提前備貨,華爲渡過了前期的艱難時刻。包括不少美國芯片企業在内的華爲供應商,也找到了出口管制下繼續合作的方式。華爲在當年年底依然帶來了 Mate30 系列, 搭載的是自研 5G 麒麟芯片 990。
回顧 2019 年的成績單,華爲憑借引領 5G 勢頭,全球市場份額排名第二(17.6%),超過蘋果(13.9%)、緊逼三星(21.6%)。
華爲後續用了一年時間,讓自家的芯片從 " 備胎 " 完成了轉正:手機和平闆中的麒麟芯片替代高通,服務器芯片鲲鵬替代英特爾,人工智能芯片昇騰替代英偉達。
但彼時華爲最大的危機來自海外市場,因爲美國的制裁不隻是硬件,封鎖令頒布後,華爲新手機無法預裝谷歌移動服務(GMS),意味着很多應用功能受限,導緻海外銷量嚴重縮水。IDC 數據顯示,2020 年一季度,華爲手機在中國市場出貨量微增的情況下,全球出貨量下滑 17%。
美國對華爲的制裁,在 2020 年升級到第二輪、第三輪。5 月,美國商務部禁止使用美國技術的晶圓代工廠爲華爲代工芯片。同年 8 月,美國在實體名單中增加了 38 家華爲子公司,華爲通過第三方購買美國零部件的途徑被徹底封殺。9 月,台積電宣布不再向華爲供貨。
2020 年 10 月,華爲推出 Mate40 系列,搭載華爲自研設計的海思麒麟 9000,所用的是台積電代工的 5 納米工藝。這在當時被稱爲麒麟 " 絕唱 ",餘承東彼時在發布會上說," 華爲正在經曆美國第三輪制裁的困難時期 "。
因爲華爲海思隻能設計芯片,不能生産芯片,當芯片的中遊代工被卡住,海思設計的上遊晶圓代工鏈被限制,華爲終端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境,不得不在同年 11 月宣布出售榮耀。華爲的手機出貨量自 2020 年下半年出現大跌,其 2020 年全球出貨量滑落至第三。
2021 年 4 月,美國對華爲進行了第四輪制裁,禁止涉及美國技術的産品出現在華爲的 5G 設備上。華爲的 5G 手機業務被迫折戟,同年 7 月發布的華爲 P50、P50 Pro 隻支持 4G 網絡。2021 年的全球手機出貨量市場排行中,華爲跌出前五。
2022 年 9 月,華爲 Mate50 系列終于姗姗來遲,沒有了 5G,帶來了北鬥衛星通信,但依然不能扭轉手機出貨量的頹勢。
回顧美國對華爲的四輪封鎖:第一輪封鎖時,華爲得益于 5G 的發展背景,手機業務同比出現下滑,但公司營收并未受到劇烈影響。後續層層加碼的制裁手段,讓華爲 2021 年、2022 年的消費者業務(包括手機、PC、可穿戴設備等消費電子産品)收入縮減。
定焦制圖
雖然華爲的營收增速趨勢放緩,但研發投入占比陡然上升。兩相對比,不難看出,華爲在國際環境中面臨的挑戰,以及它對研發投入的重視。
2022 年,華爲的研發投入達到了 1615 億元,占全年收入的四分之一,費用和占比均創華爲曆史新高。
讨論至此,再看華爲 Mate60 系列推出的産業意義,就容易理解了。這也是爲什麽,華爲手機的回歸,被形容爲一場堪稱爽文的年度大戲,餘承東在發布會上用來形容華爲技術優勢的 " 遙遙領先 " 再度傳播開來,從數碼圈的熱梗成爲互聯網熱詞,從國内傳到國外。
每當談及華爲,人們總是抱着些許複雜的感情,正如華爲被當成了中國手機的一種符号,甚至被賦予同國際廠商纏鬥的使命。
如今,這條艱難的路又往前邁了一步,華爲要用 Mate60 展示一個怎樣的開篇,往後的故事又會怎樣演繹?這高于産品和技術,也是外界最期待的地方。
* 應受訪者要求,文中陳傑、喬松爲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