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金時代》湯唯出演蕭紅
新浪娛樂訊 許鞍華在早前金馬電影大師課上,談與湯唯合作《黃金時代》,坦言彼此覺得不滿意,但都沒立即解決。許鞍華贊湯唯是 " 非常努力、非常好、非常有性格的演員 ",但 " 她的表演就是不對 "。許鞍華也遺憾沒有即時跟湯唯說覺得演出狀态不對,應該反省一下,最後表示 " 湯唯現在戲演那麼好,我很高興 "。
許鞍華:
我跟湯唯合作的問題比跟葉德娴的那些問題大,因為過程中沒有提出任何大家不滿意的問題立即解決,都潛伏在那裡,彼此覺得不滿意。最後我們也沒辦法互相責怪,因為大家都盡力了。到底為何不滿意?其實當時也不知道,在拍完這部片十年之後,現在我知道了。我們都抱着非常大的期待拍《黃金時代》,而湯唯是我們都還沒寫好劇本時,就已經決定找的人選。在找她之前我已經認識她,賴聲川導演也有跟我推薦她,我們看了《色,戒》很喜歡,就選定她演蕭紅,都沒考慮過其他人選。後來劇本寫好之後就給她看,她看了也很喜歡,可是我現在想想,她其實沒有跟我說過她到底為什麼喜歡這個劇本?
接着,湯唯就約我跟她談劇本,她老跟我提說話口音的問題,因為這個戲我們設定就全部講國語,不要帶口音的國語。我覺得如果有各地口音,演員要特别去學,說起來也不統一,因此一開始就決定全部講純正的普通話。湯唯跟我說了很多當時拍《色,戒》時做的功課,她當時講話特别注意講話的腔調,她特别要講南方的口音,我作為廣東人,但其實我對南方、北方口音分不太出來。她跟我說南方口音比較像民國時期的口音,她做了很多研究,我們也談了很久,我其實有點蒙,也不完全是蒙,應該是說我并沒有想過她提的問題。最主要是這個劇本的台詞有點風格化,有點像書寫出來的文字,不像平常講話;如果所有人口音不同,像平常講話,就會很怪。我覺得怎麼講台詞都是為了風格化的統一,比方《末代皇帝》整部片都講英文,觀衆也可以接受,但它明明是在中國。以此類推,這不是為了真實性,而是為了風格統一的要求,《黃金時代》是民國的故事,講話是有點風格化的,其實我跟她的考慮是不一樣的。
後來,我們去了哈爾濱,她也拉着我要我跟她聊劇本,她想了解我的生平,也讓我了解她。我不是笑她喔,我認為她是非常努力、非常好、非常有性格的演員,我很欣賞她,也有可能太欣賞了,我完全沒有惡意。我們花了半個月在哈爾濱做分鏡時,團隊還沒到但湯唯已經來了。她主動跟我提出,希望和我花一天的時間待在一塊。我們在冰天雪地下遊覽哈爾濱,還在旅館裡下棋、談生平。我其實沒試過跟演員談那麼多,好多、好多,我就想,這有用嗎?我有點不知道怎麼弄好,我們也沒真的談故事。湯唯告訴我她的做法,她自己跑去蕭紅的家鄉,到她的墓地去拜拜,讀她的作品,練習寫她的字,看了她的傳記,弄得滾瓜爛熟,随口便說得出蕭紅書裡的句子。她也去跟另外兩個主要演員,蕭軍、端木交流相處,花了很多功夫。
當時我并沒有覺得這樣做對不對,她怎麼做都可以。但我那時候已經在想,有些東西好像沒解決,但就沒想通是什麼。加上那時候要做太多準備工作了,要做造型、帶湯唯去看她想提早看的景。我們什麼都做到百分之一百零一了,但第一天拍攝我就覺得不對。唉,為什麼不對呢?有幾個鏡頭讓她在雪地上走來走去,她穿個夾袍在零下 25 度,會冷死的!在戲裡設定是蕭紅前一天沒吃飯,準備去咖啡廳喝咖啡,但你就是看不出她有那麼冷、那麼餓。我就想,這是怎麼搞的呢?她是沒吃飯、沒穿足夠的衣服在外頭走來走去,但看片子完全不覺得她沒吃飯、她覺得很餓。
