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钛媒體 App 現場拍攝
2024 年,新能源汽車淘汰賽加劇,巨頭效應更加明顯。比亞迪依然是新能源汽車一哥,且跑出了新的加速度。
作爲比亞迪發展史上非常重要的一年,回望比亞迪的這一年,可以用兩個數字來總結:1000 萬輛,425 萬輛。
2024 年 11 月 18 日,比亞迪累計銷量突破千萬大關。
近日,比亞迪首席科學家廉玉波預計 2024 全年銷量将達到 425 萬輛。
跨越千萬大關、年銷量突破四百萬輛,比亞迪在全球新能源汽車行業中的領導地位得到了進一步鞏固。
在《财富》全球 500 強榜單中,比亞迪的排名從去年的 212 位躍升至 143 位,成爲排名提升最快的汽車企業。
爲什麽比亞迪能成爲全球新能源汽車銷量的冠軍?是什麽成就了比亞迪?
王傳福給出的答案是 " 真正創造并成就比亞迪的是我們的工程師的文化。"
在比亞迪 1000 萬輛下線儀式上,王傳福還喊出了," 即便我們所有的财産設備,包括廠房、專利、股票全部消失,隻要工程師還在,就随時可以東山再起。"
技術爲王
王傳福曾多次對外強調," 技術爲王,創新爲本 ",以研發爲企業的立身之本,以研發人員爲企業核心。
目前比亞迪申請的專利總數已經超過 4.8 萬項,而擁有的技術研發人員更是超過 11 萬名,是全球研發人員最多的車企。
在王傳福看來," 沒有技術人才的智慧,沒有開放包容的氣氛,搞技術創新就無從談起。工程師和人才就是我們比亞迪最寶貴的财富。"
回顧近幾年比亞迪在新能源汽車技術領域取得的成就:
2020 年,比亞迪推出了刀片電池,背後是堅持了 18 年的磷酸鐵锂技術路線;
2021 年,比亞迪推出了 DM-i 超級混動,背後是其堅持了 17 年的插混技術路線;
2021 年,比亞迪推出了 E 平台 3.0,背後是其堅持了 14 年的電動車平台化路線;
2023 年,比亞迪推出了易四方,實現了其 19 年前的四電機的創想;
2024 年,比亞迪又推出了天神之眼、雲辇、璇玑架構、第五代 DM、易三方等。
在技術上十幾年如一日的堅持,以及不斷推出新技術,終于讓比亞迪迎來了其技術大爆發的時代,也終于讓其等到了市場的拐點。
走過 2019 年的低谷期,從 2020 年開始,比亞迪開始發起了迅猛的攻勢。
2020 年 7 月,比亞迪漢 EV、漢 DM 正式上市,很快成爲市場爆款,截至今年 11 月底,累計銷量突破 88 萬輛,這是當時首款搭載刀片電池的量車車型,也是當時唯一直接挑戰合資品牌 B 級車的國産新能源車。
随着在新能源汽車上逐漸嘗到甜頭,以及在新能源汽車技術上逐漸積累成熟,2020 年,比亞迪宣布,根據公司戰略發展需要,當年 3 月起停止燃油汽車整車生産,未來專注于 EV 純電動和 DM 插電混動汽車業務。
在世界範圍内,比亞迪是第一家宣布正式停産燃油車,專注新能源的傳統汽車制造商。後來比亞迪在新能源汽車領域突飛猛進,因此這項舉措也被外界認爲," 比亞迪在關鍵時刻做對了選擇。"
目前,比亞迪月銷量已經連續突破 50 萬輛,不斷刷新中國品牌的月銷紀錄。
王傳福感慨," 燃油車時代我們才外國的車學習他們造車的技術,到了新能源汽車的時代反過來了,中國品牌的車被外國人拆,他們想找到中國新能源汽車快速崛起的秘密,快速崛起的秘訣。"
無論是當年選擇造電池,還是後來決定造汽車,比亞迪的敢想敢幹,王傳福将其歸結爲技術給予的勇氣和底氣," 技術讓我們站得更遠,可以看到全局,讓我們知道選擇哪條路才是對的。技術讓我們看得更遠,讓我們看到終局,讓我們堅信走下去是有前途的。"
智能化的野心
其實,比亞迪在行業内很早就提出,新能源汽車上半場是電動化,下半場是智能化。
相比在電動化領域的頻頻動作,此前在智能化領域,比亞迪一直鮮少對外展露。
不過,在 2024 年 1 月舉行的比亞迪 " 夢想日 " 上,王傳福提出了 " 整車智能 " 的概念,其強調 " 隻有實現整車智能,才能真正稱得上是智能化。" 并對外宣布,将投入千億資金推進人工智能與汽車智能化的深度融合。未來比亞迪 20 萬元以上車型提供高階智駕的選裝,30 萬元以上車型将實現全面标配。
何爲整車智能?真正的智能駕駛應該是基于車輛與環境的全面感知與理解,通過智能化的決策與控制,實現車輛的安全、高效、舒适行駛。
