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網傳北京市将在去年 " 五所高中試點取消中考 " 的基礎上,擴大試點範圍。此消息一出,引起了許多家長及群衆的讨論。" 高中登記入學 " 一事,再度進入大衆視野。但實際上,今年政策與去年别無二緻,想要擴大登記入學範圍,擺脫普職分流困境,隻得寄希望于明年。
01
登記入學,高中免考,
香得很?
三月底,北京市教育委員會發布《關于做好 2023 年高級中等學校考試招生工作的意見》,明确在東城區、西城區的部分普通高中繼續開展登記入學試點。經過對比發現,今年登記入學試點學校與去年相同,分别爲東城區的北京市第二十一中學和北京市第五十中學分校,以及西城區的北京市第五十六中學、北京市宣武外國語實驗學校和北京市西城職業學校(附設普通高中班)。
2023 年北京市普通高中登記入學招生一覽表
同時,各校登記入學計劃招生人數與去年一緻,仍總計爲 420 人,統一招生計劃略多于此。
根據公開數據顯示,上述開展試點的五所高中,其 2022 年的最低錄取分數線在 496~555 分之間。綜合而言,屬于東西兩城分數線較低的普通高中。但在全北京市範圍内,不爲錄取分數線最低高中。僅從錄取分數高低來看,大興、順義區等地部分高中,同樣可以作爲登記入學試點校。
2023 年北京市普通高中登記入學學生要求
當符合條件的報名學生人數小于或等于試點學校登記入學計劃時,全部予以錄取;符合條件的報名人數大于試點學校登記入學計劃時,嚴格按照登記入學計劃人數錄取。據了解,若超過計劃人數,則采取電腦派位等形式錄取,即俗稱的 " 搖号 "。被錄取的學生繼續參加初中學業水平考試,成績記爲 " 合格 / 不合格 ",不公布原始分數,不提供小分查詢,不再參加中招志願填報和其他招生錄取。也就意味着他們無需再在中考中 " 拼一拼 ",考個更好成績,進個更好高中。
02
分流邊緣的 " 保送 "
與普職協調發展
一去年通過登記入學的高中生表示,校内學習氛圍并不如想象中濃厚,看起來像是普高與中職之間的真空地帶。但如果自己選擇中招錄取,又未必能考得更好。登記入學無法拯救差生,隻能幫助中等生 " 渡劫 ",緩解升學焦慮。換句話說,無論未來普通高中登記入學發展到何種程度,中考分流都是一項不可避免的事實。
雖然在曾經的一段時間裏,中職有過輝煌一刻,入學難度一度超越大學。但不可否認的是,由于我國産業結構調整、就業環境趨緊,高等教育擴招等等因素,中等職業教育 " 落後 ",在高中階段吸引力較低,逐漸成爲普通高中學校 " 落榜生的聚集地 ",尤其是中考分流,社會上開始将中職生和 " 差生 " 劃上等号,形成思維定式。
今年北京市教委預測全市普職比約爲 16:7。不過,根據月前北京市教委發布的《2022-2023 學年度北京教育事業發展統計概況》顯示,去年東城區、西城區的普職比較高,相當于 87%、88% 的初中畢業生可以升入普通高中。分流焦慮顯然在其餘地區更甚。
實際上," 普職分流 " 這一說法已于 2022 年取消,變更爲 " 普職協調發展 "。從過去簡單的普職劃分,轉變爲提升中等職業教育自身質量,拓寬中等職業教育成長成才的通道,吸引更多學生理性選擇職業教育,形成職業教育與普通教育協調發展、齊頭并進的良好局面。但這一說法,在相當一部分家長和學生心中,并未達成認同。近十幾年積攢下的刻闆印象,終究無法快速消除。
03
常見的登記入學,
新鮮的中招 " 退路 "
當 " 擴大試點範圍 " 這一謠言甚嚣塵上之時,不論是不是身處北京的學生家長,都願意選擇相信。然而今年未曾改變的政策,澆滅了部分人的熱情與期待。
大膽預測,就算是繼續擴大試點高中登記入學,大概率也隻會從 " 末位 " 順次開始。但就校方角度而言,就像是高校爲 TOP 位争論不休,誰是 " 墊底的 " 也沒人樂意承認。
" 雙減 " 後,北京啓動義務教育階段教師輪崗制度;2023 年 3 月 23 日,北京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北京市教育委員會共同出台《關于進一步完善北京市中小學崗位設置管理實施辦法》,促進北京市基礎教育優質均衡發展,将高中囊括其中。試圖實現全市教育公平。但即使是同一個轄區内,各校間辦學質量與發展着重點仍有差異,如今 " 一刀切 " 的申請條件無法将學生進行差異化劃分。
登記入學其實并不新鮮,在義務教育階段,基本上我國所有小學都實行登記入學,部分地區初中同樣實行,如北京有海澱、西城區實行登記入學及學區登記入學。小學、初中入學,可以從學區房、戶籍等方面層層登記錄取,但高中沒有學區房概念,以中考成績和戶籍制度等爲篩選條件,是當前較爲公平的中招錄取方式之一。
但若高中登記入學放開後,學生 " 卷 " 到初二考個及格或優秀就皆大歡喜?顯然不太行的通。
推薦關注:
關注『黑闆洞察』後台回複【2022】或者 點擊『閱讀原文』,立即獲取多份教育行業賽道、投融資等資料