當時我有點蒙,也沒有提出什麼辦法讓那樣的效果表演出來,加上我也不是一個很懂技巧的導演。比如,一個演員要從 30 歲演到 50 歲,我不懂怎麼指示她演 50 歲。當時我就不懂要怎麼叫一個演員表演又冷又餓,确切要如何跟演員表達。如果你是一個專業演員,你得懂得在表演時做出來,我沒想過她做不到,也對自己沒辦法幫她感到很生氣。第一天拍戲我也不能說‘我們停下來先搞清楚。’總之,後來角色那些又冷、又餓、又生病、又痛,甚至剛生完小孩、掉下來摔倒,這些戲全都不對。
大家有沒有看見,湯唯在這麼冷的天走路,看起來沒事,坐在那裡吃東西看起來也沒有很餓,還是很工整。還有她後來吃飯狼吞虎咽的樣子,戲裡是兩天沒吃飯,我現在還是搞不清楚,如果一天沒吃飯絕對不會是那樣子。我更搞不清楚的是我當時為什麼不提出這個不對?如果整個戲要好、要對的話,其實這些艱難的身體反應,可能比感情上的反應更重要。很多時候在極端情況下,如果冷得厲害,可能失戀也無所謂了,感情的波動也不重要了。戲的要求是兩種(身體與情感)互相搭配表現,要不就是相反,實際很慘但你看起來很好。我們什麼都做好了,湯唯跟我也準備好了,美術也都很好,但她的表演就是不對。其實我感到好可惜,因為我可能不會再有機會拍這樣一部電影了。湯唯可能還會,畢竟她比我年輕幾十年,但我覺得自己我沒機會了,那當時我為什麼不搞清楚、弄好一點呢?
話說回來,其實是我沒有好好跟湯唯講這個角色。我自己對角色有一個理解的,但我卻沒有講出來,隻放在腦子裡,不成型也不穩固。而我就在等她的表演,說出好或不好,她也是。湯唯盡了全力,但實際上她還是需要我告訴她,哪些要、哪些不要。我對冷熱、餓不餓、有沒有吃飯,這些感官上的反應我覺得是不對的,感情的反應跟戲要傳遞的情感其實是相關的。如果把感官反應擺在前面,很冷的時候跟在舒适溫度的情境下,表現出的失戀是不一樣的。如果你表現出很冷,其實心裡感受的演出就可以小很多。而當時是我自己也沒理清楚,再回頭想,我很清楚真的是我的問題,我應該跟湯唯商量好,問題就有機會解決了。
我後來才理清的是:第一,我們看蕭紅的照片跟她寫的作品,她肯定對自己的外貌沒什麼信心,因為她并不覺得自己受歡迎、受人愛戴,才會老說她祖父怎樣、怎樣,尤其面對男性,她是沒什麼信心的。那為什麼會沒有信心呢?其實她樣子不差,但她的動作沒有湯唯那麼優雅,她是個不優雅的人,這是可以演出來的,演員可以演出不好看的走法,這很容易學。另外是,她講話不要講得那麼溜,我們之前隻讨論口音,但其實應該讨論的是這個,她講話應該像李康生那樣,慢慢的、結結巴巴的。這兩個東西加起來,走路的姿态、講話的方式,雖然你樣子很美,但看起來卻很笨拙,而書寫出來的文字又是很美的。那麼,她個人的悲劇以及她作品的反差,就呈現出來了。
我沒有搞清楚的是,這個角色可以做哪些設計來演出,而不是光秃秃地就去演出所有感情?蕭紅去哈爾濱,去很多地方,有過很多經曆,我們也拍了很多景,這些都可以帶來很多能加進這個角色之中的東西。比如她在哈爾濱很冷,那種冷可以是很超現實、很迷人的。我感覺,很多時候角色的設計真的需要想的,我那次就是沒想,隻按照以前的方式努力做,但那是沒用的!