爲此,比亞迪發布了行業内首個智電融合的智能化架構 " 璇玑 ",由一腦、兩端、三網、四鏈組成,旨在讓汽車擁有智能化的 " 大腦 " 和 " 神經網絡 "。璇玑架構通過千兆以太網通訊,實現車内決策和控制的高度集成化,并大幅度提升通訊效率。
在智駕層面,比亞迪采取了兩條腿走路——自研與合作行的策略。比亞迪除了加大自研投入,打造了 DiPilot 智能駕駛輔助系統以及 " 天神之眼 " 高階智能駕駛輔助系統外,還與華爲、Momenta 等頭部自動駕駛解決方案供應商展開了合作。
近日,還傳出了比亞迪入股卓馭科技,發力純視覺智駕,有望将智駕系統搭載在 10 萬元級車型上,真正實現科技與智駕平權。
與此同時,比亞迪聘官微消息顯示,比亞迪将面向 2025 屆全球高校碩士、博士畢業生招聘具身智能研究團隊。需要的專業包括機械類、自動化類、力學類、計算機類、數學類、電子信息類、電氣類等。招聘崗位主要涉及高級算法工程師、高級結構工程師等,研究方向涉及深度學習、感知、人形機器人、四足機器狗等。
什麽是具身智能?具身智能(Embodied Intelligence)是一種強調智能體在物理環境中的身體與智能相互依賴的理論。該理論認爲,智能不僅僅是大腦的産物,還涉及身體與環境的互動。智能行爲通過感知環境并采取适當的行動來解決問題,這種互動過程包括循環的感知、決策、行動和反饋。
了解了具身智能概念,或許會對比亞迪爲何布局智能有所理解。太平洋證券公開發布的研究報告認爲,車企入局人形機器人領域可以實現技術同源,将車端算法複用至人形機器人上,預計未來随着更多企業的加入,人形機器人産業鏈将更加完善,商業落地的可能性也将大大加快。
不久前,比亞迪還大刀闊斧地推進組織變革,成立了約 500 人規模的先進技術研發中心,包括 AI 實驗室、AI 超算開發部、大數據平台部等,主攻 AI 算法、AI 基礎設施、大模型等技術及平台,任務是爲比亞迪集團業務提供算力、技術支持。整合了原整車仿真技術部、大數據平台部等部門員工,未來計劃擴充到千人規模。
可以看到,在智能化領域,比亞迪的野心也開始顯現,其也在加快布局動作,力求搶占新能源汽車下半場的鳌頭。
成爲新能源時代的 " 豐田 "?
" 以前有路就有豐田車,現在滿街都是比亞迪 "。這句話似乎預示了比亞迪嶄新時代的到來。
比亞迪會成爲下一個豐田嗎?會成爲新能源汽車時代的 " 豐田 " 嗎?
2023 年,豐田汽車全球銷量約爲 1065 萬輛,位居榜首。
從銷量的層面來看,比亞迪通過 30 年的努力追趕,與全球汽車巨頭豐田還有差距,但業内認爲,随着比亞迪在新能源汽車領域的龍頭地位不斷穩固,海外市場不斷開拓,也許要不了幾年比亞迪就要追上豐田了。
2023 年,全球每賣出 5 台新能源汽車,就有 1 台比亞迪,中國每賣出 3 台新能源汽車,就有 1 台比亞迪。
因此,有人說,中國新能源汽車這幾年的快速發展,讓中國汽車産業實現了彎道超車,比亞迪有可能成爲下一個豐田。
比亞迪與豐田二者雖然不同,但也有着諸多相似性。
比如,在産業鏈方面,豐田汽車除了發動機、變速箱、底盤這些核心零部件自研外,其他如車軸、電子電氣、空調、座椅等零部件成立諸多子公司進行自研自供。
比亞迪在供應鏈的垂直整合方面,也同樣如此,新能源汽車上核心的電池、電機、電控、車規級芯片等都采取自研外,其他如車載冰箱、制動及轉向系統零配件、汽車電子等也成立了諸多子公司進行自研自供。
在成本控制方面,豐田的精益管理曾經是無數車企學習的榜樣,堪稱傳統燃油車的典範。在這方面,比亞迪同樣表現優異,它與特斯拉是新能源車企中少數實現最新盈利的車企。
今年第三季度,比亞迪單季度營收達 2011.25 億元,同比增長 24%,首次超越特斯拉,問鼎全球新能源車企營收第一。
在這樣的發展勢頭之下,比亞迪成爲中國版的豐田,在全球市場超越豐田,也不是沒有可能。
王傳福曾提出過一個宏偉的目标,比亞迪計劃在 2025 年超越豐田,成爲全球領軍者。
蘋果聯合創始人史蒂夫 · 喬布斯曾說過," 隻有瘋狂到認爲自己可以改變世界的人,才能改變世界。"
也許,2025 年,比亞迪還不能超越豐田,但王傳福吹過的牛,也許在未來某一刻就會實現。(本文首發于钛媒體 App,作者|張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