其實感到很遺憾,我沒有即時跟湯唯說我覺得這個演出狀态不對,以前會覺得那是很神秘的東西,會不會一跟演員談就壞了,其實這是不對的。我平常看湯唯,比如有一天她生氣,在戲外,那個表情特别好,有些戲是她很生氣,但她的表演就沒有她在戲外的生氣那麼好,我也沒有提示她就像那天那個表情就對了。用演的生氣、演的失戀、演的悶,都沒有她原來本身的表情好。我感覺我應該反省一下,怎麼做才能把戲拍好?
這個角色的性格跟命運沒有好好表現,就如同我剛說的角色設計——她應該笨拙一點、說話慢一點,有點鄉下人的感覺,我想她整個人就會好很多了。如果有這些設計,一方面是她就有特色了,另外也能讓人了解她為何老是得不到伴侶的芳心。不然湯唯怎麼會得不到呢?是我沒有好好想、沒停下來考慮一下,就讓她隻是把指定動作做了,但就是不夠好。雖然大家都盡了全力,但這部片我真的充滿了遺憾。湯唯事後也有說,知道導演不滿意,但也不知道怎麼樣能讓導演滿意,她已經拼命了。我自己真的也不知道呀,也希望當時我知道就好了!就是因為她把功課都做在怎麼學語言、怎麼去明白蕭紅的著作,但她沒有找到具體的幾個反應,比方她冷的時候到底是怎麼樣的?還有她的自卑感是什麼樣的?整個人的表現、動作應該要笨拙而不是優雅的。
拍的時候我怕湯唯會冷死,裡面讓她加了一件棉襖,她拒絕,因為覺得拍起來會不好看。她還是有個心理障礙,不化妝但希望還是要漂亮,還是有一點要求。其實我作為一個導演,真的不應該管她,就是得讓她穿上棉襖,這是我自己檢讨我應該做好的,也許戲就會好很多了。其實東西沒拍好,也是不會死的,但就會讓你覺得很不舒服,加上演員其實也很想演得好。我跟湯唯相處那麼久,明明了解她的反應,為什麼在關鍵的時候我沒有提出不應該是這個反應呢?很多演員,尤其年輕的演員,她們都不願意在角色裡表現出自己,年長一點的演員可能就不介意。像湯唯不想穿得太臃腫,有個特寫是穿步鞋逃難,她卻穿着絲襪,我也沒叫她不穿,但逃難怎麼會穿絲襪?這些東西我當下都沒吵。
可能最近這幾年我覺得吵夠了,不願意在現場跟人家吵。又比如拍她跳水,角色當下懷孕了,她就把肚子加的好大,真的會摔死的!我可能覺得前面那條已經可以了,但她就是拼命。我想講的是,其實很多東西真的不是拼命就行了,是需要一些想法的。還有個例子,蕭紅有個特色是她很懂得寫作技巧,看她寫的東西就知道,她比很多人都懂叙述的技巧,那個時代五四運動的作家,像是魯迅寫的東西,她也很懂。有幾段戲是蕭紅講魯迅寫作,很長的鏡頭,但我聽湯唯講,就知道她不明白、不知道自己在講什麼。那一段談魯迅的曆程、思考,寫的很長、有點深奧,我也忘了具體。聽湯唯講,當然就知道她沒有讀透,實際上我必須跟她一起下功夫去了解,她了解了就會講得好,而不是就念出來而已。
寫作的技巧、寫作的使命、女性的議題在這個劇本中是一定要講好的,但我們沒有花工夫把功課做在這些地方。光看傳記其實沒用的,檢讨下來我們應該要多想一下角色,該怎麼想呢?回到基本的東西想就不會跑掉了。總以為這個東西自然會想、會談到,但真的不一定的。每一次說起這件事,我都覺得很難受,湯唯現在戲演那麼好,我很高興,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